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 226/228双位点突变对H5N1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异性和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谷春阳 张乾义 +5 位作者 孔晖晖 张莹 姜永萍 关云涛 胡永浩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0-592,共3页
禽流感病毒(AIV)主要识别SAα2,3Gal受体,而人源流感病毒主要识别SAα2,6Gal受体。本研究利用糖链受体结合特性检测方法检测表明,H5N1 AIV A/duck/Guangxi/35/2001(DK/35)可以同时识别SAα2,3Gal和SAα2,6Gal受体,然而HA 226位谷氨酸(Q... 禽流感病毒(AIV)主要识别SAα2,3Gal受体,而人源流感病毒主要识别SAα2,6Gal受体。本研究利用糖链受体结合特性检测方法检测表明,H5N1 AIV A/duck/Guangxi/35/2001(DK/35)可以同时识别SAα2,3Gal和SAα2,6Gal受体,然而HA 226位谷氨酸(Q)到亮氨酸(L)和228位甘氨酸(G)到丝氨酸(S)的双突变,可以导致DK/35更倾向于识别SAα2,6Gal受体。对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显示,突变病毒株(rDK/35(Q226L/G228S))对小鼠的致病力比野毒株弱,其MLD50为4.7 log10EID50,而DK/35为1.8 log log10EID50。本研究表明H5N1 AIV通过突变可以获得优先与SAα2,6Gal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为H5N1 AIV的监测预防和对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受体结合特异性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受体特异性红细胞检测试剂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2
作者 邵振文 谭力凯 +4 位作者 粟硕 曹楠 周晗 杨萌萌 张桂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7-370,共4页
为优化流感病毒受体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霍乱弧菌神经氨酸酶(VCNA)对鸡红细胞(RBC)进行去唾液酸化处理后,再分别通过α2,3和α2,6唾液酸转移酶以CMP-唾液酸作为底物进行不同唾液酸受体的标记,使其分别仅含SAα2,3Gal和SA2,6Gal... 为优化流感病毒受体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霍乱弧菌神经氨酸酶(VCNA)对鸡红细胞(RBC)进行去唾液酸化处理后,再分别通过α2,3和α2,6唾液酸转移酶以CMP-唾液酸作为底物进行不同唾液酸受体的标记,使其分别仅含SAα2,3Gal和SA2,6Gal受体,利用血凝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标记效果。流式检测结果显示,经过α2,3唾液酸转移酶处理的红细胞只含有SAα2,3唾液酸受体,而α2,6唾液酸转移酶只将SAα2,6唾液酸受体标记到红细胞表面。将两种红细胞分别经过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检测,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鉴定流感病毒的受体特异性。本研究所建立的流感病毒受体特异性标记和检测方法为流感病毒宿主嗜性范围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受体结合特异性 SAα2 3Gal受体 SAα2 6Gal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HA蛋白与人受体的分子对接 被引量:5
3
作者 邓迎春 柳青 黄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3-641,共9页
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是位于禽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HA与禽类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介导病毒膜与宿主核内体膜的融合,在传染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自然界中的禽流感病毒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其HA的禽受体结合位点常... 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是位于禽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HA与禽类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介导病毒膜与宿主核内体膜的融合,在传染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自然界中的禽流感病毒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其HA的禽受体结合位点常常发生氨基酸变异。因此,当HA变异体与人受体结合能力较强时,禽流感病毒往往会发生跨种传播而感染人。为预防禽流感的跨种传播,人们迫切需要发展大规模快速检测或预测HA变异体与人受体结合亲和力的方法,以评估各种新发禽流感病毒的跨种传播能力,提前筛选出有潜在危险的病毒株。针对此问题,本研究以H7N9亚型的HA蛋白H7为研究对象,发展了一种运用分子对接的计算方法,预测HA变异体与人受体的结合亲和力。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H7与人受体的结合亲和力普遍弱于有较强传染人能力的H1,说明H7N9亚型病毒的跨种传播能力普遍较弱;但是,计算分析也揭示,部分新发的H7N9毒株的HA有强的人受体结合亲和力,提示在自然演化过程中,H7N9病毒有可能演化出具有较强的感染人能力的新毒株,这与2013年禽流感疫情的实际发生情况相一致。因此,本文所发展的计算方法可用于快速预测新发禽流感病毒HA与人受体的结合亲和力,为新发禽流感病毒的跨种传播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跨种传播 受体结合特异性 分子对接 结合自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