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肿瘤转移的机制
1
作者 吴雷 杜凤麟 +3 位作者 赵明娜 任逸喆 张先洲 娄加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6-857,共12页
目的·分析N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N,PTPRN)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肿瘤转移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多轮心内注射筛选出具有高骨转移能力的A549-BM细胞株,并利... 目的·分析N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N,PTPRN)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肿瘤转移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多轮心内注射筛选出具有高骨转移能力的A549-BM细胞株,并利用RNA测序结合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与转移相关的关键基因PTPRN。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进一步评估PTPRN在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并基于TCGA数据分析PTPRN的共表达关系,筛选并分析与其共表达的关键基因。在A549-BM细胞中转染siPTPRN后,采用Transwell实验评估其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在A549-BM细胞中转染siPTPRN,并在小鼠模型中进行心内注射实验,以评估其对肺腺癌体内转移能力的影响。结合多种数据库交叉分析,预测BCL6为PTPRN的上游转录因子,并通过siBCL6转染实验验证BCL6对PTPRN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RNA测序及GO/KEGG富集分析显示,PTPRN在具有高转移能力的A549-BM细胞中显著上调,并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等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通路。TCGA数据库分析进一步证实,PTPRN在肺腺癌患者中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基于TCGA数据的共表达分析结合GO/KEGG富集分析显示,与PTPRN相关的基因主要富集于神经信号转导、内分泌调控、细胞通信及ECM-受体相互作用等生物过程。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iPTPRN转染后,A549-BM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同时EMT相关蛋白表达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降低。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敲低PTPRN可显著抑制A549-BM细胞的体内转移能力,进一步验证了其促进肺腺癌转移的作用。siBCL6转染实验结果显示,BCL6敲低可上调PTPRN表达。结论·PTPRN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通过促进EMT及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肺腺癌细胞的迁移与转移;PTPRN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PTPRN可增强肺腺癌细胞的侵袭性及转移能力;BCL6可能作为PTPRN的上游转录调控因子,影响其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型蛋白磷酸酶受体 肺腺癌 转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PI3K-AKT通路 BC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肖汉龙 陶娟 +3 位作者 刘辉峰 安湘杰 王育珏 涂亚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组织和20例正常人包皮组织中SHP-1和EGFR的表达。结果:①尖锐湿疣组织中SHP-1的阳性表达率与正...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SHP-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组织和20例正常人包皮组织中SHP-1和EGFR的表达。结果:①尖锐湿疣组织中SHP-1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阳性表达强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尖锐湿疣组织中EGFR的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尖锐湿疣组织中SHP-1和EGFR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SHP-1和EGFR在尖锐湿疣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能与尖锐湿疣细胞的过度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蛋白磷酸酶-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在胆管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娟 席文锦 +5 位作者 郑国旭 周聪雅 金桂花 何晨琛 蔡梦娇 朱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检测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PN14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分析PTPN14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PN14蛋白的表达;利... 目的检测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PN14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分析PTPN14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PN14蛋白的表达;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分析PTPN14蛋白与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生存分析曲线分析PTPN14蛋白与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1%,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PTPN14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与胆管癌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TPN14蛋白阳性表达的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 PTPN14在胆管癌组织低表达,且PTPN14低表达与胆管癌的良性临床病理特征及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蛋白磷酸酶14 胆管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H型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贺正希 苏君 +3 位作者 刘庆 陈子华 申良方 李昊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7,共7页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H型受体(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H receptor,PTPRH)基因是一种编码胃癌相关蛋白的基因,通过翻译后COOH-末端区域的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发挥其生物学功能。