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球速计量指标强化球速意识──少年女排发球攻击性训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13-17,共5页
高球速是排球发球攻击性的第一特征,其它特征均受其影响和制约.所以,排球发球训练中,对攻击性的要求,主要是指发球的球速.通过对江苏省体校女排在发球训练中,应用球速计量指标,强化球速意识,提高发球攻击性的训练研究,证明:... 高球速是排球发球攻击性的第一特征,其它特征均受其影响和制约.所以,排球发球训练中,对攻击性的要求,主要是指发球的球速.通过对江苏省体校女排在发球训练中,应用球速计量指标,强化球速意识,提高发球攻击性的训练研究,证明:应用球速计量指标,进行量化,直观地教学训练,是提高发球攻击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速 发球攻击性 少年女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提高发球攻击性问题的初探
2
作者 姜冠军 孙燕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30-32,41,共4页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强有力的发球不但可以破环对方的进攻和直接得分。而且还可以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排球规则规定,“只有发球队胜一球时才能得分。”所以有人说发好球是保证比赛胜利的先决条件。70年代出现拦发球技术后,发球受到...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强有力的发球不但可以破环对方的进攻和直接得分。而且还可以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排球规则规定,“只有发球队胜一球时才能得分。”所以有人说发好球是保证比赛胜利的先决条件。70年代出现拦发球技术后,发球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特别是心理上威胁比较大,使发球攻击性明显下降。1984年10月国际排联修改了规则,取消了拦发球技术。这样又促进了发球技、战术的改革与创新。几年来我国各队都在积极研究发球技、战术,过去清一色的发后排情况已不存在,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好势头。那么怎样发球能收到最好效果呢?在全运会排球顶赛南昌赛区,我们观摩了排球比赛,并对发球情况进行的分析统计,在落点上找出了发球的某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球攻击性 发球技术 改革与创新 排球比赛 发球 心理压力 战术 发球落点 规则规定 比赛名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目前排球发球的攻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49-51,30,共4页
1、前言1984年10月,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修改了排球竞赛规则,取消了拦发球和第一次接球的连击,(除上手传球)使排球比赛出现了新的变化。规则改动对排球技、战术的影响,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取消拦发球刺激了发球技、战... 1、前言1984年10月,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修改了排球竞赛规则,取消了拦发球和第一次接球的连击,(除上手传球)使排球比赛出现了新的变化。规则改动对排球技、战术的影响,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取消拦发球刺激了发球技、战术的发展,使发球的攻击性明显提高,规则的修改有利于发球一方。另一种看法是:取消了一传的“连击”判罚,使接发球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一传的失误减少,削弱了发球的攻击性,有利于接发球一方。规则变动究竟是利于发球一方还是接发球一方,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由此涉及如何估价发球在比赛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球攻击性 发球 排球发球 全运会 排球竞赛规则 规则修改 排球比赛 成功率 上手传球 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排球发球的攻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冉强辉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3年第4期46-50,共5页
自从一传运用小臂垫球技术之后,发球和一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呈平衡状态。为了充分显示发球的威力,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必须大力提高发球的攻击性。许多排球行家曾大声疾呼;“提高发球攻击性,是我国各排球队极富潜力又亟待突破... 自从一传运用小臂垫球技术之后,发球和一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呈平衡状态。为了充分显示发球的威力,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必须大力提高发球的攻击性。许多排球行家曾大声疾呼;“提高发球攻击性,是我国各排球队极富潜力又亟待突破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通过观看1981年世界杯排球赛和1982年世界锦标赛的电视录象,观摩1983年上海“火车杯”男排邀请赛和第五届全运会男排决赛,并对部分场次的发球进行了统计,同时翻阅了国内外一些有关发球的文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球攻击性 排球发球 发球 发球战术 运动员 世界杯排球赛 世界锦标赛 排球竞赛 垫球技术 中国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球发球的技战术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英心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4-75,共2页
