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光谱遥感技术预测矿产资源的潜能——以蒙古国欧玉陶勒盖铜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59
1
作者 张玉君 杨建民 姚佛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70,共8页
建议把蚀变遥感异常作为一个新的找矿参数,文中讨论了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基础和光谱前提。在矿床地质学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张用于蚀变遥感异常提取及对其地质解释的表格。设计了从ETM+和ASTER数据中提取羟基蚀变... 建议把蚀变遥感异常作为一个新的找矿参数,文中讨论了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基础和光谱前提。在矿床地质学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张用于蚀变遥感异常提取及对其地质解释的表格。设计了从ETM+和ASTER数据中提取羟基蚀变矿物组合信息的独特流程方案。这个方案称之为"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化技术",文中示以简化的流程图。ETM+数据用来研究位于欧玉陶勒盖铜金矿床东北部的汉保各德中酸性火成杂岩体岩性特征,ASTER近红外和短波红外数据用来提取欧玉陶勒盖斑岩铜金矿矿床及其近区的羟基异常,通过选择性主分量分析判断欧玉陶勒盖铜金矿矿床的矿床类型为斑岩型。已知矿区各矿体的羟基异常都十分清晰,此外在矿床西部还发现了三个新的有希望的羟基异常。此工作进一步展示出多光谱遥感技术对于金属矿床的预测具有极好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M+(增强型专题制图) ASTER(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测量仪) 主分量分析(PCA) 光谱角填图(SAM) 羟基异常(OHA) 可见和近红外(VNIR) 短波红外(SW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TER遥感图像的东昆仑造山带岩性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高万里 张绪教 +2 位作者 王志刚 张紫程 张耀玲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59-69,共11页
应用ASTER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矿物指数等岩性信息提取方法,对东昆仑造山带温泉水库地区进行了岩性信息的遥感识别与提取。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图像和矿物指数图能很好地反映岩石物质组成信息。元古宇结晶灰岩、二叠系灰岩、中三叠统... 应用ASTER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矿物指数等岩性信息提取方法,对东昆仑造山带温泉水库地区进行了岩性信息的遥感识别与提取。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图像和矿物指数图能很好地反映岩石物质组成信息。元古宇结晶灰岩、二叠系灰岩、中三叠统闹仓坚沟组砂岩以及上三叠统八宝山组碎屑岩等分布面积较大的岩石地层单位在ASTER图像上可以识别出来。ASTER图像对基岩裸露区岩性信息进行提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碳酸盐岩及具有不同SiO2含量的沉积岩和火山岩;但对厚度较小的岩性识别及岩石蚀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计(ASTER) 岩性提取 主成分分析 矿物指数 东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光谱ASTER数据对ETM遥感异常的定性判别研究-以东昆仑五龙沟为例 被引量:43
3
作者 张玉君 姚佛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3-970,共8页
文中讨论了新的找矿参数——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基础和光谱前提,在矿床地质学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张用于遥感异常提取及对其地质解释的表格。ETM遥感异常提取技术已在全国推广,ASTER数据可以在三个方面对已推广的ET... 文中讨论了新的找矿参数——蚀变遥感异常的地质基础和光谱前提,在矿床地质学和蚀变矿物光谱参数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张用于遥感异常提取及对其地质解释的表格。ETM遥感异常提取技术已在全国推广,ASTER数据可以在三个方面对已推广的ETM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1.利用短波红外增设的波段,对某些矿致异常区分其矿化(矿床)类型;2.利用增设的热红外波段区分某些岩性;3.可有助于解决ETM因第7波段太宽而产生的许多疑难问题。本文以东昆仑五龙沟为例讨论了ASTER对于解决ETM遥感异常性质判别困难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专题制图 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测量仪 主分量分析 光谱角填图 羟基异常 可见和近红外 短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波红外的海面场景偏振特性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景华 张焱 石志广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594,共9页
针对海面场景长波红外偏振特性建模问题,文中根据表面微元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对物体表面偏振效应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红外发射效应和红外反射效应的综合作用,提出了一种长波红外偏振度计算模型.该模型有效描述了偏振度和物体自身红外... 针对海面场景长波红外偏振特性建模问题,文中根据表面微元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对物体表面偏振效应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红外发射效应和红外反射效应的综合作用,提出了一种长波红外偏振度计算模型.该模型有效描述了偏振度和物体自身红外发射值、红外反射值以及探测角之间的关系.利用Radtherm IR软件对海水辐射、大气辐射与舰船目标辐射进行计算,结合本文构建的偏振度计算模型,仿真了不同时间段内、不同观测角度下海面背景和舰船目标在长波波段的偏振度变化规律.通过仿真数据与实际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拟合度,验证了该模型对于海面场景偏振度计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偏振 斯托克斯矢量 偏振仿真 发射和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地貌形态等级体系的构建与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恺云 查小春 张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3,23,共7页
利用分辨率为30 m的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选取绝对高程、相对高程构建东秦岭高程形态等级体系;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地面粗糙度构建东秦岭起伏形态等级体系;采用GIS空间叠加法,构建东秦岭地貌形态等级体系... 利用分辨率为30 m的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选取绝对高程、相对高程构建东秦岭高程形态等级体系;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地面粗糙度构建东秦岭起伏形态等级体系;采用GIS空间叠加法,构建东秦岭地貌形态等级体系,对东秦岭的地貌形态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秦岭高程形态分为低山、低中山、中山、中高山、高山5类,起伏形态分为微起伏、小起伏、微中起伏、中起伏、微大起伏、大起伏6类;从东秦岭地貌形态等级体系提取出25种地貌形态,主要以微中起伏的低中山、中山为主,分别占全区面积的12.97%、12.05%;其中,以洛南-商州-丹凤-商南-郧西为界,可将东秦岭分为东、西两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 地貌形态等级体系 空间特征 东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