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蓝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1
作者 邬婷婷 刘凉琴 +5 位作者 姜燕琴 葛春峰 田亮亮 刘梦溪 曾其龙 於虹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7-1904,共8页
【目的】建立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简单、快速、经济的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方法】以蓝美1号蓝莓地栽植株当年生绿枝的茎段为外植体,使用携带GFP过表达质粒的发根农杆菌K599,在不同菌液浓度及不同添加剂组合(乙酰丁香酮和表面... 【目的】建立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简单、快速、经济的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方法】以蓝美1号蓝莓地栽植株当年生绿枝的茎段为外植体,使用携带GFP过表达质粒的发根农杆菌K599,在不同菌液浓度及不同添加剂组合(乙酰丁香酮和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条件下,通过注射蓝莓茎段的芽点及两端切口进行侵染,利用GFP荧光检测和DNA检测进行转基因株系验证。【结果】GFP荧光检测发现茎段芽点及下端切口处分别产生表达荧光信号的侧芽及毛状根;在菌液OD600值为0.5~1.5的浓度区间,OD600值为1.0时诱导率最高达42.31%;不同添加剂组合对诱导率具有较大影响,200μmol·L-1乙酰丁香酮加0.05%表面活性剂的添加剂组合中诱导率最高达42.50%;最早在培养45 d时取材鉴定蓝莓遗传转化株系,从20个随机样本中测得14株转化植株,预期最高转化率为29.75%。【结论】建立了简单、快速的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蓝美1号蓝莓遗传转化体系,为蓝莓的基因功能研究和良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美1号 遗传转化 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黄瓜CsPIP2;4过表达复合植株获得及耐盐性鉴定
2
作者 陈思 陈梅 +2 位作者 赖梦霞 杜长霞 樊怀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明确CsPIP2;4在黄瓜盐胁迫耐性中的功能,本研究将含有pCAMBIA2300s载体的空质粒和pCAMBIA2300s:CsPIP2;4质粒分别转入发根农杆菌K599菌株中,通过下胚轴注射法获得根系CsPIP2;4过表达(OP)复合植株和空载(EV)复合植株。比较了盐胁迫处理... 为明确CsPIP2;4在黄瓜盐胁迫耐性中的功能,本研究将含有pCAMBIA2300s载体的空质粒和pCAMBIA2300s:CsPIP2;4质粒分别转入发根农杆菌K599菌株中,通过下胚轴注射法获得根系CsPIP2;4过表达(OP)复合植株和空载(EV)复合植株。比较了盐胁迫处理后2个不同复合植株形态特征,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与EV复合植株相比,盐胁迫下OP复合黄瓜植株长势更好,叶片失绿和边缘焦枯症状较轻,根系更发达。同时,叶片MDA含量和SOD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在胁迫7 d后各指标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综上可知,CsPIP2;4正调控黄瓜植株的耐盐性且与其促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CsPIP2 4 杆菌 复合植株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桑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3
作者 吴敏 廖扬振 +3 位作者 皮继岚 刘尚煜 魏渊 欧阳臻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6,共10页
本研究在已有桑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转化效率,为后续桑基因功能研究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首先分别从发根农杆菌种类、外植体类型、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五个方面对农杆菌介导的桑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 本研究在已有桑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转化效率,为后续桑基因功能研究及分子育种奠定基础。首先分别从发根农杆菌种类、外植体类型、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五个方面对农杆菌介导的桑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再构建MaCYP90A-pBI121质粒转入农杆菌诱导发根以验证优化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桑遗传转化条件为:采用OD_(600)为0.6的农杆菌LBA9402菌液侵染预培养2 d的无菌桑苗真叶10 min,共培养时间为2 d。在此优化条件下,毛状根诱导率可达到84.51%。同时利用该体系将重组质粒MaCYP90A-pBI121转化至桑叶中,经荧光定量PCR分析,阳性转基因毛状根中MaCYP90A基因表达量为空白对照的39.97倍。综上,本研究成功对已有桑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毛状根诱导率相比优化前(30.21%)提高了1.8倍,可为后续桑基因功能研究、次生代谢物合成途径解析以及分子育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转化体系 杆菌 毛状诱导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甜瓜CRISPR/Cas9系统靶位点的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蕾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3,共9页
