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取样探针流动参数对燃气组分误差影响的数值仿真
1
作者 陈英涛 梁子键 +1 位作者 沙鹏鹏 梁书伟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0,共8页
燃气组分精准取样是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性能试验分析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燃气取样探针在取样时带来的组分误差及其影响,在取样气体化学反应冻结的基础上,采用组分输运模型结合流固耦合传热的数值仿真方法,构建了3维探针多组分燃气流流动... 燃气组分精准取样是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性能试验分析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燃气取样探针在取样时带来的组分误差及其影响,在取样气体化学反应冻结的基础上,采用组分输运模型结合流固耦合传热的数值仿真方法,构建了3维探针多组分燃气流流动特性求解模型,分析了在不同余气系数下,由取样探针内部流动参数变化引起的燃气组分体积分数误差及其带来的燃烧效率误差影响。结果表明:探针流动参数变化会引起2%以上的相对取样误差。当余气系数为1.14时,CO_(2)相对取样误差为2.35%,CO相对取样误差为2.34%;当余气系数为2.06时,CO_(2)相对取样误差为2.04%。在低余气系数环境下取样时,燃气组分取样精度降低,取样误差对燃烧效率误差的影响超过0.1%;随着余气系数的提高,燃气组分取样精度提高,不完全燃烧产物减少,此时取样误差对燃烧效率误差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样探针 流动特性 取样误差 数值仿真 燃烧效率 燃气组分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力燃烧室试验燃气分析取样探针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重阳 齐东东 +2 位作者 冯大强 宋文艳 张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141,共11页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高温低压环境下燃气分析测试对取样探针的应用要求,设计了一种双层冷却腔结构的混合取样探针,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加工成型,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其取样性能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外腔分别采...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高温低压环境下燃气分析测试对取样探针的应用要求,设计了一种双层冷却腔结构的混合取样探针,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加工成型,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其取样性能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外腔分别采用空气和水作为冷却介质,可获得满足标准要求的样气,燃烧性能测试结果满足工程应用需求;探针取样性能与流场环境参数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性,其中压力影响最大,采用多元线性最佳子集回归分析方法获得的多个拟合方程拟合偏差最大不超过4%,可用于一定范围内该类探针取样性能的预测;本文采用的取样探针流-固热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可信度较高,各性能参数计算误差在8%以内,可辅助探针流动与换热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加力燃烧室 燃气分析 取样探针 双腔冷却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气比下燃气分析测温探针反应冻结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越 薛鑫 +1 位作者 惠鑫 林宇震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4-219,共6页
要使用燃气分析法实现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的高精度测量,需要确保取样探针内燃气样本的化学反应能够快速冻结.随着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的不断提高,化学反应冻结的难度增加.本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获得了气动探针... 要使用燃气分析法实现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的高精度测量,需要确保取样探针内燃气样本的化学反应能够快速冻结.随着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的不断提高,化学反应冻结的难度增加.本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获得了气动探针内化学反应冻结随当量比和探针落压比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探针内部化学反应冻结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当量比增加,探针内CO相对含量的变化量先上升后下降,在当量比为0.9~1.0时最大,达5.2%.随着落压比降低,激波内吞、静温升高,最终将会导致CO、CO_(2)的相对含量的变化量大幅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分析测温 探针取样 化学反应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碳链长度对脂肪酸甲酯扩散火焰碳烟生成及其演变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邹鑫尧 高展 +1 位作者 黄震 朱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6-1284,共9页
研究主碳链长度对于脂肪酸甲酯的同轴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的生成及其演变规律的影响.针对丁酸甲酯、辛酸甲酯及癸酸甲酯扩散火焰,采用激光诱导炽光法,结合热泳探针取样后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火焰中碳烟体积分数的2维分布及碳烟颗... 研究主碳链长度对于脂肪酸甲酯的同轴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的生成及其演变规律的影响.针对丁酸甲酯、辛酸甲酯及癸酸甲酯扩散火焰,采用激光诱导炽光法,结合热泳探针取样后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火焰中碳烟体积分数的2维分布及碳烟颗粒的形貌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主碳链长度的增加,脂肪酸甲酯扩散火焰的碳烟体积分数增大,碳烟的生成与积聚更为提前,表面生长速率更快;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3种脂肪酸甲酯的热解氧化反应,验证了激光诱导炽光法的实验结果;随着主碳链长度的增加,脂肪酸甲酯的热解起始温度有所降低,C2H2、C2H4等中间物质的产生有所增加,多环芳香烃的生成速率更快;通过对苯环生成路径的敏感性分析可知,在丁酸甲酯热解中,第1个苯环的形成主要为C4+C2的生成路径,而辛酸甲酯、癸酸甲酯热解中苯的形成有C4+C2、C3+C3两种生成路径,且C3+C3生成路径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层流扩散火焰 激光诱导炽光法 热泳探针取样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 脂肪酸甲酯 碳烟颗粒 碳链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散射法测量低氧浓度下单颗粒煤挥发分燃烧火焰中碳烟生成过程的研究
5
作者 钱志永 吴英 +3 位作者 王潜 谈紫星 黄宇波 刘小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130,共7页
以平顶山煤单颗粒做燃烧材料,运用光散射法耦合热泳探针取样技术,测量了平顶山煤火焰不同高度碳烟的质量,研究了煤单颗粒燃烧过程中碳烟的生成和演变。构建了一个能够精确垂直移动的光散射测量系统,测量火焰不同高度处的光散射强度。通... 以平顶山煤单颗粒做燃烧材料,运用光散射法耦合热泳探针取样技术,测量了平顶山煤火焰不同高度碳烟的质量,研究了煤单颗粒燃烧过程中碳烟的生成和演变。构建了一个能够精确垂直移动的光散射测量系统,测量火焰不同高度处的光散射强度。通过热泳探针取样法获得碳烟颗粒尺寸分布,并结合Mie散射理论,计算得到火焰稳定时不同高度的碳烟颗粒质量。结果表明,随着火焰高度升高,碳烟颗粒质量中值粒径先增大后减小。当火焰稳定燃烧时,在火焰高度H=10 mm处形成大量碳烟,随着火焰高度的升高,碳烟颗粒质量在H=10~30 mm处迅速下降,在H=10~20 mm处平顶山煤火焰中的碳烟颗粒质量下降了58.62%,当H>40 mm时,碳烟颗粒质量缓慢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烟颗粒 光散射测量 热泳探针取样 MIE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