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9期101-102,共2页
目的: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在分析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基础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发药差错明显减少。结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门诊 发药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门诊药房发药差错隐患及其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邓卫东 邝翠琼 《北方药学》 2015年第9期127-127,共1页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部的860例处方,分析发药差错安全隐患及其原因,采用防范措施,提高药品调配工作质量。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发药差错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原因。客...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部的860例处方,分析发药差错安全隐患及其原因,采用防范措施,提高药品调配工作质量。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发药差错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原因。客观因素有医院制度、医院工作流程、医院工作时间、医院工作环境、处方、药品包装。主观因素中医师处方错误占到50.00%、录入处方错误占到12.8%、药剂师配发药错误占到33.25%、患者因素和患者家属因素占到3.95%。860例门诊部的药房调剂差错隐患经过核发药师复核发现,纠正后,没有产生差错。结论:以最终的分析结果得出,我院门诊药房发药的科学合理性还要提高,要强化医务人员对于合理用药的自我意识,减少发药差错安全隐患,提高医疗水平,降低纠纷投诉率,为患者提供最可靠的用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发药差错 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药房调配发药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建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7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发药差错 房调配 门诊 原因分 品品种 生命安全 身心损害 特殊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胡胤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8期127-128,共2页
目的: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从药师、医师、患者三方面分析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采取对策后,发药差错明显减少。结论: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 目的: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从药师、医师、患者三方面分析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采取对策后,发药差错明显减少。结论:采取有效的措施,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发药差错 防范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药房发药差错防范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0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发药差错防范措施。方法从配方发药的各个工作环节着手,完善各项工作规程,采取各项具体防范措施,避免差错隐患。结果避免和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学服务水平。结论药师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人员...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发药差错防范措施。方法从配方发药的各个工作环节着手,完善各项工作规程,采取各项具体防范措施,避免差错隐患。结果避免和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学服务水平。结论药师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最大限度地防止发药差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发药差错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预防措施在减少药房发药差错及隐患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招娣 翁宏舜 《北方药学》 2023年第5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性预防措施在减少药房发药差错及隐患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2020年1月到12月住院治疗的51例患者为普通干预组,实施常规药房管理,选择2021年1月到12月住院治疗的51例患者为特殊干预组,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比较特殊干...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性预防措施在减少药房发药差错及隐患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2020年1月到12月住院治疗的51例患者为普通干预组,实施常规药房管理,选择2021年1月到12月住院治疗的51例患者为特殊干预组,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比较特殊干预组和普通干预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特殊干预组药房差错事件发生率为7.84%低于普通干预组的66.67%(P<0.05);特殊干预组药房发药隐患事件发生率为11.76%低于普通干预组的52.94%(P<0.05);特殊干预组患者满意度为94.11%高于普通干预组的76.47%(P<0.05)。结论:针对性预防措施的运用在减少药房发药差错及隐患事件中的效果较好,能够降低发药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件,提升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预防措施 发药差错 隐患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我院中药饮片发药差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方 《北方药学》 2015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我院中药饮片发药差错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以减少中药饮片发药差错为主题,对比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我院中药饮片发药差错件数,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最后评价成果。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不仅有效减少了...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我院中药饮片发药差错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以减少中药饮片发药差错为主题,对比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我院中药饮片发药差错件数,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最后评价成果。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不仅有效减少了我院中药饮片发药差错,而且圈成员的愉悦感、品管手法、沟通配合、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我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安全,而且提高了圈成员的各项能力,值得大范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发药差错 饮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门诊药房发生发药差错的类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海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4期171-172,共2页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发生发药差错的类型,为医院制定避免发生发药差错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收到的52次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归纳门诊药房发生发药差错的类型。结果:门...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发生发药差错的类型,为医院制定避免发生发药差错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收到的52次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归纳门诊药房发生发药差错的类型。结果:门诊药房发生发药差错的类型包括所发药品的数量错误、药名相似药品发放错误、患者与所发药品不对应、所发药品不适合患者使用、所发药品的规格错误、所发药品的剂型错误及所发药品的生产厂家错误。结论:门诊药房发生发药差错的类型较多。医院应定期对药剂师进行培训,加强对药品进行管理的力度,在门诊药房实施弹性排班制度,让药剂师加强与医生、患者的沟通,从而减少发药差错,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发药差错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评价与分析
9
作者 张玲 《北方药学》 2018年第5期186-187,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探讨降低差错的对策。方法:收集2014~2016年门诊药房发药差错记录,对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归类。结果:我院门诊共发生84例差错,差错率为0.009%,平均每月有2.3次发药差错。其中,审核处方时未能发现的差...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的原因,探讨降低差错的对策。方法:收集2014~2016年门诊药房发药差错记录,对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归类。结果:我院门诊共发生84例差错,差错率为0.009%,平均每月有2.3次发药差错。其中,审核处方时未能发现的差错占23.82%,调配药品时发生的差错占57.14%,书写药袋、提供咨询、发药时产生的差错占14.28%,其他差错占4.76%。结论:针对差错原因,制定对策有助于降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发药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门诊药房易发错药品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月娟 钱俊辉 +1 位作者 宣少燕 王兴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8期115-117,共3页
