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1
作者 孟金山 王淑琴 《社会主义研究》 1985年第2期34-38,共5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它所固有的矛盾暴露得更加充分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发现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一条重要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它所固有的矛盾暴露得更加充分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发现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一条重要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这个结论不仅为伟大的十月革命所证实,而且也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所证实,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历史告诉我们:不懂得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已是人们所共知的了。现在,历史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是:社会主义建立以后,还有没有必要继续研究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呢?我们以为回答是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 不平衡规律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市埸 技术革命 日本 科学技术 列宁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兴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胆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加快社会主义发展
2
作者 谢军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91-93,共3页
大胆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加快社会主义发展谢军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 大胆借鉴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加快社会主义发展谢军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借鉴利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利用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发展生产力 吸收和借鉴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问题
3
《求实》 1980年第S2期1-12,共12页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必然胜利? 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主义和...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必然胜利? 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按照人类社会自身运动的规律,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 第三世界 白领工人 兰领工人 必然胜利 三个世界 马克思主义 必然灭亡 社会帝国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4
作者 姜子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2-14,共3页
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是由主观和客观、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等诸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作客观、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首先,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是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顺应历史潮流而产生的新生事... 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是由主观和客观、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等诸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作客观、全面的考察和分析。 首先,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是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顺应历史潮流而产生的新生事物,都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最终必然会战胜和代替旧事物,将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发展 曲折性 社会主义国家 科学认识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生事物 旧事物 私有制 无产阶级 客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斯大林经济模式到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
作者 王绍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2-16,共5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2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这一切都是和逐步摒弃斯大林的经济模式、形成邓小平理论分不开的。斯大林曾经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2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这一切都是和逐步摒弃斯大林的经济模式、形成邓小平理论分不开的。斯大林曾经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担任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职务达30年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模式 斯大林 邓小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民所有 优先发展重工业 集体所有制 商品生产 所有制模式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
6
作者 谢林平 《现代哲学》 1999年第2期1-4,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毛泽东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构想 独特价值 未来社会主义 社会化大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科学理论
7
作者 陈樨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9-71,共3页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科学理论陈樨社会是一个发展进程,社会主义也是一个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科学阐述,...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科学理论陈樨社会是一个发展进程,社会主义也是一个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问题,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科学阐述,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发展进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 正确认识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邓小平理论 十五大《报告》 主要矛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两种构想及实践的反思──兼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
8
作者 赵天成 李娟芬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9-31,共3页
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两种构想及实践的反思──兼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赵天成,李娟芬一、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两种构想的始末19世纪40一70年代,马、恩基于国际共运的中心是在欧洲的事实,就曾预言道:... 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两种构想及实践的反思──兼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赵天成,李娟芬一、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两种构想的始末19世纪40一70年代,马、恩基于国际共运的中心是在欧洲的事实,就曾预言道:共产主义革命,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 跨越卡夫丁峡谷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主义 构想 偶然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丰富和发展 理论和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的思考
9
作者 周勇闯 《求实》 1987年第6期35-37,共3页
1、讨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首先要对这个概念予以界定。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是指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力标准,还是指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标准?是指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还是指在生产力水平上超过发... 1、讨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首先要对这个概念予以界定。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是指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力标准,还是指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标准?是指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还是指在生产力水平上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捐摆脱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生产力标准 社会化生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力水平 劳动生产率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物质基础 中等发达国家 建成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财政宏观调控
10
作者 孟德才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8-70,共3页
一、财政宏观调控的依据市场经济较计划经济而言,能够更有效地通过市场合理地配置资源,自动地调节社会供求,客观地评价劳动成果,强制地实行奖优罚劣。但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 一、财政宏观调控的依据市场经济较计划经济而言,能够更有效地通过市场合理地配置资源,自动地调节社会供求,客观地评价劳动成果,强制地实行奖优罚劣。但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市场自身的缺陷要求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市场不是万能的,典型的就是“市场失灵”的问题。首先.市场不能包罗万象,它有局限性。如国防产品、城市卫生、环境保护、文化体育事业等不能全部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财政宏观调控 市场机制 加强和改善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总需求 财政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形式
11
作者 景中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11,19,共5页
