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体发泡法制备工艺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7
1
作者 于利民 王录才 王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28-30,69,共4页
论述了国内外泡沫金属生产中熔体发泡法制备工艺的发展形势,并对熔体发泡法中不同种发泡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概述。介绍了国内外对采用熔体发泡法生产泡沫金属所做的各种试探性研完,总结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所存在的不... 论述了国内外泡沫金属生产中熔体发泡法制备工艺的发展形势,并对熔体发泡法中不同种发泡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概述。介绍了国内外对采用熔体发泡法生产泡沫金属所做的各种试探性研完,总结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所存在的不足,对不同种发泡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关键技术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最后对熔体发泡法生产泡沫金属的发展前景做了前瞻性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发泡法 制备工艺 沫金属 直接吹气 金属氢化物分解发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铝过程中无泡层的形成与控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兵 曹卓坤 +2 位作者 王永 姚广春 华中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68-1273,共6页
对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铝过程中无泡层的形成与控制进行研究,考察熔体中加入金属镁后的表面张力以及镁的加入对无泡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铝制备过程中无泡层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发泡初期短时间内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气泡... 对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铝过程中无泡层的形成与控制进行研究,考察熔体中加入金属镁后的表面张力以及镁的加入对无泡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铝制备过程中无泡层的形成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发泡初期短时间内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气泡向上运动,部分液体残留在底部形成无泡层;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为气泡长大过程,由于液膜液体与Plateau边界处处存在压力差,促使液膜处的液体流向Plateau边界处,最后通过Plateau通道流向底部形成无泡层;向加入3%Ca(质量分数)的纯铝熔体中再加入0.5%Mg后,熔体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泡沫体中无泡层的厚度得到很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沫铝 熔体发泡法 黏度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比对化学发泡法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运华 冷文辉 +3 位作者 陈仕强 罗战 王兰 蔡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33,共4页
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普通硅酸盐与硫铝酸盐水泥两种胶凝材料体系的泡沫混凝土,研究了水胶比对泡沫混凝土流动度、干密度、孔结构与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水胶比由0.45增大到0.65时,普通硅酸盐水泥体系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与... 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普通硅酸盐与硫铝酸盐水泥两种胶凝材料体系的泡沫混凝土,研究了水胶比对泡沫混凝土流动度、干密度、孔结构与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水胶比由0.45增大到0.65时,普通硅酸盐水泥体系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与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而feret(mean)孔径先减小后增大;硫铝酸盐水泥体系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feret(mean)孔径先增加后减小,而干密度先减小后增加;当水胶比为0.55时,两种胶凝材料体系泡沫混凝土干密度、feret(mean)孔径与抗压强度都达到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泡法 沫混凝土 干密度 孔结构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锆熔体发泡法制备小孔径泡沫铝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大武 孙挺 +2 位作者 姚广春 张小明 李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3-148,共6页