选取甜瓜栽培材料龙庆八号作为受体材料,构建CmCURT1A基因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经发根农杆菌介导检测靶位点的编辑情况,为后续甜瓜遗传转化试验提供载体基础。以甜瓜CmCURT1A基因(ID:MELO3C006053.2)为靶基因构建双靶位点敲除载体,... 选取甜瓜栽培材料龙庆八号作为受体材料,构建CmCURT1A基因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经发根农杆菌介导检测靶位点的编辑情况,为后续甜瓜遗传转化试验提供载体基础。以甜瓜CmCURT1A基因(ID:MELO3C006053.2)为靶基因构建双靶位点敲除载体,经发根农杆菌K599介导的简单遗传转化技术使甜瓜组织长出不定根,经PCR测序发现在不定根中分别存在65 bp、72 bp不同碱基片段的缺失。该方法成功进行了甜瓜CRISPR/Cas9载体靶位点敲除情况的检测,简单高效,实现了在甜瓜中基因编辑靶点的快速鉴定,为研究甜瓜基因功能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CrISPr/Cas9 杆菌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叶用莴苣毛状根转化体系的建立
5
作者 屈阿艳 曹佳琰 +1 位作者 王惠玉 韩莹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1-27,共7页
【目的】探明叶用莴苣毛状根诱导体系,找寻快速高效的莴苣根系转化技术。【方法】将过表达载体pROKⅡ(含有报告基因GFP)和pBI121(含有报告基因GUS)导入发根农杆菌K599,侵染叶用莴苣‘S39’幼苗下胚轴,并通过常规PCR、GUS染色、体式荧光... 【目的】探明叶用莴苣毛状根诱导体系,找寻快速高效的莴苣根系转化技术。【方法】将过表达载体pROKⅡ(含有报告基因GFP)和pBI121(含有报告基因GUS)导入发根农杆菌K599,侵染叶用莴苣‘S39’幼苗下胚轴,并通过常规PCR、GUS染色、体式荧光显微镜检测和手持式荧光仪检测等方法,评价该转化体系的效果。【结果】利用发根农杆菌K599可实现一个月内叶用莴苣根的稳定转化,其中,侵染子叶期幼苗效果最佳,其毛状根系诱导率可达100%,阳性毛状根植株的转化效率约为40%。【结论】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叶用莴苣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具有转化周期短,操作简易,转化率高的特点,可以用于目标基因功能的快速验证,为叶用莴苣根系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杆菌 毛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邑甜茶发根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雪婷 武凯凯 +10 位作者 崔蓝芳 张坤玺 白团辉 史江莉 焦健 王苗苗 刘昱 赵玉洁 万然 郝鹏博 郑先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9-1008,共10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简单、高效、快速的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方法】以不同苗龄的平邑甜茶幼苗为材料,使用携带GFP及GUS过表达质粒的发根农杆菌K599,通过注射法、活化菌液浸染及菌株涂抹方法侵染... 【目的】建立并优化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简单、高效、快速的发根农杆菌转化体系。【方法】以不同苗龄的平邑甜茶幼苗为材料,使用携带GFP及GUS过表达质粒的发根农杆菌K599,通过注射法、活化菌液浸染及菌株涂抹方法侵染平邑甜茶根颈部诱导毛状根,利用GFP荧光检测、GFP蛋白印迹检测、DNA检测和GUS染色方法进行转基因株系验证,同时对成功转化株系根、茎、叶组织的表达量进行分析,检测发根农杆菌在转化平邑甜茶株系中的迁移性。【结果】不同苗龄平邑甜茶幼苗诱导毛状根能力具有较大差异,其中三叶龄幼苗诱导毛状根率最高,为96%,五叶龄幼苗最高的毛状根诱导率为65%,以使用菌株涂抹方式转化植株的毛状根分布为最佳、毛状根诱导率为最高。发根农杆菌在成功转化株系中存在随机向地上部迁移的现象,并能够整合目的基因至叶片叶柄及部分主叶脉基因组中,但在培养30 d时无法通过蛋白印迹方式在蛋白水平上检测到蛋白信号。【结论】建立并优化了简单、高效的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平邑甜茶转化体系,鉴定了发根农杆菌在转化株系中随机向地上部迁移规律,为发根农杆菌技术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邑甜茶 杆菌 转化效率 迁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理化因子对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骆驼刺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步怀宇 景建洲 +1 位作者 郝建国 贾敬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77-584,共8页
