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菇培养料发酵后熟化栽培技术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龚凤萍 竹玮 +4 位作者 王子良 张应香 段庆虎 程超 黄冬丽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为探索平菇发酵料最佳处理方式,对发酵料进行不同次数翻堆后将部分发酵料于70℃或80℃进行熟化处理,并与未熟化发酵料进行对比。测定不同翻堆次数后发酵料的理化性质(含水量、pH)、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变化趋势、干物质损耗情况... 为探索平菇发酵料最佳处理方式,对发酵料进行不同次数翻堆后将部分发酵料于70℃或80℃进行熟化处理,并与未熟化发酵料进行对比。测定不同翻堆次数后发酵料的理化性质(含水量、pH)、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变化趋势、干物质损耗情况。比较不同翻堆次数发酵料及熟化处理料对平菇菌丝生长及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料第1次翻堆时料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达到峰值,第2次翻堆后数量呈下降趋势。发酵料分别经70℃和80℃熟化处理后,料中微生物菌落明显减少。其中,70℃熟化后嗜热真菌、细菌、放线菌均少量存在;经过80℃熟化后发酵料中真菌几乎不可见,但仍存在嗜热放线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料在经过2次翻堆即可达到标准,再经过80℃熟化处理后效果更佳,表现为平菇菌丝生长较快、生物学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棉籽壳 发酵后熟化 理化性质 生物学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