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素受体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婷婷 罗德钦 +1 位作者 邓铖 蒙绪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85-990,共6页
目的 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素受体2(receptor t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eptor 2,ROR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检测PTC组织和正常甲... 目的 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素受体2(receptor t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eptor 2,ROR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检测PTC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ROR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不同表达水平的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ROR2蛋白表达水平与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PTC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 PTC组织中ROR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4.46%,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13.75%(χ^(2)=83.419,P <0.001),其中PTC组织中ROR2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ROR2高表达与PTC患者多发病灶、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高呈正相关。ROR2蛋白高表达是影响PT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43,95%CI:1.119~4.597,P <0.001)。ROR2蛋白高表达者无复发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χ^(2)=4.073,P=0.044)。结论 ROR2蛋白在PTC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其高表达与疾病进展中的不良事件如多发病灶、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高呈正相关,且ROR2蛋白高表达是PT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素受体2 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在大鼠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丽萍 李伯琦 +2 位作者 王琪 铁晓敏 刘奕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观察在牙齿正常萌出过程中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在大鼠体内外牙囊细胞表达的特点,探讨其与成熟破骨细胞形成及牙齿萌出的相关性。方法分离出生后1-13 d的SD大鼠下颌骨... 目的:观察在牙齿正常萌出过程中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在大鼠体内外牙囊细胞表达的特点,探讨其与成熟破骨细胞形成及牙齿萌出的相关性。方法分离出生后1-13 d的SD大鼠下颌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牙囊及牙槽骨生长发育过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在下颌第一磨牙萌出过程中Wnt5A和Ror2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体外培养出生后5-6 d的SD大鼠第一磨牙牙囊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Wnt5A、Ror2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结果SD大鼠出生后第2天牙囊开始分化为牙周组织,1-3 d牙槽骨变化不明显,第4天起,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Wnt5A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内无明显表达,第4天开始出现阳性表达,并持续表达至第13天。Ror2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表达呈强阳性,而在第4-13天呈弱阳性。结论 Wnt5A、Ror2在牙萌出过程中有特定的时间分布,提示其可能参与牙齿萌出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酶孤儿受体2 牙囊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结直肠癌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抑制细胞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文琦 何鑫 +3 位作者 张红丽 刘婷 冯晓蕾 周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5-659,665,共6页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在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60例结直肠癌及对应癌旁组织,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ROR1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ROR1的蛋白水平,并分析ROR1蛋白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在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60例结直肠癌及对应癌旁组织,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ROR1的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ROR1的蛋白水平,并分析ROR1蛋白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性。利用ROR1的siRNA特异性敲低结肠癌SW480细胞中ROR1表达,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ROR1的敲减效果,MTT法检测下调ROR1后,SW480细胞的增殖,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下调ROR1后,SW480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ROR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中ROR1高表达与肿瘤体积增大(≥5 cm)、淋巴结转移及高TNM分期(Ⅲ+Ⅳ期)显著相关;ROR1的siRNA可显著降低SW480细胞ROR1 mRNA及蛋白的水平;下调ROR1表达能够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结论 ROR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与结直肠癌恶性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下调ROR1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酶孤儿受体1 结直肠癌 表达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农晓琳 夏勇 +6 位作者 杨亦萍 卿海云 李佳荃 黎燕宁 曹阳 李昊 陈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0-424,429,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A(T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的表达情况,探讨TrkA与VEGFR2在SA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SACC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TrkA与VEGFR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 目的通过检测酪氨酸激酶A(Trk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的表达情况,探讨TrkA与VEGFR2在SACC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SACC患者组织病理切片中TrkA与VEGFR2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评价TrkA、VEGFR2与SACC侵袭转移特性的相关性。