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大口径加榴炮发射环境极限边界工况炮-弹-引耦合响应特性
1
作者 田中旺 牛兰杰 +2 位作者 宁变芳 马红萍 孙诚诚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针对中大口径加榴炮机械触发引信早炸时有发生,引信及其典型结构在内弹道高动态复杂力学环境下的响应特性不清晰、失效机理不明确等问题,建立了考虑身管中后期磨损、底排弹0号装药、弹丸最大装填角、弹丸与引信极限偏差等极限边界工况... 针对中大口径加榴炮机械触发引信早炸时有发生,引信及其典型结构在内弹道高动态复杂力学环境下的响应特性不清晰、失效机理不明确等问题,建立了考虑身管中后期磨损、底排弹0号装药、弹丸最大装填角、弹丸与引信极限偏差等极限边界工况的内弹道环境炮弹引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融合SPH和Lagrange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弹引典型机构响应特性,并通过底凹弹和底排弹典型工况测试数据对仿真模型的预测误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极限边界工况会对弹丸挤进阻力、前定心部与身管撞击力的时域分布特征以及运动姿态等造成显著影响,会对引信及其典型机构过载响应造成较大影响。相比底凹弹和底排弹常规工况,膛内弹丸与身管撞击力分别增大63.75倍和29.82倍,出炮口瞬间弹丸俯仰角分别增大8.69倍和6.71倍,偏航角分别增大3.89倍和1.75倍,膛内引信回转体轴轴向峰值过载分别增大19.49%和5.44%,径向峰值过载分别增大78.7%和1.44倍。极限边界工况下,膛内阶段引信发生强度失效的风险明显增大,出炮口后弹引初始章动角量值明显增加,飞行阶段异常作用的风险也会增大。相关研究对于探寻复杂动态力学环境中大口径机械触发引信失效机理,指导引信加固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大口径加榴炮 底排弹 机械触发引信 发射环境 极限边界工况 耦合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炮内弹道建模与发射环境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仲伟君 赵晓利 齐杏林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05年第1期62-66,共5页
气体炮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兵器弹道环境模拟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首先分析了典型弹药的发射环境参数,并找出了其特征值.然后运用气体动力学的相似理论建立了气体炮的内弹道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为后续气体炮的结构设计、相... 气体炮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兵器弹道环境模拟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首先分析了典型弹药的发射环境参数,并找出了其特征值.然后运用气体动力学的相似理论建立了气体炮的内弹道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数值模拟.为后续气体炮的结构设计、相关设备的选型、气体炮参数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炮 模拟研究 发射环境 建模 内弹道模型 气体动力学 环境参数 环境模拟 理论建立 结构设计 数值模拟 特征值 计算机 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射火箭发射环境及测试方法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露 沈怀荣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4-28,共5页
分析空射火箭发射环境及测试特点。通过与常规地面发射火箭的比较,提出了空射火箭发射使用条件及环境要求,为空射火箭测试提供参考。分析总结空射火箭测试阶段及方法,为加快测试进程,选取快速测试内容提供依据。
关键词 运载火箭 空射 发射环境 火箭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导弹发射环境效应对导弹任务完成性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齐强 瞿军 阳初春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7期289-291,共3页
分析了导弹的任务剖面中发射环节对导弹任务完成性的影响。研究了舰载导弹发射时产生的各种环境效应对导弹可靠飞行的影响。以某型舰一舰导弹为例,用环境效应失效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导弹在发射环境效应作用下的失效预测模型,指出了影响该... 分析了导弹的任务剖面中发射环节对导弹任务完成性的影响。研究了舰载导弹发射时产生的各种环境效应对导弹可靠飞行的影响。以某型舰一舰导弹为例,用环境效应失效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导弹在发射环境效应作用下的失效预测模型,指出了影响该型导弹可靠发射的失效因子和失效薄弱环节,提出了提高导弹任务完成性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环境效应 任务完成性 失效因子 失效预测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环境下导弹折叠翼的展开试验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甄文强 杨奇 +1 位作者 姬永强 石运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56-1761,共6页
对导弹折叠翼在发射环境下的展开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小型试验弹模拟真实发射环境,对两种不同刚度的折叠翼进行试验,获取了折叠翼展开过程的图像资料和弹道数据。考虑试验弹发射过程扰动带来的攻角变化,建立包含试验弹速度和攻角的折叠翼... 对导弹折叠翼在发射环境下的展开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小型试验弹模拟真实发射环境,对两种不同刚度的折叠翼进行试验,获取了折叠翼展开过程的图像资料和弹道数据。考虑试验弹发射过程扰动带来的攻角变化,建立包含试验弹速度和攻角的折叠翼展开过程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攻角对折叠翼展开过程的影响,并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在翼面转动角度较大时一致性较好的结论。试验中出现了小刚度折叠翼展开不同步现象,其中下侧迎风翼面明显滞后,在动力学模型中引入试验实测的弹体速度和攻角,分析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表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折叠翼 展开试验 发射环境 动力学仿真 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发射环境下的引信瞬态响应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鹏钊 顾强 +1 位作者 李培英 李世中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29,共4页