以ZrH2为发泡剂,采用熔体发泡法制备铝基小孔径泡沫铝,分析其制备过程及影响孔结构的因素;优化实验室制备泡沫铝的工艺条件;借助图形分析方法表征泡沫铝的孔径分布,并与TiH2制备的泡沫铝进行了对比;采用改进座滴装置研究铝合金与氢化物... 以ZrH2为发泡剂,采用熔体发泡法制备铝基小孔径泡沫铝,分析其制备过程及影响孔结构的因素;优化实验室制备泡沫铝的工艺条件;借助图形分析方法表征泡沫铝的孔径分布,并与TiH2制备的泡沫铝进行了对比;采用改进座滴装置研究铝合金与氢化物的润湿行为。结果表明:ZrH2较适合制备小孔径泡沫铝;优化工艺条件为:Al650g,增粘剂Ca的加入量2.5%,发泡剂ZrH2的加入量1.0%,发泡温度680℃,搅拌时间1.5min,保温时间2.5min;制备的泡沫铝孔径均匀,平均孔径小于1.5mm;ZrH2在铝合金中的润湿特点是导致泡沫铝孔径较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沫铝 熔体发泡法 氢化锆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发泡法制备超细氧化铝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家跃 肖昂 +1 位作者 杜海燕 李庚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7-261,共5页
以Al(NO3)3·9H2O和氨水为原料,用溶胶-发泡法制得α Al2O3超细粉末,研究了铝盐的浓度、氨水的滴加速度、分散剂、吸附剂和发泡剂等因素对氧化铝粒径的影响,并用XRD、DTA-TG、IR和BET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在1200℃... 以Al(NO3)3·9H2O和氨水为原料,用溶胶-发泡法制得α Al2O3超细粉末,研究了铝盐的浓度、氨水的滴加速度、分散剂、吸附剂和发泡剂等因素对氧化铝粒径的影响,并用XRD、DTA-TG、IR和BET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在1200℃下焙烧的氧化铝样品为纯的α相。DTA-TG结果表明,样品在高温固相反应期间有两个明显的失重峰,另外在327 0,386 0,404 0和587 0℃,样品有4个较为明显的吸热峰。IR表征表明,在876 39~448 72cm-1,随着样品粒径的增大,红外吸收带会明显变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分析结果表明,γ Al2O3和α Al2O3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26 8290m2/g和78 8238m2/g,且它们都属于中孔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α Al2O3粉体粒度较均匀、平均粒径小于5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超细 溶胶-发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法制备轻质莫来石结合氧化铝空心球制品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阔 吕艳华 +4 位作者 袁波 王刚 曹喜营 曹迎楠 韩建燊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4-357,共4页
为了改善莫来石结合氧化铝空心球制品的隔热性能,以氧化铝微粉、二氧化硅微粉和≤3 mm的氧化铝空心球为主要原料,采用发泡法结合凝胶注模工艺制备了轻质莫来石结合氧化铝空心球制品,并研究了发泡时间(5、10、15和20 min)对试样的体积密... 为了改善莫来石结合氧化铝空心球制品的隔热性能,以氧化铝微粉、二氧化硅微粉和≤3 mm的氧化铝空心球为主要原料,采用发泡法结合凝胶注模工艺制备了轻质莫来石结合氧化铝空心球制品,并研究了发泡时间(5、10、15和20 min)对试样的体积密度、气孔率、耐压强度、显微结构和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试样的基质部分为气孔孔径50~100μm的多孔结构,与氧化铝空心球结合紧密;随着发泡时间增加,试样的气孔率增加,而体积密度、耐压强度和热导率降低;当发泡时间为20 min时,试样体积密度为0. 71 g·cm-3,气孔率为80. 2%,常温耐压强度为1. 81 MPa,600℃热导率为0. 467 W·m^(-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空心球制品 莫来石 发泡法 时间 强度 热导率 体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金属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录才 于利民 王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9-62,共4页
对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金属的几种主要工艺及其新的发展作了概述,介绍了其工艺过程,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情况。最后对熔体发泡法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熔体发泡法 沫金属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法制备莫来石轻质耐火材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董童霖 王玺堂 +2 位作者 程鹏 占文 周秀坤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84-187,共4页
以黏土、工业氧化铝、石英砂为主要原料,采用发泡法制备莫来石轻质耐火材料,研究了发泡剂的种类、发泡工艺、耐火纤维加入量对莫来石轻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为发泡剂,其加入量为1%时,试样的容重... 以黏土、工业氧化铝、石英砂为主要原料,采用发泡法制备莫来石轻质耐火材料,研究了发泡剂的种类、发泡工艺、耐火纤维加入量对莫来石轻质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为发泡剂,其加入量为1%时,试样的容重最轻;加入糊精可以提高试样烧结后的强度,最佳加入量为5%;而搅拌时间为8~11min或发泡温度为50℃时,试样烧结后强度最大。引入硅酸铝耐火纤维对试样的容重和气孔率影响不大,但可明显提高烧结后试样的强度,其加入量以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耐火材料 莫来石 发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法合成纳米氧化铝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志林 晁自胜 万惠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32-1036,共5页
