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夹结构DNA探针用于检测白血病PML/RARA融合基因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娜 陈敬华 +4 位作者 王昆 李光文 罗红斌 蔡婉婷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07-910,915,共5页
基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中PML/RARA(promyelocytic leukemia/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一种新型发夹结构DNA电化学探针,并将此探针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 基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中PML/RARA(promyelocytic leukemia/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一种新型发夹结构DNA电化学探针,并将此探针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采用自行合成的硝基吖啶酮(NAD)作杂交指示剂,应用循环伏安法与差分脉冲伏安法实现了对人工合成的APLPML/RARA融合基因的检测,同时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pH7.0Tris—HCl缓冲液中,杂交前后NAD氧化峰电流差值与靶标链浓度在2.0×10^-8~1.0×10^-7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9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夹结构dna探针 PML/RARA融合基因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电化学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3
2
作者 冯美娟 雷云 +4 位作者 王昆 陈元仲 李光文 罗红斌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2-497,共6页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锁核酸(LNA)修饰的发夹结构捕获探针,结合信号探针构建新型的"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信号探针末端修饰的生物素可与酶上的亲和素结合,通过检测酶催化H2O...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锁核酸(LNA)修饰的发夹结构捕获探针,结合信号探针构建新型的"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信号探针末端修饰的生物素可与酶上的亲和素结合,通过检测酶催化H2O2氧化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实现对靶序列的检测。该传感器可识别和定量检测PBS缓冲液中人工合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很好地区分互补序列、单碱基及多碱基错配序列,杂交电流值与目标链浓度在1.0×10-11~1.6×10-10 mol/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13 mol/L。同时,该新型传感器成功地用于无稀释人血清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有望用于临床实际样品的检测,进而实现临床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三明治”结构 发夹结构dna探针 锁核酸 PML/RARΑ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