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9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发展持续农业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阜 段碧春 韩宝平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持续农业是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农业思潮,是针对常规的“石油农业”高投入、高能耗,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而提出的.持续农业兴起的根源在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满足世界人口膨胀和日益增长... 持续农业是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农业思潮,是针对常规的“石油农业”高投入、高能耗,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而提出的.持续农业兴起的根源在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满足世界人口膨胀和日益增长的欲望,而又不引起资源掠夺和环境恶化来保持生产的一种新的农业体系.目前,这种思潮已席卷全球,成为农业发展大趋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最早提出持续农业概念,基本上以低投入为特征,讲究农业系统的自我维持,以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但这种低耗持续农业由于产量和效益的原因,对多数国家和地区,尤其一些人口众多、食物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不能适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世界环境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一些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对持续农业的概念和意义又作了更广泛的探讨.主张持续性应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持续,即从长远出发,追求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土壤、水及其它自然资源,也并不完全排斥化肥、农药等现代农用化工品的施用.这种思想不脱离实际,已为世界广大地区所接受. 我国农业同样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难题.农业生产压力大、任务重,持续农业思想对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启发.鉴于我国国情和农业现状,发展持续农业方向应是高产、高效和资源环境保护三者同步,高产是发展的目的,高效是持续高产的保证,而资源有序利用和环境保护则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三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一是对报酬递减规律的正确认识,二是如何促使农村发展与农业发展同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农业 农业现状 农业思想 石油农业 联合国粮农组织 农业体系 生产压力 农村发展 农业持续发展 化工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内陆山区发展持续农业的思考
2
作者 李隆春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3-74,共2页
对内陆山区发展持续农业的思考李隆春持续农业,是80年代中期国际社会针对当今世界农业普遍存在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破坏性的耕作方式和滥用土地等,导致大量农田土质退化、水土流失,甚至盐碱化、沙漠化和生物... 对内陆山区发展持续农业的思考李隆春持续农业,是80年代中期国际社会针对当今世界农业普遍存在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破坏性的耕作方式和滥用土地等,导致大量农田土质退化、水土流失,甚至盐碱化、沙漠化和生物资源减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持续农业 内陆山区 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 产业化建设 农业资源 农业生产条件 经营体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地坝建设对生态环境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为例
3
作者 马玲娃 史怡芯 +4 位作者 范星燕 党瑞地 冯靖雯 罗君 陶玮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5期57-62,共6页
为探索淤地坝建设对生态环境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为例,构建了淤地坝建设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框架,结合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拦截泥沙、蓄洪滞泄、减蚀固沙、改善植被生... 为探索淤地坝建设对生态环境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为例,构建了淤地坝建设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框架,结合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拦截泥沙、蓄洪滞泄、减蚀固沙、改善植被生长环境、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预防自然灾害与淤地坝建设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淤地坝建设对减蚀固沙的影响最大,对预防自然灾害影响较小;(2)粮食供给、牲畜饲养、农作物质量、农作物产量、农作物供水量、土壤肥力与淤地坝建设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淤地坝建设对粮食供给、农作物供水量的影响最大,对农作物质量影响较小;(3)淤地坝建设对保持土壤肥沃和牲畜饲料供应两个方面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坝 影响分析 农业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称钩驿镇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及科学利用
4
作者 文凭 《种子科技》 2025年第13期188-191,共4页
科学施用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合理施肥不仅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升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而且能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然而,在当前农业生产中,由于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一定... 科学施用土壤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合理施肥不仅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升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而且能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然而,在当前农业生产中,由于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探讨了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面临的问题以及科学利用的方法和策略,旨在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肥料 农业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
作者 郎川 《种子科技》 2025年第3期183-185,共3页
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土壤肥料利用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资源利用不合理、肥料使用观念偏差、土壤质量退化及微生物肥料重视不足等核心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资源利用策略,如优化资源利用、转变肥料使用观念、实施土壤综合... 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土壤肥料利用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资源利用不合理、肥料使用观念偏差、土壤质量退化及微生物肥料重视不足等核心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资源利用策略,如优化资源利用、转变肥料使用观念、实施土壤综合治理以及大力推广应用微生物肥料,旨在提升肥料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为构建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持续发展 土壤 肥料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资源管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彦斌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3期151-153,共3页
作为农业生产基础的土地资源,其科学合理管理与利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土地使用结构不合理、耕地保护意识淡薄、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可持... 作为农业生产基础的土地资源,其科学合理管理与利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土地使用结构不合理、耕地保护意识淡薄、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完善土地使用规划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并落实保护责任、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加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而提高管理效率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能提升、推动土地多元化利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农业发展,最终达成农业可持续发展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农业持续发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地方特色水果的种植技术分析
7
