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种子发芽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喻方圆 王麒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9,共3页
该文分别采用国家标准和国际规程对马尾松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认为,用国际规程进行发芽试验,其结果更能体现种子样品的活力水平,对育苗生产更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尾松 种子检验 发芽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箭舌豌豆种子发芽标准的确定
2
作者 李淑君 李宏 《内蒙古草业》 1993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针对春箭舌豌豆种子尚无统一的发芽标准这一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以确定出其最适的发芽条件及种苗鉴定特征,为增补国家标准《牧草种子检验规程》提供依据。
关键词 牧草 春箭舌豌豆 种子发芽标准 种子检验 种子发芽条件 种苗鉴定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标准发芽试验方法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同祯 李永生 +1 位作者 张国旗 方永丰 《中国种业》 2014年第12期43-47,共5页
以郑单958种子为材料,在种子发芽期间采取补水和干旱2种水分管理模式,对国内外广泛采用的BP-纸间法、S-沙床法和先锋BP-纸间法3种发芽试验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操作过程的标准化及幼苗形态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 以郑单958种子为材料,在种子发芽期间采取补水和干旱2种水分管理模式,对国内外广泛采用的BP-纸间法、S-沙床法和先锋BP-纸间法3种发芽试验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操作过程的标准化及幼苗形态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水分是影响种子发芽试验结果的关键性因素,国内普遍采用的BP-纸间法和S-沙床法,在补水处理下发芽率为93%和92%,变异系数为2.82%和5.82%;在干旱处理下,发芽率较低,分别为92%和89%,且重复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4.71%和6.43%;先锋BP-纸间法发芽率为96%,重复间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仅为1.00%;3种试验方法在不同处理下,幼苗苗长、根长及鲜重差异均极显著。认为,先锋BP-纸间法操作标准化、管理规范,是一种快捷、准确、值得推广的玉米发芽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标准发芽试验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种子自然老化对品质及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凯 李珊珊 +5 位作者 马倩 周帆 李忠峰 马兴立 张幸果 殷冬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0-497,共8页
为解析花生种子自然老化过程中品质及发芽特性的变化特征,本研究以6个花生品种(系)为试材,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还原量、电导率等指标对老化花生种子的品质和发芽活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 为解析花生种子自然老化过程中品质及发芽特性的变化特征,本研究以6个花生品种(系)为试材,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还原量、电导率等指标对老化花生种子的品质和发芽活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程度加深,不同品种(系)花生种子的5个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生长量)均表现为显著下降趋势(P<0.05);花生种子的活力指数与TTC还原量呈相同的下降趋势,而电导率则呈上升趋势;除了亚油酸以外,其余4个花生品质指标,包括油酸、油亚比(O/L)含油量和粗蛋白,总体呈下降趋势,自然老化对花生品质及发芽特性均产生负向影响。本研究通过对自然老化种子中多个指标进行评价,为确定和探究不同花生品种的存储条件及代谢途径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自然老化 种子活力 标准发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k RCNN和视觉技术的玉米种子发芽自动检测方法
5
作者 马启良 杨小明 +2 位作者 胡水星 黄子鸿 祁亨年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27-1936,共10页
种子标准发芽试验中,为获取种子发芽和生长情况,需借助人工定时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和根长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和测量,该测定过程费时费力,且易对发芽的幼苗造成损伤。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基于Mask RCNN(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 种子标准发芽试验中,为获取种子发芽和生长情况,需借助人工定时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和根长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和测量,该测定过程费时费力,且易对发芽的幼苗造成损伤。