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受事主语句“V得”句的语义功能及成立条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玥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7-56,共10页
文章从受事主语的特征、谓语动词的性质、"得"字结构的内部差异以及施事角色的表现等方面,比较受事主语"V得"句与带"被"字的"V得"句的异同,并对影响句式成立的条件和动因进行分析。二者在形式... 文章从受事主语的特征、谓语动词的性质、"得"字结构的内部差异以及施事角色的表现等方面,比较受事主语"V得"句与带"被"字的"V得"句的异同,并对影响句式成立的条件和动因进行分析。二者在形式上的差异集中体现在有无"被"上。文章提出这一形式上的差异反映出的不仅是施事受抑制程度的不同,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两种句式在功能上的差异。带"被"字的"V得"句用于叙述受事因施事的动作行为而受到的结果性影响,是一种动态的事件句。受事主语句"V得"句用于描写事物在动作行为作用下获得的结果性特征,是一种静态的性状描写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字补语 受事主语v得” “被”字 性状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得”与“V起来”的主观性及表达差异
2
作者 顾彬楠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受事主语“V得”句与受事主语“V起来”句在学界被称为“平行结构”。本文从“主语的性质”“施事的抑制”“句式的现实性”这三方面考察了二者在主观性表达方面的差异,指出“V得”句与“V起来”句都具有表达言者主观性的功能,但“V起... 受事主语“V得”句与受事主语“V起来”句在学界被称为“平行结构”。本文从“主语的性质”“施事的抑制”“句式的现实性”这三方面考察了二者在主观性表达方面的差异,指出“V得”句与“V起来”句都具有表达言者主观性的功能,但“V起来”句的主观性要高于“V得”句。此外,本文还从“补语的语义指向”和“动作行为的性质”两个方面,指出了“V得”句与“V起来”句的属性表达功能的差异:与“V起来”句相比,“V得”句的属性表达功能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事主语“v得”句 受事主语“v起来”句 主观性 属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