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性阅读障碍风险儿童的大脑异常及阅读障碍的早期神经标记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凯茜 梁丹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12-1923,共12页
考察发展性阅读障碍风险儿童的神经异常有助于找到阅读障碍的早期神经标记物,对实现阅读障碍早期预测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风险儿童的横向研究显示,其大脑的功能和结构存在异常。具体表现在风险儿童感知语音及非语音诱发的失匹配波(... 考察发展性阅读障碍风险儿童的神经异常有助于找到阅读障碍的早期神经标记物,对实现阅读障碍早期预测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风险儿童的横向研究显示,其大脑的功能和结构存在异常。具体表现在风险儿童感知语音及非语音诱发的失匹配波(MMR,Mismatch Response)波幅更小,潜伏期更长,在阅读的腹侧和背侧通路功能和结构存在异常。相比于学龄前横向比较,追踪到学龄后的研究可以发现与阅读发展相关的神经变化,揭示阅读障碍的早期神经标记。纵向研究显示,语音加工诱发的MMR、左侧颞顶区、视觉词形区功能异常及左侧弓状束结构异常是阅读障碍的早期生物学标记。此外,风险儿童大脑异常的纵向研究相对稀少,同时较小的样本量也会降低结果的可信度。未来需要强调更大样本量的纵向研究,同时关注汉语风险儿童的大脑异常,探究汉语阅读障碍认知神经风险因素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发展性阅读障碍风险儿童 大脑异常 大脑结构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特征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关联
2
作者 任园春 范碧瑶 +4 位作者 宋以玲 王久菊 朱飞龙 吉宁 曹庆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究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特征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D)的关联。方法: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精神专科门诊招募27名7~10岁确诊汉语DD儿童,从北京某普通小学招募年龄、性别、总智商相匹配的27名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儿童粗大动作发展测试量... 目的:探究儿童粗大动作发展特征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D)的关联。方法: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精神专科门诊招募27名7~10岁确诊汉语DD儿童,从北京某普通小学招募年龄、性别、总智商相匹配的27名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儿童粗大动作发展测试量表第三版(TGMD-3)、儿童发育协调障碍评估工具(M-ABC)中动静态平衡测验评估被试儿童的粗大动作发展水平。采用小学生识字量测试题库及评价量表、一分钟读字、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评评估被试阅读能力。结果:汉语DD儿童TGMD-3总分、位移动作总分、物控动作总分、动静态平衡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静态平衡得分、位移动作总分、物控动作总分和TGMD-3总分与患有阅读障碍负关联(OR=3.08、1.35、1.16、1.13,均P<0.05)。结论:儿童粗大动作发展落后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 粗大动作发展 儿童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干预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范碧瑶 任园春 +4 位作者 宋以玲 朱飞龙 耿方舟 孙荣杰 王久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371,共8页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DD)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专科门诊招募确诊的27名DD儿童,随机分为DD运动干预组14名、DD对照组13名,按年龄相差不超过半岁标准募集14名儿童...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DD)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专科门诊招募确诊的27名DD儿童,随机分为DD运动干预组14名、DD对照组13名,按年龄相差不超过半岁标准募集14名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DD运动干预组在参加学校各项体育活动基础上进行8周针对动作发展水平的个性化运动干预,DD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维持日常身体活动且不进行除学校体育活动外的运动课程。采用《小学生识字量测试题库及评价量表》、一分钟读字、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评评估被试儿童的识字量、阅读流畅性和阅读理解能力。结果:(1)干预前,DD运动干预组和DD对照组识字量、阅读流畅性、阅读理解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低于正常对照(P<0.05)。(2)干预后,DD运动干预组识字量、阅读流畅性、阅读理解能力得分均显著提高(P<0.05),DD对照组识字量、阅读流畅性得分显著提高(P<0.05),正常对照组识字量、阅读理解能力得分显著提高(P<0.05)。DD运动干预组识字量、阅读流畅性得分和DD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DD运动干预组阅读理解得分高于DD对照组(P<0.05),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8周针对动作发展水平的个性化运动干预可加速提高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能力发展,尤其可有效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 运动干预 儿童 阅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特点 被引量:6
4