作者 王苏丽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1期133-135,共3页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一点不容忽视。本研究深入地探讨了这一议题,并详细地分析了土壤与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及其肥力进行详尽的评估,结合对适...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一点不容忽视。本研究深入地探讨了这一议题,并详细地分析了土壤与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及其肥力进行详尽的评估,结合对适应性气候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如何科学地管理水资源,以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此外,还特别关注了地方特色水果种植技术,从种苗选择、种植布局、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水分管理到修剪整形,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策略。本研究的目的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用的指导,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从而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持续发展 土壤肥力 气候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李泊放 《河北农机》 2025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探索与实践展开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在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全方位进步,其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其核心。本文首先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目标及意义,并阐述了农业可持... 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探索与实践展开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在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全方位进步,其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其核心。本文首先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目标及意义,并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在该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及其作用。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指出了当前研究的空白与创新点,解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探索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并分析了这些模式的具体要求与创新点。通过国内外典型实践案例的分析,本文总结了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持续发展 模式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9
作者 尹加文 《种子科技》 2025年第9期216-218,共3页
随着全球人口与粮食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结合贵州六盘水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玉米机械化种植的现状、关键技术、市场与产业链的完善等内容。围绕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机制... 随着全球人口与粮食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结合贵州六盘水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玉米机械化种植的现状、关键技术、市场与产业链的完善等内容。围绕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市场机制的优化以及产业链的健全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机械化种植模式 农业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河北省临西县的秸秆还田实践
10
作者 秦春英 《河北农业》 2025年第5期17-19,共3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河北省临西县作为农业大县,积极探索秸秆还田技术,实现了秸秆资源的有效转化和农田土壤质量的提升。本文深入分析了临西县秸秆还田的实践经验和成效,探讨了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河北省临西县作为农业大县,积极探索秸秆还田技术,实现了秸秆资源的有效转化和农田土壤质量的提升。本文深入分析了临西县秸秆还田的实践经验和成效,探讨了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和优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农业持续发展 提高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土壤肥料利用发展途径
11
作者 李银环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7期41-42,共2页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河北农村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土壤作为农作物耕种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与农作物健康生长、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合理利用土壤肥料可以起到增产增效的作用,对促进农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河北农村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土壤作为农作物耕种的物质基础,土壤肥力与农作物健康生长、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合理利用土壤肥料可以起到增产增效的作用,对促进农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料利用 河北农村 土壤肥力 农业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及发展策略
12
作者 赵荣花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1期96-98,共3页
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包括农田灌溉、水资源调配、防灾减灾等。该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重点探讨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策略,包括优化水利设施建设、关注水资源合理利用、推进生态农业与水利工程的融合,以... 农田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包括农田灌溉、水资源调配、防灾减灾等。该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重点探讨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策略,包括优化水利设施建设、关注水资源合理利用、推进生态农业与水利工程的融合,以及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科技创新,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效能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 农业持续发展 积极影响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13
作者 曹逢春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4期55-58,共4页
玉米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稳定我国粮食安全十分重要。该文基于玉米种植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传统种植方式面临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提出一套玉米种植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涵盖... 玉米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稳定我国粮食安全十分重要。该文基于玉米种植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传统种植方式面临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提出一套玉米种植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个维度。基于此,探讨实现玉米种植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及其措施。本研究对于指导玉米种植实践,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植 农业持续发展 评估方法 指标体系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4
作者 赵顺乾 《当代农机》 2025年第7期51-51,54,共2页
为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土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核心,对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与技术,探讨其对提升土壤肥力、改善水资源利用、维护生态平衡... 为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土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核心,对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与技术,探讨其对提升土壤肥力、改善水资源利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积极作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成效评估。研究提出加强政策引导、推广先进技术与模式等对策,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农业持续发展 土壤肥力 水资源利用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新质生产力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15
作者 王微 《河北农机》 2025年第5期148-150,共3页
