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鸭舌草田间发生消长规律及生态学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温广月 钱振官 +1 位作者 李涛 沈国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1-203,共3页
通过田间调查鸭舌草发生消长规律,室内研究温度、土壤含水量、水层和土层深度对鸭舌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和移栽稻田鸭舌草出苗最高峰分别在播种后17 d和移栽后10 d,即在田间开始保水后10 d;鸭舌草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 通过田间调查鸭舌草发生消长规律,室内研究温度、土壤含水量、水层和土层深度对鸭舌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和移栽稻田鸭舌草出苗最高峰分别在播种后17 d和移栽后10 d,即在田间开始保水后10 d;鸭舌草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最低土壤含水量为90%;水层有利于鸭舌草出苗和生长;只有土壤表层鸭舌草种子才能萌发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杂草 鸭舌草 发生消长规律 生态学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景泰县胡麻田杂草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玉奇 刘敏艳 +2 位作者 胡冠芳 牛树君 胡广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7-49,共3页
通过定点调查,研究了甘肃省景泰县胡麻田一年生杂草的发生消长规律。结果表明:胡麻田杂草从4月5日左右开始出苗,至5月12日全部出齐;杂草在4月28日出现1个出苗高峰,杂草的平均株高在胡麻成熟期达到最高;平均鲜重在胡麻盛花期达到最高。... 通过定点调查,研究了甘肃省景泰县胡麻田一年生杂草的发生消长规律。结果表明:胡麻田杂草从4月5日左右开始出苗,至5月12日全部出齐;杂草在4月28日出现1个出苗高峰,杂草的平均株高在胡麻成熟期达到最高;平均鲜重在胡麻盛花期达到最高。野燕麦的平均株高在胡麻成熟期达到最高,平均鲜重在胡麻盛花期达到最高;藜的平均株高和鲜重在胡麻成熟期达到最高。5月5~12日是防除胡麻田一年生杂草的适宜时期;防除野燕麦的最佳施药时期是4月28日~5月5日;防除藜的最佳施药时期是5月12~19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杂草 发生消长规律 野燕麦 甘肃省景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豌豆田杂草的发生消长及其防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田志慧 沈国辉 张兆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6期5-10,共6页
于2014—2015年对豌豆田杂草的发生消长及其防除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豌豆播种后9 d,田间阔叶杂草开始陆续出苗,至豌豆播种后30 d左右发生量达到峰值。豌豆播后苗前使用33%二甲戊灵EC2 250—3 000 mL/hm^2、96%精异丙甲草胺EC 1 12... 于2014—2015年对豌豆田杂草的发生消长及其防除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豌豆播种后9 d,田间阔叶杂草开始陆续出苗,至豌豆播种后30 d左右发生量达到峰值。豌豆播后苗前使用33%二甲戊灵EC2 250—3 000 mL/hm^2、96%精异丙甲草胺EC 1 125—1 500 mL/hm^2、24%乙氧氟草醚EC 750 mL/hm^2和50%敌草胺WDG 1 500—2 250 mL/hm^2可有效控制一年生杂草的为害;豌豆生长期、繁缕2—4分枝、荠菜和小藜3—4叶期使用480 g/L灭草松AS 1 500—3 000 mL/hm^2能有效防除田间阔叶杂草的为害,且对豌豆出苗和生长均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杂草 发生消长 除草剂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食性甜菜夜蛾发生消长因子分析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加萍 卢霞 施旗新 《上海蔬菜》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ubner)又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迁飞性暴发害虫,国内分布广泛,食性甚杂,能取食甜菜、蔬菜大豆、杂草等100多种植物。该虫在大丰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发生很轻,为偶发性害虫,但近几年来... 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hubner)又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迁飞性暴发害虫,国内分布广泛,食性甚杂,能取食甜菜、蔬菜大豆、杂草等100多种植物。该虫在大丰地区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发生很轻,为偶发性害虫,但近几年来暴发频率增加,危害作物程度加重,仅2001-2002年我市秋季青椒与菠菜因甜菜夜蛾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2-3成。该虫在本地主要危害时间8~10月份,主要危害大白菜、青椒、赤豆、芦笋、青菜、甘蓝、菠菜、萝卜、棉花等作物。目前对甜菜夜蛾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因该虫抗药性较强,多种药对其防效欠佳,严重田块可造成绝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多食性 防控技术 因子分析 发生消长 危害时间 化学防治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红蜘蛛发生消长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颖 柳松梅 梁慧明 《上海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96-97,共2页
红蜘蛛又叫红叶螨,属蜱螨目叶螨科害螨,是我市大豆生产中的主要害虫。该害螨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严重,种群繁殖扩散能力强,农民常常因为发现晚、防治不及时而造成大豆严重减产,甚至绝产,损失惨重。
关键词 大豆生产 综合防治 发生消长规律 红蜘蛛 发生代数 世代重叠 扩散能力 种群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夜蛾发生消长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梁涛 杜兰花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年第18期59-60,共2页
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eae)又名甘蓝夜盗蛾,是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晋中盆地和东部山区菜田均有发生和为害。据2010年6月中旬在榆次区东阳镇蔬菜田调查,该虫发生为害盛期单株最高有51龄幼虫12头.