PTPRH在多种肿瘤中呈异常表达,其生物学功能与肿瘤的发生、...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H型受体(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H receptor,PTPRH)基因是一种编码胃癌相关蛋白的基因,通过翻译后COOH-末端区域的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发挥其生物学功能。PTPRH在多种肿瘤中呈异常表达,其生物学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H型受体 生物学功能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磷酸酶蛋白受体σ在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再激活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慧 徐海伟 +2 位作者 余涛 刘瑶 阴正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4,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是促进视皮层可塑性终止的关键因子,而最新发现酪氨酸磷酸酶蛋白受体盯(PTPa)是CSPGs发挥抑制性作用的受体,但PTPσ及其下游分子是否参与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的再激活尚不明确。目的观察... 背景研究表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是促进视皮层可塑性终止的关键因子,而最新发现酪氨酸磷酸酶蛋白受体盯(PTPa)是CSPGs发挥抑制性作用的受体,但PTPσ及其下游分子是否参与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的再激活尚不明确。目的观察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再激活后PTPσ、神经元周围网络(PNNs)及其下游分子N—cadherin和B—catenin的表达变化。方法选择健康SPF级LongEvans大鼠54只,按出生后周龄分为出生后1、3、5、7、9周组,各组分别有6、6、6、24、12只大鼠,其中出生后7周组12只大鼠双眼上下睑缝合14d建立视皮层可塑性再激活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视皮层中PTPσ、PNNs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PCR)法分别观察PTPσ、N—cadherin和B—cateninmRNA随大鼠发育以及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再激活后的表达变化。结果出生后9周组大鼠视皮层PTPcr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出生后7周组和同龄双眼形觉剥夺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65、3.526,P〈0.01)。大鼠视皮层中PTPσ的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膜、细胞质及轴突,出生后9周组大鼠视皮层Ⅱ-Ⅲ层、Ⅳ层及V~Ⅵ层PTPσ阳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正常出生后7周组大鼠(t=24.593、23.444、13.556,P〈0.01)及双眼形觉剥夺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111、43.000、16.556,P〈0.01)。出生后9周组大鼠视皮层Ⅳ层、V~Ⅵ层PNNs阳性细胞密度值较出生后7周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26,P〈0.01;t=1.370,P〈0.05),而Ⅱ~Ⅲ层PNNs阳性细胞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9,P〉0.05)。双眼形觉剥夺组大鼠视皮层Ⅱ-Ⅲ层、Ⅳ层PNNs阳性细胞密度较出生后9周组大鼠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56、4.185,P〈0.01),但V~Ⅵ层的PNNs阳性细胞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7,P〉0.05)。与出生后1周组大鼠比较,出生后3、5、7、9周组大鼠视皮层组织中的N—cadherin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32、28.988、27.083、28.908,P〈0.01),出生后7周组大鼠N—cadherinmRNA表达量升高,与出生后3、5、9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48、1.904、1.825,P〈0.01)。出生后9周组和同龄双眼形觉剥夺组比较,N—cadherin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2,P〉0.05)。出生后1周组大鼠视皮层β—cateninmRNA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8、3.534、2.645、4.652,P〈0.01),双眼形觉剥夺组B—cateninmRNA表达量较出生后9周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70,P〈0.01)。结论PTP盯、PNNs及其下游通路分子β—catenin参与了成年大鼠视皮层可塑性再激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 磷酸酶蛋白受体σ 可塑性 双眼形觉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薛亚东 蔡丽敏 +3 位作者 刘静 王燕华 周毅成 郑淑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13-915,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尖锐湿疣组织和正常人包皮...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尖锐湿疣组织和正常人包皮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尖锐湿疣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阳性表达率为83.33%,主要在棘细胞层和颗粒层表达;正常包皮组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阳性表达率为95.00%,染色以基底层和棘层下部胞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尖锐湿疣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均有表达,其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阳性表达率为83.3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表达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72,P〈0.05)。结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异常,且与尖锐湿疣细胞过度增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尖锐湿疣组织 正常包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肺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何玲娟 程洪强 +1 位作者 柯越海 王临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6,共5页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修饰是细胞信号传导的主要事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是由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基因编码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的活化。