采用发泡法合成了粒径约为 1 5 nm的氧化铝。考察了发泡剂种类、发泡剂 (柠檬酸 ) /Al3+、蒸发温度、发泡温度等制备条件对粒子形成过程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 ,发泡剂的稳定性和适度的络合能力是合成纳米氧化铝的重要因素 ,在有机配... 采用发泡法合成了粒径约为 1 5 nm的氧化铝。考察了发泡剂种类、发泡剂 (柠檬酸 ) /Al3+、蒸发温度、发泡温度等制备条件对粒子形成过程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 ,发泡剂的稳定性和适度的络合能力是合成纳米氧化铝的重要因素 ,在有机配体 (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 )和水溶性高分子 (聚乙烯醇、聚乙二醇 )中 ,得到的柠檬酸粒径最小 ;在制备条件中蒸发温度和发泡温度对得到的氧化铝颗粒的影响较大 ,蒸发温度在 70~90℃ ;发泡温度在 1 2 0~ 1 5 0℃时为最佳。用 XRD,IR,DTG-DSC,TEM和 NMR等方法进行表征 ,探讨了发泡剂在合成纳米氧化铝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法 合成 纳米氧化铝 表征 柠檬酸 乙二胺四乙酸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发泡法制备多孔氧化铝隔热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林 杜景红 +1 位作者 甘国友 严继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97-99,共3页
结合凝胶注模和发泡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隔热材料,研究了发泡剂用量、固相含量和烧结温度等对氧化铝陶瓷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泡剂用量为1wt%、固相含量为45vol%、烧结温度为1500℃时,可制备出总气孔率和闭气孔率高、孔径较小且... 结合凝胶注模和发泡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隔热材料,研究了发泡剂用量、固相含量和烧结温度等对氧化铝陶瓷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泡剂用量为1wt%、固相含量为45vol%、烧结温度为1500℃时,可制备出总气孔率和闭气孔率高、孔径较小且分布均匀、强度高和热导率低的多孔氧化铝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发泡法 氧化铝多孔陶瓷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法制备氧化铝基多孔陶瓷(Ⅱ):氧化铝复相多孔陶瓷的制备、组成、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刚 袁波 +5 位作者 韩建燊 董宾宾 陈阔 吴海波 曹贺辉 张利萍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9-333,343,共6页
针对凝胶注模体系所用有机物有毒的问题,以溶胶凝胶成型和水泥固化成型代替经典的凝胶注模体系,并以氧化铝粉体为主要原料,结合发泡法工艺制备了氧化铝-莫来石和氧化铝-六铝酸钙两种复相多孔陶瓷。结果表明:除氧化铝含量稍低外,氧化铝... 针对凝胶注模体系所用有机物有毒的问题,以溶胶凝胶成型和水泥固化成型代替经典的凝胶注模体系,并以氧化铝粉体为主要原料,结合发泡法工艺制备了氧化铝-莫来石和氧化铝-六铝酸钙两种复相多孔陶瓷。结果表明:除氧化铝含量稍低外,氧化铝复相多孔陶瓷在制备工艺、微结构和各项物理性能等方面与纯氧化铝多孔陶瓷都非常接近。通过发泡法制备的氧化铝基系列多孔陶瓷具有低密度、高强度、低热导率等特点,节能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相多孔陶瓷 发泡法 溶胶凝胶 水泥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法-溶胶凝胶成型工艺制备莫来石晶须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龙庆 冯涛 +3 位作者 王刚 董宾宾 袁波 张琪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6-329,333,共5页
为了获得长度较长、长径比大的莫来石晶须,以w(Al_2O_3)>98%、d_(50)=3μm的α-Al_2O_3微粉为铝源,w(SiO_2)>95%、d_(50)=2μm的熔融石英和工业级硅溶胶为硅源,工业级Al F_3·3H_2O为助剂,PAA为发泡剂,采用发泡法-溶胶凝胶成... 为了获得长度较长、长径比大的莫来石晶须,以w(Al_2O_3)>98%、d_(50)=3μm的α-Al_2O_3微粉为铝源,w(SiO_2)>95%、d_(50)=2μm的熔融石英和工业级硅溶胶为硅源,工业级Al F_3·3H_2O为助剂,PAA为发泡剂,采用发泡法-溶胶凝胶成型工艺制备莫来石晶须,研究了Al F_3·3H_2O添加量(w)分别为2.5%、5%、7.5%、10%和15%以及热处理温度分别为1 200、1 300、1 400、1 500和1 600℃时对试样莫来石化及生成晶须形貌的影响,并用XRD、SEM对热处理后试样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制备莫来石晶须的最佳工艺条件是Al F_3·3H_2O添加量为7.5%(w),热处理条件为1 500℃保温6 h;2)生成的莫来石晶须长度可达360μm,直径3~9μm,长径比40~120;3)莫来石晶须的生长机制遵循气-固(VS)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晶须 氟化铝 气-固(VS)机制 发泡法 长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微粉对发泡法-凝胶注模制备氧化铝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宾宾 王刚 +2 位作者 袁波 韩建燊 陈阔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9-272,共4页
