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多态性与绝经前后妇女的骨密度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清学 王文军 +3 位作者 邝健全 申欢莲 黄宏兴 蒋宁一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型与女性峰值骨密度以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收集 184例妇女 ,其中绝经后无骨折妇女 78例、绝经后有脆性骨折的病人 34例、围绝经期妇女 2 0例和年轻健康妇女 5 2例 ,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 【目的】观察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型与女性峰值骨密度以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收集 184例妇女 ,其中绝经后无骨折妇女 78例、绝经后有脆性骨折的病人 34例、围绝经期妇女 2 0例和年轻健康妇女 5 2例 ,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 (DEXA)测量其骨密度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PCR RFLP)的方法来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结果】 184例妇女中 ,基因型BB、Bb和bb所占比例分别为 7 6 % (14/184)、45 1% (83/184)和 47 2 % (87/184) ;年轻健康妇女各基因型的峰值骨密度无明显差别 ;绝经后妇女各基因型的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的百分比也无明显差异。【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与女性峰值骨密度和绝经后骨质疏松无明显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 骨密度 绝经后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重组腺病毒简便快速的构建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唐兵 黎军 +1 位作者 何国祥 李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02-403,407,F003,共4页
目的: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应用PCR技术从质粒PUHD AT2R中克隆出AT2R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Adeasier1细胞,抽提经鉴定含有目... 目的: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应用PCR技术从质粒PUHD AT2R中克隆出AT2R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Adeasier1细胞,抽提经鉴定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acⅠ酶切后用脂质体转染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Ad AT2R。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带有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进行监测。结果:PCR检测表明重组腺病毒已含有目的基因AT2R,滴度为1.5×1012pfu/ml。结论: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腺病毒比传统的细胞内同源重组法具有成功率高、方法简便、快捷和实验周期短的优点。AT2R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血管紧张素Ⅱ2受体基因 同源重组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的鉴定及系统发生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占鹏 柴春利 +4 位作者 代方银 潘敏慧 杜周和 胡海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3-753,共11页
B型清道夫受体(SR-B)是清道夫受体超基因家族成员,参与机体的脂类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或保护、宿主免疫损害防御、凋亡细胞清除和细胞粘附等重要生命过程。基于家蚕全基因组数据,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鉴定获得了14个家蚕B型清道夫... B型清道夫受体(SR-B)是清道夫受体超基因家族成员,参与机体的脂类代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或保护、宿主免疫损害防御、凋亡细胞清除和细胞粘附等重要生命过程。基于家蚕全基因组数据,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鉴定获得了14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这些基因分布在至少5条染色体上,其内含子的大小从几十到近万个碱基对。系统发生分析表明,14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分布在3个类群:第1类群中分布的9个基因和第3类群中分布的3个基因,分别与类群中其它昆虫的同源基因形成明显的直系同源关系;第2类群中分布有2个基因,此类群中不同昆虫的同源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较为复杂。EST数据和芯片数据分析表明,多数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具有转录活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有8个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在5龄第3天幼虫组织中表达,并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推测这些基因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诠释家蚕B型清道夫受体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B清道夫受体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发生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生育男性及不明原因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膜非基因型孕酮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霍涌玮 邱曙东 +1 位作者 葛玲 王丽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51-1551,共1页
关键词 正常生育男性 不明原因男性不育症 精子膜非基因孕酮受体 精子受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补体受体Ⅱ型基因改造后感染EB病毒
5
作者 任彩萍 蓝轲 +3 位作者 刘卫东 何志巍 王慧 姚开泰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8-102,共5页