关键词 甘蓝夜蛾 发生消长规律 防治技术 十字花科蔬菜 发生为害 东部山区 晋中盆地 蔬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门市农村害鼠的发生消长规律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民主 张凯雄 +7 位作者 周远曦 许艳云 许超 刘小团 张琴 彭哲君 廖少龙 高汉红 《湖北植保》 2010年第3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发生消长规律 农村害鼠 天门市 防控对策 农作物品种 江汉平原 一年四季 食物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春麦区麦长管蚜发生消长规律
8
作者 胡晓军 楚建国 +1 位作者 丰秀珍 赵士忠 《山西农业科学》 1985年第1期16-16,共1页
麦长管蚜是我省春麦区麦田蚜虫的优势种,常引起麦类病毒病的发生,流行年份损失很大。现将1978—1984年诱测和系统调查资料作一分析。一、发生规律我省春麦区麦长管蚜田间始见在4月下旬。此时春麦和夏莜表都是刚出苗。历年始见期的前几... 麦长管蚜是我省春麦区麦田蚜虫的优势种,常引起麦类病毒病的发生,流行年份损失很大。现将1978—1984年诱测和系统调查资料作一分析。一、发生规律我省春麦区麦长管蚜田间始见在4月下旬。此时春麦和夏莜表都是刚出苗。历年始见期的前几天日均气温都是10℃左右,蚜虫的出现总伴有较强的偏南风,蚜量总是突增为较大的群体。始见的蚜虫都是有翅成蚜,在田间随机分布,地块中央与边缘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田间 麦类害虫 春麦区 发生消长规律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消长规律初探 被引量:6
9
作者 徐玉霞 刘颖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1期65-66,共2页
通过对双斑长跗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的生活史、习性等方面的研究,明确其各虫态在黑龙江省的历期、习性及发生消长规律。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发生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白粉虱在蔬菜田的发生消长规律和防治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安英鸽 李长青 +5 位作者 赵荔萍 魏凯 王芳 杨冰 孙朋康 王建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6-88,共3页
田间调查表明,温室白粉虱在蔬菜田的发生可分为春季始迁期、春夏缓增期、夏季峰值期、秋季减退期和越冬回迁期5个时期。各种虫态在大棚内均可周年繁殖为害,露地蔬菜田发生期为4~11月。黄板诱杀可消灭大量成虫;叶面喷洒粉虱通杀防治... 田间调查表明,温室白粉虱在蔬菜田的发生可分为春季始迁期、春夏缓增期、夏季峰值期、秋季减退期和越冬回迁期5个时期。各种虫态在大棚内均可周年繁殖为害,露地蔬菜田发生期为4~11月。黄板诱杀可消灭大量成虫;叶面喷洒粉虱通杀防治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白粉虱 发生消长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霄县桔小实蝇发生消长规律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进权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12期59-60,共2页
着重探讨桔小实蝇成虫发生消长规律,为制定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开展各种防治试验,提出保果与治虫并重的防治理念。
关键词 发生消长规律 防治技术 桔小实蝇 云霄县 防治试验 成虫 治虫 保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川县柑桔小实蝇发生消长规律及绿色防控配套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建群 张润 +3 位作者 杨庆文 彭家郁 王凌燕 任丽英 《云南农业科技》 2020年第S01期41-44,共4页
柑桔小实蝇是水果生产上的主要害虫,该虫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水果产量和品质。文章调查出柑桔小实蝇发生危害特点,通过2007—2019年共12年的调查,分析出宾川县柑桔小实蝇成虫发生消长规律,发生盛期在8月中旬至11月中旬,高峰期在9月下旬;诱... 柑桔小实蝇是水果生产上的主要害虫,该虫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水果产量和品质。文章调查出柑桔小实蝇发生危害特点,通过2007—2019年共12年的调查,分析出宾川县柑桔小实蝇成虫发生消长规律,发生盛期在8月中旬至11月中旬,高峰期在9月下旬;诱虫量逐年增加;发生时间逐年提前,直至2014年周年发生。根据发生危害特点和发生消长规律,制定出“栽培管理为基础、统防统治为手段、幼果套袋为重点、捡果清园为关键、诱杀成虫为核心、药剂防治为辅助”的技术路线,研究出“捡除虫果,清洁果园;抓住时机,诱杀成虫;翻耕土壤,杀死虫蛹;高效、精准,药剂防控;果实套袋,适时采收;果园养鸡,消灭虫蛹”6项先进适用的绿色防控综合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小实蝇 发生消长规律 绿色防控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稻螟蛉发生消长规律与防治建议
