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欠发达农村地区男青年婚姻迁移研究——对豫北R镇的调查 被引量:7
1
作者 栗志强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共5页
女性婚姻迁移是一种以婚姻作为手段的人口流动,而欠发达农村地区男青年婚姻迁移则是一种以(实现)婚姻为目的的人口流动。其流向是从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村庄迁往交通便利、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或者城镇,其本质是婚姻挤压背景下,经济... 女性婚姻迁移是一种以婚姻作为手段的人口流动,而欠发达农村地区男青年婚姻迁移则是一种以(实现)婚姻为目的的人口流动。其流向是从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村庄迁往交通便利、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或者城镇,其本质是婚姻挤压背景下,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男青年为了增加交换资源以实现婚配而被迫采用的一种策略。该现象将长期存在,且容易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妥善预防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农村地区 男青年婚姻迁移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小军 刘惠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年第12期7-7,9,共2页
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教育中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最直接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进一步推进农村... 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教育中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最直接部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进一步推进农村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然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这种作用并未显现出来,相反的,这些地区的职业教育本身就陷入了生存的困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 职业教育 对策 素质教育 教育思想 办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
3
作者 叶祥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发达农村地区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事业 农村社会保障 组织机构 保障意识 农村社会总产值 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战略 人均收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科技入户的困境分析——基于广东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实地调查
4
作者 张雨婷 江明亮 +1 位作者 容开智 徐源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1123-1125,1159,共4页
在2008年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实地问卷调查、入户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影响广东农村科技入户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调研,同时结合十一五规划以来广东科技入户的进展,分析了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欠发达农村地区当前以及未来几年科技入户的困境。
关键词 广东欠发达农村地区 科技入户 困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稳定问题研究
5
作者 李高建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66,共3页
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实力弱,极易诱发金融风险,构建新型金融体系、实施农村信用工程十分必要。
关键词 发达农村地区 金融市场 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探讨——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
6
作者 刘湘辉 孙艳华 赵光年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10期74-76,共3页
人力资源素质较低是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笔者试以湖... 人力资源素质较低是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笔者试以湖南省永州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职业教育的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升问题,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职业教育 发达农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型集体经济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2
7
作者 王宏波 李天姿 金栋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6,共7页
新型集体经济是带动个体经济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化,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产组织形式。由于受到来自历史包袱、思想观念、现实情境的种种制约,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积极意义及... 新型集体经济是带动个体经济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化,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产组织形式。由于受到来自历史包袱、思想观念、现实情境的种种制约,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积极意义及其实现形式还缺乏广泛认同和深入研究。基于此,以陕西省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的市场化过程为例,对新型集体经济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化中的作用及其方式进行了论证分析,认为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个体农户独立进入市场的能力较弱,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相结合是实现农村市场化的新型模式;"集体搭台、个人唱戏"的集体经济增长机制,"村企合一、集体所有、承包经营"的集体经济经营机制,"奖惩有据、统分结合、服务社会"的集体经济积累和分享机制是新型集体经济运行的典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集体经济 发达地区农村 市场化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参与主体的需求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6
8
作者 解月光 邢志芳 +1 位作者 李岩 简婕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41,共7页
关注和尊重人的需求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学校信息化目标制定、资源建设和计划实施的主要依据。本文在对大量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的基础上,从"需求"视角出发,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类别主... 关注和尊重人的需求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学校信息化目标制定、资源建设和计划实施的主要依据。本文在对大量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的基础上,从"需求"视角出发,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类别主体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进行分析,探知各类主体需求的现状与特征。研究发现,各类参与主体对信息化的需求体现差异性、潜在性、特殊性和现实性等特征,并在潜在性和现实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趋同性,而需求的差异性存在,尽管受到学历、年龄、学校类型以及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却都与学校的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及其实际使用状况、信息文化氛围和师资质量等因素有着根本的关系,而这系列因素的负面累积结果导致学生主体对信息化需求的某些特殊性。因此,要有效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必须关注主体需求,从主体需求的特征出发探索具体的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地区农村 教育信息化 参与主体 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集体经济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天姿 王宏波 杨建科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5-140,共6页
新型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的现代经济组织形式。陕西省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新型集体经济的作用模式和效用说明:在个体能力与市场进入门槛不对等矛盾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缺乏持续有力资金支撑的欠发达地区农村,... 新型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的现代经济组织形式。陕西省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新型集体经济的作用模式和效用说明:在个体能力与市场进入门槛不对等矛盾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缺乏持续有力资金支撑的欠发达地区农村,集体、家庭、私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是支撑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模式。其中,新型集体经济是理顺多种经济成分关系,做大村域经济蛋糕,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经济形态。它在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化进程,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具有优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集体经济 发达地区农村 现代化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地区农村外来农民工流动意愿和动因调查——以浙北两村外来农民工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祖辉 戴国琴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0-243,共4页
以浙江省北部两个经济发达村外来农民工为例,对外来农民工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而不是城市打工的动因及其在流入地农村的就业和生活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对外来农民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那里较高的工资收入... 以浙江省北部两个经济发达村外来农民工为例,对外来农民工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而不是城市打工的动因及其在流入地农村的就业和生活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对外来农民工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那里较高的工资收入水平和低生活成本、对外来农民工的较少歧视和良好的环境质量,是吸引外来农民工的主要拉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地区农村 外来农民工 流动意愿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 被引量:47
11
作者 刘妮娜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应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精神孤独和失能老人无人照料、资金和人员又严重短缺的现实困境,本研究从国家养老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的新概念。"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并非以往... 为应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精神孤独和失能老人无人照料、资金和人员又严重短缺的现实困境,本研究从国家养老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的新概念。"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并非以往所指的互助养老模式,而是社会养老服务的一种发展形式,重点在于通过多元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达到组织农村老年人从依赖家庭走向自助互助的目的。通过本研究分析可以发现,与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相比,在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具有更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笔者认为,在未来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老年人之间的"自助—互助"形式将会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重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地区农村 依赖家庭 自助互助 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远地区发展新型农村电网要因地制宜 被引量:1
