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非达霉素发酵培养基及中试应用
1
作者 张莉 米贯东 +3 位作者 王昂 任风芝 林旸 李晓露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9,共9页
目的筛选非达霉素游动放线菌FD-13-194,优化发酵培养基组分,提高非达霉素发酵产量,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法,进行产非达霉素发酵培养基配方的优选。结果产非... 目的筛选非达霉素游动放线菌FD-13-194,优化发酵培养基组分,提高非达霉素发酵产量,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法,进行产非达霉素发酵培养基配方的优选。结果产非达霉素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 g/L、糊精60.4 g/L、玉米蛋白粉10 g/L、黄豆饼粉10 g/L、蛋白胨20 g/L、NaCl 2.3 g/L、Tween-802 g/L和CaCO_(3)4 g/L。使用该配方,在2 T罐中非达霉素的平均发酵产量达到3501 mg/L,比原配方提高了36.1%,同时有效去除了副产物杂质1和2,杂质3的比例降低10%以上,中试放大效果良好。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菌株FD-13-194的发酵培养基,在实验室和中试生产中显著提高了非达霉素的发酵产量,展现出极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霉素 游动放线菌 响应面法 中试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高级醇啤酒酵母的选育及中试发酵 被引量:9
2
作者 赵辉 蔺善喜 +2 位作者 王葳 凌宏志 平文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2-244,367,共4页
利用紫外和硫酸二乙酯对出发酵母菌株进行复合诱变,三重筛选获得高级醇产量少的菌株。同时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发酵参数。中试发酵得到总高级醇含量70.67mg/L,感官和其它理化指标优良的啤酒。
关键词 高级醇 啤酒酵母 诱变 响应面法 中试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粕发酵制备氨基酸的中试初报
3
作者 曾炽 王静雅 +3 位作者 周志成 陈思洋 娄立起 吴永尧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85-87,共3页
采用实验室自行选育出的高产蛋白酶菌种,以豆粕为原料发酵制备氨基酸,采用5 L小罐探索发酵控制参数,以体积溶氧系数相等原则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进行100 L罐放大中试,豆粕蛋白降解率达到88.57%,发酵液中氨基态氮1.05 mg/mL,可进入试生产研究。
关键词 豆粕 氨基酸 体积溶氧系数 发酵放大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中试发酵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泽涛 李啸 +3 位作者 张小龙 叶晗 谈亚丽 裴宇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68,共5页
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的细胞积累展开中试发酵,并且在其培养过程中研究菌体的生长情况以及呼吸参数和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摇瓶和3 L发酵罐的分批培养,从6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中确定了马克斯克鲁维... 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的细胞积累展开中试发酵,并且在其培养过程中研究菌体的生长情况以及呼吸参数和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摇瓶和3 L发酵罐的分批培养,从6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中确定了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株F#在生长方面更具优势。利用带有尾气分析仪的50 L发酵罐对菌株F^#进行分批培养和流加培养,确定了菌株F^#存在Crabtree效应。并且通过线上监测呼吸商(RQ)、发酵液pH和溶氧的变化情况,以合适的补料工艺减弱了菌株F#的Crabtree效应,培养12 h后细胞干质量达(54.37±3.3)g/L,实现了细胞的大量积累,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工业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中试发酵 Crabtree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填充床固态发酵反应器的设计及单宁酶中试发酵 被引量:2
5
作者 廖辉 巩建业 +3 位作者 李文静 刘小琴 李利君 倪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77-182,共6页
通过对单宁酶固态发酵工艺分析,结合传统厚层通风制曲的结构,设计了移动式填充床固态发酵反应器。利用设计的固态发酵反应器以发酵茶梗为基质中试化生产单宁酶,探究10、15、20 m3/h通风量对单宁酶中试化发酵效果。结果表明:在通风量为10... 通过对单宁酶固态发酵工艺分析,结合传统厚层通风制曲的结构,设计了移动式填充床固态发酵反应器。利用设计的固态发酵反应器以发酵茶梗为基质中试化生产单宁酶,探究10、15、20 m3/h通风量对单宁酶中试化发酵效果。结果表明:在通风量为10、15、20 m3/h的条件下,发酵达到的最大酶活分别为8.21、8.08、8.41 U·gds-1,达到最大酶活的时间分别96、120、144 h。利用设计的填充床固态发酵反应器以茶梗为基质发酵生产单宁酶,不仅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还能有效提高单宁酶酶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酶 中试发酵 移动式填充床固态发酵反应器 茶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热休克蛋白90AB1基因克隆、原核表达、中试发酵及纯化