为了降低发泡法结合凝胶注模制备氧化铝多孔陶瓷的烧后线收缩率,提高高温力学性能,在原料中引入SiO_(2)微粉,研究了SiO_(2)微粉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对1650℃烧后试样的线收缩率、加热永久线变化率(1650℃10 h)... 为了降低发泡法结合凝胶注模制备氧化铝多孔陶瓷的烧后线收缩率,提高高温力学性能,在原料中引入SiO_(2)微粉,研究了SiO_(2)微粉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20%)对1650℃烧后试样的线收缩率、加热永久线变化率(1650℃10 h)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显微结构和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SiO_(2)微粉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烧后线收缩率和加热永久线收缩率逐渐减小;1650℃烧后试样主晶相为刚玉和莫来石相;当SiO_(2)微粉的加入量为15%(w)时,烧后试样的显微结构较为致密且具有较高的常温力学性能及抗折强度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 氧化铝 SiO_(2)微粉 发泡法 凝胶注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法制备氧化铝基多孔陶瓷(Ⅰ):纯氧化铝多孔陶瓷及其大尺寸样品的制备和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刚 袁波 +4 位作者 韩建燊 董宾宾 陈阔 吴海波 曹贺辉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1-328,共8页
以氧化铝粉体为主要原料,采用发泡法结合凝胶注模成型制备了纯氧化铝多孔陶瓷。主要研究了泡沫浆料的稳定性、凝胶体系、干燥和烧成制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并通过颗粒级配、选取不同活性的粉体和添加化学干燥控制剂等方法优化了大尺寸试... 以氧化铝粉体为主要原料,采用发泡法结合凝胶注模成型制备了纯氧化铝多孔陶瓷。主要研究了泡沫浆料的稳定性、凝胶体系、干燥和烧成制度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并通过颗粒级配、选取不同活性的粉体和添加化学干燥控制剂等方法优化了大尺寸试样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长链分子可起到稳定气泡的作用,采用控温控湿的方式可避免干燥阶段开裂,烧成阶段的温度可根据烧结试样微结构与强度确定;气孔参数可通过固含量与发泡剂加入量进行调控。通过颗粒级配,坯体的干燥线收缩和烧成线收缩可显著降低;添加化学干燥控制剂可降低干燥时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添加不同活性的粉体,可以将收缩均匀地分散到较宽的温度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基多孔陶瓷 发泡法 凝胶注模 线收缩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法制备硅藻土多孔陶瓷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磊 梁峰 +2 位作者 王军凯 邓先功 张海军 《耐火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4-338,共5页
为了改善多孔陶瓷的隔热性能,以工业硅藻土为原料,Isobam-104为分散剂和结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泡剂,十二烷基硫酸三乙醇胺为发泡剂,通过发泡注浆成型工艺制备了硅藻土多孔陶瓷,并研究了烧成温度(分别为1 100、1 150、1 200和1 250℃... 为了改善多孔陶瓷的隔热性能,以工业硅藻土为原料,Isobam-104为分散剂和结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泡剂,十二烷基硫酸三乙醇胺为发泡剂,通过发泡注浆成型工艺制备了硅藻土多孔陶瓷,并研究了烧成温度(分别为1 100、1 150、1 200和1 250℃)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成温度的提高,所制备多孔陶瓷的显气孔率逐渐降低,耐压强度逐渐增大;当烧成温度为1 100℃时,多孔陶瓷的显气孔率和耐压强度分别为84.5%和1.11 MPa;当烧成温度增至1 200℃时,试样的显气孔率和耐压强度分别为83.4%和2.01 MPa,其在200℃下的热导率为0.105 W·m^(-1)·K^(-1),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综合考虑硅藻土多孔陶瓷的各项性能认为,其最佳烧成条件为1 200℃保温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多孔陶瓷 发泡法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发泡法与吹气法制备A356合金泡沫铝的微观组织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宇通 袁文文 李言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030-7034,共5页
以A356铝合金为原料,通过熔体发泡法与吹气法分别制备了泡沫铝。其中,吹气法工艺分别采用Al2O3及SiC颗粒制备了样品。运用光镜、SEM、EDS、XRD等检测技术,对两种方法制备的泡沫铝的泡壁微观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了组织中第二相在... 以A356铝合金为原料,通过熔体发泡法与吹气法分别制备了泡沫铝。其中,吹气法工艺分别采用Al2O3及SiC颗粒制备了样品。运用光镜、SEM、EDS、XRD等检测技术,对两种方法制备的泡沫铝的泡壁微观组织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分析了组织中第二相在泡沫稳定性中的作用。运用图像分析软件统计了各种第二相在组织中的平均面积分数,通过阳极覆膜技术确定了初生铝平均晶粒大小,而共晶硅的变质等级依据美国铸造协会的标准判定。结果表明,由于原料及工艺的不同使得两种泡沫铝在物相组成、各相面积分数、平均尺寸、初生铝相晶粒大小、共晶硅相变质等级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沫铝 熔体发泡法 吹气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级配对发泡法-凝胶注模制备Al_2O_3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宾宾 王刚 +2 位作者 袁波 葛会宾 陶力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5-337,342,共4页
