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光敏剂D-甘露糖修饰胶束的制备及其在靶向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蔡颖 王胜涛 +2 位作者 魏朋 张权 尹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3-51,共9页
本研究合成了D-甘露糖修饰的两亲性β-环糊精(C3-CD-Man7)和三臂金刚烷共价键连的BODIPY光敏剂(BTA),并利用β-环糊精(β-CD)与金刚烷(Ad)之间超分子主客体识别作用制备表面D-甘露糖修饰的高负载光敏剂胶束(BTA@C3-CD-Man7)。利用透射... 本研究合成了D-甘露糖修饰的两亲性β-环糊精(C3-CD-Man7)和三臂金刚烷共价键连的BODIPY光敏剂(BTA),并利用β-环糊精(β-CD)与金刚烷(Ad)之间超分子主客体识别作用制备表面D-甘露糖修饰的高负载光敏剂胶束(BTA@C3-CD-Man7)。利用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对BTA@C3-CD-Man7胶束形貌、粒径和稳定性进行表征;并采用MTT细胞毒性评价方法考察其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摄入、光动力治疗效果和光毒性。结果表明BTA@C3-CD-Man7粒径均一,在溶液中稳定性良好;甘露糖受体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细胞MDA-MB-231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大量摄取BTA@C3-CD-Man7,并在665 nm LED灯照射下表现出对MDA-MB-231细胞靶向光动力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甘露糖 主客体识别 载光敏剂胶束 受体介导胞吞 靶向光动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喉毒素及其衍生物在脑胶质瘤靶向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方桢(综述) 杨峰 王欢(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0,共6页
白喉毒素(DT)及其衍生物可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转运作用穿越血脑屏障(BBB),并将毒素或药物靶向递送至肿瘤细胞,是有前景的靶向治疗脑胶质瘤的策略之一。目前,用于靶向治疗脑胶质瘤研究的DT衍生物主要有CRM107、DT389-EGF、CRM197、DTAT/D... 白喉毒素(DT)及其衍生物可通过受体介导的胞吞转运作用穿越血脑屏障(BBB),并将毒素或药物靶向递送至肿瘤细胞,是有前景的靶向治疗脑胶质瘤的策略之一。目前,用于靶向治疗脑胶质瘤研究的DT衍生物主要有CRM107、DT389-EGF、CRM197、DTAT/DTAT13/DTATEGF和DTEGF13。其中,CRM107和DT389-EGF已经进入临床Ⅱ期试验,其余衍生物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根据现有研究进展,CRM107和CRM197是最有希望在脑胶质瘤治疗中取得突破的两种衍生物,但关键在于降低其毒副作用和提高靶向性。因此,明晰DT及其衍生物在靶向治疗脑胶质瘤的关键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可为促进开发高效低毒的脑胶质瘤治疗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白喉毒素(DT) 白喉毒素受体(DTR) 血脑屏障(BBB) 受体介导胞吞转运(RMT)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