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AF受体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彭珊瑛 欧阳雪宇 王文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5-587,共3页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AF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 ,考察巨噬细胞表面PAF受体的特性。方法 以♂C5 7BL/ 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受体材料 ,[3 H] PAF为标记配基 ,非膜过滤法进行结合放射配基分离 ,液闪计数测定。结果 ... 目的 建立简便、快速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AF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法 ,考察巨噬细胞表面PAF受体的特性。方法 以♂C5 7BL/ 6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受体材料 ,[3 H] PAF为标记配基 ,非膜过滤法进行结合放射配基分离 ,液闪计数测定。结果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AF受体结合符合简单单位点受体结合模型 ,Scatchard分析求出的PAF受体结合参数Bmax=10 0 2fmol·1× 10 6cells-1,KD=3 2nmol·L-1。 [3 H] PAF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AF受体的结合呈现单一、饱和特点 ,并可被特异性PAF受体拮抗剂BN5 2 0 2 1竞争性抑制。结论 利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贴壁特性 ,采用非滤过法处理细胞 ,能够在保持受体生理学活性的状态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PAF受体 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方法 小鼠腹腔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D4受体显像剂^18F-FDTP的研制和受体结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谷才 尹端沚 +4 位作者 夏姣云 程登峰 王明伟 郑明强 汪勇先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7-173,共7页
研发多巴胺D4受体显像剂,采用"一锅两步法"制备了一种潜在的多巴胺D4受体PET显像剂3-(4-[18F]氟苄基)-8,9-二甲氧-基1,2,3,4-四氢苯并吡喃[3,4-c]吡啶-5-酮(18F-FDTP),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其合成时间为105 min... 研发多巴胺D4受体显像剂,采用"一锅两步法"制备了一种潜在的多巴胺D4受体PET显像剂3-(4-[18F]氟苄基)-8,9-二甲氧-基1,2,3,4-四氢苯并吡喃[3,4-c]吡啶-5-酮(18F-FDTP),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分离纯化。其合成时间为105 min,放射化学产率为19.8%(衰变校正),纯化后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7%,比活度大于6.3×104PBq/mol。通过体外受体竞争结合分析,测定FDTP对多巴胺D4受体的亲和常数为8.1 nmol/L,对D2,D3受体的亲和常数分别大于5800,3000 nmol/L;通过分配实验,测得其脂水分配系数为0.85。初步的体外研究显示,18F-FDTP有希望用于D4受体显像,但还需经进一步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吡喃[3 4-c]吡啶-5-酮 氟-18 多巴胺D4受体 显像剂 受体结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并[1,5-α]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受体结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谷才 孙磊 +1 位作者 陈波 钟怀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2-706,共5页
以吡唑并[1,5-α]吡啶-3-甲醛和N-甲酰基哌嗪为原料,经过还原胺化、水解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3-(4-苄基哌嗪-1-基甲基)吡唑并[1,5-α]吡啶、3-[4-(4-氯苄基)哌嗪-1-基甲基]吡唑并[1,5-α]吡啶和3-[4-(4-甲氧基苄基)哌嗪-1-基甲基]吡唑... 以吡唑并[1,5-α]吡啶-3-甲醛和N-甲酰基哌嗪为原料,经过还原胺化、水解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3-(4-苄基哌嗪-1-基甲基)吡唑并[1,5-α]吡啶、3-[4-(4-氯苄基)哌嗪-1-基甲基]吡唑并[1,5-α]吡啶和3-[4-(4-甲氧基苄基)哌嗪-1-基甲基]吡唑并[1,5-α]吡啶,通过1H NMR、ESI MS等技术手段对中间体及3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体外受体结合实验,测定3个目标化合物对多巴胺D4.2受体的亲和常数(Ki)分别为1.6、7.2、65 nmol/L;对D2受体的亲和常数分别为1920、5320和9800 nmol/L;对D3受体的亲和常数分别为1710、4270和5600 nmol/L。结果表明,3-(4-苄基哌嗪-1-基甲基)吡唑并[1,5-α]吡啶对多巴胺D4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性与选择性,是多巴胺D4受体潜在的配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并[1 5-α]吡啶 多巴胺D4受体 配基 体外受体结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AT和受体结合分析研究TNF的结构特征