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本文针对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展开了深入探究,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还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品质、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凭借... 在乡村振兴视角下,本文针对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展开了深入探究,对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还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品质、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凭借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互结合的办法,揭示出新质生产力是怎样经由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良农产品品质、助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等途径,来促使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与此同时,本文对乡村振兴战略与新质生产力的协同作用进行了探讨,其中涵盖了乡村振兴战略针对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支持以及引导作用、新质生产力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作用。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本文对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实际成效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中陕西省农作物生产减碳特征分析
16
作者 张茜 杜涛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积极推进农业减排和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采用排放系数法,对《国家统计数据》中的2003-2019年陕西省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农膜)、农用柴油和农业灌溉面积5个指标数据分析测算农作物生产投入碳排放情况并分析减碳特征。结果显... 为积极推进农业减排和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采用排放系数法,对《国家统计数据》中的2003-2019年陕西省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农膜)、农用柴油和农业灌溉面积5个指标数据分析测算农作物生产投入碳排放情况并分析减碳特征。结果显示,17年间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先增后减、农膜和柴油的投入量持续上升、有效灌溉面积则呈现先增后降再升的趋势。在碳排放量方面,化肥碳排放量占71.69%,是主要的碳排放源;接下来是农用柴油(17.43%)、农膜(7.36%)、农药(2.44%)和农业灌溉(1.08%)。此外,2003-2019年陕西省农作物生产的碳排放强度先升后降,2013年达到最高值1.0157 t/hm2,碳排放强度2019年相比2013年降低了17.68%,以期为陕西省制定农业减排政策、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生产投入 减碳 技术推广 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研究
17
作者 秀英 王鹏 +1 位作者 王雷 李炳海 《河南农业》 2025年第2期88-90,共3页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有效应对来自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挑战,使我国农业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农业...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有效应对来自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挑战,使我国农业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利用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不利于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稳定。因此,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过程 农村基础设施 耕地资源 持续发展道路 农业持续发展战略 农业资源利用率 有效应对 生态环境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竞合关系下农业科技金融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理与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光强 宋新宇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26,共11页
加强农业科技金融的区域竞争与合作,推动农业沿着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的新质生产力方向演进,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方式。基于此,构建“农业科技金融-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以中国2013-2022... 加强农业科技金融的区域竞争与合作,推动农业沿着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的新质生产力方向演进,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方式。基于此,构建“农业科技金融-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以中国2013-2022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农业科技金融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1)农业科技金融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特别是粮食主销区和科技金融结合政策试点区的影响效应更显著;(2)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农业科技金融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3)区域地方政府经济竞争有利于增强农业科技金融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效应;(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竞合关系有利于农业科技金融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空间溢出效能的充分释放。因此,必须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契机,以绿色低碳环保技术研发为中心,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为路径,以地方政府经济竞争为抓手,加快构建农业科技金融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竞合关系 农业科技金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创新 被引量:5
19
作者 孟志刚 王坚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7,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实现要素投入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由规模到科技的演变转化,政府政策由单一到全局的科学转变。这既涉及生产要素投入与配置的优化,也关乎农业产业结构的系统性调整。从传统模式下的单一... 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实现要素投入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由规模到科技的演变转化,政府政策由单一到全局的科学转变。这既涉及生产要素投入与配置的优化,也关乎农业产业结构的系统性调整。从传统模式下的单一性、资源性、封闭性特点转向现代化社会体系下的科技性、多元性和开放动态性,是维系农业可持续发展动力源的根本所在,这就需要同时推进科技创新、组织创新与业态创新。未来应以高级要素的加大投入提高农业产业的自适应性,以科技赋能效力的显著提升提高农业产业的自协调性,以政策体系的更加完善提高农业产业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持续发展 数字化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碳农业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凌霄 彭珈祺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2-158,共7页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生产力变革,其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以及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源泉,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新质生产力与低碳农业发展具有内涵一致性和内在耦合性。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生产力变革,其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以及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源泉,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新质生产力与低碳农业发展具有内涵一致性和内在耦合性。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科技创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及产业转型升级等,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关键动力。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碳农业发展还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人才支撑薄弱和制度保障不完善等问题,需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利益共享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与转化、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绿色政策支持体系等,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低碳农业 农业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