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0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与周边村社的和谐发展探讨
1
作者 马明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动植物多样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自然保护区的设置常常会和周边村社的开发相矛盾。文章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周边村社协调发展进行论述,主要对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与其周边村社之间产生冲突矛盾的成因进行...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动植物多样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自然保护区的设置常常会和周边村社的开发相矛盾。文章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和周边村社协调发展进行论述,主要对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与其周边村社之间产生冲突矛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使自然保护区与其周边村社在经济方面达到双赢,从而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自然资源保护 周边村社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助推农村和谐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弘毅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9期114-117,共4页
该文旨在探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助推农村和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策略。研究发现,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可以健全社会服务组织体系、保证农村资金运作安全、推动农村产业经营发展、实现农村和谐发展。然而,当前农村经济... 该文旨在探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助推农村和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策略。研究发现,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可以健全社会服务组织体系、保证农村资金运作安全、推动农村产业经营发展、实现农村和谐发展。然而,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存在人才队伍建设不足、难以满足现阶段发展需求、专业水平不一,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和管理需求、政策支持不到位和农村经管队伍发展制约明显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农经管理人才较匮乏、经营管理队伍不稳定、培训开展较为困难、政策不够“接地气”地方落实存在困难。基于此,该文提出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策略,以期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为农民和农村地区带来更好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和谐发展 乡村产业规划 土地流转 新型经济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探究
3
作者 王晓鹤 《花卉》 202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对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对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能够保障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维护改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 生态环境 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促进社会分工结构调整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香杰 聂立清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打破了现有社会分工结构的平衡,而且以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形态促进新的社会分工结构加速形成。既有的社会分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呈现“对抗性”“城乡差别”“体...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打破了现有社会分工结构的平衡,而且以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形态促进新的社会分工结构加速形成。既有的社会分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呈现“对抗性”“城乡差别”“体脑差别”“片面”“原子化”等特性。正是由于这种结构性矛盾的存在,原有的社会分工结构无法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两者之间具有的内在逻辑,理应是调整社会分工结构路径的基本逻辑。新质生产力促进社会分工结构调整的发展路径,不能局限于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形式而产生的分工,而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依归,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生产协调共存、共生的分工,要把利己、利他、环境友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要正确处理新的劳动生产协作方式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构建社会生产领域分工的模块化系统和劳动生产协调化系统,形成以与新质生产力客观要求的整体利益、共享利益相一致为特性的社会分工格局和社会分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社会分工结构 和谐发展 人机劳动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观历史发展的哲学审视
5
作者 胡宇南 周君才 《理论月刊》 2007年第9期38-40,共3页
自古以来,人类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和谐状态。和谐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美好生活状态。这个追求历程一直伴随着人类对和谐本质内涵的探询。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由... 自古以来,人类总是向往和追求"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和谐状态。和谐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美好生活状态。这个追求历程一直伴随着人类对和谐本质内涵的探询。人类社会在不同阶段,由于文明发展的差异,对和谐内涵的理解存在着很大差异,从抽象本原的本质特征,到具体事物的对立统一,再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理性状态,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哲学上来看,人类对和谐本质内涵的阐释可分为:抽象和谐论时期、具体和谐论时期以及发展和谐论时期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是和谐关系论的观点,这里的"和谐"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事物所产生的一种关系——事物间共生、互利、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历史发展 抽象和谐论 具体和谐论 发展和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被引量:85
6
作者 钱正英 陈家琦 冯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人类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力度,并引发了河流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近几十年来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水利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效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续利用.为了引... 人类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对河流的开发利用和改造力度,并引发了河流自身和周边环境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近几十年来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水利建设,虽取得了巨大效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自然功能和永续利用.为了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首先从河流的形成和发展、河流的自然功能、河流的基本特征等方面阐释了河流自身的发展规律,然后论述了人类活动和河流演变的相互影响,最后针对中国河流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河流和谐发展,并且要研究和处理好总体要求和区别对待方面的问题,保证生态和环境需水方面的问题以及河流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河流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炳辉 卜建 张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8-200,共3页
高校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高校应该以建设安全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手段,从安全精神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等多层面、全方位地加... 高校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高校应该以建设安全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手段,从安全精神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等多层面、全方位地加强高校的安全工作,不断提高高校的本质安全度,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安全文化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家新 黄瑞国 林朝晖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3,共5页
文章从分析福建省农村社会背景入手,剖析发展农村体育的意义,探讨制约当前农村体育的因数,提出了福建省农村体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为实现福建省农村体育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福建省 社会 农村体育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平衡原理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迎春 王大鹏 张海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89-92,共4页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等教育系统作为一个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它的发展应遵循生态平衡原理。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与其和谐发展,两者虽逻辑起点不同,但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等教育系统作为一个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它的发展应遵循生态平衡原理。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与其和谐发展,两者虽逻辑起点不同,但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因此将生态平衡原理移植到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就是实现其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输入输出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平衡 高等教育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探析——解读北京奥运三大主题 被引量:40