结果 TrkA、VEGFR2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87.23%(41/47例)和85.11%(40/47例),在有神经侵袭、有复发/转移的SACC患者组织切片中TrkA和VEGFR2的表达率均高于无神经侵袭、未复发/转移者,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与VEGFR2的表达率成正相关关系;MVD在神经侵袭组为25.14±2.83,在无神经侵袭组为18.81±1.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在复发/转移组为26.58±2.38,未复发/转移组为19.06±1.39(P<0.05)。结论 TrkA、VEGFR2的表达强弱与SACC的嗜神经侵袭,复发转移成正相关关系,提示该2种受体在SACC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据此推测TrkA、VEGFR2可以作为评价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涎腺腺囊性癌 神经侵袭 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抑制卡介苗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自噬 被引量:1
5
作者 郑雪迪 陈琪 +3 位作者 聂雪伊 骆佳 徐金瑞 王玉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探讨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通路对卡介苗(BCG)感染引起的巨噬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BCG感染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0、2、6、12、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Wnt5a、ROR2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 目的探讨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通路对卡介苗(BCG)感染引起的巨噬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BCG感染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0、2、6、12、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Wnt5a、ROR2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在敲低ROR2表达和BCG感染分别作用或共同处理RAW264.7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AW264.7细胞自噬相关基因5(ATG5)、P62、beclin-1、ATG7、LC3Ⅱ的蛋白表达,采用表达单体红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和LC3的(mRFP-GFP-LC3)自噬双标腺病毒法检测细胞自噬流。结果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BCG感染RAW264.7细胞6 h后,Wnt5a、ROR2、LC3Ⅱ的表达最高。与未感染对照组相比,BCG感染组自噬相关蛋白ATG5、P62、beclin-1、ATG7、LC3Ⅱ的表达上调,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加;与BCG感染组相比,敲低ROR2并经BCG感染后,上述蛋白的表达下调,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减少。结论BCG感染小鼠巨噬细胞激活自噬,而敲低ROR2抑制BCG引起的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5A 受体激酶孤儿受体2(ROR2) 自噬 RAW264.7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7激动剂T7-利尿酸偶合物联合ROR1具有更强的抗乳腺癌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娜 靳广毅 +5 位作者 晋贞超 刘兵 彭博雅 高宁宁 胡云龙 唐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76-880,885,共6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激动剂T7-利尿酸偶合物(T7-EA)联合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抗乳腺癌的作用。方法采用Syfpeithi表位预测软件预测ROR1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ELISA检测4μmol/L T7-EA、4μmol/L ROR1和4μmol/L T7-E...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激动剂T7-利尿酸偶合物(T7-EA)联合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抗乳腺癌的作用。方法采用Syfpeithi表位预测软件预测ROR1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ELISA检测4μmol/L T7-EA、4μmol/L ROR1和4μmol/L T7-EA联合4μmol/L ROR1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的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和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ALB/c小鼠皮下接种乳腺癌4T1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腹腔分别注射3 mg/kg T7-EA、15 mg/kg ROR1、3 mg/kg T7-EA联合15 mg/kg ROR1,每周1次,免疫治疗4次后处死小鼠检测肿瘤质量;ELISA检测血清中针对4T1细胞肿瘤蛋白的Ig G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特异性CTL活性。结果在预测的多条ROR1 CTL表位肽中选取序列PYCDETSSV作为疫苗多肽;体外实验显示T7-EA活化淋巴细胞呈现剂量依赖性,与ROR1相关多肽混合后不改变其活性;T7-EA与ROR1合用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FN-γ和IL-12,刺激DC产生TNF-α;体内实验显示T7-EA联合ROR1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显著强于单用T7-EA组和ROR1组,T7-EA联合ROR1诱导的针对4T1细胞肿瘤蛋白的血清Ig G水平显著高于T7-EA和ROR1单独给药组,T7-EA联合ROR1诱发的T细胞杀伤作用显著强于T7-EA和ROR1单独处理组。结论 T7-EA和ROR1联合应用具有更强的抗乳腺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TOLL受体7 T7-利尿偶合物(T7-EA) 受体激酶孤儿受体1(ROR1)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通过上调受体Frizzled-2及Ror-2表达抑制胰岛β细胞系INS-1增殖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杏儿 郑磊 孙世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40-2246,共7页