针对低过载、高价值引信研发成本高,以及双环境力约束方法存在不足的情况,提出了模拟发射环境下的引信瞬态响应方法。该方法采用炮射试验弹模拟引信内弹道环境,建模并分析引信在试验弹中的瞬态动力学特征、模态与谐波响应。试验验证结... 针对低过载、高价值引信研发成本高,以及双环境力约束方法存在不足的情况,提出了模拟发射环境下的引信瞬态响应方法。该方法采用炮射试验弹模拟引信内弹道环境,建模并分析引信在试验弹中的瞬态动力学特征、模态与谐波响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试验弹模型代替目标弹进行仿真分析具有可行性,对引信发射环境试验的测试体系建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炮射试验弹 发射环境模拟 瞬态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射环境炮-弹-引耦合仿真的中大口径加榴炮机械触发引信失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田中旺 宁变芳 +3 位作者 牛兰杰 李世腾 刘军 赵旭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2年第11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高动态发射环境中大口径加榴炮机械触发引信及其内部典型机构的响应特性和底层失效原因。方法建立炮–弹–引耦合数值模型,开展0号装药、1号装药、0.4'装填角和身管中等程度磨损等4种工况下的动力学仿真,对比不同工况下引... 目的研究高动态发射环境中大口径加榴炮机械触发引信及其内部典型机构的响应特性和底层失效原因。方法建立炮–弹–引耦合数值模型,开展0号装药、1号装药、0.4'装填角和身管中等程度磨损等4种工况下的动力学仿真,对比不同工况下引信典型部位的响应特性。结果装药量和火炮身管磨损量是引信典型部位载荷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身管磨损量是弹丸出炮口姿态角的主要影响因素。身管中期磨损条件下,引信夹板部位膛内径向过载响应峰值达2498.4g,为初始状态的6.1倍;回转体轴响应峰值达4296.1g,为初始状态的1.5倍;弹丸出炮口俯仰角达0.4°,为初始状态的4.4倍。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典型特征参量的仿真模拟误差不大于5%。结论弹丸发射过程中,远离弹轴的引信安全系统轴类零件会承受更大的轴向载荷冲击和径向多维度载荷冲击,更容易导致与夹板配合的轴孔结合处发生失效。火炮身管磨损会导致榴弹配用引信在内弹道和出炮口承受更高的径向过载,以更大的姿态角进入外弹道飞行,是中大口径加榴炮机械触发引信外弹道飞行章动角增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大口径加榴炮 机械触发引信 安全系统 高动态发射环境 炮–弹–引耦合模型 仿真 响应特性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一箭三星成功发射环境一号C卫星 搭载一星一载荷
8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2年第6期673-673,共1页
北京时间11月19日清晨6时53分,在古烽火台下的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顺利点火腾空,以一箭三星方式将“环境一号”C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并成功搭载发射了一颗新技术验证卫星和蜂鸟试验载荷。
关键词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环境 试验载荷 搭载发射 三星 中国 长征二号丙 北京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枪实弹发射枪榴弹后坐过载环境仿真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绍帅 王雨时 +3 位作者 闻泉 黄建强 龚显益 喻新连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2,46,共4页
针对步枪实弹发射枪榴弹的后坐过载环境特殊,并不是膛压函数的问题,应用ANSYS/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对5.8mm和7.62mm口径步枪实弹发射枪榴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后坐过载-时间曲线,利用铜柱测压原理实验测得了后坐过载峰值,验证了... 针对步枪实弹发射枪榴弹的后坐过载环境特殊,并不是膛压函数的问题,应用ANSYS/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对5.8mm和7.62mm口径步枪实弹发射枪榴弹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后坐过载-时间曲线,利用铜柱测压原理实验测得了后坐过载峰值,验证了仿真结果。步枪实弹发射枪榴弹的后坐过载峰值最小达19 000 g,远大于步枪空包弹发射时的后坐过载。步枪实弹发射枪榴弹的后坐过载持续时间很短,只有120μs左右,与1.5m落高跌向钢板的跌落冲击持续时间接近。7.62mm口径枪弹发射枪榴弹的后坐过载比5.8mm口径枪弹发射枪榴弹的后坐过载大80%左右;捕弹器材料软时后坐过载小,反之则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发射环境 数值仿真 枪榴弹 后坐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反射镜组件发射段环境的防振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宫辉 陈伟 周峰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47,共8页