通过对小鼠补体受体Ⅱ型基因 (CR2 )进行定点突变 ,然后将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CR2 / 1(MCR2 / 1)及人CR2 (hCR2 )用电穿孔方法导入小鼠SP2 / 0进行表达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鉴定阳性细胞系。用EB病毒对转染阳性细胞进行感染 ,EBER 1... 通过对小鼠补体受体Ⅱ型基因 (CR2 )进行定点突变 ,然后将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CR2 / 1(MCR2 / 1)及人CR2 (hCR2 )用电穿孔方法导入小鼠SP2 / 0进行表达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鉴定阳性细胞系。用EB病毒对转染阳性细胞进行感染 ,EBER 1杂交结果显示 ,仅转染hCR2和突变型MCR2 (mtMCR2 )的SP2 / 0细胞感染了EB病毒 ,前者感染EB病毒的阳性率较后者高很多。这为进一步研究EB病毒进入细胞的机制及建立EB病毒相关的鼻咽癌动物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补体受体基因 基因突变 鼻咽癌 原位杂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6
作者 王晖 黄峻 +3 位作者 杨志健 马根山 朱铁兵 王连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的A1166C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7例接受冠脉造影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二维超声测定其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A1166C多态性检测,分析造影...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的A1166C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7例接受冠脉造影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二维超声测定其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进行A1166C多态性检测,分析造影和临床资料,判定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和心室重构与AT1RA1166C多态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中未发现CC基因型。在AT1R基因AA和AC两组基因型患者中,其冠状血管病变程度及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开通等因素无差异,具有可比性。与心室重构相关的心室射血分数在AA和AC基因型分别为(59.46±9.34)%和(61.00±8.61)%;左室舒张末内径分别为(52.93±5.23)mm和(51.00±3.30)mm;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的A1166C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不全及心室重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基因 心肌梗死 基因多态性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
7
作者 尤燕舞 林栩 +1 位作者 杨发奋 王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324-33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6例为肾病组,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片段长度多肽性技术分析肾病组与对照组的AT1R...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6例为肾病组,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片段长度多肽性技术分析肾病组与对照组的AT1R A1166C基因型和基因分布频率。结果:在肾病组和对照组中均以AA型最常见,CC型未发现,两组的AT1R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在肾病组中比较不同AT1R基因型的生化结果,差异亦无显著性;表现为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肾脏病变重的患者是以AC基因型多见,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T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无明确关联,但可能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进展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 1受体基因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与血管相关代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静 赵巍 杨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4期311-313,共3页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GTR1)是人类编码AT1受体的基因,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3个关键基因之一,因为该基因与一些代谢性疾病相关,本文就近年来AGTR1基因与血管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现况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基因 血管相关代谢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组织表达与鸭繁殖性状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9
作者 韩威 李慧芳 +3 位作者 朱云芬 束婧婷 徐文娟 宋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2-217,共6页
试验旨在克隆鸭Ⅱ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Ⅱ,GnRHR-Ⅱ)基因序列,研究其在鸭生殖轴组织中表达差异与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关系。采用RT-PCR方法从鸭生殖轴组织中克隆出GnRHR-Ⅱ基因片段序列,利... 试验旨在克隆鸭Ⅱ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Ⅱ,GnRHR-Ⅱ)基因序列,研究其在鸭生殖轴组织中表达差异与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关系。采用RT-PCR方法从鸭生殖轴组织中克隆出GnRHR-Ⅱ基因片段序列,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GnRHR-Ⅱ基因在不同产蛋期高邮鸭、金定鸭及其正反交组合生殖轴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表达差异与繁殖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序列长度约500bp,属Ⅱ型GnRHR基因序列,与家鸡cGnRHR-Ⅱ序列的同源性达96%。