目的:探讨棕榈酸抑制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增殖的机制。方法:使用棕榈酸刺激INS-1细胞进行时间及浓度梯度实验,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受体Frizzled-2(Fzd-2)及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表达的变化。运用免... 目的:探讨棕榈酸抑制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增殖的机制。方法:使用棕榈酸刺激INS-1细胞进行时间及浓度梯度实验,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受体Frizzled-2(Fzd-2)及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表达的变化。运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棕榈酸刺激后细胞中Fzd-2、Ror-2与Wnt5a结合的变化情况。在INS-1细胞中转染siRNA干扰Fzd-2或Ror-2的表达,通过Ed U标记法检测棕榈酸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棕榈酸刺激可显著上调INS-1细胞中Fzd-2和Ror-2的mRNA及蛋白表达(P <0. 05),促进Wnt5a募集受体Fzd-2和Ror-2(P <0. 05);沉默Fzd-2或Ror-2表达减弱棕榈酸对INS-1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结论:棕榈酸可通过上调受体Fzd-2和Ror-2表达,促进Wnt5a募集上述受体从而抑制INS-1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毒性 Frizzled-2蛋白 受体激酶孤儿受体2 β细胞 棕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2细胞中bFGF及其双受体系统mRNA的表达
8
作者 陈广理 龚树生 +1 位作者 陈沛 罗凌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双受体系统串珠素(perlecan)和高亲和力酪氨酸激酶受体(FGFR)在人喉癌细胞Hep-2中的表达。方法:培养Hep-2和正常永生化表皮细胞系HaCaT细胞,应用RT-PCR方法检测bFGF、perlecan及FGFR1~4 mRN...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其双受体系统串珠素(perlecan)和高亲和力酪氨酸激酶受体(FGFR)在人喉癌细胞Hep-2中的表达。方法:培养Hep-2和正常永生化表皮细胞系HaCaT细胞,应用RT-PCR方法检测bFGF、perlecan及FGFR1~4 mRNA的表达。结果:bFGF、perlecan、FGFR1、FGFR2及FGFR4 mRNA在Hep-2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HaCaT细胞(t分别为17.540、19.684、13.371、12.692和12.586,P均<0.05)。2种细胞中均未检测到FGFR3 mRNA。结论:bFGF、perlecan及FGFR与喉癌细胞的生长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2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串珠 高亲和力激酶受体 喉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2促进体外培养的绵羊皮肤黑色素细胞增殖及黑色素生成 被引量:4
9
作者 秦以龙 董常生 +3 位作者 庞亚妙 崔玉琮 赵园园 耿建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9-1205,共7页
内皮素(endothelin,ET)及其受体在黑色素细胞成熟分化时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然而,内皮素-2(ET-2)在黑色素生成的作用方面,还处于争论中或报道不一致.在此,我们研究ET-2对体外培养的绵羊皮肤黑色素细胞增殖和黑色素生成的影响.比较实验组... 内皮素(endothelin,ET)及其受体在黑色素细胞成熟分化时起着有效的促进作用.然而,内皮素-2(ET-2)在黑色素生成的作用方面,还处于争论中或报道不一致.在此,我们研究ET-2对体外培养的绵羊皮肤黑色素细胞增殖和黑色素生成的影响.比较实验组ET-2(1,10,100 nmol/L)与空白对照组,通过MTT法和Ando等的方法检测出黑色素细胞的增殖率和黑色素含量显著增加.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出内皮素受体B(Bdnrb);酪氨酸激酶受体(Kit);酪氨酸酶(Tyr);酪氨酸相关蛋白-1(Tyrp-1)基因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这些数据表明,ET-2可能促进绵羊的皮肤黑色素细胞增殖和黑色素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2 黑色细胞 内皮受体B 激酶受体 相关蛋白-1 黑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对人白血病MV4-1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龙 张云蔚 +3 位作者 王卓 宋飞 秦田雪 高素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FMS样酪氨酸激酶3受体基因内部串联重复序列(FLT3-ITD)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V4-1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并初步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生长状态良好的MV4-11细胞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不同浓度(0.5、1.0、...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FMS样酪氨酸激酶3受体基因内部串联重复序列(FLT3-ITD)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V4-1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并初步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生长状态良好的MV4-11细胞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不同浓度(0.5、1.0、2.0、4.0和8.0μmol·L-1)紫草素组,处理细胞24和48 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 50)。MV4-1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组和不同浓度(0.25、0.50和1.00μmol·L-1)紫草素组,处理细胞48和72 h,采用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标记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MV4-11细胞分为DMSO组和不同浓度(0.702、1.404和2.808μmol·L-1)紫草素组,处理细胞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MV4-11细胞分为DMSO组和不同浓度(0.351、0.702和1.404μmol·L-1)紫草素组,处理细胞48 h,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微小RNA-155(miR-155)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和CFSE法检测,与DMSO组比较,不同浓度紫草素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24和48 h时IC 50分别为1.743和1.404μmol·L-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DMSO组比较,不同浓度紫草素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Real-time PCR法检测,与DMSO组比较,不同浓度紫草素组细胞中miR-15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1.404μmol·L-1紫草素组细胞中miR-155表达水平降低超过75%。