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戴朝霞
赵劲松
+1 位作者
陈振翔
王连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建立了105种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发光菌、四膜虫、大型蚤和斑马鱼)的毒性QSAR模型.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主要是由2个过程引起,化合物首先穿透细胞膜,然后与机体发生反应.讨论了生物种的种间和种内差别,这种差别可...
建立了105种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发光菌、四膜虫、大型蚤和斑马鱼)的毒性QSAR模型.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主要是由2个过程引起,化合物首先穿透细胞膜,然后与机体发生反应.讨论了生物种的种间和种内差别,这种差别可能与生物的脂肪含量有关.化合物分成了3类,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极性麻醉型化合物和反应型化合物,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比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毒性要高,反应型化合物毒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芳香族化合物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水生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戴朝霞
赵劲松
陈振翔
王连生
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7008)
欧盟国际合作项目(ICA4-CT-2001-10039)
国家"863"项目(2001AA640601-4)
文摘
建立了105种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发光菌、四膜虫、大型蚤和斑马鱼)的毒性QSAR模型.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主要是由2个过程引起,化合物首先穿透细胞膜,然后与机体发生反应.讨论了生物种的种间和种内差别,这种差别可能与生物的脂肪含量有关.化合物分成了3类,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极性麻醉型化合物和反应型化合物,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比非极性麻醉型化合物毒性要高,反应型化合物毒性最高.
关键词
取代芳香族化合物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水生生物
Keywords
substituted aromatic compounds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quatic organism
分类号
X502.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对4种水生生物的毒性研究
戴朝霞
赵劲松
陈振翔
王连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