针对这些问题,该研究基于Mask RCNN(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一种玉米种子发芽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在玉米种子发芽试验的7 d内,每天采集模型训练和测试所需的图像,并用Labelme工具对种子位置进行标注,再利用标注图像训练种子定位模型;其次,根据模型定位出的玉米种子掩膜区域,设定一个监测种子发芽的椭圆区域,自动识别种子发芽状态;最后,利用骨架提取和深度搜索算法实现发芽种子幼苗主骨架线的提取,通过计算种子掩膜的质心坐标位置,实现芽和根长度的分别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发芽种子,实现发芽试验中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芽长、根长等指标的自动统计,可为种子发芽试验的自动化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发芽试验 发芽 Mask RCNN 玉米 骨架提取 芽长 根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年限百喜草种子发芽特性初探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义成 龙忠富 +3 位作者 刘正书 罗绍薇 蔡永红 卢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6期54-56,共3页
为了解不同贮藏年限对百喜草种子的含水率、吸水率、生活力、标准发芽率的影响,对0~2年不同贮藏年限百喜草种子发芽特性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贮藏1年的百喜草种子含水率最高,为11.25%;吸水率中等,在浸泡60h时为49.93%;... 为了解不同贮藏年限对百喜草种子的含水率、吸水率、生活力、标准发芽率的影响,对0~2年不同贮藏年限百喜草种子发芽特性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贮藏1年的百喜草种子含水率最高,为11.25%;吸水率中等,在浸泡60h时为49.93%;生活力中等,为86.00%;其标准发芽率和发芽率均高于贮藏0年和2年;贮藏2年后的百喜草种子已无利用价值。生产应用中百喜草种子贮藏1年后再播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年限 百喜草种子 发芽特性 标准发芽 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活力指标评价几种牧草的种批质量和田间出苗率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彦荣 余玲 +1 位作者 刘友良 沈益新 《草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62-69,共8页
采用一系列试验室和田间试验,以探讨催腐、电导、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根长等活力指标用于评价牧草种批质量和田间出苗率的适用性。供试牧草种为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苏丹草和老芒麦。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发芽率相比较,电导和催腐... 采用一系列试验室和田间试验,以探讨催腐、电导、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根长等活力指标用于评价牧草种批质量和田间出苗率的适用性。供试牧草种为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苏丹草和老芒麦。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发芽率相比较,电导和催腐法可更为有效地预测2种豆科牧草种子的出苗率和划分光叶紫花苕的种批质量;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可更准确地预测苏丹草的出苗率;而发芽指数可更灵敏地划分老芒麦的种批质量。其他活力方法在评价其他质量指标方面未显示出优越性。讨论了影响活力测定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种子 种子活力 标准发芽 田间出苗 种批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潘佳 李荣 +1 位作者 郭耘欣 胡小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2-1048,共7页
采用标准发芽法、胚根突出法、低温发芽法、电导率法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10个种子样品的种子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基于标准发芽法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可将10个种子样品的种子质量分为3级;基于胚根突出法中胚根突出数可将其... 采用标准发芽法、胚根突出法、低温发芽法、电导率法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10个种子样品的种子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基于标准发芽法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可将10个种子样品的种子质量分为3级;基于胚根突出法中胚根突出数可将其分为6级,计数胚根突出数的最适时间为24和28h;基于低温发芽法的活力指数和发芽势可将其分为6级;而电导率法可将其分为7级。因而,电导率法作为紫花苜蓿种子活力评价指标最为敏感,其次为胚根突出法和低温发芽法,标准发芽法最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子活力 标准发芽 胚根突出法 低温发芽 电导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杉木种子活力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徐振飞 过晟鹏 +4 位作者 钱旺 包苗清 林二培 黄华宏 童再康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eolata种子活力测定方法。