骆驼刺苗茎切段有很强的离体培养再生能力 ,用野生型发根农杆菌 A4 菌株转化骆驼刺试管苗茎段 ,并建立了发根转化体的培养体系。高压纸电泳显示转化组织可合成冠瘿碱。试验不同转化条件及理化因子对提高转化率和加快发根生长的影响。结... 骆驼刺苗茎切段有很强的离体培养再生能力 ,用野生型发根农杆菌 A4 菌株转化骆驼刺试管苗茎段 ,并建立了发根转化体的培养体系。高压纸电泳显示转化组织可合成冠瘿碱。试验不同转化条件及理化因子对提高转化率和加快发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过 3d预培养及 0 .3mol/L甘露醇 1 2 h高渗处理后培养于 MS培养基中可有效提高转化率 ,而 2 %~3%蔗糖 ,3mg/L GA3,1 0 μmol/L Cu2 + ,1 0 mg/L Ag+都对发根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从而建立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实验系统 ,为进一步转入目的基因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刺 杆菌 转化率 生长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Ri质粒及其在植物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琴 吴震 +1 位作者 翁忙玲 李式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1-25,共5页
阐述了发根农杆菌的性质及Ri质粒的结构和功能 ,介绍了毛状根的诱导及其鉴定方法 ,并对Ri质粒在植物基因工程、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植物品种改良和植物栽培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杆菌 rI质粒 植物科学 应用 毛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om rhizogenes)介导二元载体向番茄导入TMV,CMV外壳蛋白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香玲 石锐 +1 位作者 刘伟华 李集临 《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6-423,共8页
本文用含PRi(PRiA4b)的发根农扦菌为介导,将二元载体质粒PBTC-8(T—DNA上有TMV—CP和CMV—CP基因),导入黑龙江省当地番茄品种。用胚轴注射,顶端切口涂抹,子叶切块穿刺等方法感染转化子菌液,诱导... 本文用含PRi(PRiA4b)的发根农扦菌为介导,将二元载体质粒PBTC-8(T—DNA上有TMV—CP和CMV—CP基因),导入黑龙江省当地番茄品种。用胚轴注射,顶端切口涂抹,子叶切块穿刺等方法感染转化子菌液,诱导出毛状根。滤纸电泳检测有50%以上的毛状根含有农抒诚和甘露碱。用抗性筛选法亦获得有卡那霉素抗性的毛状根。在穿刺感染子叶切块诱导产生的具卡那霉素抗性的愈伤组织上,获得不定芽与再生植株,经冠瘿碱,PCR,斑点免疫结合法检测证明再生植株中有TMV和CMV基因产物的两种外壳蛋白和农扦碱与甘露碱,获得双转化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CMV-CP基因 杆菌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R1000对野葛的遗传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0
作者 于树宏 李玲 +1 位作者 刘传飞 潘瑞炽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4-37,共4页
初步研究了发根农杆菌R10 0 0对野葛 (Puerarialobata)的遗传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经发根农杆菌R10 0 0感染 13d左右可获得毛状根 ,毛状根诱导率及诱导密度分别为 17 9%和 3 9;降低YEB活化液的 pH值 ,或以肌醇 (10 g/L)代替酵... 初步研究了发根农杆菌R10 0 0对野葛 (Puerarialobata)的遗传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经发根农杆菌R10 0 0感染 13d左右可获得毛状根 ,毛状根诱导率及诱导密度分别为 17 9%和 3 9;降低YEB活化液的 pH值 ,或以肌醇 (10 g/L)代替酵母提取成分 ,可明显提高该菌种的致根性 ;叶片预培养 2~ 3d可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培养 药用植物 影响因素 杆菌 野葛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发根农杆菌RiT-DNA建立菘蓝的毛状根优质株系和植株再生系统 被引量:16
11
作者 许铁峰 张汉明 +2 位作者 张威 丁如贤 李博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07-909,F004,共4页
目的 :建立菘蓝 (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 ,并诱导毛状根再生植株。 方法 :分别用发根农杆菌A4,R16 0 1和 ATCC15 834三种菌株感染菘蓝的子叶外植体 ,获得毛状根 ,并筛选了优质株系 ;测定了毛状根的生长曲线 ;在... 目的 :建立菘蓝 ( 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 ,并诱导毛状根再生植株。 方法 :分别用发根农杆菌A4,R16 0 1和 ATCC15 834三种菌株感染菘蓝的子叶外植体 ,获得毛状根 ,并筛选了优质株系 ;测定了毛状根的生长曲线 ;在含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毛状根再生植株 ;利用高压纸电泳法对毛状根和再生植株进行 T- DNA转化的检测。 结果 :首次利用发根农杆菌 A4,R16 0 1和 ATCC15 834三种菌株成功地从菘蓝中诱导出毛状根 ;菘蓝毛状根在含 BA的 MS培养基中成功地诱导出再生植株 ;经高压纸电泳检测 ,菘蓝毛状根及其再生植株中均含有甘露碱 ,表明 Ri质粒的 T- DNA已整合进毛状根和再生植株中。 结论 :菘蓝毛状根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 ,为进一步进行药用活性成分的工业化生产和引入外源基因改良性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 毛状 菘蓝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Ri质粒rol基因研究的综述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跃钢 王三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48,共4页