4
作者 尹传元 郭冬林 +2 位作者 奚涛 徐贤秀 顾庆超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32-136,共5页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T),受体结合分析和L929细胞活力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天然型hTNF-α和突变型hTNF-b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TNF-α中的正电子湮没长寿命(τ2)和相应强度(I2...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T),受体结合分析和L929细胞活力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天然型hTNF-α和突变型hTNF-b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结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TNF-α中的正电子湮没长寿命(τ2)和相应强度(I2)分别大于和小于TNF-b的τ2和I2,用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TNF-b对HEP-2(仅表达TNF-R55)和U937(主要表达TNF-R75)的ID50分别比TNF-α低1/2和高40倍。由此可得到一个有意义的结论,TNF-b的分子间自由体积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 受体结合分析 肿瘤坏死因子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显像剂^(99)Tc^m-NCAM的制备和受体结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颜成龙 周杏琴 +4 位作者 曹国宪 张建康 钦晓峰 徐希杰 邹美芬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3,共6页
用99Tcm标记新的美金刚胺(memantine)衍生物N-[2-(N-(2-巯基乙基))氨基乙酰基]-N-(2-巯基乙基)-3,5-二甲基金刚烷胺基乙酰胺(N2S2-memantine,简称NCAM),并通过优化标记条件获得放射化学纯度达95%以上的标记化合物99Tcm-NCAM。脂溶性实... 用99Tcm标记新的美金刚胺(memantine)衍生物N-[2-(N-(2-巯基乙基))氨基乙酰基]-N-(2-巯基乙基)-3,5-二甲基金刚烷胺基乙酰胺(N2S2-memantine,简称NCAM),并通过优化标记条件获得放射化学纯度达95%以上的标记化合物99Tcm-NCAM。脂溶性实验测得其脂水分配系数lgP=1.90。放射性受体结合分析显示,其与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结合具有饱和性,根据受体B区理论编制的计算机程序求出NMDA受体结合参数最大结合容量Bmax=56.8μmol/g,平衡解离常数Kd=706.3 nmol/L,特异性NMDA受体拮抗剂能阻断其与NMDA受体的结合。结果显示99Tcm-NCAM与NMDA受体结合具有中等程度的亲和力和结合特异性,具有较好的脂溶性,易透过血脑屏障,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NMDA受体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AM NMDA受体 放射性受体结合分析 显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谱测定小分子与Aβ亲和力的受体结合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6
作者 彭丽朵 代雅倩 +3 位作者 徐元宏 吴丹丹 江桃山 乔金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6-332,共7页
建立基于质谱的受体结合分析方法(MSBA),测定小分子探针与淀粉样蛋白-β(Aβ)聚集体的亲和力。针对阳性探针IMPY及其氘代产物IMPY-D6建立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方法和定量方法,随后进行基于质谱的饱和结合实验及竞争结合实验,最后将... 建立基于质谱的受体结合分析方法(MSBA),测定小分子探针与淀粉样蛋白-β(Aβ)聚集体的亲和力。针对阳性探针IMPY及其氘代产物IMPY-D6建立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方法和定量方法,随后进行基于质谱的饱和结合实验及竞争结合实验,最后将结果与文献中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成功建立了IMPY的LC-MS方法及基于质谱的受体结合测定方法。其中,饱和结合实验中IMPY与Aβ1-40及Aβ1-42的Kd分别为(3.80±0.39) nmol/L和(18.38±1.11) nmol/L。竞争结合实验中IMPY与Aβ1-40及Aβ1-42的Ki分别为(18.64±0.76) nmol/L和(25.44±2.38) nmol/L。均与文献中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结果基本一致。MSBA作为一种非放射性结合实验方法,测定结果与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基本一致,可用于小分子探针与Aβ的亲和力的测定,该技术平台可拓展至用于常规小分子配体与受体亲和力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质谱的受体结合分析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Aβ分子探针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VEGF受体与其放射性配体结合的抑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丰俊东 徐晓玉 +3 位作者 胡益勇 陈刚 陈伟海 杨丽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VEGF受体与其放射性配体结合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别制备川芎嗪大剂量、小剂量、阳性对照组鱼精蛋白、生理盐水各组含药血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芎嗪含药血清中药物浓度。