为了降低Al2O3多孔陶瓷制备过程中的干燥后收缩和烧后收缩,提高成品率,将d50分别为25.1、9.4和1.1μm的粗、中、细Al2O3粉体按粗粉中粉细粉质量比分别为50 40 10、10 40 50和100%全细粉的级配方式制备Al2O3泡沫浆料,研究颗粒级配对浆料... 为了降低Al2O3多孔陶瓷制备过程中的干燥后收缩和烧后收缩,提高成品率,将d50分别为25.1、9.4和1.1μm的粗、中、细Al2O3粉体按粗粉中粉细粉质量比分别为50 40 10、10 40 50和100%全细粉的级配方式制备Al2O3泡沫浆料,研究颗粒级配对浆料黏度、干燥生坯的线收缩、烧后试样的线收缩、烧后试样的热导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级配可以有效提高固含量,且颗粒级配后的发泡浆料在静置30 min后仍能保持稳定,颗粒级配可以明显降低生坯的干燥线收缩以及烧后线收缩,并能降低热导率,提高了发泡法-凝胶注模工艺制备氧化铝多孔陶瓷的成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注模 发泡法 多孔陶瓷 颗粒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相沉淀-发泡法制备纳米氧化锆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家跃 肖昂 +1 位作者 夏志国 杜海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12,共3页
以ZrOCl2·8H2O和尿素为原料,利用均相沉淀发泡工艺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锆粉体材料,并用差热热重(DTATG)、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和孔隙度(ASAP)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600℃下焙烧的氧化锆样品为纯度较... 以ZrOCl2·8H2O和尿素为原料,利用均相沉淀发泡工艺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锆粉体材料,并用差热热重(DTATG)、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和孔隙度(ASAP)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600℃下焙烧的氧化锆样品为纯度较高的纳米四方多晶氧化锆粉体,属于介孔材料,氧化锆粉体粒度较均匀、分散性好且平均粒径约为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锆材料 均相沉淀-发泡法 制备方 差热-热重 X射线衍射 比表面 孔隙度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发泡法制备不球磨SrAl_2O_4∶Eu^(2+),Dy^(3+)长余辉粉体材料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庚申 孙家跃 杜海燕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6-28,共3页
向体系内添加分散剂、燃烧剂、发泡剂和矿化剂,于低温下进行燃烧-发泡反应,一步制备了不球磨的SrAl2O4∶Eu2+,Dy3+长余辉粉体材料。XRD分析表明,相纯度较高,晶粒尺寸为约35.2nm。FS结果显示,产品有371.8nm、398.6nm、410.0nm和420.4nm ... 向体系内添加分散剂、燃烧剂、发泡剂和矿化剂,于低温下进行燃烧-发泡反应,一步制备了不球磨的SrAl2O4∶Eu2+,Dy3+长余辉粉体材料。XRD分析表明,相纯度较高,晶粒尺寸为约35.2nm。FS结果显示,产品有371.8nm、398.6nm、410.0nm和420.4nm 4个主要激发峰,发射峰位于517.2nm,余辉时间达数小时。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合成温度低,产物发光亮度好,不用球磨就能得到粉体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发泡法 不球磨粉体材料 长余辉 SRAL2O4:EU^2+ DY^3+ SrAl2O4:Eu^2+ DY^3+ 粉体材料 燃烧剂 球磨 制备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泡法制备自结皮聚双环戊二烯泡沫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国伟 赫玉欣 +2 位作者 李旭阳 刘秋菊 张玉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9-153,共5页
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聚双环戊二烯(PDCPD)泡沫塑料,研究了催化剂比例、模具温度、发泡剂含量等主要因素对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具温度为60~70℃,物料摩尔比n(DCPD)/n(WCl6·WOCl4)/n(Al Et2Cl)=1300/1/30左右,发泡剂质量分... 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聚双环戊二烯(PDCPD)泡沫塑料,研究了催化剂比例、模具温度、发泡剂含量等主要因素对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具温度为60~70℃,物料摩尔比n(DCPD)/n(WCl6·WOCl4)/n(Al Et2Cl)=1300/1/30左右,发泡剂质量分数不低于0.6%时,得到闭孔结构的自结皮硬质PDCPD泡沫。PDCPD泡沫材料的密度最低可达0.375 g/cm3,比压缩强度可达30.24 MPa/(g·cm-3),结皮硬度为邵氏D65-82度,分解温度可达到450℃,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双环戊二烯 硬质塑料 自结皮 化学发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