发根农杆菌Ri质粒rol基因研究的综述①周跃钢王三根(西南农业大学生理生化教研室,重庆400716)ReviewofStudiesonRolGenesofRiPlasmidsfromAgrobacteriumrhiz... 发根农杆菌Ri质粒rol基因研究的综述①周跃钢王三根(西南农业大学生理生化教研室,重庆400716)ReviewofStudiesonRolGenesofRiPlasmidsfromAgrobacteriumrhizogenesZhouYueg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载体 rI质粒 rol基因 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Ri质粒T-DNA对杜仲的遗传转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跃华 孙雁霞 +3 位作者 吴洁 阎文昭 徐作英 张海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34-137,共4页
杜仲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杜仲毛状根能够合成与杜仲含量相当的次生代谢产物。本实验用发根农杆菌ATCC15834分别感染杜仲Eucommia ulmoidesOliv的子叶、叶片、叶柄、下胚轴和根5个营养器官,结果表明杜仲植物的5个营养器官均能单独诱导... 杜仲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杜仲毛状根能够合成与杜仲含量相当的次生代谢产物。本实验用发根农杆菌ATCC15834分别感染杜仲Eucommia ulmoidesOliv的子叶、叶片、叶柄、下胚轴和根5个营养器官,结果表明杜仲植物的5个营养器官均能单独诱导出大量的毛状根。经PCR检测,发根农杆菌ATCC15834Ri质粒的rolB基因已转入杜仲毛状根基因组中。说明用发根农杆菌诱导杜仲产生大量的毛状根的方法有效,为大规模用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到杜仲植物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毛状 杆菌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特征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来 罗正伟 +1 位作者 张显强 孙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183-8185,共3页
发根农杆菌(Agmbacterium rhizogenes)的Ri质粒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就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发现、类型、结构、遗传转化等基本特征以及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的方法、鉴定技术和形成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对诱导植物毛状根产生次生代谢物质... 发根农杆菌(Agmbacterium rhizogenes)的Ri质粒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就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发现、类型、结构、遗传转化等基本特征以及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的方法、鉴定技术和形成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对诱导植物毛状根产生次生代谢物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菌ri质粒 基本特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康乃馨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惠琴 姚泉洪 +2 位作者 彭日荷 黄晓敏 李贤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利用具有R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 (Agrobacteriumrhizogenes)Pri15834对康乃馨组培苗的带叶茎节进行转化试验。转化后的外植体在K0 附加 50 0mg/L羧苄青霉素培养基上培养 2~ 3周后 ,受感染的伤口部位长出无向地性的毛状根 ,频率为 37.0 7%... 利用具有R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 (Agrobacteriumrhizogenes)Pri15834对康乃馨组培苗的带叶茎节进行转化试验。转化后的外植体在K0 附加 50 0mg/L羧苄青霉素培养基上培养 2~ 3周后 ,受感染的伤口部位长出无向地性的毛状根 ,频率为 37.0 7%。将毛状根切碎分别在K0 、K1、K2 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3周 ,毛状根在K0 上表现为无限生长 ,在K1上主要表现为长愈伤组织 ,频率为 51.4 2 % ,而在K2 上则主要表现为长绿苗 ,频率为 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乃馨 杆菌 rI质粒 毛状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Ri T-DNA遗传转化丝石竹(Gypsophila paniculata)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敬文 陆秀华 蒋晶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53-256,T001,共5页
