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受众商品价值及其“活动力”本质
1
作者 张江浩 姜飞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9,共13页
受众商品论作为达拉斯·斯迈思对大众传媒行业的唯物主义分析,一经提出后国内外学者研究层出不穷,广泛用以批判信息传播背后权力的不平等和受众商品化的异化现象。然而,受众商品价值及本质等核心问题仍有待解决。在受众商品形成的... 受众商品论作为达拉斯·斯迈思对大众传媒行业的唯物主义分析,一经提出后国内外学者研究层出不穷,广泛用以批判信息传播背后权力的不平等和受众商品化的异化现象。然而,受众商品价值及本质等核心问题仍有待解决。在受众商品形成的两个普遍性阶段中,受众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是受众商品形成的矛盾所在,而受众的劳动力来源于受众的“活动力”。在“活动力”范畴下,受众活动、劳动借由注意力辩证运动。受众商品中蕴含“活动力”使得受众商品的价值无法计算,却正因这一本质特点,受众商品论不仅在数智时代仍有极强的生命力,而且在整个人类活动、劳动和自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商品论 受众商品 受众商品价值 活动力 传播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种草带货”:基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32
2
作者 胡翼青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9-36,共8页
网红主播的“种草带货”不断缔造出消费奇迹与媒体奇观,其展现出的复杂性是只关注“政治—经济”维度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主流范式所无法解释的。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政治经济学实现了两个方向的路径拓展: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路径和列斐... 网红主播的“种草带货”不断缔造出消费奇迹与媒体奇观,其展现出的复杂性是只关注“政治—经济”维度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主流范式所无法解释的。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政治经济学实现了两个方向的路径拓展:斯麦兹的受众商品论路径和列斐伏尔等学者的空间传播政治经济学路径。前者充分展现了“种草带货”如何将参与者的行动逻辑与资本复制的逻辑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后者则展现了“种草带货”在特定社交空间中的谋划。然而,这两种视角仍然没有真正触及传播技术的内在时空逻辑,无法解释流量平台的速度与算法的规则如何建构了“带货”现场的时空情境,如何激发了参与者的狂热行动。这说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中既没有媒介也没有传播,需要通过强化技术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来完成范式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草带货 传播政治经济学 平台媒体 受众商品论 网红主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遮蔽的主体:重思劳动理论范式下的粉丝定性问题——以微博“控评”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国强 粟晖钦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1,66,共7页
全球不稳定劳工的涌现与资本主义新危机的起伏,使得“重返马克思”成为当下西方学界思考社会问题的新路径。此种研究视角下,社交媒体被描述为充满剥削的“无墙工厂”,而粉丝则被视为被资本压榨的“数字劳工”。本文以微博“控评”为案例... 全球不稳定劳工的涌现与资本主义新危机的起伏,使得“重返马克思”成为当下西方学界思考社会问题的新路径。此种研究视角下,社交媒体被描述为充满剥削的“无墙工厂”,而粉丝则被视为被资本压榨的“数字劳工”。本文以微博“控评”为案例,从受众劳动、商品化、情感异化三个维度管窥和反思西方“数字劳动”等术语在理论旅行与本土实践之间的契合度与合理性问题。研究认为,尽管数字劳动等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粉丝研究视野,并有效避免权力结构与不公问题滑落到文化研究的核心议题之外,但由于缺乏对本土化情境适用问题的考量,忽视作为具体个体的粉丝主体性意识、情感的复杂结构以及社会性互动的深层意义,对新媒体时代作为亚文化社群的粉都与资本、偶像、国家之间的张力关系也缺乏深入考察,因此,将粉丝简单地定性为数字劳工并不十分令人信服。本文跳脱剥削范式与结构主义的窠臼,探讨马克思主义与数字化时代粉丝平台及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多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劳动 数字劳动 情感劳动 粉丝文化 受众商品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拉斯·斯麦兹的传播思想新探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世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5-131,共7页
达拉斯·斯麦兹是公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奠基人,其研究从批判美国电子传播政策和电视内容开始,将传播技术视为一种社会建构,认为信息自由流通只是一个神话。他提出了受众商品论,认为受众被媒体出售给广告商;他思考了美国传播工业在... 达拉斯·斯麦兹是公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奠基人,其研究从批判美国电子传播政策和电视内容开始,将传播技术视为一种社会建构,认为信息自由流通只是一个神话。他提出了受众商品论,认为受众被媒体出售给广告商;他思考了美国传播工业在全球的扩张,以及加拿大传播工业对美国的依附,提出了媒介依附理论。他的理论推演和批判精神影响了一批后来者走上政治经济学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斯·斯麦兹 受众商品论 媒介依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电视体育建构认同的符号策略解读——从腾讯体育转播NBA科比谢幕战谈起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卫平 王庆军 闫士展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5,共7页
受众对文本的认同是电视体育文化符号能够按照传播者的意志被解码并生产出商品化受众的前提条件,而这一关系的建构离不开电视媒介的符码运作技巧。运用案例分析、文本解读等研究方法,对腾讯体育转播NBA科比谢幕战的案例进行剖析,认为&qu... 受众对文本的认同是电视体育文化符号能够按照传播者的意志被解码并生产出商品化受众的前提条件,而这一关系的建构离不开电视媒介的符码运作技巧。运用案例分析、文本解读等研究方法,对腾讯体育转播NBA科比谢幕战的案例进行剖析,认为"建构认同"是促成电视体育传播中"符号商品"向"受众商品"转化的手段,该阶段决定着电视节目(商品体)向广告利润(金体)转化的实现。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以新媒体技术融合传统电视体育"震惊"式的打造手法使之更有"韵味"是"互联网+"时代电视体育的符号编码特征;英雄图腾对身体符号的置换、符号能指对身体崇拜的嫁接、媒介技术对符号意义的延伸、受众情感对延伸意义的共鸣是"互联网+"时代电视体育建构受众认同的符号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电视体育 建构认同 受众商品 体育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