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5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锡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合成、发光性能与LED应用
1
作者 黄大誉 刘冬杰 +2 位作者 党佩佩 连洪洲 林君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5-682,共18页
发光二极管是新型显示技术的核心部件,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首。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作为最新兴起的显示技术,具有高色纯度、广色域、加工工艺简单、低成本等优势,是国内外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需要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卤化铅钙... 发光二极管是新型显示技术的核心部件,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首。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作为最新兴起的显示技术,具有高色纯度、广色域、加工工艺简单、低成本等优势,是国内外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需要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卤化铅钙钛矿才能实现高功率转换效率。目前,卤化锡钙钛矿因具有低的激子结合能和良好的电荷载流子迁移率成为最有前途的替代品。由于具有相似的离子半径与价态,锡(Sn)可以部分或完全替换有毒的铅(Pb)来实现卤化铅钙钛矿的低铅化或无毒化;同时,Sn部分或完全替换Pb会产生新的发光性质。尽管锡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在提升光电性能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其制备的发光器件参数仍低于铅基卤化物钙钛矿。本文旨在详细综述锡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合成制备和光电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探讨晶体结构与光电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回顾锡基钙钛矿在电致发光器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采取策略来改善锡基钙钛矿材料的薄膜特性,以提高器件性能。该综述为锡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合成、发光性能与LED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 锡基 电致发光器件 发光二极管(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调控芽苗菜品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郭水欢 袁思洁 +4 位作者 郭楠楠 陈贤 樊亚敏 高晗 詹丽娟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芽苗菜正逐渐成为一类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健康植物源食品。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固态光源,已被广泛应用于芽苗菜的栽培和品质调控。基于芽苗菜的营养价值和LED光照技术,综... 芽苗菜正逐渐成为一类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健康植物源食品。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固态光源,已被广泛应用于芽苗菜的栽培和品质调控。基于芽苗菜的营养价值和LED光照技术,综述LED光照对芽苗菜色泽(叶绿素、β-胡萝卜素)、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抗氧化物质(酚类物质、维生素C)及抗氧化活性的调控作用,并解析其调控机制。认为,与同种成熟蔬菜相比,芽苗菜含有更多的β-胡萝卜素、叶绿素、酚类物质、维生素C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及更强的抗氧化活性。LED能够提供与植物体内光感受器和光合色素(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吸收谱相匹配的最优光波长,对植物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可实现植物生产效率的最大化。红光、蓝光、红蓝复合光和绿光均能促进芽苗菜中营养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合成,并提高其抗氧化活性。未来研究将集中在LED光质配比、LED光照协同其他因素、LED光照对采后芽苗菜贮藏保鲜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等方面,为芽苗菜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全产业链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苗菜 发光二极管(led) 品质调控 色泽 营养物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S∶Eu^(2+)和SrAl_(2)O_(4)∶Eu^(2+),Dy^(3+)长余辉发光粉封装发光二极管的光效
3
作者 楚献智 庞然 +5 位作者 韩松林 姜丽宏 李慧敏 李晓东 张粟 张洪杰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1-711,共11页