SHP2在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耐药等方面都... 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修饰是细胞信号传导的主要事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是由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基因编码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参与多条信号通路的活化。SHP2在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耐药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肿瘤防治的一个潜在靶点分子。本文就SHP2与肺癌的发生、侵袭转移及耐药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蛋白磷酸酶 受体11型 肿瘤转移 耐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和内皮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文鹏 刘艳 +5 位作者 魏灿 于建刚 陈爱民 丁云龙 管清华 王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当地汉族人群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2)基因rs2847281和内皮脂酶(LIPG)基因rs200081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4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390例... 目的探讨当地汉族人群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2)基因rs2847281和内皮脂酶(LIPG)基因rs200081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4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390例(对照组),采用sequenom飞行时间质谱平台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检测,分析2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并且按照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rs200081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000813在男性和女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847281在女性中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等位基因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OR=0.590,95%CI:0.356~0.979,P=0.040);2组rs2847281在男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2000813位点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易感无关。rs2847281位点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存在性别特异性:与女性出血性脑卒中易感相关,C等位基因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受体2型 多态性 单核苷 脑出血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的克隆、定位和组织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瞿祥虎 翟云 +2 位作者 魏汉东 鱼咏涛 贺福初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3-510,共8页
从人胎肝cDNA文库分离出一长度为 5 2 48bp的cDNA克隆 ,该基因包含 2 6个外显子和 2 5个内含子 ,染色体定位于在某些肿瘤细胞中易缺失的 3p2 1.1- 2 1.33。其可读框编码 16 36个氨基酸 ,该蛋白属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家族 ,其C端有... 从人胎肝cDNA文库分离出一长度为 5 2 48bp的cDNA克隆 ,该基因包含 2 6个外显子和 2 5个内含子 ,染色体定位于在某些肿瘤细胞中易缺失的 3p2 1.1- 2 1.33。其可读框编码 16 36个氨基酸 ,该蛋白属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家族 ,其C端有一个典型的PTP结构域 ,N端含有约 80 0氨基酸残基的BRO1样结构域及随后 2个可能的SH3结构域结合位点 ,在这两个结构域之间及C末端还各有一个脯氨酸富集区。Northern杂交和点杂交分析显示 ,该基因以大约 5 .4kb的单一转录物广泛表达于人体各种组织 ,而且在人部分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结果提示 ,人源PTP -TD14是一个新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CDNA克隆 人染色体3p21 PTP结构域 BRO1结构域 组织表达谱 基因克隆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抑制脊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活性对炎性疼痛的影响及其机制
10
作者 李帅 杨娴 +5 位作者 索占伟 时蕾 刘燕妮 曹静 许英明 胡晓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研究脊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在炎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左后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炎性疼痛动物模型;24 h后,鞘内给予PTPs抑制剂正钒酸钠(sodium orthovanadat... 目的研究脊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在炎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左后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炎性疼痛动物模型;24 h后,鞘内给予PTPs抑制剂正钒酸钠(sodium orthovanadate,Na3VO4),观察对缩足阈值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正钒酸钠对损伤侧脊髓背角NMDA受体NR2B亚基第1472位酪氨酸(NR2B-Y1472)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鞘内注射正钒酸钠50、100和200 ng,虽然不影响正常动物的痛阈,但却能够剂量依赖性地缓解CFA诱发的机械性痛觉超敏,给药后30 min,炎性疼痛小鼠的缩足阈值从(0.24±0.07)g分别升高至(0.17±0.06)g(P>0.05,n=4)、(1.07±0.51)g(P<0.05,n=4)和(1.38±0.47)g(P<0.05,n=4);同时,CFA诱发的脊髓NR2B-Y1472的磷酸化也被正钒酸钠100 ng所完全阻断。