6
作者 刘凯胜 王绍祥 +3 位作者 刘忠 张嘉萱 张庶民 王一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0-125,134,共7页
通过克隆人热休克蛋白90AB1基因(Hsp90AB1),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Hsp90AB1,表达纯化获得目的蛋白,为hHsp90靶向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提取宫颈癌HeLa细胞总RNA,并经RT-PCR获得hHsp90AB1-cDNA。以hH-sp90AB1-cDNA为模板进行PCR体... 通过克隆人热休克蛋白90AB1基因(Hsp90AB1),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Hsp90AB1,表达纯化获得目的蛋白,为hHsp90靶向药物筛选奠定基础。提取宫颈癌HeLa细胞总RNA,并经RT-PCR获得hHsp90AB1-cDNA。以hH-sp90AB1-cDNA为模板进行PCR体外扩增,胶回收纯化hHsp90AB1。将hHsp90AB1及pET-28a(+)质粒经NdeⅠ和SalⅠ双酶切、胶回收纯化酶切片段后,体外连接酶切片段,使其定向重组,再将重组DNA转化DH5α,经复苏后,在含卡那霉素的LB固体养基上筛选出阳性克隆。挑取LB固体培养基上的单菌落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为阳性克隆,即pET28a-hHsp90AB1体外重组成功,命名为pET28a(+)-hHsp90AB1。重组质粒转化Rosetta(DE3)菌株,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条件优化,以及通过SDSA-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均表明Hsp90AB1蛋白得到了正确的表达,且表达产物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优化条件下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13%。接种到18 L发酵罐中试发酵,表达产物经Ni-NTA凝胶亲和层析,蛋白纯度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90AB1(Hsp90β) 克隆 原核表达 中试发酵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伯灵芝漆酶生产中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琼华 周玉萍 +2 位作者 桂林 孙莉丽 田长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9,共6页
以韦伯灵芝(Ganoderma weberianum)TZC-1为生产菌株,在前期优化的摇瓶培养条件和5 L发酵罐小试生产工艺条件的基础上,对该菌株在50 L发酵罐进行中试放大,确定韦伯灵芝漆酶在50 L发酵罐的中试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3 d种龄种子按8... 以韦伯灵芝(Ganoderma weberianum)TZC-1为生产菌株,在前期优化的摇瓶培养条件和5 L发酵罐小试生产工艺条件的基础上,对该菌株在50 L发酵罐进行中试放大,确定韦伯灵芝漆酶在50 L发酵罐的中试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3 d种龄种子按8%的接种量转接至发酵罐进行中试发酵,发酵温度28℃,装液量30L,采用分阶段控制p H和溶解氧浓度(DO)的策略,发酵初期(0~48 h)p H控制在6.0,48 h后p H控制在4.5~5.0范围内;0~36 h内控制搅拌转速100 r/min,通气量10 L/min;36~72 h内控制搅拌转速150 r/min,通气量15 L/min;72~96 h内控制搅拌转速200 r/min,通气量20 L/min;96 h至发酵结束搅拌转速250 r/min,通气量15L/min。发酵前72 h DO保持在15%~30%有利于菌丝生长,72 h后DO保持在10~15%有利于漆酶的积累。发酵144 h选择放罐,可获得18.8 L发酵原液,其漆酶活力可达27 667.7 U/L,是摇瓶发酵水平的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灵芝 漆酶 中试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产区优选酿酒酵母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苏宁 李双石 +2 位作者 严斌 陈晶瑜 韩北忠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37,共4页
将分离自河北产区的3株本土优良葡萄酒酿酒酵母菌株NJ5、NJ9、NJ17用于葡萄酒中试发酵,考查不同酵母菌株的发酵性能、所发酵葡萄酒的理化特征、多酚类物质含量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组成。结果表明,3株本土酿酒酵母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可生... 将分离自河北产区的3株本土优良葡萄酒酿酒酵母菌株NJ5、NJ9、NJ17用于葡萄酒中试发酵,考查不同酵母菌株的发酵性能、所发酵葡萄酒的理化特征、多酚类物质含量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组成。结果表明,3株本土酿酒酵母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可生产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葡萄酒,有望于用于河北地区特色葡萄酒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酿酒酵母 葡萄酒 中试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菌融合蛋白中鲜味八肽的分离纯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崟 熊伟 +4 位作者 郭思亚 唐欢 刘玉应 李茜雅 黄伟民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29,34,共5页
