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蔚萍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6-70,共5页
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提出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这就为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 党的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提出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这就为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工作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是否起作用?人们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精神生产力 物质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 人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 劳动者 思想政治工作者 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
2
作者 张仲侠 李波 白玉珠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3期18-19,共2页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也是我党的中心任务。要实现这一中心任务,必须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的功能,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依靠科学技术 加速发展 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技政策 第一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管理体制 中心任务 生产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以来我党对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艰难探索
3
作者 付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2期77-80,共4页
八大以来我党对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艰难探索付明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我党历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党的工作中心由过去旨在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转向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经济建设。... 八大以来我党对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艰难探索付明汉中师范学院政法系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我党历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党的工作中心由过去旨在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转向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从八大以来,我党围绕发展生产力的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 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 资本主义 邓小平 生产力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富裕的唯一途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4
作者 崔之一 《东南学术》 1988年第4期1-3,41,共4页
列宁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列宁指出:“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在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即资产阶级政权之后,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这时而临的任务,除了继续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外,主要精力应花在加速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上,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上,只有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社会生产力 劳动生产率 社会主义现代化 根本任务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制度 劳动资料 社会主义生产力 无产阶级专政 生产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息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5
作者 彭星闾 谢青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5年第1期33-37,共5页
在当前经济改革中,探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为改革开拓道路,促进我国经济起飞,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几年来,人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提出科学技术是最大的生产力,已为众所公认。但在实践中,有的同志对这里所指的“... 在当前经济改革中,探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为改革开拓道路,促进我国经济起飞,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几年来,人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提出科学技术是最大的生产力,已为众所公认。但在实践中,有的同志对这里所指的“科学”的理解,常常是偏重、局限于自然科学,甚至把社会科学排除在外。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我们认为社会生产力的动力是多因素的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息 社会生产力发展 发展社会生产力 技术革命 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技术 自然科学 强大动力 智能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精神文明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辩证关系
6
作者 冯灼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22-24,7,共4页
党的第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党的第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个任务的提出,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决议》同时也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归根结蒂,就是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社会生产力 辩证关系 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决议》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思想觉悟 主人翁精神 提高思想素质 共同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上层建筑领域革命──今后七年中国改革展望
7
作者 张建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89-94,共6页
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上层建筑领域革命──今后七年中国改革展望张建民一、必须认清今后七年的改革形势《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 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上层建筑领域革命──今后七年中国改革展望张建民一、必须认清今后七年的改革形势《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建筑领域 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 分工与协作 法制建设 职业道德规范 解放思想 基础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8
作者 杨华生 《理论学刊》 1984年第4期11-13,共3页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把握住...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采取一定的社会方式进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人们要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活动,首先要能够生存。为了生存,就需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燃料等生活资料。为此,就必须进行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任务 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相结合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文明建设要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
9
作者 钱遗生 李胜辉 《金融与经济》 1992年第6期43-45,共3页
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国之大且底薄,人之多且文化落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间不长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延误了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经济建设 生产力发展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 思想观念 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发展社会生产力思想
10
作者 蔡玉彬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5期1-6,共6页
邓小平发展社会生产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民主革命阶段。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十分重视经济工作,他把解放区、根据地的经济问题看作同军事问题同等重要,每谈及军事、政治,必谈到经济。他认为没有... 邓小平发展社会生产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民主革命阶段。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十分重视经济工作,他把解放区、根据地的经济问题看作同军事问题同等重要,每谈及军事、政治,必谈到经济。他认为没有经济的发展、就不能支持长期战争,革命也不会成功。所以他十分重视发展生产。早在1943年,他在《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中就提出:“百倍地加强经济建设的领导,应该是今后始终贯彻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生产力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 解放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军事经济思想 毛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会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大有作为
11
作者 方伟铨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2年第4期33-34,共2页