结论 PTPs抑制剂正钒酸钠,通过降低脊髓NR2B的酪氨酸磷酸化,逆转炎性疼痛动物的NMDA受体功能亢进,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正钒 炎性疼痛 NMDA受体 NR2B亚基 脊髓背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岩军 彭惠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921-924,共4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蛋白磷酸酶 胰岛素抵抗 蛋白磷酸酶 胰岛素信号传导 PTP1B 胰岛素受体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的肥大细胞对IL3呈高增殖敏感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霍寅萍 储著朗 +3 位作者 余科科 郑红 瞿成奎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研究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的肥大细胞对白细胞素3(IL3)呈高增殖敏感性的机制。方法从野生型(WT组)、SHP-2杂合突变型(SHP-2D61G/+)小鼠骨髓中获取髓系细胞,运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髓系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用不同剂量的IL30、0.... 目的研究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的肥大细胞对白细胞素3(IL3)呈高增殖敏感性的机制。方法从野生型(WT组)、SHP-2杂合突变型(SHP-2D61G/+)小鼠骨髓中获取髓系细胞,运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髓系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用不同剂量的IL30、0.2、2.0、10.0ng/ml)诱导比较两组髓系细胞形成集落数的差异。从髓系细胞中分离培养出肥大细胞,MTS法观察肥大细胞在IL3诱导下的细胞增殖性,Westernblot比较肥大细胞中Erk、Akt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blot检测肥大细胞中SHP-2与Gab2结合能力。结果 SHP-2D61G/+组比WT组的髓系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增强;IL3诱导下的肥大细胞在SHP-2D61G/+组显示了更高的增殖活性;SHP-2D61G/+组肥大细胞中Er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较WT组明显升高;SHP-2D61G/+杂合突变后与Gab2结合能力增高。结论 SHP-2D61G/+的肥大细胞对IL3呈高增殖敏感性,其分子机制可能与SHP-2D61G/+与Gab2的结合能力增强,从而进一步参与对IL3介导的Ras-Erk、PI3K-Akt信号通路的正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白细胞介素3 受体Ⅱ型 肥大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2酪氨酸磷酸酶激活突变促进白细胞黏附和迁移的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凤英 余科科 +4 位作者 李菲菲 霍寅萍 郑红 瞿成奎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7-490,共4页
目的采用已经建立的SHP-2 D61G基因敲入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SHP-2激活突变是否对白细胞的黏附、侵袭及细胞因子分泌产生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分离小鼠白细胞,Fibronectin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并用结晶紫染色定量,Tra... 目的采用已经建立的SHP-2 D61G基因敲入小鼠为研究对象,观察SHP-2激活突变是否对白细胞的黏附、侵袭及细胞因子分泌产生影响,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分离小鼠白细胞,Fibronectin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并用结晶紫染色定量,Transwell小室分析细胞迁移,半定量RT-PCR分析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2及TNF-α浓度,凝胶阻滞实验分析白细胞内NF-κB核内转移情况。结果 SHP-2D61G/+激活突变的小鼠白细胞黏附、迁移能力较对照小鼠的白细胞明显增强;突变小鼠白细胞IL-2及TNF-α mRNA表达丰度明显增高,其培养上清中IL-2、TNF-α浓度也相应升高;突变小鼠白细胞NF-κB核内转移明显增多。结论 SHP-2激活突变后可能通过增强的NF-κB信号途径,促进白细胞黏附并侵袭;同时增强其分泌炎症因子的能力,可能介导多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受体 细胞迁移分析 白细胞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鉴定PTPLAD1调控的结肠癌细胞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阳 杨杰 +1 位作者 余汝媛 汪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5-851,共7页
目的: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鉴定并分析结肠癌细胞中含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样A结构域蛋白1(PTPLAD1)调控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方法:运用siRNA技术沉默PTPLAD1的表达,于细胞培养条件下运用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table lsotope label... 目的: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鉴定并分析结肠癌细胞中含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样A结构域蛋白1(PTPLAD1)调控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方法:运用siRNA技术沉默PTPLAD1的表达,于细胞培养条件下运用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table lsotope labeling with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SILAC)标记细胞,用酪氨酸磷酸化抗体免疫沉淀富集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用LTQ-Orbitrap XL质谱鉴定因敲低PTPLAD1所出现的差异表达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进一步利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用real-time PCR筛选得到有效的siRNA干扰片段,Western blot验证其干扰效果及有效干扰时间。质谱鉴定PTPLAD1调控的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共20个,其中显著上调的8个,显著下调的10个,主要为转录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相关蛋白。IPA软件的结果表明PTPLAD1调控的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功能主要与器官发育分化、维持组织分化类型及细胞凋亡、增殖相关。