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均衡与房地产价格 被引量:21
1
作者 孟庆斌 黄清华 +1 位作者 张能鲲 张永冀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8,共14页
现阶段,城镇化和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人口流动对我国房价影响显著,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较少涉及,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别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出发建立模型,推导出均衡房价的决定方程,从理论上推演了各省份... 现阶段,城镇化和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人口流动对我国房价影响显著,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较少涉及,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别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出发建立模型,推导出均衡房价的决定方程,从理论上推演了各省份农村居民和外省份人口需求对本省份城镇房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各省份城镇化和区域间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由于收入、福利以及基础设施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均衡而引起的人口跨区域流动都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我国房价;后两者是我国房价收入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偏高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和跨区域人口流动是我国东部地区房价上涨和房价收入比扩大的主要动力,但跨区域人口流动在中部地区,以及城镇化在西部地区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城镇化 区域发展不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亟待关注的中心城市城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明庆华 王传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0,共4页
当前地级中心城市城区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阻碍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但人们对此并没有足够的关注和应有的重视。导致中心城市城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心城市城区现... 当前地级中心城市城区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阻碍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但人们对此并没有足够的关注和应有的重视。导致中心城市城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心城市城区现行的政出多门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实现中心城市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转变传统的城区教育管理观,确立"城区教育一体"、"城区学校"观念,构建"市实区虚"的城区基础教育管理新体制,促进中心城市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城区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区域发展不均衡测度及其动态分解——基于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豫新 孙培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通过测度新疆区域发展不均衡水平及动态分解研究,可以发现2000年-2015年新疆区域发展不均衡水平呈"缩小—扩大—缩小"的变动趋势;新疆五大子区域中,除天山南坡产业带外,其他区域不均衡水平均呈现整体下降态势,新疆15个地州市... 通过测度新疆区域发展不均衡水平及动态分解研究,可以发现2000年-2015年新疆区域发展不均衡水平呈"缩小—扩大—缩小"的变动趋势;新疆五大子区域中,除天山南坡产业带外,其他区域不均衡水平均呈现整体下降态势,新疆15个地州市不均衡水平也均呈下降态势;新疆区域发展不均衡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聚集度的变化,而人口聚集度变化在缩小新疆区域发展不均衡上的作用在不断增强。要实现在核心区建设中的区域均衡发展,新疆应实施"人口向北聚集、产业向南聚集"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发展不均衡 人口与经济分布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财政原因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白彦锋 陈珊珊 冯阔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2,共10页
近年来,我国"双创"发展对人才需求日益强烈,而正深入推进的"双一流"建设(以下简称"双一流"),更是助推了地区高校间的"人才争夺战"。(1)一定范围的人才竞争表现出各地对人才的重视,有助于促进... 近年来,我国"双创"发展对人才需求日益强烈,而正深入推进的"双一流"建设(以下简称"双一流"),更是助推了地区高校间的"人才争夺战"。(1)一定范围的人才竞争表现出各地对人才的重视,有助于促进我国整体人才水平的提高。但是恶性的人才竞争却会浪费人才经费、增加内耗、助长浮躁,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如何通过财政手段为各地高校"人才大战"、"挖人大战"降温,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对此,笔者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方法展现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新特征与新趋势;并通过构建PVAR模型,重新厘清地区GDP、教育经费以及高校教师数量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数量的增长可以带来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对高校教师人数的变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协调配合的宏观机制,以促进高校均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发展不均衡 PVAR模型 高校教师数量 教育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辽县农机合作社发展不均衡的成因及改变的对策
5
作者 李国琦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第9期33-34,共2页
通过对东辽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分析,产生的原因有地理因素不同、城镇化建设进程不同、吸纳工商资本不同和发展理念不同等原因造成的。然后对症施策,促进全县新型经营主体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东辽县农机专业合作社 发展不均衡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房地产市场不均衡发展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齐锡晶 张杰 +1 位作者 秦娇娇 赵亮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1-735,共5页
市场机制不完备、市场价格不灵敏、未来预期不确定等原因,造成房地产市场经常出现供求总量的短缺或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非均衡问题.基于辽宁房地产市场的统计数据,应用Eviews6.0统计软件,采用CES型指数聚合方程,测算出辽宁省及省内... 市场机制不完备、市场价格不灵敏、未来预期不确定等原因,造成房地产市场经常出现供求总量的短缺或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非均衡问题.基于辽宁房地产市场的统计数据,应用Eviews6.0统计软件,采用CES型指数聚合方程,测算出辽宁省及省内主要城市的年度非均衡度.为正视差异,有针对性地分类、分区实行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并为促进辽宁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区域经济 不均衡发展 CES型指数聚合方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生均经费支出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戴文静 周金城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3-26,共4页
生均经费支出水平的地区差距是导致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2009年地方高职院校各项生均经费支出的数据,运用极差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三项指标,分析发现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发展极不均衡,原因主要是高职教育投入的... 生均经费支出水平的地区差距是导致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2009年地方高职院校各项生均经费支出的数据,运用极差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三项指标,分析发现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发展极不均衡,原因主要是高职教育投入的省级财政不中立,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不一。基于此,文章建议中央财政要进一步提高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转移支付水平,明确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的分担责任,欠发达地区要构建高职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在生均经费支出方面的差距,以促进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不均衡发展 生均经费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生均经费支出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戴文静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17,124,共6页