近年来,已发展出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一些新技术,其中有些技术如脂质体融合,微注射技术和电击导入都是基于动物细胞培养方面的工作,而另一些技术是来自于植物界独特的天然转化系统,其中包括已知能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 近年来,已发展出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一些新技术,其中有些技术如脂质体融合,微注射技术和电击导入都是基于动物细胞培养方面的工作,而另一些技术是来自于植物界独特的天然转化系统,其中包括已知能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的二个种,即致瘤农杆菌(A.tumefaciens)和发根农杆菌(A.rhizogenes),这二个种都能够将其致病质粒Ti或Ri所携带的DNA序列(T-DNA)插入到双子叶植物细胞核基因组中。pTi诱发寄主产生根基肿瘤,pRi诱发寄主产生毛状根。二者的差别可能是毛状根可以从毛状根培养物获得具有完整的T-DNA序列的有生育能力的再生植株,而从致病农杆菌(A.tumefaciens)菌株所诱发的肿瘤很难获得再生植株。因此,利用发根农杆菌(A.rhizogenes)pRi作为遗传转化高等植物的基因克隆载体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石竹 杆菌 遗传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Ri质粒及其在药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巩忠福 薛飞群 严作廷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9-23,共5页
关键词 杆菌 rI质粒 药用植物生产 转基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转化新疆紫草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
18
作者 芦韦华 陈永芳 +3 位作者 代宁波 李翠芳 郝爱花 王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发根农杆菌MSU440菌株转化的新疆紫草毛状根为材料,设计了rolC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得到了600 bp左右的特异性核苷酸片段。进行双向测序分析,扩增的基因序列全长626 bp,含rolC基因的编码区540 bp,编码180个氨基酸组成的... 以发根农杆菌MSU440菌株转化的新疆紫草毛状根为材料,设计了rolC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得到了600 bp左右的特异性核苷酸片段。进行双向测序分析,扩增的基因序列全长626 bp,含rolC基因的编码区540 bp,编码18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正向测序rolC基因与GENEBENK已发表的序列相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到100%,氨基酸同源性高达100%;反向测序中,同源性达到97%。证实并确认了新疆紫草毛状根的真实性,为进一步利用新疆紫草毛状根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草 杆菌 rOLC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农杆菌Ri诱导金银花发根培养的研究
19
作者 何钢 周再魁 +1 位作者 袁靖 刘贤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80,共4页
通过预培养时间、菌液稀释倍数、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抗生素质量浓度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优化组合,认为组培苗叶片外植体预培养5 d,菌液稀释45倍,浸染4 min,共培养3 d,然后转入含500 mg/L羧苄青霉素的1/2M S培养基上培养,金银... 通过预培养时间、菌液稀释倍数、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抗生素质量浓度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优化组合,认为组培苗叶片外植体预培养5 d,菌液稀释45倍,浸染4 min,共培养3 d,然后转入含500 mg/L羧苄青霉素的1/2M S培养基上培养,金银花的发根诱导率最高,达54.3%.随机抽取离体培养的发根经PCR检测,证实为转化发状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杆菌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和ABT1对杉木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漳辉 《福建林业》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以杉木插穗为试材,研究了ABT1和A4发根农杆菌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A4发根农杆菌能有效提高杉木扦插的不定根再生效率,扦插60 d后杉木插条的生根率表现为ABT1+A4(93.37%)>A4(72.93%)>ABT1(64.22%)>CK(46.32%);经ABT1+A... 以杉木插穗为试材,研究了ABT1和A4发根农杆菌对其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A4发根农杆菌能有效提高杉木扦插的不定根再生效率,扦插60 d后杉木插条的生根率表现为ABT1+A4(93.37%)>A4(72.93%)>ABT1(64.22%)>CK(46.32%);经ABT1+A4处理的杉木插条内源激素IAA、可溶性糖含量及生根数目、根系直径、体积、根表面积等根系参数均高于对照或者单一处理;用500 mg·kg^(-1) ABT1和0.5 OD值A4发根农杆菌菌液分别浸泡杉木插穗10 min和30 min,能显著缩短插条生根时间也能提高生根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扦插 不定 杆菌 系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