将各组血清作用于人脐...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VEGF受体与其放射性配体结合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分别制备川芎嗪大剂量、小剂量、阳性对照组鱼精蛋白、生理盐水各组含药血清,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芎嗪含药血清中药物浓度。将各组血清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采用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RBA)观察川芎嗪对VEGF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和解离常数(Kd值)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大剂量组Kd=343.30±36.64pmol·L-1,Bmax=46.26±5.85fmol/2×105cells,与生理盐水组相比Kd增大(P<0.05),Bmax减小(P<0.05)。川芎嗪小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Kd有增大趋势、Bmax有减小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阳性对照组Kd=179.07±25.65pmol·L-1,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38.65±9.83fmol/2×105cells,与生理盐水组相比Kd差异无显著性(P>0.05),Bmax减小(P<0.05)。结论在川芎嗪作用下VEGF受体与125IVEGF结合的亲和力下降,VEGF受体数目下降,川芎嗪抑制VEGF受体与125IVEGF结合。川芎嗪含药血清(143.0mg·kg-1组)抑制VEGF受体与125IVEGF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 最大结合容量 解离常数 血清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泊福对GABA_A受体结合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曹云飞 马蓓 +1 位作者 杨立群 俞卫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85-988,共4页
目的 :观察普鲁泊福对离体小鼠脑细胞膜GABAA 受体结合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 ,测定普鲁泊福对小鼠脑细胞膜3 H GABA特异性结合以及GABAA 受体饱和曲线的影响。 结果 :特异性结合试验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1 0~... 目的 :观察普鲁泊福对离体小鼠脑细胞膜GABAA 受体结合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 ,测定普鲁泊福对小鼠脑细胞膜3 H GABA特异性结合以及GABAA 受体饱和曲线的影响。 结果 :特异性结合试验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1 0~ 30 0 μmol/L浓度组的普鲁泊福明显增强3 H GABA与脑细胞膜GABAA 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并呈浓度依赖性 (P <0 .0 5 ) ,而浓度低于 1 0 μmol/L的普鲁泊福无明显增强作用 (P >0 .0 5 )。GABAA 受体饱和试验显示 ,普鲁泊福组 (1 0 μmol/L)的饱和曲线解离常数Kd2 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但 2组的Kd1 、Bmax1 及Bmax2 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临床相关浓度的普鲁泊福可显著增强内源性GABA与GABAA 受体的结合功能 ,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提高GABA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亲和性而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泊福 GABAA受体 结合功能 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 小鼠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O细胞表达人源μ型阿片受体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威 段海清 +2 位作者 李淑琴 刘秀丽 张兆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3-466,共4页