从产蛋早期至高峰期,高邮鸭、金定鸭及其正反交组合垂体中GnRHR-Ⅱ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上调趋势,且金定鸭×高邮鸭杂交组合的表达量最高(P<0.01);下丘脑中GnRHR-Ⅱ基因表达量在高邮鸭、金定鸭中呈上调趋势,而在2个正反交组合中呈下调趋势。产蛋早期金定鸭和2个正反交组合卵巢中GnRHR-Ⅱ基因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高邮鸭(P<0.01),至产蛋高峰期表达量明显下调。杂种优势率分析结果表明,2个正反交组合在42周龄产蛋数和42周龄种蛋受精率性状中都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在开产日龄和42周龄受精蛋孵化率性状中都表现出负向杂种优势。推测产蛋期前鸭卵巢中GnRHR-Ⅱ基因的暂时性高表达与开产日龄和42周龄产蛋数性状杂种优势相关,垂体组织中GnRHR-Ⅱ基因的持续高表达可能对产蛋高峰期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基因 表达分析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Ⅰ型分子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其数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阳 王海滨 黎雪如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76,共3页
研究乙肝后肝硬化代偿和失代偿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及其与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探讨肝炎后肝硬化红细胞膜分子的变化在肝硬化疾病发展中的意义。采用酶免疫分析间接法检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用PCR、Hind Ⅲ... 研究乙肝后肝硬化代偿和失代偿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及其与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探讨肝炎后肝硬化红细胞膜分子的变化在肝硬化疾病发展中的意义。采用酶免疫分析间接法检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用PCR、Hind Ⅲ酶切和凝胶电泳法检测红细胞CR1密度相关基因多态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红细胞CR1分子数量下降(P<0.01),失代偿者尤为显著(P<0.01)。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CR1分子数量下降与肝硬化发生、发展有关。红细胞CR1分子数量表达下降主要与后天性因素有关。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红细胞CR1分子测定或动态观察,对探讨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机理、预后和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红细胞 补体受体I 补体受体I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亚丽 张克让 +1 位作者 许琪 沈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4-668,共5页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GRM7)基因的拷贝数变异(CNVs)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0例中国山西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的DNA样本及资料。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位于GRM7基因外显子2上游200 bp处和外显子8附近的CNV...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GRM7)基因的拷贝数变异(CNVs)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0例中国山西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3名正常对照的DNA样本及资料。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位于GRM7基因外显子2上游200 bp处和外显子8附近的CNVs。同时对实时定量PCR扩增区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结果相对拷贝数分析显示,在GRM7基因外显子2上游200 bp处,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双等位基因缺失,13例患者和1名正常对照具有单个等位基因缺失。测序显示GRM7基因外显子2上游200 bp处实时定量PCR反向引物(GRM7-SV-1R)的3末'端上游第5个碱基发生了C>G变异,实时定量PCR扩增中发现的等位基因缺失均由碱基变异导致。结论实时定量PCR结合测序可以避免PCR引物序列变异导致的假阳性缺失,是检测CNVs的有效方法。本研究GRM7基因的CNVs与精神分裂症无相关性,提示GRM7基因的CNVs可能不是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原因,然而其潜在的罕见CNVs可能和部分精神分裂症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代谢谷氨酸受体7基因 拷贝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基因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12
作者 刘霞 孔凡芝 +4 位作者 彭志珍 万晓娜 王常青 程璐 洪晓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CHRNA7、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检测粤东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与正常对照者(100例)CHRNA7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337980、rs1909884、rs883473)和C... 目的探讨CHRNA7、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检测粤东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与正常对照者(100例)CHRNA7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337980、rs1909884、rs883473)和COMT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680、rs737865、rs165599),并对分型结果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所有位点的单核苷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无关联(均P>0.05)。结论在中国粤东地区CHRNA7基因3个位点(rs2337980、rs1909884、rs883473)和COMT基因3个位点(rs4680、rs737865、rs165599)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无关,但此结论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儿 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 神经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受体插入型基因的原核表达