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目前已经成为照明系统最主要的光源。为应对交流市电驱动产生的LED器件频闪,利用余辉材料弥补交流频闪成为研究的重点。然而,余辉材料封装LED的光电性能仍缺乏系统研究。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出SrS∶Eu^(2+)和SrAl_(2)... 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目前已经成为照明系统最主要的光源。为应对交流市电驱动产生的LED器件频闪,利用余辉材料弥补交流频闪成为研究的重点。然而,余辉材料封装LED的光电性能仍缺乏系统研究。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出SrS∶Eu^(2+)和SrAl_(2)O_(4)∶Eu^(2+),Dy^(3+)2种余辉粉,均能被蓝光高效激发产生621 nm红光发射和518 nm绿光发射。使用450 nm蓝色LED芯片与这2种余辉粉进行封装,通过调节2种余辉粉和封装胶的比例可以获得光效达到130 lm/W及显色指数大于85的LED器件。该类器件可满足日常白光照明的应用要求。展现了长余辉荧光粉在LED照明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辉荧光粉 发光二极管 光效 显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形超晶格p-AlInGaN层的AlGaN基深紫外发光二极管性能优化
4
作者 许愿 张傲翔 +3 位作者 张鹏飞 王芳 刘俊杰 刘玉怀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了解决AlGaN基深紫外(DUV)发光二极管(LED)中的严重电子溢出和低空穴注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锥形超晶格p-AlInGaN层,它大幅改善了基于AlGaN的DUV LED的光电特性.与传统结构相比,所提出结构的输出功率提高了337.8%;同时它的内... 为了解决AlGaN基深紫外(DUV)发光二极管(LED)中的严重电子溢出和低空穴注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锥形超晶格p-AlInGaN层,它大幅改善了基于AlGaN的DUV LED的光电特性.与传统结构相比,所提出结构的输出功率提高了337.8%;同时它的内部量子效率(IQE)也高达96%,并且没有效率下降现象.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锥形超晶格p-AlInGaN层的引入明显增加了多量子阱(MQWs)内载流子的浓度并降低了量子阱(QWs)内的电场,导致了更高的辐射复合率,为改善DUV LED的性能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紫外发光二极管 ALINGAN 锥形超晶格 内部量子效率 辐射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红光处理对草莓采后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张玉洁 束浩渊 +1 位作者 潘磊庆 屠康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3-289,I0004-I0006,共10页
草莓表皮极薄,采摘后易受到微生物侵染造成品质劣变和风味损失,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持草莓果实采后品质尤为重要。该研究以红颜草莓为原料,分别进行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红光处理,... 草莓表皮极薄,采摘后易受到微生物侵染造成品质劣变和风味损失,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持草莓果实采后品质尤为重要。该研究以红颜草莓为原料,分别进行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红光处理,随后于4℃贮藏8 d,每2 d进行取样,测定草莓果实的腐烂指数、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硬度、总酚含量、颜色、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结果表明,UV-C处理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草莓腐烂指数、失重率和过氧化氢含量的上升,延缓硬度的下降,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延长草莓的货架期。LED红光处理延缓了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并有效促进草莓果实采后果香型风味物质的生成和青草型风味物质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品质 短波紫外线 发光二极管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流子注入速率调控实现高效稳定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6
作者 陈烨 杨尊先 郭太良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7-325,共9页
基于量子点(QDs)的发光二极管器件(QLEDs)因其出色的色彩饱和度和方便的溶液制造工艺而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目前,镉基红绿蓝光QLEDs的外量子效率(EQE)都已经达到理论极限,但是还存在严重的载流子注入不平衡的现象,这会导致器件的... 基于量子点(QDs)的发光二极管器件(QLEDs)因其出色的色彩饱和度和方便的溶液制造工艺而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目前,镉基红绿蓝光QLEDs的外量子效率(EQE)都已经达到理论极限,但是还存在严重的载流子注入不平衡的现象,这会导致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大幅度降低。文章通过一种简单的方法对电子传输层(ETL)进行掺杂处理,从而降低电子迁移率,使器件实现更为平衡的载流子注入。在ZnMgO的乙醇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乙醇胺(EA)溶液,胺根离子(NH_(2)^(-))可以填补ZnMgO中的氧空位,从而调控ZnMgO的电子迁移率。对比于控制器件,优化器件的EQE提升到14.6%,电流效率(CE)提升到60.7 cd/A,分别提升了1.87倍和1.94倍,同时峰值亮度达到252402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电子传输层 载流子注入 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压印的高分辨率和高效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7
