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7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经济学的本质特征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构建 被引量:9
1
作者 郭熙保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共6页
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微观化把发展经济学研究引入歧途。发展经济学本质上属于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法是长期动态演变方法,主要研究思路是结构性和综合性分析。西方发展经济学无法解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 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微观化把发展经济学研究引入歧途。发展经济学本质上属于宏观经济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法是长期动态演变方法,主要研究思路是结构性和综合性分析。西方发展经济学无法解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是历史的呼唤,时代的期盼。构建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南,以新发展理念为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的本质特征 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时代背景 理论框架 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济学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超愚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7,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快速增长、可持续发展和顺利赶超的中国经济奇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和政策设计,包括在初次经济起飞后的再次经济起飞,人口、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审慎超越,开放条件下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形成诸多方面的成功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快速增长、可持续发展和顺利赶超的中国经济奇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和政策设计,包括在初次经济起飞后的再次经济起飞,人口、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审慎超越,开放条件下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形成诸多方面的成功探索,具有拓宽和深化发展经济学特别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理论贡献,进一步明确和坚定了中国经济发展长远目标与积极政策相配合的核心战略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发展 经济赶超 发展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探源
3
作者 王晓阳 韩喜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5-84,共10页
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经济发展的理论新开拓和实践新创造,需要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在新的历史契机下,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思想,亟须从理论层面探究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何以可行。马克思主... 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经济发展的理论新开拓和实践新创造,需要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在新的历史契机下,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思想,亟须从理论层面探究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何以可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魂脉”,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民利益维护的目标导向、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发展理论,提供了根本指导;中华优秀传统经济思想作为“根脉”,其关于发展过程的辩证理解、发展目的的争论、发展布局的探讨、发展动力的追寻,提供了精神滋养;“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为我所用作为原则,其对于发展概念的厘定、发展阶段的划分、发展动力机制的探析、发展格局的认识,提供了吸收借鉴;新时代中国发展经验作为联动“魂脉”和“根脉”的枢纽,其关于“人民至上”理念的全过程贯穿、新发展阶段及其目标任务的明确、以创新驱动为根本的新发展动力探索,提供了解释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现代化进程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结合研究——评《农村发展经济学》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爱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7-I0007,共1页
当下我国乡村现代化进程正稳步推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现代化与农村农业经济的深度融合,需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科学规划乡村空间布局,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 当下我国乡村现代化进程正稳步推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现代化与农村农业经济的深度融合,需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科学规划乡村空间布局,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积极引导农村产业向多元化、全球化迈进。通过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升农业技术水平,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水平 农业生产效益 发展经济学 农业经济发展 振兴之路 乡村现代化 农村产业结构 稳步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本质特征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5
作者 孔令帅 王超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1,63,共12页
高质量发展是教师教育领域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反映和具体方式,对加快建成教育强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严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逻辑,表现为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 高质量发展是教师教育领域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反映和具体方式,对加快建成教育强国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严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逻辑,表现为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追求,以优秀文化为重要根基,以数字技术为新型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彰显了我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全面性和开放性等本质特征。未来,需要从价值引领、制度保障、文化赋能、技术支撑及内外联动等维度入手,才可能消解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师教育 高质量发展 内在逻辑 本质特征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6
作者 钟桢 王晨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4期156-159,共4页
发展经济学课程是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课程,是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阐述发展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发现该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有所欠缺、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和... 发展经济学课程是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课程,是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阐述发展经济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发现该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有所欠缺、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丰富教学方式和创新考核方式等对策,为乡村振兴输送高质量的农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课程 乡村振兴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
7
作者 《工业技术经济》编辑部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韦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新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韦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新观点新论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将于2024年8月3日-4日在“双一流”大学吉林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2024年学市年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人的发展经济学 电子信息 双一流 学术年会 新能源 高质量发展 吉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逻辑依据与本质特征
8
作者 刁婵娟 《绿色中国》 2025年第5期176-179,共4页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工业化与现代化相伴而生,工业化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在发展中如何避免付出巨大的生态代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重要的时代议题。本文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逻辑依据出发,通过其历史逻辑、理...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工业化与现代化相伴而生,工业化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在发展中如何避免付出巨大的生态代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重要的时代议题。本文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逻辑依据出发,通过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三方面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印证保护自然生态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本质要求,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特征,为产业化与生态化的共融共赢提供有效支撑,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价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逻辑依据 本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熙保 马媛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9,238,共8页
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发展战略在中国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促进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些战略可以归纳为四种模式:增长优先、沿海先行、投资驱动和出口鼓励。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些模式逐渐暴露出它们的弊病,因此必须适时加... 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发展战略在中国得到了有效的实施,促进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些战略可以归纳为四种模式:增长优先、沿海先行、投资驱动和出口鼓励。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些模式逐渐暴露出它们的弊病,因此必须适时加以转变,即增长优先转到增长与公平并重、投资驱动转到投资与消费共同驱动、沿海先行转到区域平衡发展、出口鼓励转到出口中性。发展经济学只探讨处于贫困陷阱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如何启动,但对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将如何发展却研究甚少。中国在高速增长时期采取的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学中都能找到其理论来源,但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中国经济应如何发展,发展经济学却未提出有价值的理论与战略。中国将在探索中前进,其发展经验将会促进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发展模式 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型——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11
10
作者 伍宸 洪成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6,共6页