目的 调查并分析门诊药房易发错药品,以尽量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和差错隐患.方法 搜集整理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易出错药品18种,调查统计其调配差错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探... 目的 调查并分析门诊药房易发错药品,以尽量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和差错隐患.方法 搜集整理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易出错药品18种,调查统计其调配差错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①我院门诊药房药品品种共875种,处方调配差错32例次,涉及易发错药品18种,占药品总数的2.06%(18/875);差错分布前3位依次为剂型相似6种(0.69%)、规格相似5种(0.57%)、同药同名3种(0.34%).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剂型相似(OR=1.794,P<0.05)、规格相似(OR=6.406,P<0.05)、药名相近(OR=1.560,P< 0.05)、同药同名(OR=2.318,P<0.05)与药品差错发生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OR>1.000).结论 要充分重视易发错药品,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门诊药房的差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发药差错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用于降低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率的实践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海龙 李玉珍 +1 位作者 罗意文 张丽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品管圈活动于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川馨博士所创,20世纪90年代起台湾、新加坡的医疗系统陆续开展品管圈活动,并将其作为质量管理手段。品管圈(QCC)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 品管圈活动于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川馨博士所创,20世纪90年代起台湾、新加坡的医疗系统陆续开展品管圈活动,并将其作为质量管理手段。品管圈(QCC)是由在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和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门诊西 发药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药房差错与应对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永平 《天津药学》 2012年第5期52-53,共2页
门诊药房是药剂科工作的最前沿,药房人员直接与患者打交道,易产生差错。本文分析了差错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处方审核不严谨、药品分类管理不清、职业倦怠,以及药房人员不足等因素。应对措施:坚持"四查十对";完善交接班制度;将... 门诊药房是药剂科工作的最前沿,药房人员直接与患者打交道,易产生差错。本文分析了差错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处方审核不严谨、药品分类管理不清、职业倦怠,以及药房人员不足等因素。应对措施:坚持"四查十对";完善交接班制度;将药品分类管理,实行区域划分责任分解到个人;改变调剂模式;建立警示标志;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内容的活动,确保工作场所的空间拓宽,整齐、洁净、有序;多参加业务学习培训;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职业倦怠并且建立发药错误登记制度,不断总结,在复杂的可能差错原因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以减少发药差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发药差错 调剂质量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闭环管理改造模式下的门诊药房管理系统对提高患者取药高峰时间段发药质量与缩短等候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哲 《抗感染药学》 2021年第5期752-755,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闭环管理改造模式下的门诊药房管理系统对提高患者取药高峰时间段发药质量,以及缩短等候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门诊药房实施闭环管理改造模式后(2020年1月—3月)门诊患者72例为实施后组,另选2019年10月—12... 目的:探究基于闭环管理改造模式下的门诊药房管理系统对提高患者取药高峰时间段发药质量,以及缩短等候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门诊药房实施闭环管理改造模式后(2020年1月—3月)门诊患者72例为实施后组,另选2019年10月—12月门诊患者63例为实施前组;调查与比较2组患者高峰时间段(9:40 am—11:40 am与15:10 pm—16:40 pm)内药房发药差错率、平均取药等候时间、处方合格率和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差异,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与对策。结果:实施后组患者9:40 am—11:40 am与15:10 pm—16:40 pm时间段内药房发药差错率均低于实施前组(P<0.05),平均取药等候时间均短于实施前组(P<0.01),处方合格率和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组(P<0.05)。结论:采用闭环管理改造模式的门诊药房系统可降低取药高峰时间段发药差错率、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提高处方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闭环管理改造模式 高峰时间段 发药差错 等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药程序在精神科的应用
14
作者 王春云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3期83-83,共1页
逐步规范精神科发药程序,重点加强发药时的查对工作,减少和避免错误发药发生,保证护理安全。采取发药时三人参加,三方核对无误后再发药的方法。认为该法可以杜绝发药时发错病人这一差错的发生。在精神科制定规范的发药程序是精神科护理... 逐步规范精神科发药程序,重点加强发药时的查对工作,减少和避免错误发药发生,保证护理安全。采取发药时三人参加,三方核对无误后再发药的方法。认为该法可以杜绝发药时发错病人这一差错的发生。在精神科制定规范的发药程序是精神科护理工作者要探讨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程序 发药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药房药学服务质量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秋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至2017年期间宜兴市人民医院药学部收到的82 625张门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在这82625张门诊处方中,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到的门诊处方有40875张,在2017年1月至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至2017年期间宜兴市人民医院药学部收到的82 625张门诊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在这82625张门诊处方中,在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到的门诊处方有40875张,在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收到的门诊处方有41750张。从2017年1月开始该院在门诊药房中实施旨在提高门诊药房发药正确率的品管圈活动。活动结束后,对门诊药房的发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比较这两年内门诊药房发药差错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2016年相比,2017年门诊药房发药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门诊药房发药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门诊 学服务质量管理 发药差错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参与双核对措施应用在社康药房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明瑶 李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8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双核对措施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药房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在社康药房取药的患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实行双核对措施。再选取2019年4-9月在社康药房取药的患者100例,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双核对措施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药房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在社康药房取药的患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实行双核对措施。再选取2019年4-9月在社康药房取药的患者100例,纳入观察组;实行患者参与的双核对措施。统计两组发药差错事件发生率、调剂时间、药品核对时间和取药等候时间,再评估两组患者对药房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调剂时间、药品核对时间、取药等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药房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参与双核对措施在社康药房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基础上,降低发药差错事件的风险,提高患者对药房工作的满意度,缓解社康人力不足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参与 双核对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发药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