主反射镜组件力学性能是相机结构设计的重点。文章介绍了反射镜组件的基本构型,分析了采用Bipod支撑结构的反射镜组件振动抑制的必要性。基于阻尼受迫振动模型微分方程,分析了频率比、阻尼比对随机振动传递率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增... 主反射镜组件力学性能是相机结构设计的重点。文章介绍了反射镜组件的基本构型,分析了采用Bipod支撑结构的反射镜组件振动抑制的必要性。基于阻尼受迫振动模型微分方程,分析了频率比、阻尼比对随机振动传递率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增大阻尼比作为反射镜组件振动抑制方案。对某1.8m口径反射镜组件进行了抑振设计,利用MSC Nastran软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抑振后反射镜动力学响应值及振动应力有较大降低,证明抑振设计有效。文章设计的振动抑制解决方案也可为空间遥感器其他部组件的振动抑制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模型 大口径 反射镜组件 发射环境 振动抑制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发射场推进剂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瑞琴 刘铮 张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是建设生态型发射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中国航天发射场的环境污染,针对推进剂四氧化二氮泄漏提出了采用钙基高活性粉剂处理技术,介绍了研制的系列处理装置,提出了臭氧-紫外光-活性炭联合工艺处理推进剂废水和高... 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是建设生态型发射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中国航天发射场的环境污染,针对推进剂四氧化二氮泄漏提出了采用钙基高活性粉剂处理技术,介绍了研制的系列处理装置,提出了臭氧-紫外光-活性炭联合工艺处理推进剂废水和高温燃烧处理推进剂废气废液技术,研制了移动式处理装置,解决了常规液体推进剂的发射环境污染难题,为航天发射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环境污染 四氧化二氮泄漏 推进剂废气废液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射公司成功进行首次海上发射
12
《航天工业管理》 1999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海射公司 海上发射 商业卫星 发射计划 发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段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娟 吴伟 黄雪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68-375,共8页
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储层物性特征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使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技术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段页岩中的微孔结构进行了观测,并运用图像处理软件JMicroVision对各类型微孔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是储层物性特征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使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技术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四段页岩中的微孔结构进行了观测,并运用图像处理软件JMicroVision对各类型微孔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孔径介于100~801nm的粒内孔以及100~981nm的粒间孔对页岩总孔隙度贡献最大;粒间孔和粒内孔的大量发育与矿物含量高有关,其中含量最高的黏土矿物的粒间孔和粒内孔与微裂隙伴生,并在页岩中呈条带状分布。氩离子抛光-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结合JMicroVision定量分析技术精度可达纳米级,能够为页岩微孔隙研究提供直观可靠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页岩 微孔特征 氩离子抛光 发射环境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竹炭纺织品中纳米竹炭的检测方法研究
14
作者 郭玉婷 周建 +2 位作者 王强 王孝平 葛广路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共5页
利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激光显微拉曼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表征了纳米竹炭纺织品中纳米竹炭的形貌、成分和含量,并检测了制品的远红外性质。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制品中,纤维内部及表面均存在亚微米竹炭颗粒,质量分数较低,添加后使该... 利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激光显微拉曼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表征了纳米竹炭纺织品中纳米竹炭的形貌、成分和含量,并检测了制品的远红外性质。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制品中,纤维内部及表面均存在亚微米竹炭颗粒,质量分数较低,添加后使该纺织品的远红外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纳米产品中纳米组分存在形态与性质的鉴别为评价纳米产品功能的关键环节。这些研究方法的建立和研究结果有望为下一步发展针对各种纳米制品的检测表征规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竹炭 发射环境扫描电镜 激光显微拉曼光谱 热重分析 远红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有效载荷整体隔振技术简介
15
作者 冯振兴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5年第4期245-248,共4页
文章根据近年国际学术会议上的相关论文进行编研。从卫星有效载荷整体隔振的技术背景到必要性,重要性、经济价值等诸多方面予以讨论,旨在全面引进国外整星或有效载荷隔振缓冲技术,提高我国卫星设计科技含量,增强竞争能力。除了突出提供... 文章根据近年国际学术会议上的相关论文进行编研。从卫星有效载荷整体隔振的技术背景到必要性,重要性、经济价值等诸多方面予以讨论,旨在全面引进国外整星或有效载荷隔振缓冲技术,提高我国卫星设计科技含量,增强竞争能力。除了突出提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飞行实测数据和分析试验数据外,还提供国外正在研发的有源/无源组合隔振缓冲技术的最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载荷 振动 隔振系统 发射环境(共振燃烧)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号引信后坐保险机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鹏程 多学武 +2 位作者 张文广 李小勇 张成成 《中国军转民》 2017年第10期70-72,共3页