结论:紫草素对人FLT3-ITD突变AML MV4-11细胞具有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并可下调miR-155表达,提示紫草素可能作为FLT3-ITD突变AML的潜在治疗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FMS激酶3受体基因内部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突变 紫草 微小RNA-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TLR4/Syk/NF-κB信号通路及视网膜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茜 王红星 +1 位作者 傅强 任泽钦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Toll样受体4(TLR4)/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视网膜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5 mg·kg^(-1))、木犀草素高剂...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Toll样受体4(TLR4)/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视网膜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5 mg·kg^(-1))、木犀草素高剂量组(10 mg·kg^(-1)),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RIRI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腹腔注射不同试剂处理,每天1次,持续7 d。各组大鼠给药结束后24 h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厚度;取各组大鼠视网膜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形态、行TUNEL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并检测大鼠视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TLR4/Sy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出现水肿、空泡变性及凋亡等损伤,视网膜厚度(156.31±18.76)μm、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66.25±15.18)个·mm-1、SOD活性(50.33±1.98)U·mg^(-1)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视网膜细胞凋亡率(21.36±2.04)%、视网膜中MDA(1.82±0.14)μmol·g^(-1)、TNF-α(98.42±11.25)g·L^(-1)、IL-6(87.34±7.62)g·L^(-1)含量及TLR4、p-Syk/Syk、p-NF-κB/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模型组相比,木犀草素低剂量组、木犀草素高剂量组大鼠视网膜水肿等损伤程度逐渐减轻,视网膜厚度(170.62±12.46)μm、(183.54±13.75)μm、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86.74±16.21)个·mm-1、(105.44±14.23)个·mm-1、SOD活性(65.26±2.64)U·mg^(-1)、(73.48±3.13)U·mg^(-1)均依次增加(均为P<0.05),视网膜细胞凋亡率(16.75±1.55)%、(9.65±1.23)%、视网膜中MDA(1.23±0.12)μmol·g^(-1)、(0.86±0.09)μmol·g^(-1)、TNF-α(61.48±8.37)g·L^(-1)、(36.83±8.49)g·L^(-1)、IL-6(55.47±6.12)g·L^(-1)、(38.71±3.85)g·L^(-1)含量及TLR4、p-Syk/Syk、p-NF-κB/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依次降低(均为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抑制RIRI大鼠TLR4/Syk/NF-κB信号激活,减轻视网膜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进一步减轻视网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Toll受体4/脾脏激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视网膜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2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钙离子信号通路 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 免疫球蛋白受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Hedghog信号通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信号通路 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维生D受体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还原酶基因 雌激受体基因 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基因 甲状旁腺基因 降钙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相关蛋白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 Klotho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涎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激活蛋白-1 硬化蛋白 靶向治疗 骨质疏松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R1激活AKT/FOXO1信号介导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洋 冯彦 +4 位作者 于亮 赵子梁 邹俊卿 倪建林 王作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196,共8页
EGFR-TKI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综合治疗中显示出重要作用;然而,耐药性却极大限制其临床治疗效果。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eptor 1,ROR1)是Ⅰ型受体酪... EGFR-TKI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综合治疗中显示出重要作用;然而,耐药性却极大限制其临床治疗效果。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eptor 1,ROR1)是Ⅰ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成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讨ROR1介导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的作用及机制。采用吉非替尼反复诱导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胞,建立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HCC827/GR。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HCC827/GR内ROR1的表达。采用shRNA的方法体外检测ROR1敲除前后HCC827/GR对吉非替尼耐药的变化,采用体外检测ROR1过表达前后HCC827对吉非替尼耐药的变化。体内检测ROR1敲除前后HCC827/GR对吉非替尼耐药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HCC827/GR内ROR1下游信号分子的活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HCC827/GR耐药细胞中的ROR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C827敏感细胞。体外干扰ROR1表达,可明显增强HCC827/GR耐药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IC_(50) 15.3±3.69 vs.4.2±1.38),增加吉非替尼诱导的细胞凋亡(20.5±2.52 vs.41.8±3.74)。体外过表达ROR1显著增强HCC827敏感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IC_(50) 0.8±0.52 vs.2.2±0.87)。体内裸鼠移植瘤实验同样发现,干扰ROR1能增强HCC827/GR移植瘤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AKT/FOXO1信号在HCC827/GR耐药细胞中异常活化,而干扰ROR1能够抑制AKT的磷酸化,并上调FOXO1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ROR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抑制ROR1能够逆转吉非替尼耐药,其机制与ROR1调控AKT/FOXO1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受体激酶孤儿受体 吉非替尼耐药 AKT FORKHEAD box 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咖啡因暴露所致雌性子代胎鼠肾脏宫内发育迟缓及其发生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万阳 敖英 +4 位作者 李斌 熊颖 孙朝霞 胡霜霜 汪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19,共7页
