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温度范围测定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杨雪
丁小兰
何增磊
马占鸿
-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147,150,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4JD048)
-
文摘
玉米南方锈病由玉米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其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也随之扩大。对于该病害发病温度范围的测定有助于病害发生范围的区划和病害预防工作的进行。试验将多堆柄锈菌接种到供试玉米材料‘郑单958’上,置于不同温度下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并观察发病情况,从而确定出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病温度范围以及发病最适温度范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病温度范围为15~31℃,最适温度范围为24~27℃。
-
关键词
玉米南方锈病
多堆柄锈菌
发病温度范围
发病最适温度范围
-
Keywords
southern corn rust
Puccinia polysora
the temperature required by southern corn rust
the most optimal temperature required by southern corn rust
-
分类号
S432.1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
-
题名斑点叉尾鮰病毒宿主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凡
袁万安
-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法医室
-
出处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38-841,共4页
-
基金
国家博士基金(20080430853)
广东省自然基金(8451503102000600)
-
文摘
为了解斑点叉尾鮰病毒(CCV)感染宿主范围和CCV病暴发的水温条件。本研究将斑点叉尾鮰、鳙鱼、加州鲈、鲫鱼、南方大口鲇、鲤鱼、胭脂鱼、岩原鲤、四川白甲、草鱼鱼苗各250尾,体质量约为25g,随机分成102组,每组20尾,分别通过浸泡感染、胸腔感染和胸腔感染暴发温度实验,实验期14d。结果表明,加州鲈和南方大口鲇对CCV非常易感,25℃斑点叉尾鮰和南方大口鲇死亡50%,加州鲈40%死亡;28℃斑点叉尾鮰和南方大口鲇全部死亡,加州鲈75%死亡;鲤鱼也会感染但不死亡,实验的其它鱼类没有组织病理学改变和临床症状出现。研究结果表明CCV对加州鲈和南方大口鲇敏感,暴发温度为25℃。
-
关键词
叉尾鮰病毒
宿主
易感性
发病温度
PCR检测
-
Keywords
Channel catfish virus (CCV)
host
pathogenicity
diseased temperature
PCR
-
分类号
S96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