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反馈输入BP神经网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万定生 胡玉婷 任翔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8-400,405,共4页
为了有效解决具有非线性特征的水文预报精准度的问题,通过对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学习和研究,分析了变量间的相互信息,提出了系统间相关信息熵的概念,并建立了适合水文预测的自迭代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对迭代因子的及时修... 为了有效解决具有非线性特征的水文预报精准度的问题,通过对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学习和研究,分析了变量间的相互信息,提出了系统间相关信息熵的概念,并建立了适合水文预测的自迭代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对迭代因子的及时修正,在反向传播中不断调整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BP算法所带来的不足,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实际的应用研究表明,自迭代反向传播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神经网络 反馈输入 自迭代反向传播 相关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TATCOM的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龚鸿 王渝红 +2 位作者 李媛 李兴源 魏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08,共7页
为提高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与积分滑模控制相结合的D-STATCOM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实现D-STATCOM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的解耦,消除D-STATCOM... 为提高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控制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与积分滑模控制相结合的D-STATCOM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实现D-STATCOM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的解耦,消除D-STATCOM直流侧电容电压的非线性特性,使之在支撑公共耦合点(PCC)处电压的同时快速稳定直流侧电压,并利用积分滑模控制增强其对参数摄动的鲁棒性。仿真和物理实验结果表明,D-STATCOM采用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配电网PCC处电压和直流侧电容电压均能快速、准确地调整到其参考值,并在外部干扰及参数变化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非线性 积分滑模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系统输入反馈预测控制及可控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冯爱祥 韦明辉 罗雄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06-111,共6页
研究了生产过程中一类特殊的非线性系统,不对称系统的预测控制方法。在正反方向的控制作用下,这类系统表现出不对称动态特性。此类系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控制方法研究十分有限。针对基于正反方向上的线性模型设计的正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研究了生产过程中一类特殊的非线性系统,不对称系统的预测控制方法。在正反方向的控制作用下,这类系统表现出不对称动态特性。此类系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控制方法研究十分有限。针对基于正反方向上的线性模型设计的正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与传统预测控制方法在结构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说明了由于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可能导致的模型失配及控制效果不佳,然后采用输入反馈方法对不对称系统正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了修正,将实际施加给对象的控制作用通过反馈形式纳入到下一步正反方向控制律的求解中。并且在无约束的条件下分析了正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可控性。最后通过pH值控制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此两种不对称系统正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不对称系统 预测控制 输入反馈 可控性分析 PH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Boost型DC/DC变换器非线性控制方案 被引量:38
4
作者 刘锦波 明文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55-61,共7页
针对Boost型DC/DC变换器以电容电压作为输出时存在非线性和不稳定的零动态,从而导致系统带宽较窄、动态响应缓慢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方案。这一控制方案采用以非线性控制的电感电流作为内环、具有PI... 针对Boost型DC/DC变换器以电容电压作为输出时存在非线性和不稳定的零动态,从而导致系统带宽较窄、动态响应缓慢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方案。这一控制方案采用以非线性控制的电感电流作为内环、具有PI控制的电容电压作为外环的串级结构。该方案既可以很好地解决以电容电压作为输出进行直接控制时所存在的不稳定零动态问题,又克服了单纯采用电感电流作为输出间接控制电容电压时易受电源波动和负载变化影响的不足。对自制的样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控制方案相比,该方案可以明显改善Boost型DC/DC变换器的诸如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稳态静差、动态调整时间等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型DC/DC变换器 非线性控制策略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零动态 串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输出反馈系统虚轴的零点对跟踪问题的约束(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汉林 王中生 廖晓昕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9-292,共4页