作者 卢珊 吴汉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索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特点。方法:整群抽取武汉市3所小学3-5年级儿童820人,根据ICD-10诊断标准,采取分层检测的策略筛查出阅读障碍儿童55名。按1∶2配比选取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相似的正常儿童110名进行配对研究... 目的:探索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特点。方法:整群抽取武汉市3所小学3-5年级儿童820人,根据ICD-10诊断标准,采取分层检测的策略筛查出阅读障碍儿童55名。按1∶2配比选取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相似的正常儿童110名进行配对研究,采用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yslexia Checklist for Chinese Children,DCCC)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的阅读特点进行评估。结果: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筛出率为6.7%;阅读障碍组儿童DCCC8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15.2±3.7/10.1±3.3、21.6±3.7/13.4±4.9、16.1±3.5/10.6±3.7、16.8±3.6/11.7±3.1、15.9±3.9/11.5±3.5、21.4±4.3/14.5±4.6、14.9±3.7/9.4±2.8、23.2±4.4/15.9±4.7,P均<0.001)。回归分析表明,各个因素的OR值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但只有听知觉进入方程(OR=2.00);DCCC各项得分的性别间比较显示,正常儿童男生各因子分数均高于女生(P<0.05),而阅读障碍儿童仅口语能力得分男生低于女生(15.3±3.7/17.8±4.1,t=-2.057,P=0.045)(P<0.05)。DCCC各项得分的年级间比较显示,正常儿童各因子得分年级间差异均有显著性,而阅读障碍儿童的听知觉、意义理解、书写技能、阅读习惯因子得分年级间差异有显著性,三年级各项得分均为最高。结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阅读中各个环节均受损害,但以听知觉损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病例对照研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图形和汉字的视觉加工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卢珊 吴汉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考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图形和汉字的视觉辨识能力,探索其视觉加工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根据ICD-10诊断标准筛选出53名阅读障碍儿童,按照年龄、性别、家庭一般状况等匹配条件,按1:1的比例选择同班级53名正常儿童为对... 目的:考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图形和汉字的视觉辨识能力,探索其视觉加工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根据ICD-10诊断标准筛选出53名阅读障碍儿童,按照年龄、性别、家庭一般状况等匹配条件,按1:1的比例选择同班级53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根据汉字特点,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比较两组儿童完成图形视觉加工任务和汉字视觉加工任务的正确率和平均反应时。结果:图形视觉辨别任务显示:阅读障碍儿童正确率为(0.78±0.10),正常儿童正确率为(0.81±0.08);阅读障碍儿童平均反应时为(2494.42±488.23)ms,正常儿童为(2358.59±593.48)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字视觉辨别任务显示:阅读障碍儿童正确率为(0.96±0.04),正常儿童为(0.96±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阅读障碍儿童平均反应时[(1715.21±343.76)ms]有长于正常儿童[(1598.72±318.03)ms]的趋势(P=0.073)。结论:视觉加工能力对汉语儿童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够显著,视觉加工能力可能只是汉字识别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儿童 视觉加工能力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季雨竹 张逸玮 毕鸿燕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7-582,共6页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其致病原因一直是该领域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与阅读技能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缺陷可能是导致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研...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其致病原因一直是该领域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与阅读技能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缺陷可能是导致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研究发现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同样存在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缺陷。本文将回顾近些年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汉语儿童 视觉 大细胞 背侧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不同听觉刺激模式下事件相关电位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邓柯高 雷湘 +2 位作者 张一新 唐淑婷 左彭湘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比较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 dyslexia,DD)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P1-N1c-N2的差异,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不同听觉刺激模式下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方法在标准刺激(纯音,上升时间15 ms... 目的比较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 dyslexia,DD)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P1-N1c-N2的差异,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不同听觉刺激模式下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方法在标准刺激(纯音,上升时间15 ms,强度75 dB SPL,持续时间200 ms,P=0.85)的基础上,分别调整刺激声的上升时间、强度和持续时间形成三种偏差刺激(P=0.15),采用被动Oddball范式对22例汉语DD儿童(DD组)和31例正常对照儿童(对照组)进行脑电图(EEG)采集,比较DD组和对照组MMN与P1-N1c-N2成分的差异。