结论:成功鉴定出PTPLAD1调控的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可以为后续研究PTPLAD1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A结构域蛋白1 HCT-116细胞 小干扰RNA 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 磷酸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C1-TEN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抑制FLT3-ITD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满生 赖旭旺 +1 位作者 邓晓玲 曾艳梅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5-602,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具有C1结构域并与TENsin同源的蛋白磷酸酶(C1-TE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中间串联重复突变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ITD)抑制条件下C1-TEN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索拉菲尼...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中具有C1结构域并与TENsin同源的蛋白磷酸酶(C1-TEN)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中间串联重复突变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ITD)抑制条件下C1-TEN的表达水平。方法:利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索拉菲尼、米朵妥林作用于AML细胞系HL-60细胞、MV4-11细胞,采用MTT实验评价AML细胞对TKI的敏感性;TKI对AML细胞FLT3活化作用及对C1-TEN表达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WB)分析;CCK-8实验分析C1-TEN抑制对AML细胞活性的影响;WB、流式(FACS)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相比FLT3野生型(FLT3-WT)HL-60细胞,FLT3-ITD突变MV4-11细胞对TKI显著敏感(P<0.05)。WB结果显示,经TKI作用后MV4-11细胞的酪氨酸激酶FLT3活化较HL-60细胞显著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TKI处理组MV4-11细胞C1-TEN表达显著下降,而HL-60细胞的变化不明显。C1-TEN抑制剂DHTS作用后,MV4-11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5),且DHTS与TKI具有协同抑制作用。WB、FACS结果显示,DHTS处理组MV4-11细胞凋亡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AML细胞C1-TEN表达情况,揭示FLT3-ITD能上调AML细胞C1-TEN表达,而抑制C1-TEN可通过细胞凋亡机制杀伤FLT3-ITD突变的AML细胞,因此提示该蛋白磷酸酶可能是FLT3-ITD下游分子,有望成为AML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FMS激酶3(FLT3) 中间串联重复突变(ITD) 含有C1结构域并与TENsin同源的蛋白磷酸酶(C1-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磷酸酶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隋宇玢 陈文佳 +1 位作者 尹新华 齐永芬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2-385,共4页
胚胎干细胞磷酸酶(embryonic stem cell phosphatase,ESP)是在骨、性腺、胚胎等组织中高表达的一种跨膜受体样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研究表明ESP可能介导细胞分化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参与成骨细胞以及生殖细胞的分化过程。ESP还... 胚胎干细胞磷酸酶(embryonic stem cell phosphatase,ESP)是在骨、性腺、胚胎等组织中高表达的一种跨膜受体样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研究表明ESP可能介导细胞分化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参与成骨细胞以及生殖细胞的分化过程。ESP还能够抑止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癌症发生。近年的研究发现ESP可通过在成骨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影响骨钙素的活性从而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提示ESP在骨骼的内分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骨骼对机体能量代谢稳态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磷酸酶 骨睾丸蛋白磷酸酶 受体样蛋白酪氨酸磷酸酶v P53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在胎儿和成人皮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3 位作者 孙同柱 杨银辉 赵志力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76-978,W005,共4页
为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受体 (IGF ⅠR)两亚基 (α,β)和磷酸化酪氨酸蛋白 (P Tyr)在胎儿和成人皮肤中的表达特征 ,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这 3种蛋白在 12例不同胎龄的胎儿和 8例成人皮肤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在早期... 为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受体 (IGF ⅠR)两亚基 (α,β)和磷酸化酪氨酸蛋白 (P Tyr)在胎儿和成人皮肤中的表达特征 ,用免疫组化方法确定这 3种蛋白在 12例不同胎龄的胎儿和 8例成人皮肤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组织中 ,这 3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很低 ,随着胎儿生长发育 ,IGF ⅠRα、IGF ⅠRβ和P Tyr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成人皮肤中 ,IGF ⅠRα、β主要分布于表皮细胞的细胞膜上 ,而P Tyr主要定位于表皮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中。这 3种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 ,显示它们可能对皮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胰岛素生长因子-I受体 磷酸蛋白 胎儿 皮肤 基因表达 创面愈合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通过上调受体Frizzled-2及Ror-2表达抑制胰岛β细胞系INS-1增殖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杏儿 郑磊 孙世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40-2246,共7页