这几年,我区工会事业发展很快,1983年,全区工会事业收入仅占经费收入的4.5%,而1990半(不含疗养事业收入)已占经费收入的38%,缴纳税金70多万元,安排企业富余人员及待业青半2千多人。一、不需国家投资,依靠各方支持,迅速形成社会生产力,... 这几年,我区工会事业发展很快,1983年,全区工会事业收入仅占经费收入的4.5%,而1990半(不含疗养事业收入)已占经费收入的38%,缴纳税金70多万元,安排企业富余人员及待业青半2千多人。一、不需国家投资,依靠各方支持,迅速形成社会生产力,为市场增加了商品供应和服务项目,为国家增加了税收,并能安置部分富余人员和待业青年就业,为国分忧,为职工解难。如岑溪县造纸厂、桂林市四制药厂工会办的服务部和搏白工人大厦等,资金都是靠政府和上级工会给一点,县工会自筹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余人员 国家投资 企业生产 工会 市场提供 发展社会生产力 事业收入 服务项目 青年就业 事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12
作者 张晓莲 《湖北社会科学》 2000年第4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中黄 社会主义建设 历史经验 社会生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灭不了的科学真理——重温刘少奇同志关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论述
13
作者 夏兴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0年第1期97-101,113,共6页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必须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八大”二...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必须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八大”二次会议工作报告以及其它的报告和讲话中,阐明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可是,林彪、“四人帮”以及那个“顾问”,为了打倒所谓“资产阶级司令部”,把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污蔑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社会生产力 刘少奇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 决定力量 上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应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有更大担当和作为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建松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1-1,共1页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高度,创造性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经济思想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强国建设 新质 民族复兴 征服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发展
15
作者 杨鲁慧 《理论月刊》 CSSCI 1992年第6期14-16,13,共4页
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唯有借助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而要全面科学地发展生产力,就需要研究生产力中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正确认识人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和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 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唯有借助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而要全面科学地发展生产力,就需要研究生产力中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正确认识人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和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的一致性问题。这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认识、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着眼于社会生产力与人的发展的协调一致,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生产力范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点集中体现为人的主体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范畴 社会主义制度 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生产力 正确认识 社会整体发展 发展社会生产力 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 全面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思想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比较研究
16
作者 俞良早 《理论月刊》 CSSCI 1996年第7期7-11,共5页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思想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比较研究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就发展社会生产力阐述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思想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比较研究俞良早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就发展社会生产力阐述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理论 生产力思想 列宁思想 社会发展 理论观点 重大发展 解放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7
作者 薛汉伟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1期4-9,共6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个论断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在理论上的深化...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要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个论断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在理论上的深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和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依据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同志在阐述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时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考察社会主义阶段根本任务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由马克思所发现的历史唯物主义所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 根本任务 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 发展社会生产力 共产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民利益为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
18
作者 郑祖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9年第1期30-36,共7页
社会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的既得力量,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7页),人们从事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满足主体的特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实现主体的利益。在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推动下,经济关系... 社会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的既得力量,是“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77页),人们从事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满足主体的特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实现主体的利益。在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推动下,经济关系发生变化,它就必然会以强大的力量、稳定的倾向促使社会道德按照经济关系的要求(实质上是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发生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二十年来,人们正确地选择和践行了告别贫穷、落后和愚昧的历史发展道路,即生产力的发展道路,并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面前,如何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力标准与随之而来的评价人们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善恶标准之间的根本性统一关系,从而把以人民利益为重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评价的根本依据,无疑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重要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道德 人民利益 人民的根本利益 道德评价 道德标准 共同富裕 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人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理论的新贡献
19
作者 温建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4年第3期42-44,1,共4页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观点。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同志 解放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发展 新观点 资本主义 生产力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全面素质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铭仁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1-23,共3页
人的全面素质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高铭仁江泽民同志指出:“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人的全面素质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高铭仁江泽民同志指出:“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素质 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人的生产 自由全面发展 科技文化素质 自然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 人化自然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