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耳热处理降低石墨烯/环氧树脂发热涂层的体积电阻率
1
作者 张朋 刘舒 +1 位作者 魏志凯 孙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77,共6页
石墨烯基发热涂层一项重要的用途是降低其体积电阻率。文中结合发热涂层本身可以产热的特点,对涂层施加电压让其产热来对涂层进行焦耳热处理以降低涂层的体积电阻率。首先研究了通电焦耳热处理后的涂层体积电阻率随处理温度、时间和周... 石墨烯基发热涂层一项重要的用途是降低其体积电阻率。文中结合发热涂层本身可以产热的特点,对涂层施加电压让其产热来对涂层进行焦耳热处理以降低涂层的体积电阻率。首先研究了通电焦耳热处理后的涂层体积电阻率随处理温度、时间和周期的变化,然后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说明了涂层体积电阻率降低的原因以及该过程与外热处理的区别,讨论了石墨烯含量、片径大小对处理后的涂层体积电阻率降低的影响,最后对处理前后涂层的发热温度进行了比较:对涂层进行130℃,30 min的处理后,涂层在60 V电压下,表面发热温度由67.6℃升高到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耳热处理 发热涂层 体积电阻率 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碳基发热涂层为热源的新型炒茶机
2
作者 秦灿珂 陈星蔓 +2 位作者 张金瑶 吴慎将 李党娟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114,共4页
目的:解决传统炒茶装置加热不均、热损失及功耗高等问题。方法:采用碳基高温发热涂层新材料,在微晶玻璃炒茶器皿底部通过喷涂的方式,形成面状加热源,设计了集炒茶、杀青和传送为一体的新型炒茶机;基于STM32设计了温度探测、温度控制及... 目的:解决传统炒茶装置加热不均、热损失及功耗高等问题。方法:采用碳基高温发热涂层新材料,在微晶玻璃炒茶器皿底部通过喷涂的方式,形成面状加热源,设计了集炒茶、杀青和传送为一体的新型炒茶机;基于STM32设计了温度探测、温度控制及显示、炒茶揉茶切换等电路模块。结果:新型炒茶机的整机功耗最大1 kW,整机尺寸350 mm×150 mm×280 mm,温控范围20~400℃,温控精度±1℃;解决了传统手工制作茶叶过程中炒茶温控不精确、揉茶工序力度不可控的缺点。结论:将杀青和揉茶两道工序结合起来,能够实现“三杀三揉”工艺的自主动作切换青茶制作过程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制作 发热涂层 传送装置 揉茶 炒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