目的:探讨棕榈酸抑制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增殖的机制。方法:使用棕榈酸刺激INS-1细胞进行时间及浓度梯度实验,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受体Frizzled-2(Fzd-2)及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表达的变化。运用免... 目的:探讨棕榈酸抑制大鼠胰岛β细胞系INS-1增殖的机制。方法:使用棕榈酸刺激INS-1细胞进行时间及浓度梯度实验,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受体Frizzled-2(Fzd-2)及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表达的变化。运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棕榈酸刺激后细胞中Fzd-2、Ror-2与Wnt5a结合的变化情况。在INS-1细胞中转染siRNA干扰Fzd-2或Ror-2的表达,通过Ed U标记法检测棕榈酸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结果:棕榈酸刺激可显著上调INS-1细胞中Fzd-2和Ror-2的mRNA及蛋白表达(P <0. 05),促进Wnt5a募集受体Fzd-2和Ror-2(P <0. 05);沉默Fzd-2或Ror-2表达减弱棕榈酸对INS-1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结论:棕榈酸可通过上调受体Fzd-2和Ror-2表达,促进Wnt5a募集上述受体从而抑制INS-1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毒性 Frizzled-2蛋白 受体激酶孤儿受体2 β细胞 棕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受体LILRB4在肿瘤和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静怡 刘奕鎏 +5 位作者 茹克亚·吐尔逊江 丁瑞 尹金平 梁作文 赵佳 李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9-1564,共6页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LRB4(ILT3或CD85k)是免疫抑制受体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髓系来源免疫细胞的细胞膜,在免疫调节中通过激活自身抑制基序(ITIM)或抑制Fc受体激活基序(ITAM)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在肿瘤中,LILRB4受体被激活后产生免疫...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ILRB4(ILT3或CD85k)是免疫抑制受体家族成员,主要表达于髓系来源免疫细胞的细胞膜,在免疫调节中通过激活自身抑制基序(ITIM)或抑制Fc受体激活基序(ITAM)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在肿瘤中,LILRB4受体被激活后产生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协助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在炎症疾病中,LILRB4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细胞上表达并减轻炎症反应。目前LILRB4已成为肿瘤以及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靶点,针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抗LILRB4单克隆抗体已进入临床试验。本综述从LILRB4的结构分布、信号转导、治疗靶点、新药开发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B4 免疫受体抑制基序 免疫抑制受体 肿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155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焕蓉 吴祥锴 +4 位作者 江哲宇 张赟 林丽云 王黎洲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探究微小核糖核酸(miR)-155靶向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21型(PTPN21)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h7人肝癌细胞并通过miR-155沉默慢病毒(sh-miR-155)转染下... 目的探究微小核糖核酸(miR)-155靶向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21型(PTPN21)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h7人肝癌细胞并通过miR-155沉默慢病毒(sh-miR-155)转染下调miR-15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Huh7细胞miR-155沉默效果,获得稳转细胞株后将细胞株随机分为:Blank组(正常Huh7细胞)、shNC组(Huh7细胞+miR-155空载体)、sh-miR-155组(Huh7细胞+miR-155沉默)、sh-miR-155+Recilisib组(Huh7细胞+miR-155沉默+PI3K-AKT激动剂)、shNC+Recilisib组(Huh7细胞+miR-155空载体+PI3K-AKT激动剂)。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PTPN21是否为miR-155的下游;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凋亡水平;Transwell实验分析各组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检测各组PTPN21、通路相关蛋白PI3K、P-PI3K、AKT、P-AKT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表达变化差异。结果sh-miR-155组中miR-155的表达水平低于Blank组及shNC组(P<0.0001),miR-155在Blank组及shNC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结果显示,sh-miR-155组中Huh7细胞在2、3、4、5 d时A值均低于Blank组及shNC组(P<0.0001),而Blank组与sh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miR-155组在2、3、4、5 d时A值低于sh-miR-155+Recilisib组及shNC+Recilisib组(P=0.0052,P<0.0001),而sh-miR-155+Recilisib组在2、3、4、5 d时A值低于shNC+Recilisib组(P<0.0001)。Blank组与shNC组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后,与Blank组相比,shNC+Recilisib组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显著增加(P<0.0001)。相反,沉默miR-155后Huh7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细胞数明显低于Blank组及shNC组(P<0.0001),而PI3K激动剂逆转了这一现象,与sh-miR-155组相比,sh-miR-155+Recilisib组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增强(P=0.0002)。慢病毒转染Huh7人肝癌细胞以沉默miR-155,下调miR-155抑制PTPN21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增殖能力,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结论miR-155通过靶向PTPN21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增殖。miR-155可能是未来肝癌治疗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微小核糖核-155 蛋白磷酸酶受体21型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