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是指高等教育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以及要实现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十余年高速、跨越式发展之后,在规模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模... 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是指高等教育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以及要实现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十余年高速、跨越式发展之后,在规模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非难,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亟待转变,即对高等教育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以实现高等教育质与量双维度和谐发展,主要包括对有形生产要素和无形生产要素两大方面的调整和重构,以实现单一生产要素的优化及要素结构的重新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生产要素 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发展观的演变看阿马蒂亚·森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艳萍 李绚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3,共4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发展观也在变化,其总的演进趋势是由单纯注重国民收入的增长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森的“能力方法”对实现这一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森的发展观对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发展计划的制定有着重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发展观也在变化,其总的演进趋势是由单纯注重国民收入的增长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森的“能力方法”对实现这一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森的发展观对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发展计划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发展 发展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马蒂亚·森的“能力方法”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2
作者 王艳萍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2,共6页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首先创立了“能力方法”的分析框架,并把发展定义为人类能力的扩展和自由的增进。森的“能力方法”对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森的基础上,“能力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森...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首先创立了“能力方法”的分析框架,并把发展定义为人类能力的扩展和自由的增进。森的“能力方法”对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森的基础上,“能力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森的“能力方法”对我国发展计划和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能力方法 阿马蒂亚·森 发展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经济学理论与职业教育的城乡融合——乡村职业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之二)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干梓 夏金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3,共5页
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它把农业经济问题与人力资本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文章试图以此为视角,探讨城乡职业教育的分割与融合,"刘易斯转折点"、人力资本、"农业... 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它把农业经济问题与人力资本的研究结合起来,对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文章试图以此为视角,探讨城乡职业教育的分割与融合,"刘易斯转折点"、人力资本、"农业细碎化"与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萎缩的社会经济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城乡分割 融合 农业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金华 卢文璟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91,103,共7页
中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深刻总结人类经济发... 中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深刻总结人类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充分借鉴以往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所得到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经济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指明了一条更加高效、更加协调、更加持续、更加开放、更加公平的发展道路,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涵,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 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熙保 习明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共10页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发展经济学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分析发展经济学研究近十年以来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以及发展经济学已经解决和还未解决的几个问题,探讨发展经济学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q...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发展经济学研究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分析发展经济学研究近十年以来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以及发展经济学已经解决和还未解决的几个问题,探讨发展经济学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的转变历程,解析发展经济学与增长理论从相互背离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讨论了在解释落后国家为什么会陷入贫困陷阱这个问题时,发展经济学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盛顿共识 后华盛顿共识 发展经济学 贫困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经济学结构转型分析方法的演进与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颖 陈波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0,共6页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在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型问题时,所使用的结构分析方法,被认为是持这一思路的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经济学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结构分析方法的演进过程中,传统的统计方法和投入—产出法,由于存在无法刻画产...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在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型问题时,所使用的结构分析方法,被认为是持这一思路的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经济学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结构分析方法的演进过程中,传统的统计方法和投入—产出法,由于存在无法刻画产业间关联或因假设产业间关联呈刚性等缺陷,而逐渐被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所取代。鉴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拥有更加适合于分析那些实行市场导向改革的发展中国家等优势,因而该模型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结构转型分析方法 演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丹清 陈文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9-26,共8页
如果从1945年完成哈佛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算起,中国学者张培刚创立的发展经济学,即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伴随着二战后一批发展中国家艰辛曲折的发展,已走过了将近60年的路程。可以说,这是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不断开拓创新的半个多世纪... 如果从1945年完成哈佛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算起,中国学者张培刚创立的发展经济学,即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伴随着二战后一批发展中国家艰辛曲折的发展,已走过了将近60年的路程。可以说,这是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不断开拓创新的半个多世纪。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宏篇巨著,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为当今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与变革提供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培刚 发展经济学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鲁政委 杨秀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9,共4页
由于其前期的理论没有能够成功地引导广大发展中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 ,发展经济学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起便受到严厉的批评 ,学科本身则面临生存危机。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渗透 ,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全新... 由于其前期的理论没有能够成功地引导广大发展中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 ,发展经济学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起便受到严厉的批评 ,学科本身则面临生存危机。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渗透 ,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短短的十几年内 ,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已经引起了发展经济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经济学的思路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培刚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9,共7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曾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呈多样化发展特征以后,发展经济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曾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而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呈多样化发展特征以后,发展经济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而陷入困境。因此,要求对发展经济学进行新的思考。发展经济学历来是以资本主义性质的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实际上,发展中国家面广量大,除了有采取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以外,还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即使同一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也因国情不同而有个体差别。这样,发展经济学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改造和革新:其一是扩大研究范围,将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包括在内;其二是改进研究方法,加深分析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发展中国家 新型发展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定义比较优势:兼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转向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其仔 王磊 伍业君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0,共12页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较快发展,培育和利用发展自身要素比较优势至关重要。但对比较优势的来源或类型,传统研究更侧重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禀赋,使得强调资本原始积累、推进重化工业发展战略、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等成为不同时...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较快发展,培育和利用发展自身要素比较优势至关重要。但对比较优势的来源或类型,传统研究更侧重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禀赋,使得强调资本原始积累、推进重化工业发展战略、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等成为不同时期主流发展经济学家的政策主张。然而,大量发展中国家在传统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并没有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反而,以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等为代表的国家通过构建新的动态比较优势而实现了经济腾飞。这种新的动态比较优势主要源于斯蒂格利茨等人强调的学习和学习能力。对比较优势来源或类型的认知,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制定以及发展路径的选择,从而对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在探讨发展经济学研究局限的基础上,就学习比较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验证,进而讨论学习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学习能力积累和学习比较优势构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影响,这为理解和认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解决发展经济学发展中所面临的发展中国家实践的多样性与理论的一般性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学 学习比较优势 经济复杂度指数 经济增长 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