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明人合作网络影响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机制研究——知识网络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3
1
作者 付雅宁 刘凤朝 马荣康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共12页
企业在合作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并不能反映企业在知识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基于创新网络的社会属性和知识属性的双重视角,以发明人合作网络为主变量,以知识网络为调节变量,研究创新网络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利用USPTO授权的纳米技术领域专... 企业在合作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并不能反映企业在知识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基于创新网络的社会属性和知识属性的双重视角,以发明人合作网络为主变量,以知识网络为调节变量,研究创新网络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利用USPTO授权的纳米技术领域专利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发明人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呈倒U形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强化了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弱化了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倒U形关系;知识网络中心性弱化了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知识网络中心性对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式创新 发明人合作网络 知识网络 结构洞 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T领域专利发明人合作对中国专利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冬梅 蒋仁爱 晏瑜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70,共8页
[目的/意义]我国的ICT发展正处于"弯道超速"的重要阶段,机会与挑战并存,研究中美日韩4国ICT领域专利合作的质量效果对探寻技术知识交流的规律及模式、完善专利合作的研究、发现各国ICT发展的异同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方法/过程... [目的/意义]我国的ICT发展正处于"弯道超速"的重要阶段,机会与挑战并存,研究中美日韩4国ICT领域专利合作的质量效果对探寻技术知识交流的规律及模式、完善专利合作的研究、发现各国ICT发展的异同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方法/过程]该文利用1985-2017年的USPTO专利数据分析了中国ICT领域专利发明人合作现状及专利质量水平,并通过泊松回归估计了发明人合作对专利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发明人合作对中国ICT领域专利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虽然国内发明人合作是最主要的模式,但国际合作比国内合作更能帮助提高中国ICT专利质量;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合作最能帮助提高中国ICT专利质量,与日本和德国的合作也都对专利质量产生促进作用,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合作使得中国ICT专利的平均权利要求数下降,平均前向引用上升,与瑞典的合作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T 发明人合作 专利质量 泊松回归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的收益与风险:发明人外部合作网络对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形成的不同影响
3
作者 胡谍 佘茂艳 +1 位作者 杨雪 魏丽灿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9,共15页
本研究基于合作的收益和风险,利用1980年—2017年的美国医药发明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发明人外部合作网络对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形成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发明人外部直接合作对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形成均存在“倒U型”作用,... 本研究基于合作的收益和风险,利用1980年—2017年的美国医药发明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发明人外部合作网络对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形成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发明人外部直接合作对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形成均存在“倒U型”作用,但效果有所差异:在达到最优外部直接合作数量(“倒U型”拐点)之前,外部直接合作对核心技术的正向作用强于对颠覆性技术的正向作用,达到最优合作数量(“倒U型”拐点)之后,外部直接合作对核心技术的负向作用强于对颠覆性技术的负向作用;发明人外部间接合作对核心技术的形成存在负向作用,对颠覆性技术的形成存在正向作用;外部间接合作会减弱外部直接合作与核心技术的“倒U型”曲线关系,增强外部直接合作与颠覆性技术的“倒U型”曲线关系。研究结论从合作的收益与风险视角为管理者有效利用发明人外部合作网络来促成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产生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人外部合作网络 核心技术 颠覆性技术 收益与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明人型企业家研发合作网络特征与演化研究
4
作者 孙莹琳 唐恒 +1 位作者 程龙 苏文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2,共11页
在中国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研究发明人型企业家在研发合作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和效用,对于优化企业研发合作网络进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发明人型企业家专利研发合作网络特征概念模型;其次,基于社会网... 在中国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研究发明人型企业家在研发合作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和效用,对于优化企业研发合作网络进而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发明人型企业家专利研发合作网络特征概念模型;其次,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企业家程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网络密度、群体程度中心性、群体中介中心性等特征指标,形成我国发明人型企业家研发合作网络特征与演化分析框架;最后,运用2014-2019年科创板企业专利数据和企业家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我国发明人型企业家正在逐步减少对专利研发的全方位参与,同时强化其在合作关系中关键信息枢纽的位置属性;②企业家参与研发合作网络密度、群体程度中心性、群体程度中介性大部分高于企业家未参与研发合作网络的数值;③发明人型企业家程度中心性、网络密度、网络群体程度中心性与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发明人型企业家中介中心性、网络群体中介中心性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人型企业家 发明人合作网络 专利网络特征 专利网络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次合作网络构建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娜 刘凤朝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整合吸收能力理论、社会网络以及探索性创新等相关研究,考察企业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企业在组织间合作网络的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企业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组织间... 本文整合吸收能力理论、社会网络以及探索性创新等相关研究,考察企业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企业在组织间合作网络的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企业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组织间合作网络的中心度位置与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企业在组织间合作网络的结构洞位置与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呈负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企业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的增加,中心度与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间的倒U型曲线变得平坦;这表明较高的网络密度在缩小发明人对外部机会和异质性知识考虑范围的同时,也降低了高中心度带来的知识转移和整合的困难。随着企业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的增加,结构洞与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间的负向关系减弱;这表明较高的网络密度改善了企业对外部异质性知识的吸收效果,进而缓解了结构洞位置给企业探索性创新绩效带来的负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内发明人合作网络密度 组织间合作网络 中心度 结构洞 探索性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和H指数视角下的技术创新人才识别方法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常鏐鏐 高继平 师丽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112,共9页
技术创新人才作为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和准确的评价与发现有助于为相关领域的人才配置、创新发展和战略布局提供参考。研究选择发明人专利数据,结合发明人履历信息,从发明人合作署名维度,综合专利生产力与影响... 技术创新人才作为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和准确的评价与发现有助于为相关领域的人才配置、创新发展和战略布局提供参考。研究选择发明人专利数据,结合发明人履历信息,从发明人合作署名维度,综合专利生产力与影响力对发明人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实证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从发明人贡献度视角对技术创新人才加以分类识别,识别结果可为领域人才培养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人才 发明人 调和指数 发明人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