13
作者 杨旭艳 张淑琴 +2 位作者 王雪峰 曹贵方 周建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9,共4页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受体(EIAVR1)插入型(INR)的基因,将INR基因分别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和pET-30a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以及序列测定,构建其并将其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显示,在pET-30a-IN...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受体(EIAVR1)插入型(INR)的基因,将INR基因分别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和pET-30a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以及序列测定,构建其并将其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显示,在pET-30a-INR的表达量高于pGEX-INR,且经过优化表达条件,只在pET-30a-INR以部分可溶蛋白的形式表达,而pGEX-INR仍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Western blot检测,不同载体表达的蛋白均可被相应的小鼠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受体插入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用鹌鹑血管活性肠肽Ⅰ型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与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新乐 白俊艳 +11 位作者 李静云 雷莹 李淦 庞有志 董智豪 陈宇 樊红灯 王龙威 陈梦柯 曾凡林 安肖凯 白永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79-2385,共7页
为了探讨血管活性肠肽Ⅰ型受体基因(VIPR-1)的多态性与肉用鹌鹑胴体性状的关系,采用PCR-RFLP方法对法国巨型肉用鹌鹑和莎维麦脱肉用鹌鹑2个群体的VIPR-1基因与肉用鹌鹑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VIPR-1基因外显子4-5的Bsr DⅠ位... 为了探讨血管活性肠肽Ⅰ型受体基因(VIPR-1)的多态性与肉用鹌鹑胴体性状的关系,采用PCR-RFLP方法对法国巨型肉用鹌鹑和莎维麦脱肉用鹌鹑2个群体的VIPR-1基因与肉用鹌鹑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VIPR-1基因外显子4-5的Bsr DⅠ位点在法国巨型肉用鹌鹑和莎维麦脱肉用鹌鹑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GG、GT、TT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08、0.490、0.102;0.222、0.444、0.334。VIPR-1基因外显子6-7的Hpy CH4Ⅳ位点在法国巨型肉用鹌鹑和莎维麦脱肉用鹌鹑中检测到AA、AG、GG这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20、0.020、0.960;0.056、0.111、0.833。关联分析表明,VIPR-1基因外显子4-5的Bsr DⅠ位点与法国巨型肉用鹌鹑的肝重有显著关联性(P<0.05);VIPR-1基因外显子6-7的Hpy CH4Ⅳ位点与法国巨型肉用鹌鹑的体重、屠宰重、肝重有显著关联性(P<0.05),与莎维麦脱肉用鹌鹑的体重、屠宰重、全净膛重、心重、胸肌重、腿肌重、肝率、胸肌率有显著关联性(P<0.05)。VIPR-1基因可以作为候选基因应用于肉用鹌鹑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鹌鹑 血管活性肠肽Ⅰ受体(VIPR-1)基因 多态性 胴体性状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关系
15
作者 于建青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44-12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72例,将其作为观察Ⅱ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68例患者作为观察Ⅰ组,随机选取来...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72例,将其作为观察Ⅱ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68例患者作为观察Ⅰ组,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21例作为对照组。3组参与者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管紧张素Ⅱ-I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参与者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A和AC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遗传因素,但A等位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存在相关性,而C等位基因可能直接作用于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基因 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娄青林 卞茸文 +4 位作者 解雨春 顾刘宝 欧阳晓俊 夏晖 莫永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222例江苏地区汉族人为对象,采用TaqMan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糖耐量正常(NGT)、2型糖尿病正常血压(T2DM-N)、2型糖尿病合并高... 目的: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222例江苏地区汉族人为对象,采用TaqMan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糖耐量正常(NGT)、2型糖尿病正常血压(T2DM-N)、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2DM-H)人群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结果:T2DM-H组AC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T2DM-N组(P=0.026,0.033);C等位基因参与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以比数比表示)为3.194(95%CI1.049~9.72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C型基因(OR=3.650,95%CI=1.120~11.894)及空腹胰岛素(OR=1.090,95%CI=1.000~1.188)为T2DM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相关,携带C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高血压 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辅助大豆基因群导入小麦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苌收伟 程玉红 +1 位作者 秦广雍 苏明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用低能离子束辅助,将大豆全DNA分别导入中育5号、淮阴9628两个小麦品种,获得高蛋白(>18 5%)单株5株,最高株蛋白质含量为21 44%;低蛋白(<11 5%)单株3株,最低株蛋白质含量为10 96%。