论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形式景中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 论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形式景中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前者称之为西方社会主义或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后者则称之为东方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 东方社会主义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 晚年社会主义 文化落后 东方国家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当代形式
12
作者 景中强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22,共3页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由干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种不清醒的认识,主...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由干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种不清醒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忽视了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理论研究,看作是对东方田园生活的留恋和对世界革命发展进程的幻想,是“不可饶恕的学究气”。(2)割裂了马克思早年社会主义理论与晚年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反对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的革命”,(《青年葛兰西论历史、哲学和文化》第123页)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 东方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晚年社会主义 经济文化落后 共产主义 东方国家 邓小平 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才算是一位好经理——介绍西方国家工业企业经理的作用
13
作者 李玉臣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2年第4期61-63,共3页
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企业,非常强调经理的作用。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成败皆依赖于经理一人。”他们认为,一个企业的成败,主要是依靠经理的战略决策、人员选择、各项决定的正确,一句话,就是要靠经理高超的领导才能。现就西方... 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企业,非常强调经理的作用。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成败皆依赖于经理一人。”他们认为,一个企业的成败,主要是依靠经理的战略决策、人员选择、各项决定的正确,一句话,就是要靠经理高超的领导才能。现就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论及怎样当好经理的问题,作一些选择性的介绍: 一、经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企业里,未受过专业训练的经理也有,但是越来越少了。现在的趋势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战略计划 西方国家 控制系统 主管人员 产品更新 专业训练 产品寿命周期 高级管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4
作者 彭国清 《求实》 1984年第1期43-45,共3页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坚持的。为什么现在要强调四项基本原则呢?这是因为当前在党内、在社会上存在着两种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一种是来自“左”的方面,他们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攻击党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以来特...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坚持的。为什么现在要强调四项基本原则呢?这是因为当前在党内、在社会上存在着两种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潮,一种是来自“左”的方面,他们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攻击党中央在粉碎“四人帮”以来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所实行的路线、方针、政策“违背了四项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毛泽东思想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人民民主 资产阶级 党的领导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定位——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下)
15
作者 谢宏 《人民论坛》 1999年第1期7-10,共4页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将面临一个相当长的与资本主义并存、交叉的历史时期。在这种并存、交叉中,社会主义将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完成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替代。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本质 两种社会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两种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因素 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三十周年
16
作者 康祥生 《求实》 1987年第3期10-12,共3页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重要著作中说:“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重要著作中说:“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后,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73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然而,三十年前回答清楚了的问题,今天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等人又翻了出来。方励之说,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制度 毛泽东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全盘西化”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特色·社会主义
17
作者 赖泽源 《求实》 1985年第2期10-15,共6页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的指导方针。依据小平同志的论述,道路问题是这一指导方针的基本内容之一。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道路,就不可能建成有中国...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的指导方针。依据小平同志的论述,道路问题是这一指导方针的基本内容之一。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道路,就不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末,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呢?最近,读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同志的新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后,深切地感到,小平同志对这条道路的总体构想,作了深刻的论述。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他在同日本朋友的一次谈话中,就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事业 小康社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外开放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农村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及其他
18
作者 金正基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当前国际风云变幻,特别是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动荡和演变,在人们的思想上,特别在一部分青年学生中,对社会主义前途、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能否代替资本主义,甚至对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产生许多困惑和疑... 当前国际风云变幻,特别是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动荡和演变,在人们的思想上,特别在一部分青年学生中,对社会主义前途、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能否代替资本主义,甚至对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产生许多困惑和疑虑。如何从理论上分清是非,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优越性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 生产力水平 社会主义制度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旧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现代企业家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一环
19
作者 周立华 刘永春 +1 位作者 王玉民 李占山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5期13-14,共2页
当前经济理论界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讨论,离不开对企业领导者的研究,每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其合理性,而这个企业的职工对自己企业的意识和情感是这个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的灵魂。而这个灵魂的凝聚力来源于企业的领导者,因此... 当前经济理论界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讨论,离不开对企业领导者的研究,每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其合理性,而这个企业的职工对自己企业的意识和情感是这个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的灵魂。而这个灵魂的凝聚力来源于企业的领导者,因此,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管理企业的英才——企业家。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经营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密切相关 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制度。我们把它称为现代企业制度,其实这种制度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形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家 经营管理者 管理科学化 彩色显像管 搞活大中型企业 企业经营 《经济发展理论》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国际化对犯罪国际化的影响
20
作者 卢建平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34-35,共2页
经济国际化对犯罪国际化的影响卢建平(浙江大学国际经济法系教授、博士)犯罪是无国界的,因此要有意识地树立和加强犯罪学研究的全球观念,研究犯罪国际化问题。提出此问题的背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经济国际化程度提... 经济国际化对犯罪国际化的影响卢建平(浙江大学国际经济法系教授、博士)犯罪是无国界的,因此要有意识地树立和加强犯罪学研究的全球观念,研究犯罪国际化问题。提出此问题的背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经济国际化程度提高,犯罪国际化问题也越严重。而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 国际犯罪 国际经济法 跨国犯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际化程度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发展特点 犯罪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