12
作者 孔繁钢 《农电管理》 2024年第1期7-9,共3页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西南、西北部分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员相对稀少,但是风、光、水资源相对丰富。如何在这些地区建设新型农村电网,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是当前社会各界、各地政府和有...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西南、西北部分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员相对稀少,但是风、光、水资源相对丰富。如何在这些地区建设新型农村电网,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是当前社会各界、各地政府和有关企业关心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可再生能源 地区发展不平衡 发达农村地区 偏远地区 因地制宜 脱贫致富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发达地区中青年女性的养老意愿与养老方式——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26
13
作者 郭继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37,共6页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老龄化 ,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目前大多数研究偏重于城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忽视占老年人口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在少量研究农村养老的研究中 ,大都侧重于宏观的、客观现状的描述和分析 ...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老龄化 ,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目前大多数研究偏重于城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忽视占老年人口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在少量研究农村养老的研究中 ,大都侧重于宏观的、客观现状的描述和分析 ,使得研究流于程序化。本文从农村中青年女性的主观养老意愿入手 ,探寻形成当今农村人口选择“家庭养老”的深层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发达地区 中青年女性 养老意愿 养老方式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 被引量:25
14
作者 高建磊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的特征,剖析了制约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建立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登记卡等建议,为促进留守儿童体育锻炼的健康开展提...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的特征,剖析了制约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建立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登记卡等建议,为促进留守儿童体育锻炼的健康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 留守儿童 体育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养老机制的新走向及其思考——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国平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5年第1期68-74,共7页
在农村家庭养老还占绝对地位的背景下 ,苏州农村养老出现了由家庭为主向家庭与社会并重的转变 ,一种区域性的农村社会养老机制正在形成。这种变化是经济社会文化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对我国其它农村地区具有深刻的启示。苏州农村养老机... 在农村家庭养老还占绝对地位的背景下 ,苏州农村养老出现了由家庭为主向家庭与社会并重的转变 ,一种区域性的农村社会养老机制正在形成。这种变化是经济社会文化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对我国其它农村地区具有深刻的启示。苏州农村养老机制的转变还处于发展的初期 ,还不成熟和不稳定 ,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农村地区 养老机制 新走向 思考 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欠发达地区老人“养老更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跃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269-271,共3页
基于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人口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的现状,分析农村欠发达地区解决"养老更难"问题的必然要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提出通过积极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善当地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 基于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人口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的现状,分析农村欠发达地区解决"养老更难"问题的必然要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提出通过积极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善当地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与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当地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发挥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与主导作用的解决策略,以期有针对性地、系统性地破解"养老更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发达地区 养老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单亲家庭的脱贫致富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佩芳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5期169-172,共4页
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农村仍存在着一批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单亲家庭 ,其中尤以女性为户主的单亲家庭 (下称单亲母亲家庭 )占多数。本文结合全国经济强县绍兴县的实际 ,分析单亲家庭的成因和现状 ,进而分析单亲母亲家庭占多数的原因... 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农村仍存在着一批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单亲家庭 ,其中尤以女性为户主的单亲家庭 (下称单亲母亲家庭 )占多数。本文结合全国经济强县绍兴县的实际 ,分析单亲家庭的成因和现状 ,进而分析单亲母亲家庭占多数的原因并列举其类型 ,探讨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形势下单亲家庭脱贫致富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达 脱贫致富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 单亲母亲家庭 成因 小康社会 政府 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舆论调查与实证分析——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鲍宏礼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文章以湖北省黄冈市6个县市的相关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舆论测量模型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对于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认知和态度,并得出结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 文章以湖北省黄冈市6个县市的相关农村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舆论测量模型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对于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认知和态度,并得出结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农村居民对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满意或漠不关心,农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可小视。因此,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要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必须坚持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走资源循环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 湖北省黄冈市 “两型社会” 舆论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社会福利价值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国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共7页
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基本价值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认同表现得较为强烈,具有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农村居民对社会福利的预期功能的高度认同与其对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实践效果的低度评价之间存在... 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基本价值上的集体主义价值认同表现得较为强烈,具有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农村居民对社会福利的预期功能的高度认同与其对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实践效果的低度评价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这表明作为公共物品的社会福利在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世界中的相对匮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文化传统和人口结构特征等不同层次因素对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价值认同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地区农村居民 社会福利价值认同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福利制度背景 文化传统 人口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社会福利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国胜 《西北人口》 CSSCI 2012年第3期38-44,共7页
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社会问题归因上的社会归因意识较为强烈,在政策优先意识上倾向于经济优先意识,其福利需求意识比较强烈但福利权利意识尚较为淡薄,这表明低水平实践的社会福利在当前欠发达地区... 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社会问题归因上的社会归因意识较为强烈,在政策优先意识上倾向于经济优先意识,其福利需求意识比较强烈但福利权利意识尚较为淡薄,这表明低水平实践的社会福利在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话语序列中尚未处于重要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文化传统和人口结构特征等不同层次因素对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认知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地区农村居民 社会福利认知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福利制度背景 文化传统 人口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