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b^(3+)掺杂对Er^(3+):NaYF_4上转换发光的调制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玲玲 魏清荷 +3 位作者 董斌 于乃森 冯志庆 曹保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6-49,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2mol%Er3+、0,20和80mol%Yb3+共掺杂NaYF4上转换发光粉末.Er3+:NaYF4为α-NaYF4相和β-NaYF4相的混合结构,Yb3+共掺杂促进了β相到α相的转变.在976nm半导体激光器(LD)激发下获得了对应于Er3+的2 H11/2/4...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2mol%Er3+、0,20和80mol%Yb3+共掺杂NaYF4上转换发光粉末.Er3+:NaYF4为α-NaYF4相和β-NaYF4相的混合结构,Yb3+共掺杂促进了β相到α相的转变.在976nm半导体激光器(LD)激发下获得了对应于Er3+的2 H11/2/4S3/2→4I15/2和4F9/2→4I15/2跃迁的绿色和红色上转换发光.随Yb3+掺杂浓度增大,绿色和红色上转换发光强度(Igreen和Ired)先增大后减小,强度比Igreen/Ired逐渐减小,对应2 H11/2/4S3/2→4I15/2跃迁的两个绿色上转换发光强度比(IH/IS)逐渐增加.表现为Er3+:NaYF4上转换发光随Yb3+浓度增大发生了调制,颜色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和红色.Yb3+掺杂对Er3+:NaYF4上转换发光的调制与Yb3+-Er3+间的能量传递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Yb3+共掺杂NaYF4 溶胶-凝胶法 上转换发光 发光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禁带碲镉汞调制光谱的近期进展和前景(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邵军 马丽丽 +6 位作者 吕翔 吴俊 李志峰 郭少令 何力 陆卫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0,共7页
简要介绍了红外光调制反射谱和调制光致发光谱的最新进展,并重点比较了相对于传统实验方法在信噪比,谱分辨率和实验耗时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展.给出了在MBE生长HgCdTe薄膜样品研究中的应用实例,显示了该技术在光谱研究窄禁带半导体带... 简要介绍了红外光调制反射谱和调制光致发光谱的最新进展,并重点比较了相对于传统实验方法在信噪比,谱分辨率和实验耗时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展.给出了在MBE生长HgCdTe薄膜样品研究中的应用实例,显示了该技术在光谱研究窄禁带半导体带间和低维结构带内跃迁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扫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红外光调制反射 调制光致发光 信噪比 谱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烷基芴电场调制光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云白 滕枫 +2 位作者 徐征 侯延冰 徐叙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30-1033,共4页
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中相关物理机制是一个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电场作用下的有机半导体激发态的行为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电场调制发光光谱是研究在电场中元激发的产生和发展的非常有效的方法。文章利用电场调制光致发光(PL)方法... 有机发光材料和器件中相关物理机制是一个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电场作用下的有机半导体激发态的行为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电场调制发光光谱是研究在电场中元激发的产生和发展的非常有效的方法。文章利用电场调制光致发光(PL)方法研究了聚烷基芴的PL电场猝灭效应,得到聚烷基芴激子离化随电场强度变化的规律和载流子平均跳跃距离。研究还显示PL猝灭因子随激发波长的变化,短波长激发光时猝灭因子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烷基芴 电场调制光致发光 激子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NaGd(WO4)2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屈重年 刘旭焱 +1 位作者 李果 李根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49,127,共6页
使用水热法合成了NaGd(WO4)2:Yb3+,Er3+,Tm3+荧光粉,借助PMMA胶体模板自组装法制备了三维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并表征了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特征。样品具有四方晶系NaGd(WO4)2的晶格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规则排布的微球蛋白石模板和退火... 使用水热法合成了NaGd(WO4)2:Yb3+,Er3+,Tm3+荧光粉,借助PMMA胶体模板自组装法制备了三维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并表征了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特征。样品具有四方晶系NaGd(WO4)2的晶格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规则排布的微球蛋白石模板和退火之后形成的正六边形空腔结构。光谱测试发现,在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微孔直径185 nm左右时,得到了相对最强的发光增强效果;实验样品中光子带隙的存在显著增强了蓝光发光而抑制了红光发光,导致光子晶体样品整体发光从荧光粉的暖白光转变为偏绿色。对比荧光粉样品,反蛋白石光子晶体样品中Er3+离子4S3/2→4 I15/2的发光寿命显著增加,但光子带隙的变化对寿命影响不大。与参考样品相比,反蛋白石光子晶体样品对温度淬灭现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蛋白石 光子晶体 钨酸钆钠 发光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