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9
1
作者 唐磊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2,共4页
本文首先全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 ,其次从法理角度分析了取保候审的改革的基本思路 ,认为取保候审应当从国家权力转向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 ,并以程序正义为指导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 ,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完善... 本文首先全面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 ,其次从法理角度分析了取保候审的改革的基本思路 ,认为取保候审应当从国家权力转向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 ,并以程序正义为指导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 ,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具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保候审制度 被追诉人 诉讼权利 法理 程序正义 国家权力 中国 角度分析 制度设计 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从无罪判决的实证分析入手 被引量:8
2
作者 陈轶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本文结合对146个无罪判决的样本所作的相关分析,对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尤其强调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权力”定位的不当,极大地影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并试图借鉴西方国家的“保释”制度对其完善提出... 本文结合对146个无罪判决的样本所作的相关分析,对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尤其强调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权力”定位的不当,极大地影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并试图借鉴西方国家的“保释”制度对其完善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保候审制度 无罪判决 保释 中国 借鉴 西方国家 必要性 意见 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探析
3
作者 周丹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9期132-134,共3页
取保候审制度以其对未决羁押的替代性、较弱的强制性、对人权的保障性,及适用上的广泛性,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实践中,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在期限、审查、对当事人的救济以及人权保障上还存在不足,需要加以完善。
关键词 取保候审制度 人权 《刑事诉讼法》 中国 无罪推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状及完善
4
作者 车建国 《律师与法制》 2006年第6期64-64,共1页
一、取保候审制度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及其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取保候审适用范围小。《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取保候审的范围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 一、取保候审制度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及其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取保候审适用范围小。《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取保候审的范围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害性的”。单纯看这一规定,我国适用取保候审的范围是比较广的。但该条款中“社会危险性”的标准较为含糊,司法人员在“重强制手段、轻权利保障”的观念影响下,对“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往往作扩张性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保候审制度 社会危害性 《刑事诉讼法》 司法实践 法律规定 有期徒刑 司法人员 权利保障 适用 附加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取保候审与国外保释制度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尹华嵘 钟琪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5期197-200,共4页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性措施的一种 ,是国家警察权和司法权的体现 ,其在适用时存在着较大的弹性 ,不易把握 ;且在实践中如何兼顾执法需要与公民权益也有相当的难度 ,因此往往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本文用比较之方法 ,将我国的取保候审制...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性措施的一种 ,是国家警察权和司法权的体现 ,其在适用时存在着较大的弹性 ,不易把握 ;且在实践中如何兼顾执法需要与公民权益也有相当的难度 ,因此往往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本文用比较之方法 ,将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与国外保释制度进行了对照分析 ,提出应扩大取保适用的对象、改进取保的执行方式、增加救济措施、完善监督机制等建议 ,并强调了公、检、法三机关间权力调整对改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保候审制度 保障制度 财产保 权利保障 中国 法律救济 法律完善 监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适用取保候审的潜在困难分析——以观念性障碍为视角 被引量:5
6
作者 邵尔希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1期91-99,共9页
扩大适用取保候审对于解决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普遍羁押、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弊端具有积极作用。但取保候审适用的扩大本身也面临着种种潜在的困难。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利意识的缺失、“有罪推定”观念的根深蒂固和执法观念的偏差等... 扩大适用取保候审对于解决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普遍羁押、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弊端具有积极作用。但取保候审适用的扩大本身也面临着种种潜在的困难。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利意识的缺失、“有罪推定”观念的根深蒂固和执法观念的偏差等观念层面进行分析,并结合一些实证调查数据,对扩大取保候审适用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尽可能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三阶段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保候审制度 改革 保释 非羁押措施 观念性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保候审:从“权力”走向“权利”
7
作者 杜姝 李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3年第2期79-81,共3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构筑起了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基本框架,保证金的适用使该制度更臻完善。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制度也暴露出不少弊端。其中以该制度权力化倾向表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 取保候审制度 刑事诉讼法 保证金 制度权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静村 潘金贵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18,共5页
在英美法国家刑事诉讼中 ,保释是被逮捕人或者被羁押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其中 ,英国的保释制度历史最为悠久 ,立法最为完善。本文对英国保释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基本内容进行了考察 ,提出了借鉴英国保释制度 。
关键词 英国 保释制度 刑事诉讼 被羁押人 诉讼权利 取保候审制度 司法权 保证人担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保释制度的建构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天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5-79,共5页
文章从现代保释制度基本精神与运作模式出发 ,分析了保释与公民基本人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以及我国取保候审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指出 ,保释制度应该是无罪推定的合理内核。如果坚持无罪推定原则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该以保释制度代... 文章从现代保释制度基本精神与运作模式出发 ,分析了保释与公民基本人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以及我国取保候审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指出 ,保释制度应该是无罪推定的合理内核。如果坚持无罪推定原则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该以保释制度代替现行的取保候审制度 ,并对于审前的强制措施彻底改造 ,确立保释是原则 ,羁押是例外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释制度 取保候审制度 羁押 无罪推定原则 刑事诉讼法 基本人权 强制措施 应该 合理内核 基本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权保障为理念构建中国的保释制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岳悍怡 岳悍惟 《政法论丛》 2004年第6期68-71,共4页
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制度 ,二者在制度理念、制度设计及制度运作上都相差很大。从这些差异中 ,我们可以看到二者不同的制度价值取向 ,可以看到中国的取保候审制度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司法实践中都与现代诉讼文明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 。
关键词 保释制度 取保候审制度 人权保障 制度价值 司法实践 诉讼 理念 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职业保释制度的设想探究
11
作者 王尧 《河北农机》 2019年第2期70-71,共2页
职业保释制度是指职业保释公司代被告人交纳保释金,以保证保释人按时出庭并承担将逃跑的被告人抓捕归案的义务。职业保释制度是十九世纪美国司法制度的独创之举,由于资本主义高速发展,人口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有些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法律... 职业保释制度是指职业保释公司代被告人交纳保释金,以保证保释人按时出庭并承担将逃跑的被告人抓捕归案的义务。职业保释制度是十九世纪美国司法制度的独创之举,由于资本主义高速发展,人口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有些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而逃亡西部,导致被告出庭率下降,同时被告人保释金也不断增加,因此,职业保释制度应运而生,在理论上,职业保释制度体现保证人权的首要价值,在实践上,从社会效益来说,职业保释制度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为美国之后高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保障,在经济效益上,职业保释制度有力地节约了司法资源和司法成本,提高了司法效率,促进社会就业。文章讲述了我国引入职业保释制度的设想,旨在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并结合我国现实的司法实际加以创新,其中最值得考量的,且与职业保释制度最相关的就是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因此,从立法思想、决定权、保证方式、违法追责、建立私人保释公司等几个方面来引入职业保释制度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保释制度 取保候审制度 保障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少年司法保释研讨会综述
12
作者 秦新承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少年司法保释制度 中国 英国 风险评估体系 取保候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