μ型阿片受体在阿片类药物镇痛与成瘾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人脑组织总RNA通过一次反转录和两次PCR法扩增获得 μ型阿片受体的cDNA ,将其克隆至pcDNA3 1 (+)中 ,转染CHO细胞后 ,筛选单克隆细胞株并制备膜受体 ,检测重组细胞株表达的 μ型... μ型阿片受体在阿片类药物镇痛与成瘾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人脑组织总RNA通过一次反转录和两次PCR法扩增获得 μ型阿片受体的cDNA ,将其克隆至pcDNA3 1 (+)中 ,转染CHO细胞后 ,筛选单克隆细胞株并制备膜受体 ,检测重组细胞株表达的 μ型阿片受体与特异性配体的结合能力 .通过饱和性结合和竞争性结合试验证实 ,重组细胞株表达的 μ型阿片受体与天然的 μ型阿片受体具有基本一致的生物学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型阿片受体 受体与配体结合 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内注射Aβ_(25-35)记忆和M受体变化及梓醇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硕 胡雅儿 夏宗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45-948,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脑内定位注射淀粉样肽Aβ25-35和鹅蕈膏酸(IBO)造成的拟痴呆模型,并观察梓醇对于拟痴呆模型动物的短期记忆功能和脑M受体密度的不同影响。方法小鼠单侧脑基底核部位一次性定位注射淀粉样肽Aβ25-35和IBO造成拟痴呆模型后,... 目的建立小鼠脑内定位注射淀粉样肽Aβ25-35和鹅蕈膏酸(IBO)造成的拟痴呆模型,并观察梓醇对于拟痴呆模型动物的短期记忆功能和脑M受体密度的不同影响。方法小鼠单侧脑基底核部位一次性定位注射淀粉样肽Aβ25-35和IBO造成拟痴呆模型后,设立梓醇用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冠状切片考察注射轨迹,Y-迷宫测定学习能力及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注射同侧脑内M胆碱受体密度,并用直线回归法检测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模型小鼠注射部位与图谱脑基底核部位一致,学习成绩和脑M受体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连续2个月每天喂服梓醇50 mg/kg的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好于模型组,脑M受体密度也显著提高,而且脑M受体密度与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小鼠单侧脑基底核部位一次性定位注射淀粉样肽Aβ25-35和IBO可造成稳定的拟痴呆模型,梓醇能明显改善拟痴呆小鼠的短期记忆能力,同时能显著提高脑内M受体密度,两者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M胆碱受体 放射配基受体结合分析 学习能力 拟痴呆模型 短期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5受体α亚单位的原核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新 范俊 +4 位作者 杨润琳 蔡刚明 蒋孟军 曹国宪 罗世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9-684,共6页
目的:对鼠白细胞介素15受体α亚单位(IL-15Rα)的胞外区段,即可溶性IL-15Rα(sIL-15Rα)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并测定其配体结合能力及相应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以鼠脾脏细胞总RNA为模板扩增编码sIL-15Rα的基因片段,经测序... 目的:对鼠白细胞介素15受体α亚单位(IL-15Rα)的胞外区段,即可溶性IL-15Rα(sIL-15Rα)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并测定其配体结合能力及相应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以鼠脾脏细胞总RNA为模板扩增编码sIL-15Rα的基因片段,经测序确证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QE-30连接,所得重组表达质粒pQE-30/sIL-15Rα转化E.coli M15构建表达重组子。通过降低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的方式实现重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金属镍螯合的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并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采用固相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重组蛋白与IL-15间的亲和力,并以CTLL-2细胞为靶细胞测定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QE-30/sIL-15Rα,并在25℃、0.5mmol/LIPTG条件下实现了重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所得重组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29 kD,纯度大于95%,与IL-15之间的亲和力为4.9×10-11mol/L,具有显著的协同IL-15促CTLL-2细胞增殖效应。结论:获得了功能性的重组蛋白sIL-15Rα,为深入系统地研究IL-15Rα的独特生物学性状,以及开展IL-15靶向性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Rα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固相受体结合分析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皂甙元对大鼠脑内总M及M_1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乃钲 孙启祥 +1 位作者 胡雅儿 夏宗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观察知母皂甙元对青年和老年大鼠脑M及M1受体的不同影响。 