13
作者 李慧 刘颖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11期70-71,共2页
通过对稻螟蛉在黑龙江省的发生监测,调查研究其生活史、习性、发生世代等规律,明确其在本地区的发生消长规律并提出防治技术建议。
关键词 稻螟蛉 发生消长规律 防治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霜霉病发生消长规律与影响因素
14
作者 王继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发生消长规律 影响因素 霜霉病 洋葱 产量损失 出口基地 种植面积 播种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鹤庆南美斑潜蝇发生消长监测与应用
15
作者 赵丽璋 《云南农业科技》 2002年第B12期198-201,共4页
1996年南美斑潜蝇(LiriomyzaHuidobrensis)传入到鹤庆县高海拔地区,在蚕豆和蔬菜等作物上猖獗危害,给植保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为了控制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危害,笔者通过2年的系统监测,逐步查明了其在低纬高海拔地区的发生消长规律,为指... 1996年南美斑潜蝇(LiriomyzaHuidobrensis)传入到鹤庆县高海拔地区,在蚕豆和蔬菜等作物上猖獗危害,给植保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为了控制南美斑潜蝇的发生、危害,笔者通过2年的系统监测,逐步查明了其在低纬高海拔地区的发生消长规律,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鹤庆县 南美斑潜蝇 发生消长规律 监测技术 应用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柑桔病虫发生消长新动态及防治策略
16
作者 徐云龙 《现代园艺》 2009年第10期36-37,44,共3页
江西省柑桔栽培历史悠久,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柑桔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2007年柑桔栽培面积超过28万hm^2,产量150万t。在柑桔产业不断发展和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形成过程中,各种柑桔的病虫... 江西省柑桔栽培历史悠久,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柑桔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2007年柑桔栽培面积超过28万hm^2,产量150万t。在柑桔产业不断发展和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形成过程中,各种柑桔的病虫危害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新的问题,下面将其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病虫 江西省 发生消长 防治 自然生态环境 柑桔产业 栽培历史 栽培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塔区2019—2020年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消长规律
17
作者 李菊 合梅 +2 位作者 何旖旎 吴洲利 赵艳梅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1期41-43,共3页