反馈系统的设计会受到闭环系统特性的制约 .本文给出了反馈控制系统接近虚轴或虚轴上的稳定零点对跟踪误差的时间域积分约束 .这一时间域积分约束是任何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为保证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其跟踪误差必须满足的 .接近虚轴或... 反馈系统的设计会受到闭环系统特性的制约 .本文给出了反馈控制系统接近虚轴或虚轴上的稳定零点对跟踪误差的时间域积分约束 .这一时间域积分约束是任何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为保证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其跟踪误差必须满足的 .接近虚轴或虚轴上的稳定零的存在表明跟踪误差与调节时间之间存在某种折中 .对固定的调节时间 ,本文给出了在虚轴上存在零点情形下 ,其跟踪误差的无穷范数下界的一个有效估计 .此估计表明 ,零点的绝对值越小 ,其无穷范数的下界越大 .这些约束由一个例子加以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反馈系统 虚轴 零点对跟踪问题 约束 时间域积分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精确线性化的三相APF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浦星材 邓玉章 +1 位作者 张清扬 洪刚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年第9期56-59,65,共5页
将输入输出反馈精确线性化控制方法应用于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非线性控制中。首先建立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射非线性系统模型,推导出了其输入输出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反馈控制律,实现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有功补偿电流和无功补偿... 将输入输出反馈精确线性化控制方法应用于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非线性控制中。首先建立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仿射非线性系统模型,推导出了其输入输出反馈精确线性化非线性反馈控制律,实现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有功补偿电流和无功补偿电流的解耦控制器设计。最后使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较好地实现APF的解耦控制,具有较好的补偿特性,经该控制算法补偿,谐波畸变率限制在2%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非线性控制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其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非线性控制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锦波 明文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71-177,共7页
针对传统的Boost型DC/DC变换器存在不稳定的零动态问题,Viswanathan K.提出了一种改进拓扑结构的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考虑到现有文献均采用小信号模型和相应的线性控制方法,难以发挥该三态Boost变换器的优势,为此,在建立三态Boost... 针对传统的Boost型DC/DC变换器存在不稳定的零动态问题,Viswanathan K.提出了一种改进拓扑结构的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考虑到现有文献均采用小信号模型和相应的线性控制方法,难以发挥该三态Boost变换器的优势,为此,在建立三态Boost型DC/DC变换器大信号状态空间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其多变量、非线性特点,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提出一种新颖的非线性控制方法。自制的样机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控制方法相比,该新型非线性控制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输出电压的调节范围较宽、稳态偏差小,而且动态性能也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型DC/DC变换器 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非线性控制方法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零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的光伏并网控制策略分析
8
作者 李锐 邱晓燕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0-122,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技术,将非线性的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分解为d-q旋转坐标系下的两个等效线性控制系统,使直流侧电压、交流侧功率因数得到解耦控制。采用极点配置技术将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在所希望的位置... 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利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技术,将非线性的光伏并网控制系统分解为d-q旋转坐标系下的两个等效线性控制系统,使直流侧电压、交流侧功率因数得到解耦控制。采用极点配置技术将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在所希望的位置,以获得满意的动态品质和稳定性。另外,利用改进的增量电导法实现其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使系统兼具良好的动态、稳态性能,能满足光伏并网控制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描述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改进的增量电导法 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移动机器人混合编队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佳佳 马磊 +1 位作者 韩晓霞 徐智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5-529,共5页
为实现异构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混合编队控制,在领航跟随者的结构框架下,分析差动和车式两种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建立混合结构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编队系统的运动学模型,采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方法,设计相应控制器,验证该控制器在特定... 为实现异构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混合编队控制,在领航跟随者的结构框架下,分析差动和车式两种移动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建立混合结构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编队系统的运动学模型,采用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方法,设计相应控制器,验证该控制器在特定情况下的内动态稳定性。分别在MATLAB软件平台和自主研发的多轮式移动机器人硬件平台上进行三角形编队控制实验,得到了预期的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混合编队 领航跟随者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内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SMES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晓冬 雷勇 杨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53,共6页
