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溴化双卤取代苄基季鏻盐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综合化学实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倪春林 余林梁 +4 位作者 蔡重全 谭梓欣 张春梅 张耀谋 周武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1-44,共4页
以2,4-双卤代甲苯和三苯基膦为原料,制备了3种溴化双卤取代苄基三苯基季鏻盐。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喷雾质谱和电导法对其进行了组成分析和结构表征。利用平板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所制备的季鏻盐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 以2,4-双卤代甲苯和三苯基膦为原料,制备了3种溴化双卤取代苄基三苯基季鏻盐。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喷雾质谱和电导法对其进行了组成分析和结构表征。利用平板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所制备的季鏻盐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3种季鏻盐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该实验作为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制药工程等专业的综合化学实验项目,使学生了解取代季鏻类抗菌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双卤取代苄基三苯基季鏻盐 结构表征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苄基-N′-苯甲酰氧乙基哌嗪的合成 被引量:2
2
作者 韩生华 孟双明 +1 位作者 温雪山 陈建新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为寻找新的高活性哌嗪类化合物,根据药物拼合原理,试验设计合成了6个未见报道的哌嗪系列化合物(3a-f)。以哌嗪为起始原料,通过与取代苄氯反应得到1-(取代苄基)哌嗪1,1与苯甲酸-2-氯乙酯得到目标化合物(3a-f)。结果表明:改进了中间体1的... 为寻找新的高活性哌嗪类化合物,根据药物拼合原理,试验设计合成了6个未见报道的哌嗪系列化合物(3a-f)。以哌嗪为起始原料,通过与取代苄氯反应得到1-(取代苄基)哌嗪1,1与苯甲酸-2-氯乙酯得到目标化合物(3a-f)。结果表明:改进了中间体1的制备方法,使用了异丙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实现了温和的反应条件,产率达到70%以上。结论:所有的化合物经IR、1 H NMR、MS及元素分析表征,证明了合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 取代苄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正丁基-N-取代苄基氨基)-2-丙醇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3
作者 魏宁 赵小忠 +4 位作者 柴晓云 管忠俊 但志刚 俞世冲 吴秋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52-1057,共6页
目的:研究具有正丁基和取代苄基侧链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4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正丁基-N-取代苄基氨基)-2-丙醇化合物,其结构都经过1HNMR、IR和LC-MS确证。选择8种临床常... 目的:研究具有正丁基和取代苄基侧链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4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正丁基-N-取代苄基氨基)-2-丙醇化合物,其结构都经过1HNMR、IR和LC-MS确证。选择8种临床常见的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体外抑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除熏烟曲霉菌外的所有菌株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活性,对深部真菌的抑制活性明显优于浅部真菌。其中化合物6a、6d和6j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制活性(MIC800.0156μg/ml)是氟康唑的16倍;化合物6m和6n对白念珠菌的抑制活性(MIC800.0039μg/ml)是氟康唑的128倍,比其他对照药活性都高。结论:引入正丁基和取代苄基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正丁基 取代苄基 抗真菌药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苄基三乙基溴化铵制备与表征综合实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家容 刘彩虹 +3 位作者 刘维 杨乐敏 张耀谋 倪春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2,79,共5页
取代甲苯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通过自由基取代反应得到取代苄溴中间体,然后用加热回流法、超声辐射法和溶剂热法3种方法,与三乙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5种取代苄基三乙基溴化铵,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子喷雾质谱和电导... 取代甲苯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通过自由基取代反应得到取代苄溴中间体,然后用加热回流法、超声辐射法和溶剂热法3种方法,与三乙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5种取代苄基三乙基溴化铵,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子喷雾质谱和电导法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该实验的取代季铵盐制备过程简单、应用广泛,涵盖常规的化学合成技术、超声波辐射制备技术、溶剂热合成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和波谱解析技术等,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苄基三乙基溴化铵 结构表征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苄基取代的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气相色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史雪岩 邵青龙 +2 位作者 陶丹妮 顾峻岭 傅若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98-1101,共4页