方法以对M1受体有相对选择性的哌仑西平为非标记竞争剂 ,3H -QNB为非选择性标记配基 ,建立M和M1受体的放射配基竞争结合分析方法 ,观察知母皂甙元对青年大鼠和老年大鼠脑M... 目的观察知母皂甙元对青年和老年大鼠脑M及M1受体的不同影响。 方法以对M1受体有相对选择性的哌仑西平为非标记竞争剂 ,3H -QNB为非选择性标记配基 ,建立M和M1受体的放射配基竞争结合分析方法 ,观察知母皂甙元对青年大鼠和老年大鼠脑M和M1受体的影响。 结果与青年大鼠相比 ,老年大鼠脑M及M1受体减少 ,知母皂甙元能上调M和M1受体 ;对正常青年大鼠脑M及M1受体的密度 ,知母皂甙元没有影响。结论知母皂甙元对下降的M及M1受体密度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但不超过正常值 ,对正常水平的M及M1受体密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甙元 M胆碱受体 M1受体 放射配基受体竞争结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受体和腺苷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贾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9-133,共5页
1929年,Drury等报道过腺苷(adenosine)的舒血管降压、减慢心率和镇静抗惊厥作用。嗣后几十年,人们着重研究腺苷在体内的生理、生化作用。近十年来受体理论的建立大大推动了腺苷药理的研究,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发现了许多组织中存在腺... 1929年,Drury等报道过腺苷(adenosine)的舒血管降压、减慢心率和镇静抗惊厥作用。嗣后几十年,人们着重研究腺苷在体内的生理、生化作用。近十年来受体理论的建立大大推动了腺苷药理的研究,用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发现了许多组织中存在腺苷受体,寻找到腺苷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和腺苷摄取抑制剂,并用电生理技术探讨了腺苷对中枢神经元和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其中有些研究工作尚处端倪,现概述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心脏 ATP 同型半胱氨酸 茶碱 利尿药 腺苷受体 受体结合分析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GHR最大结合容量及结合力的改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别平 刘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18-1320,共3页
目的 研究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生长激素受体 (GHR)表达及结合力的改变。方法 采用受体放射配体结合分析(RBA)技术检测肝脏GHR的最大结合容量和解离常数 ,并与血清总胆红素、前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α作相关分析。结果 梗阻性黄疸大... 目的 研究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生长激素受体 (GHR)表达及结合力的改变。方法 采用受体放射配体结合分析(RBA)技术检测肝脏GHR的最大结合容量和解离常数 ,并与血清总胆红素、前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α作相关分析。结果 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GHR最大结合容量 (Bmax)明显下降 ,解离常数 (kd)明显增加。Bmax值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与血清总胆红素、肝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而kd 值与血清前白蛋白呈负相关 ,与血清总胆红素、肝组织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梗阻性黄疸大鼠GHR的最大结合容量和结合能力均明显降低 ,可能与梗阻时TNF α等炎症因子的高表达、肝细胞胆盐蓄积等有关。GHR容量和结合能力的降低 ,可显著下调肝脏蛋白合成 ,并且可加重肠粘膜屏障的损伤 ,促进内毒素的吸收、TNF α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因此GHR的最大结合容量及结合力的降低是梗阻性黄疸时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生长激素受体 结合容量 结合 受体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加工
15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04年第6期40-45,共6页
040728 多种方法测定经热处理的菲律宾翡翠贻贝中麻痹性贝毒毒素==Varied assays for PSP toxins in heat shocked Philippine green mussels(Perna viridis)[刊,英]/ Azanza M P V,Azanza R V,Ventura S R //J.Food.Safety.-2004,24(1)... 040728 多种方法测定经热处理的菲律宾翡翠贻贝中麻痹性贝毒毒素==Varied assays for PSP toxins in heat shocked Philippine green mussels(Perna viridis)[刊,英]/ Azanza M P V,Azanza R V,Ventura S R //J.Food.Safety.-2004,24(1).-249 ~261 毒性分析即用老鼠活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加工 受体结合分析 贝毒毒素 翡翠贻贝 活体分析 毒性分析 麻痹性 测试盒 热处理 菲律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