排球发球的技战术应用李英心TECHNICALANDTACTICALAPPLICATIONINSERVICEOFVOLLEYBALL¥LiYingxin1排球发球规则修改带来的新动向从1995年开始,排球比赛规则对发球... 排球发球的技战术应用李英心TECHNICALANDTACTICALAPPLICATIONINSERVICEOFVOLLEYBALL¥LiYingxin1排球发球规则修改带来的新动向从1995年开始,排球比赛规则对发球上进行了修改,由原来固定在发球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球发球 发球效果 发球落点 发球速度 战术应用 组织进攻 发球 发球攻击性 排球比赛 判断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跳发球技术击球部位、击球点位置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白海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1期56-59,共4页
一、前言近年来,由于各种快攻战术的发展变化,给前排拦网和后排防守带来较大的困难和压力,如何加强发球攻击性、制约进攻战术的发挥、提高发球的作用是当前排球运动发展趋势之一。七十年代以前,国内外男排诸强队多采用勾手飘球和上手飘... 一、前言近年来,由于各种快攻战术的发展变化,给前排拦网和后排防守带来较大的困难和压力,如何加强发球攻击性、制约进攻战术的发挥、提高发球的作用是当前排球运动发展趋势之一。七十年代以前,国内外男排诸强队多采用勾手飘球和上手飘球为主的发球技术。然而,随着接发球垫击技术发展和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球技术 击球部位 击球点距 勾手飘球 排球运动 水平距离 上手飘球 发展变化 发球攻击性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球区扩大对一攻战术组成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禄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30,共1页
为了探讨发球区扩大对一攻战术组成率的影响,对1996年全国女排锦标赛(漳州赛区)甲A8个队发球的站位、线路、落点与发球效果作了技术统计。把9m宽的发球区平分成右(原发球区)、中、左3个发球区;把直线发到插上二传站位的区域称为直后区,... 为了探讨发球区扩大对一攻战术组成率的影响,对1996年全国女排锦标赛(漳州赛区)甲A8个队发球的站位、线路、落点与发球效果作了技术统计。把9m宽的发球区平分成右(原发球区)、中、左3个发球区;把直线发到插上二传站位的区域称为直后区,斜线发到插上二传站位的区域称为斜后区,落点在插上二传侧面对应的区域称为侧对区。将不同发球区与不同线路和落点的发球统计数,分别进行发球效果的百分比计算,结果是:(1)右、中、左3个发球区发球的一攻战术组成率分别是54.5%、50.2%、5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攻战术组成率 发球 斜后区 侧对区 直后区 发球效果 二传 技术统计 斜线球 发球攻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排球比赛决胜局发球手段选择之浅见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剑辉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5-20,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新规则规定,第五局采用每球得分制。这一规定,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排球各项技战术的发展。就发球来讲,在决胜局面临三种选择:1.继续保持前四局发球的攻击性,但会造成一定的失误,直接失分。2.为了减少发球失误率,从而降低... 一、问题的提出新规则规定,第五局采用每球得分制。这一规定,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排球各项技战术的发展。就发球来讲,在决胜局面临三种选择:1.继续保持前四局发球的攻击性,但会造成一定的失误,直接失分。2.为了减少发球失误率,从而降低发球的攻击性,因此却使对方一攻成功率提高,也会直接失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球 发球攻击性 决胜局 技战术指导思想 每球得分制 发球失误 成功率 新规则 失分 失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球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国勋 《中国体育科技》 1981年第3期28-30,共3页
一、发球技术在排球运动中的作用发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排球比赛以发球开始对抗争夺。发球能直接得分和有效地破坏对方的组织进攻。所以,它是一种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力进攻武器。发球技术的发展对排球其它技术的发展有着... 一、发球技术在排球运动中的作用发球是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排球比赛以发球开始对抗争夺。发球能直接得分和有效地破坏对方的组织进攻。所以,它是一种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力进攻武器。发球技术的发展对排球其它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直接促使一传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发球和一传是一对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斗争。发球技术是在一传技术由不适应到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球技术 排球运动员 发球攻击性 发展趋势 勾手大力发球 五十年代 一传 基本技术 相互依存 垫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届全运会排球决赛调研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倪丰国 刘宗耀 《中国体育科技》 1984年第11期1-35,共35页
(一)概况五届全运会女排决赛于1983年9月18日至10月1日在上海举行。获得决赛资格的是上半年全运会预赛四个赛区的前三名队,即南京赛区的江苏队、四川队和山东队;沈阳赛区的上海队、辽宁队和山西队;成都赛区的八一队、北京队和云南队以... (一)概况五届全运会女排决赛于1983年9月18日至10月1日在上海举行。获得决赛资格的是上半年全运会预赛四个赛区的前三名队,即南京赛区的江苏队、四川队和山东队;沈阳赛区的上海队、辽宁队和山西队;成都赛区的八一队、北京队和云南队以及郑州赛区的福建队、浙江队和湖南队等总共十二支国内劲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运会 发球攻击性 后排防守 得失分 拦网 决赛 发球 失误率 男排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