由于超导磁储能系统(SMES)的非线性特性,精准的控制策略是SMES实际应用的基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非线性鲁棒控制的SMES功率控制策略。建立了电压源型SMES的交流侧变流器以及直流斩波器两部分的数学模型。根据反馈线性化原理,设计... 由于超导磁储能系统(SMES)的非线性特性,精准的控制策略是SMES实际应用的基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非线性鲁棒控制的SMES功率控制策略。建立了电压源型SMES的交流侧变流器以及直流斩波器两部分的数学模型。根据反馈线性化原理,设计了SMES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控制的SMES对功率指令具有优秀的跟踪能力,同时能够快速稳定直流侧电压。与SMES的经典PI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快速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超导磁储能 非线性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转移概率部分未知的Markov跳跃系统的输入输出量化反馈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维阳 刘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58-1864,共7页
对一类离散时间马尔可夫跳跃系统(Markov jump systems,MJSs)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考虑MJSs转移概率矩阵中的元素部分未知,且系统的控制输入通道和测量输出通道都存在信号量化的情况,其中控制器输入通道和系统输入通道的信号分别被两... 对一类离散时间马尔可夫跳跃系统(Markov jump systems,MJSs)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考虑MJSs转移概率矩阵中的元素部分未知,且系统的控制输入通道和测量输出通道都存在信号量化的情况,其中控制器输入通道和系统输入通道的信号分别被两个不同的对数量化器量化。利用切换李雅普诺夫函数的方法,通过构造系统模态依赖且双通道量化误差依赖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完成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设计。得到一组模态依赖的控制器,能够在系统的转移概率部分未知和存在双通道量化误差的条件下,保证闭环MJSs的随机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量化 对数量化器 输入输出量化反馈控制 马尔可夫跳跃系统 转移概率部分未知 切换李雅普诺夫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线性化的连续系统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孔小兵 刘向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7-224,共8页
非线性约束预测控制关键是求得可行性优化解.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是非线性控制一种常用的方法,其系统的初始线性输入约束转化成非线性基于状态的约束,因而无法采用常规的二次规划(QP)求解优化问题.针对连续状态空间模型系统,本文提出迭... 非线性约束预测控制关键是求得可行性优化解.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是非线性控制一种常用的方法,其系统的初始线性输入约束转化成非线性基于状态的约束,因而无法采用常规的二次规划(QP)求解优化问题.针对连续状态空间模型系统,本文提出迭代二次规划方法来寻求非线性优化解.为了保证算法的收敛性,系统加入另外一种迭代算法来保证其在整个预测时域上能得到可行解.仿真控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预测控制 连续系统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时变负载下大规模离散系统的双层滑模控制研究
13
作者 贾存德 孔祥东 +5 位作者 李韶光 李俊飞 张钧勇 冯俊学 艾超 姜文光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1-922,共12页
针对负载高频突变下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大规模离散高阶系统控制的鲁棒性不足,采用分布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双层滑模耦合控制(DLSMC)策略。对于加压力的控制,与传统PID、自适应控制相比,所提滑模控制方案响应速度更快,误差更小。在整机试... 针对负载高频突变下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大规模离散高阶系统控制的鲁棒性不足,采用分布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双层滑模耦合控制(DLSMC)策略。对于加压力的控制,与传统PID、自适应控制相比,所提滑模控制方案响应速度更快,误差更小。在整机试验中选取地质条件类似的相邻两桩孔,对比研究主机在有无控制器时的钻进情况,结果表明,无控制器介入的主机在钻进期间出现约15次动力头转速降为0的情况,扭矩出现10次幅度约为100 kN·m的波动,出现3次卡钻现象,而有控制器介入的主机动力头转速、扭矩相对平稳,无卡钻现象出现,验证了防卡钻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整机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挖钻机 钻进稳定控制 自适应滑模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馈线性化法的同步磁阻电机跟踪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雷 马姝靓 +1 位作者 肖华鹏 唐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6,共7页
抑制同步磁阻电机的混沌而保持其稳定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同步磁阻电机的混沌特性进行数值研究,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同步磁阻电机不同的运动状态;并结合微分几何中的局部反馈线性化理论以及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控制... 抑制同步磁阻电机的混沌而保持其稳定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同步磁阻电机的混沌特性进行数值研究,利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同步磁阻电机不同的运动状态;并结合微分几何中的局部反馈线性化理论以及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控制器。结果表明,给予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滑模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精确同步磁阻电机和不确定同步磁阻电机的输出信号的有效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磁阻电机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滑翔机的反步与反馈线性化控制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凯 刘雁集 马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9-143,共5页
水下滑翔机是高阶非线性系统,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在滑翔机俯仰角大幅度转换过程中易出现调整时间变长,控制精度下降等问题。通过研究水下滑翔机动力学模型,在保留模型非线性特征的前提下,分别设计了基于反步法以及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 水下滑翔机是高阶非线性系统,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在滑翔机俯仰角大幅度转换过程中易出现调整时间变长,控制精度下降等问题。通过研究水下滑翔机动力学模型,在保留模型非线性特征的前提下,分别设计了基于反步法以及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的水下滑翔机纵倾运动控制器。数值仿真表明,在俯仰角大范围转换动态过程中,2种方法均能实现滑翔机纵倾运动的控制,反步控制器更适宜用于俯仰角的控制,而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对压载水囊质量的控制则更胜一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滑翔机 反步法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俯仰控制 仿真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无模型输出一致性控制
