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巴托克《第六弦乐四重奏Ⅰ》的发展手法及曲式结构特征 |
周倩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2
|
《夕阳箫鼓》的特殊曲式与发展手法 |
刘正维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2
|
|
3
|
拉场戏唱腔音乐的变化发展手法 |
张继昂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4
|
论京剧《三堂会审》唱腔的核心音调及整体结构 |
孙凡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3
|
|
5
|
从《桃花红,杏花白》看王志信的创编艺术 |
张燕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6
|
试论土族婚礼歌的艺术特色 |
赵维峰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3
|
|
7
|
汉民族传统音乐旋律的审美特征 |
李慧民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87 |
1
|
|
8
|
匠心独运 鲁地奇葩——唢呐曲《一枝花》的音乐形态分析 |
武闻彤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