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一带一路”文化与经济的共融发展
1
作者 杨婷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70-70,共1页
“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促成了全球化合作的新时代。在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国内步入新发展阶段的今天,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落地,将目光同... “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促成了全球化合作的新时代。在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国内步入新发展阶段的今天,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命,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落地,将目光同时投向于我们熟悉却又充满未知的“近邻”——东盟,是历史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阶段 一带一路 人类命运同体 文化与经济 发展 国际局势 历史的必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共融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悦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2,共2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共存与互补格局,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文章分析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共荣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而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共融发展的措施,对全面促进我国经济健康...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共存与互补格局,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文章分析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共荣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而提出促进两者协调共融发展的措施,对全面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商品贸易 发展 现状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湿地大会(武汉)遗产开发利用研究
3
作者 樊厚瑞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36-43,共8页
武汉市于2022年6月通过“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成为第一个举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的国际湿地城市。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综述与实地调研,分析了武汉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利用现状,结果发现目前存在生态保护工作尚未形成有效合力、原生湿地... 武汉市于2022年6月通过“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成为第一个举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的国际湿地城市。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综述与实地调研,分析了武汉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利用现状,结果发现目前存在生态保护工作尚未形成有效合力、原生湿地的空间封闭性较高、功能地块的划分与水网布局之间关系混乱、资源开发中空间和功能利用不够高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有限、湿地文化传承发展不足等问题。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并结合案例分析,对国际湿地大会(武汉)遗产开发利用提炼出要提高生物多样性、实现“双碳”目标、融入海绵城市、把握信息时代、挖掘湿地文化、注重湿地美学等原则,并提出在生态效应方面,优化湿地保护发展体制机制、强化湿地修复成效监督、加强湿地的科研监测和智能化管理、创立系统性的增碳网络;在经济效应方面,创新湿地资源利用模式、推动湿地旅游产业发展、丰富湿地文化产业模式、创新旅游衍生品形式;在社会效应方面,成立国际湿地城市创新联盟、增强湿地经济强化品牌意识、加大科普宣传、强化湿地宣教推广工作,以期助力实现城市与湿地的共生共兴共融发展,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发展 国际湿地城市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机器人及其潜力与挑战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帆 谭跃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1-1252,共12页
机器人与ChatGPT的融合可形成具有人类智慧特征的“硅智能体”,定义为“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机器人”。以ChatGPT和机器人的智能融合为对象,阐述了GPT-R的特点、技术趋势及在工业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分析了GPT-R在体力、智力及与人类共融... 机器人与ChatGPT的融合可形成具有人类智慧特征的“硅智能体”,定义为“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机器人”。以ChatGPT和机器人的智能融合为对象,阐述了GPT-R的特点、技术趋势及在工业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分析了GPT-R在体力、智力及与人类共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GPT-R的本体与智能、法律与安全、社会规则三方面给出相应对策。结合了ChatGPT和机器人技术的GPT-R将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场景和越来越大的市场潜力,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共融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机器人 人工智能 硅智能体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