16
作者 孙一仆 陈鑫 +2 位作者 贺文朋 佘锦华 吴敏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4-616,共13页
针对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输出一致性控制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同胚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相结合,可以在不需要精确系统模型的情况下实现非线性智能体的线性... 针对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的输出一致性控制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同胚分布式控制协议的无模型方法.通过将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相结合,可以在不需要精确系统模型的情况下实现非线性智能体的线性化,简化分布式控制器的设计复杂性.具体而言,设计一种双层分布式控制结构,在物理空间层通过无模型反馈线性化方法实现未知系统线性化,在微分同构空间层利用线性控制技术进行分布式共识控制.通过两个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处理未知异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中的有效性,将传统的线性分布式控制方法扩展到未知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 无模型输出共识控制 微分同胚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自适应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输出线性化的准Z源逆变器光伏并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媛 方番 +3 位作者 肖先勇 张芮 李佳逸 漆万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67-2176,共10页
应用于光伏系统的准Z源逆变器(QZSI)存在着不稳定的零动态和非线性特性,导致系统振荡、动态响应缓慢和控制器设计复杂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提出将直通电流和脉冲直流电压作为状态变量建立QZSI直流侧的仿射非线性二阶模... 应用于光伏系统的准Z源逆变器(QZSI)存在着不稳定的零动态和非线性特性,导致系统振荡、动态响应缓慢和控制器设计复杂等问题。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方法,提出将直通电流和脉冲直流电压作为状态变量建立QZSI直流侧的仿射非线性二阶模型,将原非线性系统转化为线性系统,具有模型精确、阶数低、算法简单等优点。基于此模型,设计经典PI控制器调节QZSI的输入电压,并最终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阐述了QZSI的输入/输出线性化建模方法,并通过理论推导证明该线性化系统零动态稳定,设计QZSI直流侧与交流侧控制器,实现光伏逆变器升压、并网波形及功率控制3个目标。通过仿真及实验与经典控制策略对比,显示该控制方法能使QZSI输入电压快速跟踪最大功率点,并且在系统工作点大范围变化时能保证输入电压及并网电流波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准Z源逆变器 零动态 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系统的变参数前后反馈加密算法
18
作者 毛永毅 邓子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115-117,140,共4页
将混沌映射应用于信息文档加密中,设计了一种基于Logistic映射简单快速的加密算法。为了提高信息加密的安全性和增大密钥空间,选取两个系统参数和初始迭代次数作为密钥,通过明文和密文共同反馈改变Logistic映射的迭代次数且由迭代值反... 将混沌映射应用于信息文档加密中,设计了一种基于Logistic映射简单快速的加密算法。为了提高信息加密的安全性和增大密钥空间,选取两个系统参数和初始迭代次数作为密钥,通过明文和密文共同反馈改变Logistic映射的迭代次数且由迭代值反馈改变系统参数和初值,实现对明文的动态加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抵抗混沌系统常见的相图攻击、统计攻击和穷举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加密 变参数 LOGISTIC映射 输入-输出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输入电流纹波大升压比差动Boost型逆变器研究
19
作者 陈艳慧 汪达鑫 屈艾文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5,共9页
为减少功率变换级数以及低频纹波对输入直流电源的影响,具有大升压能力和低输入纹波的单相逆变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深入研究了大升压比差动Boost逆变器电路拓扑、纹波抑制策略、电流纹波回路、输入电流反馈和输出电压复合控制策略。... 为减少功率变换级数以及低频纹波对输入直流电源的影响,具有大升压能力和低输入纹波的单相逆变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深入研究了大升压比差动Boost逆变器电路拓扑、纹波抑制策略、电流纹波回路、输入电流反馈和输出电压复合控制策略。在传统波形控制基础上,通过输入电流反馈在输出滤波电容上叠加低频偶次电压,进一步减小输入电流中相应偶次谐波分量,使逆变器输出侧低频脉动功率在输出滤波电容与负载之间传递,阻断其向输入源传递;采用前馈与比例积分控制策略提高输出电压质量和输入电流质量。不同负载下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此变换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升压比 低频纹波抑制 输入电流反馈 单相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线性多输入系统极点配置设计方法的研究
20
作者 杨艳云 杜永贵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0-462,共3页
在确定的闭环极点下,多输入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状态反馈矩阵的解不唯一。针对无法解决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设计方法,即将传统的直接计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找到合适的优化参数,从而找到最优阵。该算法不需要复杂的计... 在确定的闭环极点下,多输入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状态反馈矩阵的解不唯一。针对无法解决的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设计方法,即将传统的直接计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找到合适的优化参数,从而找到最优阵。该算法不需要复杂的计算,物力实现容易。对于具有普遍性的对象进行MATLAB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新算法得到的反馈矩阵优于其它各种方法,从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线性反馈系统 极点配置 遗传算法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