结果 FCz电极点的分析:①DD组上升时间偏差刺激(P=0.026<0.05)和持续时间偏差刺激下(P=0.037<0.05)MMN波幅均小于对照组;②DD组中上升时间偏差刺激P1潜伏期较标准刺激延迟(P=0.011<0.05),而对照组中差异不显著;③DD组上升时间偏差刺激N2波幅小于标准刺激(P=0.002<0.01),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④DD组持续时间偏差刺激N2波幅小于标准刺激(P<0.001),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FT7和FT8电极N1c波幅存在差异,DD组持续时间偏差刺激N1c波幅小于标准刺激(P=0.009<0.05),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其他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听觉分辨能力较正常儿童差,上升时间偏差刺激和持续时间偏差刺激下MMN和P1-N1c-N2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存在听觉感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失匹配负波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卜晓鸥 王耀 +1 位作者 杜亚雯 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92-2105,共14页
发展性阅读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机器学习因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挖掘能力逐渐被应用到阅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中,在标准化心理教育测试、眼动追踪、游戏测试、脑成像等多个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 发展性阅读障碍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机器学习因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挖掘能力逐渐被应用到阅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中,在标准化心理教育测试、眼动追踪、游戏测试、脑成像等多个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获得了更加精准高效、灵活可靠的分类结果。然而,机器学习在对象选取、数据采集、转化潜力和安全隐私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性。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学龄前阅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系统的科学性,同时积极构建多模态数据库、在多种算法中寻找最佳算法以获取最优参数,最终实现临床实践中的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机器学习 早期筛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ERP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沙淑颖 周晓林 孟祥芝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行为实验已经发现,语音能力的缺损是拼音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核心。然而近年来行为研究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也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基本知觉障碍有关。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简称ERP)作为一种独特的电生理学研究手段... 行为实验已经发现,语音能力的缺损是拼音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核心。然而近年来行为研究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也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基本知觉障碍有关。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简称ERP)作为一种独特的电生理学研究手段,从一个更为直观的角度验证了行为实验的结果,推动了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进展。语言认知水平ERP研究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存在语音加工和信息整合的缺陷。感知觉加工层次的ERP研究结果则不尽一致,有的研究发现,阅读障碍存在着基本的听觉加工缺陷;有的研究则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存在言语声音加工的缺陷,而对非言语声音的加工与正常读者没有显著差别;有的研究支持大细胞通路受损假说,发现阅读障碍在低对比度和低空间频率上存在视觉加工的缺陷,有的研究结果则没有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正常读者在不同对比度和空间频率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ERP 语音缺陷假说 Oddball范式 儿童 语言层次 感知觉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注意能力及其与汉语阅读的关系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飒 季雨竹 +1 位作者 刘梦连 毕鸿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73-678,共6页
目的:探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注意与汉语阅读的关系。方法:依据识字量测试和瑞文智力测试得分筛选出阅读障碍(DD)儿童55例,并按年龄、智力匹配同年龄正常对照组(CA)儿童66例。采用数字划消测试测查两组儿童视觉空间注意能力。... 目的:探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注意与汉语阅读的关系。方法:依据识字量测试和瑞文智力测试得分筛选出阅读障碍(DD)儿童55例,并按年龄、智力匹配同年龄正常对照组(CA)儿童66例。采用数字划消测试测查两组儿童视觉空间注意能力。对所有被试进行阅读流畅性、阅读准确性、语音意识、语素意识等测试。结果:汉语DD儿童的注意划消得分低于CA儿童[(29.6±6.8)vs.(32.3±6.3),P<0.05]。相关分析表明视觉空间注意与阅读流畅性(r=0.31,P<0.01)和阅读准确性(r=0.31,P<0.001)呈中度正相关。多重回归的结果表明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可以预测儿童的阅读准确性(β=0.4,P<0.01;β=-0.39,P<0.01)与流畅性(β=031,P<0.01;β=-0.50,P<0.01)。结论:视觉空间注意缺陷可能是引起汉语阅读障碍的原因之一,并且这种缺陷与阅读能力存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阅读障碍 视觉空间注意 汉语儿童 汉语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