目的观察孕期咖啡因暴露(PCE)♀胎肾发育病理学变化和皮质酮(CORT)处理对原代后肾间充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PCE影响胎鼠肾脏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受孕Wistar大鼠于孕9-20 d(GD 9-20)经口灌胃咖啡因(30、120 mg·kg^(-1)·d... 目的观察孕期咖啡因暴露(PCE)♀胎肾发育病理学变化和皮质酮(CORT)处理对原代后肾间充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PCE影响胎鼠肾脏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受孕Wistar大鼠于孕9-20 d(GD 9-20)经口灌胃咖啡因(30、120 mg·kg^(-1)·d^(-1)),孕鼠于GD20处死,取♀胎鼠并收集肾脏,检测肾脏病理学变化和基因表达;在原代后肾间充质细胞上给予不同浓度CORT(250、500、1 000μg·L^(-1))处理24 h,检测细胞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E组♀胎肾肾小球的球囊空虚,鲍曼囊腔变大,毛细血管网发育不良,GDNF/c-Ret信号通路抑制;CORT处理原代后肾间充质细胞下调AT_1R/AT_2R及GDNF/c-Ret信号通路的表达。结论 PCE♀胎鼠肾脏发育不良,其机制与PCE所致高血CORT下胎肾局部AT_1R/AT_2R及GDNF/c-Ret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咖啡因暴露 宫内发育迟缓 糖皮质激 胎肾发育不良 血管紧张Ⅱ1/2受体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激酶受体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肿瘤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玲玲 李倩 +2 位作者 李明玉 刘峥 沈倩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9-587,共9页
目的·分析成人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中肿瘤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方法·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GSE134589数据集,选取初次确... 目的·分析成人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中肿瘤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方法·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GSE134589数据集,选取初次确诊/复发状态的患者,按年龄分为儿童组(0~16岁,34例)、中青年组(17~59岁,62例)和老年组(60~80岁,62例),用R语言程序包筛选不同组患者骨髓样本中肿瘤免疫相关的DEGs。选取中青年组与儿童组,老年组与儿童组共同的DEGs,与完全缓解状态的成人与儿童患者的DEGs进行比对,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Kaplan-Meier法筛选与预后显著相关的基因,通过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核心调控基因,将以上2种方法筛选出的基因视为关键基因。用GEPIA服务器对比关键基因在AM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和胸腺癌的肿瘤样本与正常人样本的表达量,在GEXC网站分析关键基因在AML患者肿瘤干细胞和健康人的原始造血细胞中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GSE134589数据集中,中青年组与儿童组比,上调的DEGs有51个,下调的有21个;老年组与儿童组比,上调的DEGs有47个,下调的有20个;而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比,没有发现DEG。筛选了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共同的肿瘤免疫相关DEGs 57个,其中上调有39个,下调有18个,仅有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在疾病完全缓解时仍有统计学意义。57个共同DEGs主要富集在白细胞迁移和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其中白细胞介素2受体α亚基(interleukin-2 receptor subunit alpha,IL2RA)、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高表达的患者与低表达的患者相比总体生存期显著缩短(均P<0.05),补体成分3a受体1(complement component 3a receptor 1,C3AR1)是PPI网络的核心调控基因。这3个基因作为关键基因,均在AML肿瘤样本特异性高表达(均P<0.05),IL2RA还在DLBCL患者样本中显著高表达(P<0.05)。IL2RA在AML肿瘤干细胞和健康人的原始造血细胞中均低表达,FLT3均高表达,而C3AR1的表达在AML肿瘤干细胞特异性升高。结论·成人与儿童AML患者预后的差异可能与骨髓中肿瘤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有关,其中IL2RA、FLT3和C3AR1可能是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肿瘤免疫 差异表达基因 白细胞介2受体α亚基 FMS-激酶3 补体成分3a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接以TRK抑制剂为代表的儿童泛肿瘤靶向药物时代的到来
16
作者 吴晔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07-610,共4页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针对儿童晚期恶性实体瘤的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以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opomyosin-receptor kinase,TRK)抑制剂拉罗替尼和恩曲替尼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药物对各类神经营养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针对儿童晚期恶性实体瘤的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以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opomyosin-receptor kinase,TRK)抑制剂拉罗替尼和恩曲替尼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药物对各类神经营养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neurotrophin tyrosine receptor kinase,NTRK)基因融合阳性表达的儿童晚期恶性实体瘤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标志着"儿童泛肿瘤靶向药物时代"的到来。本文旨在介绍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酶孤儿受体 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