后坐保险机构是引信中常用的保险形式,多用于弹丸发射环境力大于跌落环境力的或者后坐持续时间长的引信中,以保证其跌落安全性和发射可靠性。然而在低过载或后坐持续时间短的引信中该机构的应用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通过对某型号弹... 后坐保险机构是引信中常用的保险形式,多用于弹丸发射环境力大于跌落环境力的或者后坐持续时间长的引信中,以保证其跌落安全性和发射可靠性。然而在低过载或后坐持续时间短的引信中该机构的应用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通过对某型号弹药引信研究,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后坐保险机构,大量试验说明,该机构在持续时间短和弹道环境力小发射环境中作用效果良好,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均能满足使用要求,解决了一些低发射过载或过载时间发射环境中后坐保险不能使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坐保险机构 引信环境 持续时间 保险形式 环境 解除保险 安全性分析 试验研究 发射环境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能拦截器一子级发动机点火试车成功
17
作者 李思思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51,共1页
2008年11月14,ATK公司在犹他州厂房成功进行了动能拦截器(KEI)一子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静态点火试车。KEI一子级火箭发动机计划进行5次静态点火试车,此次试车是其中的第4次。KEI具有极高的机动性能,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发射,此... 2008年11月14,ATK公司在犹他州厂房成功进行了动能拦截器(KEI)一子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静态点火试车。KEI一子级火箭发动机计划进行5次静态点火试车,此次试车是其中的第4次。KEI具有极高的机动性能,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发射,此次试验模拟了发动机在低温发射环境下的性能,验证了推力矢量控制(TVC)系统的性能。TVC用于控制发射后的导弹以及发动机的推力和弹道输出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点火 动能拦截器 试车成功 固体火箭发动机 推力矢量控制 机动性能 发射环境 天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机获准运往空间站
18
作者 阳光 《太空探索》 2014年第8期9-9,共1页
由美国太空制造公司同NASA合作研制的一台3D打印设备已通过NASA的最后一批测试,为发往国际空间站铺平了道路,将随太空探索公司8月份发射的“龙”货运飞船一道前往空间站。测试在NASA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进行,涉及承受恶劣发射环境的... 由美国太空制造公司同NASA合作研制的一台3D打印设备已通过NASA的最后一批测试,为发往国际空间站铺平了道路,将随太空探索公司8月份发射的“龙”货运飞船一道前往空间站。测试在NASA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进行,涉及承受恶劣发射环境的能力及与站上接口的兼容·性等。3D打印采用挤压增材制造工艺,利用聚合物、金属和其它原材料来逐层制作物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打印机 3D NASA 太空探索 发射环境 制造工艺 打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公司将在天上造星
19
《太空探索》 2015年第10期19-19,共1页
美太空制造公司正在同从事国际空间站商业利用业务的纳型支架公司联手开展一项在轨建造和部署立方星的业务。这项业务名为“储藏与部署”,将在国际空间站上存放各类标准和定制立方星部件,其中许多部件将由太空制造公司拟在今年晚些时... 美太空制造公司正在同从事国际空间站商业利用业务的纳型支架公司联手开展一项在轨建造和部署立方星的业务。这项业务名为“储藏与部署”,将在国际空间站上存放各类标准和定制立方星部件,其中许多部件将由太空制造公司拟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射的“增材制造设施”商用3D打印机建造。这些部件可在轨组装成立方星,然后部署到太空中。预计该公司不久就能按用户的具体需求在轨快速建造卫星,可使卫星不必经受发射环境的考验,也无需再等待发射。航天员们去年秋天在空间站上安装的那台3D打印机就是由太空制造公司建造的。该设备属于美国航宇局,去年底试运行期间已打印多个部件。而AMF设备将属于太空制造公司,因此可供各类商业用户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增材制造 发射环境 商业用户 美国航宇局 打印机 试运行期 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空间技术 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专访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范一大
20
作者 靳颖 贠敏 《卫星应用》 2014年第10期7-11,共5页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不断攀升,仅今年以来,就发生了两起重大灾害7月18日,41年来最强台风“威尔逊”登陆我国,造成南方多省市受灾。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又发生6.5级地震,造成600多人罹...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不断攀升,仅今年以来,就发生了两起重大灾害7月18日,41年来最强台风“威尔逊”登陆我国,造成南方多省市受灾。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又发生6.5级地震,造成600多人罹难、防灾减灾形势紧迫,发展空间技术用于防灾减灾与应急救援日益重要。2008年我国发射环境减灾卫星A、B两颗光学卫星,2012年发射了环境减灾C雷达卫星,对自然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综合防灾减灾支撑体系,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国家减灾中心作为环境减灾星座运行管理和减灾应用系统业务运行与服务单位,在国内外发生的多场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评估和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刊专访了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副主任范一大,就我国卫星防灾减灾应用研究与实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能力 空间技术 副主任 民政部 自然灾害 雷达卫星 发射环境 综合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