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小麦受体基因型的转化效率明... 用低能离子束辅助,将大豆全DNA分别导入中育5号、淮阴9628两个小麦品种,获得高蛋白(>18 5%)单株5株,最高株蛋白质含量为21 44%;低蛋白(<11 5%)单株3株,最低株蛋白质含量为10 96%。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小麦受体基因型的转化效率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大豆基因 基因导入 小麦 蛋白质含量 受体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PR-1基因5′调控区多态位点与鸡就巢性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周敏 和俊 +3 位作者 谢袖娟 沈栩 徐海平 张细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3-352,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血管活性肠肽I型受体(Vasoacitve intestinal peptide type I receptor,VIPR-1)基因5′调控区(-496~-1bp)多态性及其单倍型效应对鸡就巢性的影响,寻找影响肉鸡就巢性的分子标记,为降低或者剔除肉鸡就巢行为的育种研究提... 本研究旨在探索血管活性肠肽I型受体(Vasoacitve intestinal peptide type I receptor,VIPR-1)基因5′调控区(-496~-1bp)多态性及其单倍型效应对鸡就巢性的影响,寻找影响肉鸡就巢性的分子标记,为降低或者剔除肉鸡就巢行为的育种研究提供相应依据。采用测序技术对498只清远麻鸡VIPR-1基因5′调控区进行多态性检测及基因型分析,利用最小二乘均数对VIPR-1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位点与就巢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利用PHASE软件对多态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VIPR-1基因5′调控区存在12个多态性位点,G-359T、G-266T、A-134G、A-94G、C-72G对18~43周龄的就巢持续天数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A-94G位点对18~54周龄的就巢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构建的单倍型对18~54周龄的就巢持续天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CCTGGGAAGCAG/TTGGGGAAGCAC型个体的就巢持续天数比其它单倍型个体极显著的延长(P<0.01)。结果表明,VIPR-1基因5′调控区(-496~-1bp)可能存在影响鸡就巢行为的分子标记,CCTGGGAAGCAG/TTGGGGAAGCAC型个体对鸡就巢性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家鸡就巢行为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I受体基因 5′调控区 多态位点 单倍 就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CB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星灿 贾青 +1 位作者 陶隽 胡慧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猪和其他21个物种CB1基因CDs序列的系统进化关系和猪CB1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结果显示,CB1基因同源性较高,且在进化中受到纯化选择的作用。猪CB1蛋白为疏水性跨膜蛋白,包含472个氨基酸残基,不含信...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猪和其他21个物种CB1基因CDs序列的系统进化关系和猪CB1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结果显示,CB1基因同源性较高,且在进化中受到纯化选择的作用。猪CB1蛋白为疏水性跨膜蛋白,包含472个氨基酸残基,不含信号肽。其一级结构含有23个磷酸化位点、6个糖基化位点;二级结构含有47.67%的α螺旋、39.62%的无规则卷曲、12.71%的延长链;三级结构由7个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组成。研究结果表明,CB1基因可能是哺乳动物的看家基因,7条相连的α螺旋结构是猪CB1的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1受体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MC1R基因的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聂庆华 刘清神 +2 位作者 方梅霞 谢亮 张细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9-474,共6页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具有调节哺乳动物细胞黑色素形成的作用,因此被认为是影响犬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基于NCBI数据库上发表的犬等10个动物种MC1R的氨基酸序列和cDNA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和网络信息资源... 黑素皮质素1型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具有调节哺乳动物细胞黑色素形成的作用,因此被认为是影响犬毛色的重要候选基因。基于NCBI数据库上发表的犬等10个动物种MC1R的氨基酸序列和cDNA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和网络信息资源,对犬等10种脊椎动物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MC1R氨基酸序列的聚类分析显示,10个物种明显归为2类,7个哺乳动物种为一紧密类群,鸡与斑马鱼和河豚为一松散类群,该聚类结果与公认的动物分类及进化关系密切吻合;(2)PAML的Branch模型预测显示,犬、猪、猫在与牛的分化过程中MC1R受到正向选择作用(ω=90.8177);Site模型预测显示,犬MC1R的2V、25E、184N、197V、314L为正选择氨基酸位点;(3)染色体连锁群比较分析显示,"ZFP276-MC1R-GAS8"基因连锁关系在人、黑猩猩、鸡和犬中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1受体(MC1R)基因 选择 分子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