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碳源和氮源流加方式对ε-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旭升
董难
毛忠贵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52,共6页
摘要为实现Streptomycessp.M—Z18补料一分批发酵甘油生产ε-聚赖氨酸(ε-PL)的自动流加碳源和解决因发酵中后期菌体生长速率下降/停滞引起ε-PL合成速率下降的问题,该文首先借助DO-stat反馈补料方法,考察了补料阶段甘油控制在不...
摘要为实现Streptomycessp.M—Z18补料一分批发酵甘油生产ε-聚赖氨酸(ε-PL)的自动流加碳源和解决因发酵中后期菌体生长速率下降/停滞引起ε-PL合成速率下降的问题,该文首先借助DO-stat反馈补料方法,考察了补料阶段甘油控制在不同浓度范围内对ε-PL合成的影响;然后,通过在发酵中期分别流加牛肉膏和酵母粉,研究了2种有机氮源对发酵中后期菌体生长和ε-PL合成的影响;最后,在2阶段pH调控策略基础上,评价了上述最优控制条件下对Streptomycessp.M—Z18合成ε-PL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依靠DO—stat反馈补料方式将补料阶段甘油浓度稳定控制在0~10g/L,并在发酵96h开始流加酵母粉和(NH4)2SO4混合液,结合pH值2阶段调控策略(3.5—3.8),经过192h发酵,可以实现ε-PL产量达到38.77g/L,产率达到4.85g/(L·d)。基于碳源和氮源流加方式的优化,建立的DO—stat反馈流加甘油策略和提出的发酵中期流加酵母粉和(NH4)2SO4混合液的方法是提高ε-PL发酵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补料-分批发酵
DO-stat
反馈流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批补料高密度培养米根霉As3.819产L-乳酸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潘丽军
刘靖
+2 位作者
姜绍通
郑志
王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3-136,共4页
采用分批补料方式对米根霉As3.819高密度培养产L-乳酸的效果进行研究。摇瓶实验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接种时间24h、装液量40%、补料液中葡萄糖与硫酸铵的质量比为20:1。罐发酵的最佳补料方式为葡萄糖浓度反馈流加。通过流加...
采用分批补料方式对米根霉As3.819高密度培养产L-乳酸的效果进行研究。摇瓶实验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接种时间24h、装液量40%、补料液中葡萄糖与硫酸铵的质量比为20:1。罐发酵的最佳补料方式为葡萄糖浓度反馈流加。通过流加培养获得了较高的菌体密度,菌体干重达18.45g/L;重复发酵5批次,产L-乳酸效率达2.25g/L·h;菌体干重和产酸效率较分批培养分别提高了92.9%和8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培养
反馈流加
米根霉
L-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组人干扰素α2_a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树君
高明
李世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8-59,共2页
对干扰素工程菌PBV320/7118-α2a型发酵工艺,由批式培养改为反馈式流加培养[1]可显著提高工程菌PBV320/7118-α2a在40L发酵罐中的菌体产量及干扰素的表达水平。
关键词
发酵
反馈
式
流
加
培养
重组人干扰素Α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源和氮源流加方式对ε-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旭升
董难
毛忠贵
机构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52,共6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2616)
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BY2013015-11)
文摘
摘要为实现Streptomycessp.M—Z18补料一分批发酵甘油生产ε-聚赖氨酸(ε-PL)的自动流加碳源和解决因发酵中后期菌体生长速率下降/停滞引起ε-PL合成速率下降的问题,该文首先借助DO-stat反馈补料方法,考察了补料阶段甘油控制在不同浓度范围内对ε-PL合成的影响;然后,通过在发酵中期分别流加牛肉膏和酵母粉,研究了2种有机氮源对发酵中后期菌体生长和ε-PL合成的影响;最后,在2阶段pH调控策略基础上,评价了上述最优控制条件下对Streptomycessp.M—Z18合成ε-PL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依靠DO—stat反馈补料方式将补料阶段甘油浓度稳定控制在0~10g/L,并在发酵96h开始流加酵母粉和(NH4)2SO4混合液,结合pH值2阶段调控策略(3.5—3.8),经过192h发酵,可以实现ε-PL产量达到38.77g/L,产率达到4.85g/(L·d)。基于碳源和氮源流加方式的优化,建立的DO—stat反馈流加甘油策略和提出的发酵中期流加酵母粉和(NH4)2SO4混合液的方法是提高ε-PL发酵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补料-分批发酵
DO-stat
反馈流加
Keywords
ε-poly-L-lysine, fed-batch fermentation, DO-stat feedback feeding
分类号
TQ92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批补料高密度培养米根霉As3.819产L-乳酸的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潘丽军
刘靖
姜绍通
郑志
王颖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3-136,共4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2007AA10Z300)
文摘
采用分批补料方式对米根霉As3.819高密度培养产L-乳酸的效果进行研究。摇瓶实验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接种时间24h、装液量40%、补料液中葡萄糖与硫酸铵的质量比为20:1。罐发酵的最佳补料方式为葡萄糖浓度反馈流加。通过流加培养获得了较高的菌体密度,菌体干重达18.45g/L;重复发酵5批次,产L-乳酸效率达2.25g/L·h;菌体干重和产酸效率较分批培养分别提高了92.9%和82.9%。
关键词
高密度培养
反馈流加
米根霉
L-乳酸
Keywords
high density fed-batch cultivation
feedback feeding
Rhizopus oryzae
L-lactic acid
分类号
TQ920.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TQ921.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组人干扰素α2_a发酵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树君
高明
李世君
机构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长春长生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8-59,共2页
文摘
对干扰素工程菌PBV320/7118-α2a型发酵工艺,由批式培养改为反馈式流加培养[1]可显著提高工程菌PBV320/7118-α2a在40L发酵罐中的菌体产量及干扰素的表达水平。
关键词
发酵
反馈
式
流
加
培养
重组人干扰素Α2A
分类号
TQ929.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碳源和氮源流加方式对ε-聚赖氨酸补料-分批发酵过程的影响
陈旭升
董难
毛忠贵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分批补料高密度培养米根霉As3.819产L-乳酸的研究
潘丽军
刘靖
姜绍通
郑志
王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组人干扰素α2_a发酵工艺的研究
王树君
高明
李世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