生均经费支出水平的地区差距是导致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2009年地方高职院校各项生均经费支出的数据和极差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三项指标,发现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发展极不均衡。其原因主要是高职教育投入的省级... 生均经费支出水平的地区差距是导致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2009年地方高职院校各项生均经费支出的数据和极差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三项指标,发现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发展极不均衡。其原因主要是高职教育投入的省级财政不中立,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不一。建议中央财政进一步提高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转移支付水平,明确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的分担责任;欠发达地区要构建高职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在生均经费支出方面的差距,以促进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不均衡发展 生均经费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不均衡发展——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2011年转载论文数据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高自龙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8,共6页
分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2011年间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转载论文数据,发现存在着刊群水平分化、优质学报区域分布不均、211工程与非211工程高校学报水平差距拉大等不均衡发展状况,说明高校学报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已经形成。但是... 分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2011年间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学报转载论文数据,发现存在着刊群水平分化、优质学报区域分布不均、211工程与非211工程高校学报水平差距拉大等不均衡发展状况,说明高校学报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已经形成。但是,学报质量与数量并不直接构成一对矛盾,综合性或专业性不是学报改革发展的唯一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报 不均衡发展 改革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政策与区域不均衡发展——以广东和重庆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建清 梁爽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第4期32-38,共7页
在研究开放政策与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运用最相似案例分析法,选择广东省和重庆市作为对比案例,考察开放政策对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年以前广东省与重庆市的经济潜力极为近似,经济特区的建立使得广东省的人均GDP... 在研究开放政策与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运用最相似案例分析法,选择广东省和重庆市作为对比案例,考察开放政策对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年以前广东省与重庆市的经济潜力极为近似,经济特区的建立使得广东省的人均GDP迅速发展为重庆市的两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逐步全面开放后,2001—2013年重庆市的追赶效应逐渐显现,但广东省的绝对经济优势仍十分显著。通过分析地方改革开放的历史资料发现,广东省自身具备区位和生产要素价格优势,开放政策促进了其市场潜力的扩大,从而引起生产要素的集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是广东省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当前开放政策推进地区的市场潜力差距逐步缩小的背景下,各地区如何在竞争机制中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政策 不均衡发展 最相似案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城乡英语教育人力资源均衡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影 高炜森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69,共2页
文章针对目前城乡英语教育人力资源不均衡发展的现状,通过问卷方式在保定市市级与县级中学英语教师之中展开了实际的调查研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x(2卡方)检验功能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了科学的对比分析,得出县级中学英语教育人力资... 文章针对目前城乡英语教育人力资源不均衡发展的现状,通过问卷方式在保定市市级与县级中学英语教师之中展开了实际的调查研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x(2卡方)检验功能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了科学的对比分析,得出县级中学英语教育人力资源在年龄结构、学历、英语水平、培训机会等方面与市级中学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并针对被试教师的具体需求对未来的教师教育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较为实际的发展方向,以努力实现英语教育人力资源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 城乡英语教育 人力资源 不均衡发展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听”、“读”理解能力不均衡发展现象的思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鹤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8-31,共4页
听、说、渎、写是中学生学英语时必备的四种基本技能。根据美国教学法专家里弗斯(M.Rivers)和坦珀利(S.Temperly)的统计.在人们所获取的信息中,75%来自听说,其中听在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高达45%(杨坚定,2003)。听... 听、说、渎、写是中学生学英语时必备的四种基本技能。根据美国教学法专家里弗斯(M.Rivers)和坦珀利(S.Temperly)的统计.在人们所获取的信息中,75%来自听说,其中听在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高达45%(杨坚定,2003)。听力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技能之一。听和读是语言知识的输入;说和写是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不均衡发展 理解能力 “听” “读” 英语综合能力 基本技能 交际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annon熵在棉花产业不均衡发展中的运用
13
作者 郑煜 张娟 +1 位作者 李储东 王奇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620-6621,共2页
应用随机试验熵的概念,选取反映棉花产业发展状况的一些指标,计算我国产棉主要省份2000~2007年的相对熵值,并对南方、北方规模产区各省市棉花产业区域不均衡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棉花产业 南北方主产区 不均衡发展 Shannon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与危机——世界政治经济学会第十届论坛理论述评
14
作者 蒋海曦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4-146,共3页