合成了一种苄基取代的环糊精衍生物 2 ,6-二 -O-戊基 -3-O-苄基 -β-CD,研究了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 ,发现此固定相涂渍性好 ,极性适中 ,是一种良好的气相色谱固定相 ,对甲酚、二甲苯等难分离的二取代苯的位置异构体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 .2... 合成了一种苄基取代的环糊精衍生物 2 ,6-二 -O-戊基 -3-O-苄基 -β-CD,研究了其气相色谱分离性能 ,发现此固定相涂渍性好 ,极性适中 ,是一种良好的气相色谱固定相 ,对甲酚、二甲苯等难分离的二取代苯的位置异构体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 .2 ,6-二 -O-戊基 -3-O-苄基 -β-CD因其特有的空腔结构 ,具有比 OV-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 固定相 环糊精衍生物 合成 苄基取代 色谱性能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苄基取代吡啶类季铵盐的制备和抗菌性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郑园 田军 +4 位作者 吴立霞 谭美珊 刘小平 杨乐敏 倪春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0-373,共4页
Four benzyl substituted pyridine bromid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1-benzyl-2′-methylpyridinium bromide([Bz-2-CH3Py]Br),1-benzyl-4′-methylpyridinium bromide([Bz-4-CH3Py]Br),1-benzyl-4′-aminopyridinium bromide([Bz-4... Four benzyl substituted pyridine bromide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1-benzyl-2′-methylpyridinium bromide([Bz-2-CH3Py]Br),1-benzyl-4′-methylpyridinium bromide([Bz-4-CH3Py]Br),1-benzyl-4′-aminopyridinium bromide([Bz-4-NH2Py]Br) and 1-benzyl-4′-dimethylaminopyridinium bromide([BzDMAP]Br),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benzyl bromide and 2-methylpyridine,4-methylpyridine,4-aminopyridine or 4-dimethylaminopyridine.Their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infrared spectra,electronic spray mass spectra and conductivit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indicated that the four salts exhibited goo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for colibacillus,bacillus subtilus,aurococcus and bacillus thuringi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基取代吡啶类季铵盐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2,2-二苄基取代丙二腈类化合物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宗明 秦永华 金小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70-976,共7页
采用苄基吡啶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了5种2,2-二苄基取代丙二腈类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及单晶衍射进行表征,确定分子结构。制备过程条件较温和,后处理简单,离子液体回收再利用率高,为制备二苄基取代丙二腈类化合物提供了一... 采用苄基吡啶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了5种2,2-二苄基取代丙二腈类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及单晶衍射进行表征,确定分子结构。制备过程条件较温和,后处理简单,离子液体回收再利用率高,为制备二苄基取代丙二腈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催化 2 2-二苄基取代丙二腈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2-羟苄基)取代咪唑烷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明 卢俊瑞 +4 位作者 辛春伟 刘芳 高蕙涵 鲍秀荣 陈丽然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82-1286,共5页
利用生物活性叠加原理,将"邻羟苯基"和"咪唑烷"分子片断有机结合,以水杨醛和乙二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NaBH4还原制得N,N′-二邻羟苄基乙二胺(2),进而与芳醛类化合物缩合关环,合成了8种N,N′-二(2-羟苄基)取代咪唑... 利用生物活性叠加原理,将"邻羟苯基"和"咪唑烷"分子片断有机结合,以水杨醛和乙二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NaBH4还原制得N,N′-二邻羟苄基乙二胺(2),进而与芳醛类化合物缩合关环,合成了8种N,N′-二(2-羟苄基)取代咪唑烷类化合物(3a^3h)。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杨醛与乙二胺的缩合反应,可专一性地生成对称双缩席夫碱化合物(1);芳醛上的取代基对缩合关环反应有显著影响,邻、对位吸电基可使芳醛的羰基活化,有利于缩合关环反应的进行,邻、对位供电基可使芳醛的羰基钝化,不利于缩合关环反应进行。抑菌测试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1%时,N,N′-二(2-羟苄基)取代咪唑烷化合物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活性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羟苄基)取代咪唑烷 合成 表征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