红塔区玉米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4月26日在研和街道秀溪、可官,春和街道团山等春玉米上零星发生危害,到6月中旬随着外地虫源的迁入全区玉米种植区域均发生危害,表现出发展速度快,发生危害重的特点。为了掌握其发生消长规律,红塔区植保植... 红塔区玉米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4月26日在研和街道秀溪、可官,春和街道团山等春玉米上零星发生危害,到6月中旬随着外地虫源的迁入全区玉米种植区域均发生危害,表现出发展速度快,发生危害重的特点。为了掌握其发生消长规律,红塔区植保植检站于2019—2020年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草地贪夜蛾在红塔区主害期为5—7月,防控重点时段为5月下旬—7月中旬,本地越冬虫源较少,主要是外地迁入虫源繁殖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草地贪夜蛾 发生消长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耳叶水苋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涛 沈国辉 +5 位作者 平立锋 陆保理 钱振官 温广月 甘惠哗 王卫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175,共4页
为明确上海地区稻田新优势杂草耳叶水苋的发生规律,对上海地区稻田中耳叶水苋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定点观察,并在室内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耳叶水苋发生周期长,有两个明显的发生高峰,分别为水稻播种后第1周和第3周... 为明确上海地区稻田新优势杂草耳叶水苋的发生规律,对上海地区稻田中耳叶水苋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定点观察,并在室内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耳叶水苋发生周期长,有两个明显的发生高峰,分别为水稻播种后第1周和第3周。水稻播种后45d,耳叶水苋种群数量达到最大,随后,种群数量逐渐下降。耳叶水苋的种子在23-27℃条件下发芽最好。作为一种水生杂草,其种子在土壤含水量40%~60%的湿润或饱和状态下,发芽率较高,且耳叶水苋的种子对水层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即使处于10cm水层下也可以正常萌发。耳叶水苋种子极小,其顶土能力较差,覆盖0.5cm土层能有效抑制其出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叶水苋 发生消长规律 生物学特性 种群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棉间作田叶螨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卫中 刘正兴 《农村科技》 2011年第6期18-19,共2页
一、叶螨发生消长规律 1.越冬叶螨发生规律 枣棉间作田叶螨在树根基部老翘皮处及田埂杂草根部越冬。春季田间杂草萌发时,越冬叶螨从树根基部及田埂杂草根部开始向杂草上转移取食。4月9日,枣树树根基部平均单株有螨1.4头,有螨株率60%... 一、叶螨发生消长规律 1.越冬叶螨发生规律 枣棉间作田叶螨在树根基部老翘皮处及田埂杂草根部越冬。春季田间杂草萌发时,越冬叶螨从树根基部及田埂杂草根部开始向杂草上转移取食。4月9日,枣树树根基部平均单株有螨1.4头,有螨株率60%左右。田间杂草蒲公英平均单株有螨5.29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规律 叶螨 防治技术 枣树 间作 发生消长规律 田埂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荚螟在北京地区红小豆田为害消长规律及药剂防治 被引量:5
20
作者 丁凯 郝少东 +6 位作者 王进忠 濮绍京 雷广军 郭力 张鹏飞 石小玉 张志勇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6-21,共6页
采用田间普查、定点调查和灯光诱集的方法明确了北京地区豇豆荚螟Marucavitrata发生特点及其在红小豆田的种群消长规律,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结果表明,豇豆螟幼虫共有5个龄期,低龄幼虫喜食红小豆细嫩的花蕊,造成... 采用田间普查、定点调查和灯光诱集的方法明确了北京地区豇豆荚螟Marucavitrata发生特点及其在红小豆田的种群消长规律,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结果表明,豇豆螟幼虫共有5个龄期,低龄幼虫喜食红小豆细嫩的花蕊,造成落花、落蕾.幼虫钻入豆荚时取食红小豆种子,有转荚为害习性.成虫对黑光灯和高压汞灯趋性不明显.北京地区豇豆荚螟发生为害开始于红小豆的始花期,集中在红小豆盛花期,豆花、豆荚上的幼虫数量在8月末达到高峰.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当红小豆田中的豇豆荚螟幼虫数在防治指标(百花/荚虫数5~6头)以上时,稀释1000倍液的5%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红小豆田豇豆荚螟幼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剂高氯甲维盐和阿维菌素,而且持效期在20d以上,具有明显的保花护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荚螟 红小豆 发生消长动态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