【方法】以3个不同品种杉木种子为材料,以标准发芽法为参照,比较四氮唑法(TTC)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UVS)测定种子活力时的准确性和便捷性。【结果】标准发芽法...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eolata种子活力测定方法。【方法】以3个不同品种杉木种子为材料,以标准发芽法为参照,比较四氮唑法(TTC)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UVS)测定种子活力时的准确性和便捷性。【结果】标准发芽法测定种子活力最为准确,但耗费时间长,难以开展大批量测定;TTC法测定杉木种子活力准确度不稳定,且操作繁琐;UVS法的测定值与真实萌发率比较接近,有较高可信度,且操作简便。【结论】UVS法可作为快速测定杉木种子活力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杉木 种子活力 标准发芽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UVS) 四氮唑法(T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率法评价紫云英种子活力并预测田间出苗表现 被引量:7
10
作者 陶奇波 孙继鹏 +6 位作者 聂宇婷 张亚锜 孙小同 牛天秀 唐伟 杨超 孙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103,共9页
以不同种源紫云英种子为材料,分析浸种3、6、12、24、36、48和60h的种子浸出液的绝对和相对电导率,并测定各样品的标准发芽率和田间出苗表现,以期探求适宜于紫云英种子的活力评价技术。12个紫云英样品的标准发芽率在87%~97%之间,且回归... 以不同种源紫云英种子为材料,分析浸种3、6、12、24、36、48和60h的种子浸出液的绝对和相对电导率,并测定各样品的标准发芽率和田间出苗表现,以期探求适宜于紫云英种子的活力评价技术。12个紫云英样品的标准发芽率在87%~97%之间,且回归分析表明其和田间出苗率及田间幼苗干重无显著相关性,无法准确反映各种子样品活力水平。随浸种时间增加,种子浸出液的绝对和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且和田间出苗表现的相关性逐渐增强。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浸种24h,种子浸出液的绝对和相对电导率与田间出苗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决定系数分别为0.897和0.876;随浸种时间继续延长,相关性不再显著增加。因此,浸种24h的种子浸出液的绝对或相对电导率均可以作为评价紫云英种子活力且预测田间出苗表现的适宜方法,且能够在1d完成测定,兼具精确性与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发芽 电导率 田间出苗 种子活力 紫云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玉雷 成启明 +5 位作者 都帅 朱月 赵雪梅 郭鹏飞 蔡文静 贾玉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6-23,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培养方法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10个品种紫花苜蓿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温度热水浸种、砂纸打磨和标准发芽试验3种不同方法测定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 为了研究不同培养方法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10个品种紫花苜蓿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温度热水浸种、砂纸打磨和标准发芽试验3种不同方法测定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鲜重、干重、硬实率及千粒重一系列重要指标。结果表明:经过标准发芽试验得到的各品种紫花苜蓿发芽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别较显著,其中“甘农2号”和“陇东”的发芽率较低;砂纸打磨处理后“陇东”种子的硬实率从60.33%降到0.67%,发芽率从36%上升到97.33%;温水浸种处理后各品种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都显著提高,其中最明显的是“陇东”,发芽势从3.67%升到72.33%。结论:在这3种促进苜蓿种子萌发的处理方法中,温水浸种方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适合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在10个苜蓿品种中,发芽率较好的品种是“新疆大叶”“公农2号”和“肇东”,建议在科尔沁沙地地区进行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子 标准发芽 砂纸打磨 温水浸种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种子活力测定方法
12
作者 刘家欣 黄智昊 +3 位作者 陈珊宇 阮关海 胡晋 关亚静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352-356,共5页
为探究适合向日葵种子活力的鉴定方法与指标,本试验搜集了浙江省主栽的向日葵种子材料37份,并筛选出具有明显活力水平差异的6个向日葵种子批。以模拟田间试验的发芽率作为种子活力水平的参照指标,与标准纸卷发芽试验、电导率测定、抗冷... 为探究适合向日葵种子活力的鉴定方法与指标,本试验搜集了浙江省主栽的向日葵种子材料37份,并筛选出具有明显活力水平差异的6个向日葵种子批。以模拟田间试验的发芽率作为种子活力水平的参照指标,与标准纸卷发芽试验、电导率测定、抗冷测定等鉴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标准纸卷发芽试验和抗冷测定可作为向日葵种子活力水平鉴定的优选方法,标准纸卷发芽的发芽指数、抗冷测定发芽率、粒长和千粒重可作为优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种子活力 标准发芽 抗冷测定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