为了提高鲜味八肽LGAGGSLA发酵菌融合蛋白的酶切得率,对鲜味八肽LGAGGSLA的工程菌进行了工业化发酵,并对表达的融合蛋白中的鲜味肽的酶切工艺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工业化发酵所得融合蛋白与理论预测结果相符;响应面法优化酶... 为了提高鲜味八肽LGAGGSLA发酵菌融合蛋白的酶切得率,对鲜味八肽LGAGGSLA的工程菌进行了工业化发酵,并对表达的融合蛋白中的鲜味肽的酶切工艺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工业化发酵所得融合蛋白与理论预测结果相符;响应面法优化酶切工艺建立的EK酶浓度、酶切时间、酶切温度与酶切率的相关性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很好地反映酶切率与EK酶浓度、酶切时间及酶切温度的相互关系。利用该模型对酶切工艺进行优化,得出EK酶浓度2μL/mL、酶切时间15h、酶解温度24℃时,融合蛋白的酶切率最高,酶切率达93.4%。经HPLC验证,分离纯化后的鲜味八肽与人工合成的鲜味八肽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所得生物源鲜味八肽的纯度高达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味八肽 中试发酵 酶切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用于发酵液灭菌的工业应用与节能计算
10
作者 王寿权 于宗义 +3 位作者 员冬玲 柴本银 尹凤交 史勇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28-232,共5页
为了节约发酵液灭菌过程中蒸汽的用量,用臭氧灭菌水代替多糖发酵液中部分水的灭菌,并研究对发酵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中臭氧质量浓度达到3、4、5 mg/L时,自来水达到能够满足发酵使用的无菌状态的时间分别为120、60、40 min.... 为了节约发酵液灭菌过程中蒸汽的用量,用臭氧灭菌水代替多糖发酵液中部分水的灭菌,并研究对发酵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中臭氧质量浓度达到3、4、5 mg/L时,自来水达到能够满足发酵使用的无菌状态的时间分别为120、60、40 min.用臭氧灭菌好的自来水代替发酵液中50%的水,分别进行摇瓶和中试发酵,与全部采用蒸汽灭菌的发酵液发酵相比,不论是发酵过程中还原糖和多糖的变化趋势还是发酵结束时多糖的产量,采用臭氧灭菌的发酵液都没有受到影响.对10 m3发酵罐灭菌的蒸汽耗量和冷却水进行计算,采用臭氧灭菌发酵液可以节约蒸汽47.3%,减少冷却水用量5835 kg/罐.该研究表明,臭氧灭菌水技术可以为发酵液灭菌节约大量蒸汽和冷却水,为发酵行业的节能发展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液灭菌 臭氧灭菌 发酵参数影响 发酵中试 节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多表位人工随机重组疫苗M.RCAg-1的中试规模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新 韦新桂 +1 位作者 高宇辉 王恒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9-334,共6页
中试规模高效制备恶性疟原虫多表位人工随机重组疫苗M.RCAg-1,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鉴定。20 L培养基规模发酵培养M.RCAg-1的工程菌,产物经高压匀浆破碎后,通过镍琼脂糖凝胶FF层析和琼葡糖凝胶G200HP层析两步分离纯化获得中试M.RCAg-1。... 中试规模高效制备恶性疟原虫多表位人工随机重组疫苗M.RCAg-1,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鉴定。20 L培养基规模发酵培养M.RCAg-1的工程菌,产物经高压匀浆破碎后,通过镍琼脂糖凝胶FF层析和琼葡糖凝胶G200HP层析两步分离纯化获得中试M.RCAg-1。将15只BALB/c小鼠随机地平均分为3组(弗氏佐剂组、中试M.RCAg-1与弗氏佐剂配伍组和小试M.RCAg-1与弗氏佐剂配伍组)进行皮下免疫,利用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技术对3次免疫后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分析。IPTG诱导4 h后发酵结束,菌体产量25 g/L,M.RCAg-1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4%;经两步柱层析分离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大于95%,回收率高达53.2%;与弗氏佐剂对照组相比,中试M.RCAg-1和小试M.RCAg-1都能在小鼠体内诱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应答,其抗体滴度均可达到1∶1 024 000。与此同时,两实验组鼠血清抗体的对疟原虫天然抗原都有识别,其识别水平并无差异(P>0.05)。本研究成功地高效制备出多表位人工随机重组疫苗M.RCAg-1,并在小鼠体内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随后进行的M.RCAg-1的临床前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蛋白疫苗 中试发酵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重组人生长激素的研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礼华 桂向东 +6 位作者 范清林 魏跃武 姚红谊 王荣海 傅永标 杨少民 康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8,共3页
从人脑垂体组织中克隆了人生长激素基因并构建了分泌型表达基因工程菌E.coliK802/pAVGH。研制的rhGH中试产品。
关键词 分泌型 重组人生长激素 基因克隆 表达 中试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