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脱羧衍生物发酵过程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亮 毛相朝 +4 位作者 周文瑜 陈实 沈亚领 邓子新 魏东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3-337,共5页
以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得到的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脱羧衍生物CS103为研究对象,在摇瓶水平进行培养条件的初步优化。确定了接种量、接种时间、发酵过程pH、装液量等初步条件。对3.7L发酵罐水平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搅拌转... 以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得到的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脱羧衍生物CS103为研究对象,在摇瓶水平进行培养条件的初步优化。确定了接种量、接种时间、发酵过程pH、装液量等初步条件。对3.7L发酵罐水平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搅拌转速和通气量,并初步建立了补料分批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接种时间30h、接种量为10%、控制pH6.5-7.0、搅拌转速450r/min、通气量200L/h,发酵过程维持发酵液残余葡萄糖浓度5g/L左右,在3.7L发酵罐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脱羧衍生物CS103产量达到99.87μg/ml。本研究为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工业化生产工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FR-008 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 衍生物 发酵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丝氨酸生产菌发酵及合成过程优化研究
2
作者 郑桂花 邹文安 赵倩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0-957,共8页
【目的】研究并优化工程菌大肠杆菌(E.coli-SRZ018)的培养条件,确定四氢叶酸、磷酸吡哆醛和甲醛等对L-丝氨酸产量及转化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比浊法和液相-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测定菌体生物量、甘氨酸及L-丝氨酸含量。【结果... 【目的】研究并优化工程菌大肠杆菌(E.coli-SRZ018)的培养条件,确定四氢叶酸、磷酸吡哆醛和甲醛等对L-丝氨酸产量及转化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比浊法和液相-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测定菌体生物量、甘氨酸及L-丝氨酸含量。【结果】确定最优的培养基组成:磷酸氢二钾0.8 g/L、玉米浆35.0 g/L、甘油8.0 g/L、硫酸镁1.0 g/L、蛋白胨10.0 g/L,该条件下菌体生物量达2.88 g/L;进一步优化酶转化条件,即甘氨酸15.0 mmol/L、磷酸吡哆醛0.4 mmol/L、四氢叶酸7.0 mmol/L和甲醛10.0 mmol/L,维持反应体系p H 7.5,L-丝氨酸的转化率达95.6%。【结论】滴加甲醛能够显著提高酶法合成L-丝氨酸的底物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丝氨酸 发酵过程优化 液相-电喷雾质谱法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解淀粉芽胞杆菌的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及其发酵优化
3
作者 束仕元 黄艳娜 +2 位作者 段赛菲 周茂超 唐雪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7-43,共7页
为提高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XM-A2对镰刀菌的抑菌作用,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技术处理菌株TXM-A2,以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为筛选指示菌,获得1株诱变株A... 为提高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XM-A2对镰刀菌的抑菌作用,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技术处理菌株TXM-A2,以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为筛选指示菌,获得1株诱变株AR7,其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率提升了33.15%。经过5次传代培养,该诱变株的遗传稳定性良好。以诱变株的OD 600及无菌滤液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作用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最优配方为葡萄糖10 g/L,酵母浸粉25 g/L,NaCl 5 g/L,优化后OD 600由3.250增加至5.543,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直径由2.833 cm增加至3.027 cm。进一步对诱变株进行不同转速条件5 L罐分批发酵,最大活菌数可达1.65×10^(9)cfu/mL。利用ARTP技术筛选的诱变株对镰刀菌有较好拮抗作用,扩大培养后活菌数上升,可为生物防治剂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禾谷镰孢菌 尖孢镰刀菌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抑菌作用 发酵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