作者 黄兴云 谢潇婷 +1 位作者 杨开宇 李福山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0-1128,共9页
目前,通过各种量子点图案化技术制备的高分辨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QLED)普遍面临低效率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像素之间存在较大的漏电流。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制备了蜂窝状聚甲基丙烯酸... 目前,通过各种量子点图案化技术制备的高分辨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QLED)普遍面临低效率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像素之间存在较大的漏电流。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制备了蜂窝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薄膜,并将其作为电荷阻挡层应用在QLED发光层中,成功获得了分辨率为8467像素每英寸(Pixel per inch,PPI)的红色QLED器件。由于PMMA良好的绝缘特性,电荷阻挡层成功隔绝了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的直接接触,所制备器件的漏电流相较于无阻挡层图案化器件大幅降低,使其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得到较大提升,最大EQE达到了15.31%,最大亮度为100274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 纳米压印 高分辨率 电荷阻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铅基绿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研究进展:材料合成与器件性能优化
8
作者 马培金 赵彪 谭占鳌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4-1036,共23页
随着新型显示与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效、稳定的绿光发光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具有发光效率高、制备成本低、色纯度高等优势,在光电显示及照明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绿光作为光谱中人眼最敏感的波段,... 随着新型显示与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效、稳定的绿光发光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具有发光效率高、制备成本低、色纯度高等优势,在光电显示及照明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绿光作为光谱中人眼最敏感的波段,近年来基于绿光发射的钙钛矿材料及器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从材料合成与器件优化的角度出发,概述了不同维度的钙钛矿材料的晶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总结了目前实现高性能绿光PeLEDs的多种器件优化策略。最后,探讨了绿光PeLEDs当前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光钙钛矿 发光二极管 材料合成 器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锑杂化氯化物单晶的高效稳定宽带发光与全光谱LED应用
9
作者 马唅 杨恩北 +3 位作者 万婧 谭凤松 周强 汪正良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3-1351,共9页
近年来,全光谱发光二极管因连续的光谱分布和优异的显色能力而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反溶剂法制备了具有零维结构的DMA_(4)InCl_(7)∶Sb^(3+)(DMA=C2H8N)单晶;在343 nm紫外光激发下,该晶体以620 nm为中心呈现宽带橙黄光发射,量子效率达95... 近年来,全光谱发光二极管因连续的光谱分布和优异的显色能力而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反溶剂法制备了具有零维结构的DMA_(4)InCl_(7)∶Sb^(3+)(DMA=C2H8N)单晶;在343 nm紫外光激发下,该晶体以620 nm为中心呈现宽带橙黄光发射,量子效率达95.2%,半峰宽148 nm。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Sb^(3+)掺杂有效地改善了基质的能带结构;光谱表征证实宽带发射源于[SbCl_(6)]^(3−)三重态自俘获激子发射;变温光谱表明,该晶体在150℃时仍保持81.2%的室温发射强度,发光热稳定性高。基于其优异的发光性能,我们成功构建了显色指数为94.9的全光谱发光二极管器件,为设计高效宽带发射、低热猝灭的杂化金属卤化物发光材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谱 发光二极管 金属卤化物 荧光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叠层结构提高近紫外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效率与稳定性
10
作者 于宏宇 张宝文 +1 位作者 陈平 张勇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5,共11页
