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型发射动力系统缩比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程栋 何国强 +2 位作者 沈百梁 魏祥庚 李江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0-62,152,共4页
某型燃气-蒸汽式导弹发射动力系统工作机理复杂,在工程研制中需要开展大量的缩比试验,亟需研究与该技术相匹配的缩比相似理论。文中通过对该物理和数学模型的分析,提出了缩比模型的相似约束条件,建立了发射筒和导弹上下不同截面的缩比... 某型燃气-蒸汽式导弹发射动力系统工作机理复杂,在工程研制中需要开展大量的缩比试验,亟需研究与该技术相匹配的缩比相似理论。文中通过对该物理和数学模型的分析,提出了缩比模型的相似约束条件,建立了发射筒和导弹上下不同截面的缩比试验方法,解决了缩比与相似约束条件之间的矛盾,可为该型发射动力系统和其他水下缩比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动力系统 相似性 缩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冷却式发射动力系统的内弹道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白俊华 胡春波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2-897,共6页
根据无冷却式发射动力系统的特点,将其工作过程划分为燃气发生器和发射筒两部分,建立了燃气发生器和发射筒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内弹道特性进行了研究,为研制新型动力发射系统提供参考依据和研究手段。通过对燃气发生器计算结果进... 根据无冷却式发射动力系统的特点,将其工作过程划分为燃气发生器和发射筒两部分,建立了燃气发生器和发射筒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内弹道特性进行了研究,为研制新型动力发射系统提供参考依据和研究手段。通过对燃气发生器计算结果进行试验验证,证明了其可行性和计算精度。针对不同发射深度和装药量的工况进行数学仿真发现,无冷却式发射动力系统做功能力很强,导弹可以达到很高的出筒速度,实现大深度发射。同时,发射深度和装药量对无冷却式发射动力系统的内弹道性能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冷却式水下发射动力系统 内弹道 装药量 发射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动力系统内弹道优化设计计算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庆贵 齐强 +1 位作者 周源 赵汝岩 《舰船科学技术》 2011年第5期91-93,97,共4页
建立了燃气-蒸汽发射动力系统内弹道优化设计的基本关系式,并对某型导弹的弹射内弹道进行了设计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对弹射内弹道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燃气-蒸汽发射动力系统 弹射内弹道 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损失对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内弹道计算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栋 李鹏永 +1 位作者 闫晴霄 强新伟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5-402,共8页
传统发射动力系统使用定能量系数修正内弹道计算模型,提高了内弹道特征值计算精度,但内弹道参数曲线计算值与测试值存在一定偏差。某型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发射筒内压力计算值与测试值存在一定的偏差,经分析内弹道模型中假设能量系... 传统发射动力系统使用定能量系数修正内弹道计算模型,提高了内弹道特征值计算精度,但内弹道参数曲线计算值与测试值存在一定偏差。某型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发射筒内压力计算值与测试值存在一定的偏差,经分析内弹道模型中假设能量系数为常数是造成发射筒内压力计算偏差的主要因素。为了获得能量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使用热损失经典算法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发射动力系统工作过程中的热损失进行了计算研究,发射动力系统总的热损失为32 969.6 kJ,能量系数随发射动力系统工作逐渐增加。使用变能量系数修正内弹道计算模型对发射内弹道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变能量系数可有效提高导弹发射筒内压力的计算精度,同时经过分析燃气发生器和弯管仍具有降低热损失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 能量系数 发射筒内压力 内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注水方式的燃气蒸汽式发射系统内弹道性能比较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仁军 鲍福廷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对逐渐注水冷却与集中注水冷却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不同注水方式下发射动力系统结构的差异、注水的特点及其对发射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用于预估和比较不同注水方式下发射系统内弹道性能的系统... 对逐渐注水冷却与集中注水冷却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不同注水方式下发射动力系统结构的差异、注水的特点及其对发射内弹道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用于预估和比较不同注水方式下发射系统内弹道性能的系统化程序。计算结果显示,不同注水方式下导弹在发射筒内运动加速度、速度、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发射筒内工质气体状态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燃气蒸汽式发射系统的设计和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方式 发射系统 蒸汽式 性能比较 燃气 内弹道性能 发射动力系统 时间变化 系统结构 计算结果 状态参数 方案选择 水冷却 发射 重分析 系统 加速度 基础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燃气-蒸气发射动力浅论潜地导弹点火
6
作者 郭立本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S2期93-95,共3页
本文从燃气-蒸气发射动力系统工作原理,论述了该系统作为水下发射动力源对导弹运动的影响,并讨论了导弹在水下和水面点火的利弊,以此提出改进的途径。
关键词 潜地导弹 发射动力系统 导弹发射 导弹运动 水下发射 工作原理 导弹技术 潜射导弹 弹射力 力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射导弹发射内弹道仿真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庆贵 齐强 +1 位作者 王海洋 王斌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2,共3页
为保证导弹平稳出筒,对以燃气-蒸汽为发射动力的发射内弹道计算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以某型潜射导弹为例对计算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有效降低导弹出筒时刻筒内气体工质的压力,从而实现导弹平稳出筒。这对燃气-蒸... 为保证导弹平稳出筒,对以燃气-蒸汽为发射动力的发射内弹道计算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以某型潜射导弹为例对计算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有效降低导弹出筒时刻筒内气体工质的压力,从而实现导弹平稳出筒。这对燃气-蒸汽发射动力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发射动力系统 潜射导弹 发射内弹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角度和初始粒径对发射筒内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白俊华 胡馨博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69,共5页
根据导弹发射的实际工作过程,建立了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的计算模型,利用CFD技术对燃气遇冷却水掺混后的入筒工作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输气管进气角度、冷却器一次雾化粒径等发射系统内流场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不... 根据导弹发射的实际工作过程,建立了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的计算模型,利用CFD技术对燃气遇冷却水掺混后的入筒工作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输气管进气角度、冷却器一次雾化粒径等发射系统内流场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不同输气管角度下的喷管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不同时刻下发射筒内气体流动流形变化较大;随着输气管角度的减小,发射筒内流动的混乱度增加;在所计算工况中,输气管进气角度与发射筒轴线的夹角为70°时喷管壁面受到的最大压力差最小,随着时间的增加,喷管最大压力差呈减小趋势;较小的初始雾化粒径有利于减少冷却水在筒内的滞留量,降低发射筒的工作温度,使发射过程中燃气能量更为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式发射动力系统 输气管进气角度 初始粒径 流动特性 喷管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发生器内弹道设计计算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天辉 陈庆贵 何超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60,共5页
导弹燃气发生器的合理设计对于满足导弹发射内弹道压力、温度、速度及加速度等指标的要求具有重要作用。对某型导弹发射动力系统的燃气发生器进行装药设计,建立了装药设计的关系式,并对燃气发生器的内弹道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 导弹燃气发生器的合理设计对于满足导弹发射内弹道压力、温度、速度及加速度等指标的要求具有重要作用。对某型导弹发射动力系统的燃气发生器进行装药设计,建立了装药设计的关系式,并对燃气发生器的内弹道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装药设计关系式能够满足燃气发生器内弹道指标要求。还研究了装药增面比对燃气发生器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装药增面比过大会导致燃气发生器头部压力过大,从而不能满足内弹道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动力系统 燃气发生器 内弹道 装药增面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