10
作者 肖焕禹 陈玉忠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4,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 ,对 2 0 0 8年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 ,即“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人类社会 和谐发展 北京 绿色奥运 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 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体育赛事促进乡镇、街道社区和谐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修金 刘建国 郑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7,共5页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民间体育赛事是和谐社区建设新的支点。民间体育赛事促进乡镇、街道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推进民主管理,提高基层政府公信力;融合外来人口,维护社区稳定;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民间体育赛事是和谐社区建设新的支点。民间体育赛事促进乡镇、街道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推进民主管理,提高基层政府公信力;融合外来人口,维护社区稳定;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加社区人力资本;促进旅游相关行业,提供就业机会;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树立社区形象,增强凝聚力等。民间体育赛事应依托传统文化,精心策划,打造品牌,在促进乡镇、街道社区和谐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体育 体育赛事 社区 乡镇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系统的结构与和谐发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君 于幼云 刘伊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3-7,共5页
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整个安全系统由7个安全子系统组成,它们相对独立,协调运转,共同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效益。笔者运用ANP法(网络分析法)剖析了城市基础设施安... 城市基础设施安全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也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整个安全系统由7个安全子系统组成,它们相对独立,协调运转,共同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效益。笔者运用ANP法(网络分析法)剖析了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系统的结构及其内在规律;应用科学发展观,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系统和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提出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和条件都受到城市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为满足整个安全系统和谐发展的要求,必须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基础设施,保证其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安全系统 网络分析法(ANP)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和谐发展机理的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优势产业测评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颖琦 李学伟 周学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8-105,共8页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和谐发展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界定了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特点,并针对生态脆弱贫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探讨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和谐发展的机...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和谐发展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界定了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特点,并针对生态脆弱贫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探讨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和谐发展的机理,结合发展机理探讨该区域优势产业培育的测评模型,提出了测评其优势产业发展状况的四级测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 和谐发展 机理 优势产业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的和谐发展 被引量:32
14
作者 任海 王芳 牛静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8,共6页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中国体育 和谐发展 北京2008年奥运会 历史事件 国际活动 体育运动 社会影响 中国社会 体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城乡二元商品市场格局及城乡商品市场和谐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柳思维 唐红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8,共7页
城乡二元经济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瓶颈。本文从城乡二元商品市场和谐发展的角度对城乡二元经济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商品市场发展呈现出日益失衡的状态,并且从福利经济学理论和计量实证分析两... 城乡二元经济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巨大瓶颈。本文从城乡二元商品市场和谐发展的角度对城乡二元经济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商品市场发展呈现出日益失衡的状态,并且从福利经济学理论和计量实证分析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城乡二元商品市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二元商品市场 和谐发展 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运项目与非奥项目和谐发展之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文生 张喆 梁建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3-435,共3页
体育项目由人类所创,为人类所用。至于"奥运项目"与"非奥项目"之分实属人为所定。通过对1959—2012年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成就及2006—2012世界体育强国排行榜等文献资料的分析,呼吁理性看待奥运项目,善待非奥项目,加... 体育项目由人类所创,为人类所用。至于"奥运项目"与"非奥项目"之分实属人为所定。通过对1959—2012年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成就及2006—2012世界体育强国排行榜等文献资料的分析,呼吁理性看待奥运项目,善待非奥项目,加速推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运项目 非奥项目 体育强国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彭福扬 刘红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8-102,共5页
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协调发展、社会和谐有序及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是社会内在的和谐发展动力。在分析我国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和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化技术创新 社会和谐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吉宏 杨太康 龙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8S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和谐发展 中国 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琴华 陈利 沈小婷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61,共6页
从农业生产活动的一般组织方式入手,探讨影响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其中农业生产类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为此,提出江苏省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设想,即树立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从农业生产活动的一般组织方式入手,探讨影响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其中农业生产类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为此,提出江苏省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设想,即树立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坚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建立长久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使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效结合,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广义梯度理论论纲 被引量:9
20
作者 桂拉旦 李具恒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在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或区域差距的要素时,已有理论难以解决要素的穷尽和要素系统的结构整合问题。依托可持续和谐发展观的逻辑理念,广义梯度理论将梯度扩展为自然要素、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多维层面,揭示了梯度... 在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或区域差距的要素时,已有理论难以解决要素的穷尽和要素系统的结构整合问题。依托可持续和谐发展观的逻辑理念,广义梯度理论将梯度扩展为自然要素、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多维层面,揭示了梯度分布间的耦合关系和多元交叉互推机理,整合了众多区域发展理论,实现了对梯度理论的创新,并尝试解决要素的穷尽和要素系统的结构整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可持续和谐发展 广义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