在过去十年中,近紫外有机发光二极管(NUV-OLEDs)因其具有近紫外光子发射能力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器件的电致发光波长降至400 nm以下时,如何提升器件的辐射功率成为技术挑战。本研究采用BCPO和TAZ作为NUV发光材料,制备了单... 在过去十年中,近紫外有机发光二极管(NUV-OLEDs)因其具有近紫外光子发射能力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当器件的电致发光波长降至400 nm以下时,如何提升器件的辐射功率成为技术挑战。本研究采用BCPO和TAZ作为NUV发光材料,制备了单层和叠层NUV-OLEDs,并比较了它们的电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叠层器件的性能显著优于单层器件。其中,BCPO单层器件的发光峰位波长为384 nm,近紫外光占比56.9%,外量子效率2.91%,辐射功率34.2 mW/cm^(2);而BCPO叠层器件的近紫外光占比提高到60.5%,外量子效率提高到5.73%,辐射功率达到52.8 mW/cm^(2)。TAZ单层器件的发光峰位波长为377 nm,近紫外光占比79.1%,外量子效率3.65%,辐射功率15.7 mW/cm^(2);而TAZ叠层器件的近紫外光占比略增至79.6%,外量子效率提高到7.21%,辐射功率达到29.4 mW/cm^(2)。此外,叠层器件在相同辐射功率下所需电流密度更低,这使得叠层器件能够展现出比单层器件更好的发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近紫外光 叠层结构 电荷生成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硫氰酸亚铜空穴注入层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的性能优化研究
11
作者 廖明月 何敏 +2 位作者 陈平 张巧明 雷衍连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2-1270,共9页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可溶液加工特性,成为下一代显示和照明技术的有力候选。然而,传统空穴注入材料(如PEDOT∶PSS)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其性能提升。本文采用硫氰酸亚铜(Copper thiocyanate,简写为CuSCN)作为空...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可溶液加工特性,成为下一代显示和照明技术的有力候选。然而,传统空穴注入材料(如PEDOT∶PSS)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其性能提升。本文采用硫氰酸亚铜(Copper thiocyanate,简写为CuSCN)作为空穴注入层,绿色CdSe/ZnS量子点作为发光层,结合不同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简写为HTL),如PVK和Poly-TPD,通过溶液加工工艺制备了绿色QLED器件,并对比分析了交流驱动与直流驱动下器件的光电性能。研究发现,CuSCN与PVK之间的能级势垒导致界面电荷束缚,降低了器件性能;而引入poly-TPD后,由于其更高的空穴迁移率和更浅的HOMO能级,有效减少了界面电荷束缚,显著提高了器件的发光亮度和电流效率,最大发光亮度和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132 075 cd/m^(2)和15.6 cd/A。本研究揭示了CuSCN/HTL界面电荷束缚对QLED性能的影响机制,为无机CuSCN在高效溶液加工QLED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氰酸亚铜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空穴注入层 束缚电荷 交流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技术对食品微生物灭活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金东 张忠杰 +3 位作者 祁智慧 尹君 金毅 唐芳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8,共8页
紫外辐照是一种非热杀菌技术,汞蒸气紫外灯是现阶段用于食品卫生处理的主要设备,但受某些因素影响,汞灯的生产使用将逐渐变少,被环保节能的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取代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根据UV-LED发光原理和多波长耦合应用的... 紫外辐照是一种非热杀菌技术,汞蒸气紫外灯是现阶段用于食品卫生处理的主要设备,但受某些因素影响,汞灯的生产使用将逐渐变少,被环保节能的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取代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本文根据UV-LED发光原理和多波长耦合应用的特点,综述了对微生物灭活的机理、探究了影响灭活效果的因素(波长、紫外剂量和物料特性)、处理食品的灭菌效果以及对部分食品品质的影响,为UV-LED在食品领域的杀菌处理工艺和设备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 微生物灭活 食品行业 非热杀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YSiO_(4)∶Ce^(3+)蓝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质及其在白光发光二极管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蕾 杨星宇 +2 位作者 张瀚月 宋芳 冷稚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5-752,共8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YSiO_(4)∶xCe^(3+)(0.01≤x≤0.05)系列蓝色荧光粉。NaYSiO_(4)∶xCe^(3+)荧光粉在250~360 nm之间的宽带吸收能与紫外LED芯片很好地匹配。NaYSiO_(4)∶xCe^(3+)荧光粉中存在多个Ce^(3+)离子荧光中心,且在紫外光...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YSiO_(4)∶xCe^(3+)(0.01≤x≤0.05)系列蓝色荧光粉。NaYSiO_(4)∶xCe^(3+)荧光粉在250~360 nm之间的宽带吸收能与紫外LED芯片很好地匹配。NaYSiO_(4)∶xCe^(3+)荧光粉中存在多个Ce^(3+)离子荧光中心,且在紫外光激发下表现出峰值波长位于414 nm附近的宽带蓝光发射。