2015年6月18日至21日,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及危机——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10届论坛在南非开普敦大学召开。来自世界30余个国家的80余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状及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作了认真的分析,特别是围绕当代资... 2015年6月18日至21日,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及危机——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10届论坛在南非开普敦大学召开。来自世界30余个国家的80余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状及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作了认真的分析,特别是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的不均衡发展及面临的危机作了热烈的研讨,许多新见解、新思路、新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专家学者们主要围绕下列内容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衡发展 世界政治经济 开普敦大学 学者聚集 理论述评 学术交流 均衡发展 日至 社会发展理论 白永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告产业不均衡发展问题探析——基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淑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中国广告产业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态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广告公司与广告媒体和广告主之间的不均衡关系、本土广告公司与外资广告公司的实力不均衡、地区间广告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制度供给与产业发展的不均衡。通... 中国广告产业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态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广告公司与广告媒体和广告主之间的不均衡关系、本土广告公司与外资广告公司的实力不均衡、地区间广告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制度供给与产业发展的不均衡。通过运用产业经济学"资源—制度"的分析框架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产业发展不均衡,并基于SCP范式和制度创新理论,可以发现,"专业化—核心竞争力—集群化—规模化"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有助于改善当前小、杂、散的产业格局,而灵活高效的制度供给和制度变迁是广告产业创新的重要保障和现实需求,有助于各种资源要素借由市场机制进行有效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广告产业 不均衡发展 产业经济学 SCP范式 产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归类划分东中西部经济区已不适应发展要求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柏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0-47,共8页
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原则批准并通过公布的"七五计划",第一次采纳了东中西部概念,把全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这种划分大体上描述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分层版图,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但... 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原则批准并通过公布的"七五计划",第一次采纳了东中西部概念,把全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这种划分大体上描述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分层版图,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但经过此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暴露出与今天的发展不相适宜的局限性。这种分类,切割了流域经济的横向联系,环境资源利益补偿缺位,不符中国自然地理,不利于区域经济整合,中心城市带动西部的责任不清,造成东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东部城市与西部乡村绝对差距在区域经济不均衡背景下进一步背离。而要改变贫富差别的"马太效应",就应对区域经济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区划 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 区域经济整合 中国自然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尺度下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研究——基于人类发展视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晶 《西部论坛》 2013年第6期53-61,共9页
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惩罚"不均衡发展的思想,在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基于乘积法原则构建地区协调发展指数(HDIr),用以测度和反映地区差距和不协调程度。... 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惩罚"不均衡发展的思想,在人类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基于乘积法原则构建地区协调发展指数(HDIr),用以测度和反映地区差距和不协调程度。利用《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的数据,对HDIh(混合人类发展指数)与HDIr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DIr不但具有统计上优于HDIh的稳健性,而且可以更准确地透视中国人类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和不协调问题:中国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在发达地区,不但在经济、教育和健康三个方面发展程度都比较高,而且各个维度发展比较协调;在落后地区,不但在经济、教育和健康三个方面发展相对落后,而且三个维度发展的不协调程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发展 地区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指数 人类发展三个维度 经济增长 公共服务事业 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 惩罚不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台湾模式
18
作者 朱晓雁 文礼朋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7-8,共2页
由于二战以后的我国台湾实施了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较好地克服了经济发展早期阶段二元经济发展与地区不平衡发展对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但是我国台湾能够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实现平等化发展与它是一个小型经济体紧密相关。即便一些大国... 由于二战以后的我国台湾实施了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较好地克服了经济发展早期阶段二元经济发展与地区不平衡发展对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但是我国台湾能够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实现平等化发展与它是一个小型经济体紧密相关。即便一些大国采取台湾式的发展模式,也难以脱离库兹涅茨假说中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二元经济 地区不均衡发展 库兹涅茨假说 小型经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机械化推广策略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6
19
作者 宋菊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2-319,329,共9页
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能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支撑。通过调研分析山东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总结出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包括农机利用效能... 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能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支撑。通过调研分析山东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总结出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包括农机利用效能不高、农机发展不平衡、农机提档升级不足、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等。结合山东发展实际,进一步提出优化考核牵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大宣传推广、联动社会形成多方合力发展等对策,为促进山东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不均衡 政策扶持 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冬临 王明瑞 《村委主任》 2024年第7期85-87,共3页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数字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我国数字农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数字农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数字资源分配不平衡,...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数字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我国数字农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数字农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数字资源分配不平衡,农村数字技术普及难度大;部分地区的农产品缺乏知名度,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的数字素养偏低,农村缺乏专业人才等。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以期推动农村数字农业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专业人才 技术普及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产品 区域发展不均衡 解决路径 市场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