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荧光法快速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铀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清贞 张延安 《岩矿测试》 CAS 1983年第4期303-305,I0010,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用改进型抗干扰(铀)荧光试剂(MAFG)激光荧光法快速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铀。其特点是直接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多元素后的“残液”,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制备过程。文中提出了校正铁内滤效应的简单方法。本方... 本文介绍了用改进型抗干扰(铀)荧光试剂(MAFG)激光荧光法快速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铀。其特点是直接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多元素后的“残液”,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制备过程。文中提出了校正铁内滤效应的简单方法。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5微克/克。对GSD系列标准参考样品的七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2%—7.1%。分析速度为每人每日100—150个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内滤效应 激光荧光法 荧光试剂 地球化学样品 重复测定 微量铀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液膜厚度的点测量和空间测量方法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天宇 黄冰瑶 +2 位作者 廉天佑 李松阳 李玉阳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4,共13页
液膜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过程中,特别是在发动机中,燃油雾化通常会形成亚毫米量级乃至微米量级的薄层液膜,其厚度的高精度测量对发动机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薄层液膜厚度测量中常用的点测量方法和空间测量方法。点... 液膜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过程中,特别是在发动机中,燃油雾化通常会形成亚毫米量级乃至微米量级的薄层液膜,其厚度的高精度测量对发动机的设计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薄层液膜厚度测量中常用的点测量方法和空间测量方法。点测量方法包括电测法和全内反射法,用于单点液膜厚度的测量,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点,但不具有空间分辨能力。空间测量方法包括电测法、荧光强度法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可同时测量多个位置乃至连续区间内的液膜厚度,获取液膜分布和运动发展信息。其中电测法操作方便、稳定性高,但是会对液膜产生扰动;而光测法为非侵入方法,适用于高速运动液膜的厚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液膜厚度测量 电测 全内反射 荧光强度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技术在大气氮氧化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艾锦云 何振江 杨冠玲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4年第2期7-9,共3页
介绍了大气中氮氧化物的组成,综述了激光诱导荧光法、光纤传感法、激光雷达探测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原理和特点,指出光电技术已在大气氮氧化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光电技术 大气污染 氮氧化物 大气监测 激光诱导荧光法 光纤传感 激光雷达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等离子刻蚀机中的等离子体诊断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巍 叶甜春 +2 位作者 李兵 陈大鹏 刘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7,共5页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对于高密度等离子刻蚀过程的监控显得非常重要。讨论了几种主要的等离子体诊断技术:l a n g m u i r 探针,发射光谱法(O E S),激光诱导荧光法(L I F),光谱椭偏法,质谱法,并就其技术特点及在实际运用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对于高密度等离子刻蚀过程的监控显得非常重要。讨论了几种主要的等离子体诊断技术:l a n g m u i r 探针,发射光谱法(O E S),激光诱导荧光法(L I F),光谱椭偏法,质谱法,并就其技术特点及在实际运用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诊断技术 朗格谬尔探针 发射光谱:激光诱导荧光法 光谱椭偏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癸烷/正丁醇同轴层流扩散燃烧火焰中碳烟生成特性研究
5
作者 李煜 徐义书 +3 位作者 覃龙江 刘洋 姚俊杰 成晓北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7-456,共10页
采用双色激光诱导炽光法及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了碳烟体积分数、PAHs和OH的分布特性,探究了添加正丁醇对正癸烷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生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火焰中碳烟体积分数随轴向高度和径向位置变化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采用双色激光诱导炽光法及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了碳烟体积分数、PAHs和OH的分布特性,探究了添加正丁醇对正癸烷层流扩散火焰中碳烟生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火焰中碳烟体积分数随轴向高度和径向位置变化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正丁醇增加,碳烟体积分数降低、分布范围减小.火焰中小分子、大分子PAHs和碳烟沿轴向依次分布,表明PAHs是碳烟生成的重要前驱物;OH集中分布于碳烟分布区外侧低浓度区域,对碳烟氧化具有关键作用.掺混正丁醇后,正癸烷火焰中PAHs生成降低,抑制了碳烟的生成;OH浓度升高,促进了碳烟氧化,最终导致碳烟生成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癸烷 正丁醇 碳烟 双色激光诱导炽光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