NaYSiO_(4)∶0.02Ce^(3+)荧光粉在300~350 nm紫外光激发下量子效率在25%以上。NaYSiO_(4)∶0.02Ce^(3+)荧光粉表现出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在水中浸泡14 d后荧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几乎不变。将NaYSiO_(4)∶0.02Ce^(3+)蓝色荧光粉、商用(Sr,Ba)_2SiO_(4)∶Eu^(2+)绿色荧光粉和商用(Ca,Sr)AlSiN_(3)∶Eu^(2+)红色荧光粉涂覆于310 nm紫外LED芯片上制备得到了显色指数高达95的LED器件。当驱动电流从50 mA逐渐增大到300 mA时,制备的LED器件表现出稳定的暖白光发射,其色坐标几乎不变。上述结果说明,本研究报道的NaYSiO_(4)∶0.02Ce^(3+)蓝色荧光粉在紫外LED芯片驱动的白光发光二极管照明上有着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YSiO_(4):Ce^(3+) 高温固相 蓝色荧光粉 白光发光二极管 高显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LED)红蓝光照对不同水稻品种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国莉 宋冠华 +1 位作者 黄素杏 朱晓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10,共5页
为探讨水稻育秧的光需求规律,促进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开展,以合丰和黄秀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发光二极管(LED)红蓝单色光照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ED红蓝单色光长时间照射水稻秧苗,会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导致秧苗素质较对照... 为探讨水稻育秧的光需求规律,促进水稻工厂化育秧的开展,以合丰和黄秀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发光二极管(LED)红蓝单色光照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LED红蓝单色光长时间照射水稻秧苗,会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导致秧苗素质较对照(普通荧光灯)下降。与红光处理相比,蓝光处理的水稻秧苗的光合色素含量下降较快,但使体内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蓝光处理抑制水稻秧苗的伸长生长,根长、株高都低于红光处理,却可以增加秧苗根数、茎粗,增加干物质积累,使壮苗指数等秧苗素质指标优于红光处理。这说明红蓝单色LED光源不能作为独立光源用于水稻工厂化育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led) 红蓝光 水稻 秧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传输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云 杜晓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凭借着色纯度好、半最大发射带宽窄、无机成分寿命长、合成工艺简单等优点,在显示和固态照明等领域表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近年来,QLED的性能提升迅速,有取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趋势。QLED的传输层材料的选...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凭借着色纯度好、半最大发射带宽窄、无机成分寿命长、合成工艺简单等优点,在显示和固态照明等领域表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近年来,QLED的性能提升迅速,有取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趋势。QLED的传输层材料的选择对提高器件的载流子注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输层的化学性质及其界面也会对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产生影响。本文总结了QLED传输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制约QLED性能的因素,介绍了其性能改进的方向方法,并展望了QLED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电子传输层 空穴传输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补光对大棚秋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军 刘凤军 徐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39-1343,共5页
采用发光二级管(LED)作为发光光源对中后期大棚秋番茄补光,研究3种不同光质(蓝、红、白)对秋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设施内利用补光实现植株调控的新途径。结果表明,蓝光、红光处理与对照相比,相对株高、节间距、叶面... 采用发光二级管(LED)作为发光光源对中后期大棚秋番茄补光,研究3种不同光质(蓝、红、白)对秋番茄植株生长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设施内利用补光实现植株调控的新途径。结果表明,蓝光、红光处理与对照相比,相对株高、节间距、叶面积显著降低,茎粗增加,而白光作用不显著。各处理间叶绿素a含量无显著差异;蓝光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了总叶绿素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值,红光、白光处理叶绿素总量、叶绿素b、叶绿素a/b值与对照处于同一水平。蓝光、红光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了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白光作用不显著。补光处理的番茄红素、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及产量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利用不同LED光源光质对大棚秋番茄补光,能有效控制植株生长,蓝光、红光可显著控制徒长,白光效果不如单色光;但补光在改善果实品质和产量方面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光源 番茄 生长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LED)封装用高折射率有机硅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智栋 邓雪爽 +2 位作者 彭银波 金小凤 许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9-52,共4页
采用水解-缩聚的方法,以甲基、乙烯基和苯基氯硅烷为原料合成了具有高折射率的有机硅树脂,研究了各种硅烷的配比以及水解-缩聚过程的各类实验条件对有机硅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料一甲基三氯硅烷、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和一... 采用水解-缩聚的方法,以甲基、乙烯基和苯基氯硅烷为原料合成了具有高折射率的有机硅树脂,研究了各种硅烷的配比以及水解-缩聚过程的各类实验条件对有机硅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料一甲基三氯硅烷、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和一苯基三氯硅烷的质量比为1∶3.57∶9.71,水和硅烷的质量比为3.76∶1,乙醇和硅烷的质量比为0.21∶1,水解温度为30℃,扩链剂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比例为22%,催化剂异辛酸锌的比例为0.04%的条件下,可以合成出能够用于封装发光二极管(LED)的具有高折射率(1.5421)和优异透光率(>99%)的有机硅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树脂 折射率 透光率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氟酸处理InP/GaP/ZnS量子点的光学性能及其发光二极管应用
18
作者 陈晓丽 陈佩丽 +3 位作者 卢思 朱艳青 徐雪青 苏秋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采用氢氟酸(HF)原位注入法制备了InP/GaP/ZnS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透射电镜、球差校正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HF对InP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F刻蚀减少了量... 采用氢氟酸(HF)原位注入法制备了InP/GaP/ZnS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光致发光光谱、透射电镜、球差校正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分析了HF对InP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F刻蚀减少了量子点表面氧化缺陷状态,有效控制了InP核表面的氧化,并且原子配体形式的F-钝化了量子点表面的悬挂键,显著提升了量子点的光学性能。HF处理的InP/GaP/ZnS量子点具有最佳的发光性能,PLQY高达96%。此外,用HF处理InP/GaP/ZnS量子点制备的发光二极管,其发光的电流效率为6.63 cd/A,最佳外量子效率(EQE)为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 InP/GaP/ZnS量子点 光学性能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腔结构对铕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性能的提高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小燕 李文连 +6 位作者 洪自若 陈莉丽 初蓓 吕少哲 李斌 张志强 胡知之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264,共3页
成功制备了铕配合物的微腔结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 其发射层采用质量比为1∶3的空穴传输材料(TPD)和电子传输材料(Eu(DBM)3bath)的混合层。该器件实现了Eu3+高色纯度红光发射,其色坐标为(x=0. 651, y=0. 338);并克服了微腔器件的发... 成功制备了铕配合物的微腔结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 其发射层采用质量比为1∶3的空穴传输材料(TPD)和电子传输材料(Eu(DBM)3bath)的混合层。该器件实现了Eu3+高色纯度红光发射,其色坐标为(x=0. 651, y=0. 338);并克服了微腔器件的发光颜色随探测角度增大而变化的缺点。在微腔器件中,最大亮度在19V时达到1 160cd/m2;在高电流密度时的EL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微腔结构 有机发光二极管 空穴传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二极管(LED)和半导体激光器(LD)的应用前景展望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颂豪 廖常俊 +1 位作者 李春吉 黄钊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3-11,共9页
本文从LED和LD的特点和器件已达到的性能与水平展望其应用前景.目前LED和LD已在光纤通讯、显示器件、光存储、办公现代化、医疗、军事、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显示出其蓬勃发展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半导体激光器 应用前景 MO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