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流场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刘为杰 凌忠伟 +2 位作者 田嘉懿 黄昊宇 秦建华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4-581,共8页
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是我国首座马赫数涵盖亚跨超的大型开口式射流风洞。该风洞在流场控制上存在2个难点:(1)风洞流场本身具有大滞后性和强非线性特点,增大了流场控制难度;(2)风洞运行过程中流场会受到强烈的、持续性的干扰,要求控制系... 2 m高速自由射流风洞是我国首座马赫数涵盖亚跨超的大型开口式射流风洞。该风洞在流场控制上存在2个难点:(1)风洞流场本身具有大滞后性和强非线性特点,增大了流场控制难度;(2)风洞运行过程中流场会受到强烈的、持续性的干扰,要求控制系统具有快速的抗干扰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流量守恒原理建立了调压阀开度关于气源压力、总压、马赫数的多变量阀门特性函数,在此基础上形成前馈控制率,结合变增益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构成了流场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策略,成功解决了在多种外部干扰存在的情况下风洞流场高精度控制难题,同时实现了该风洞超声速连续变马赫数等独特的流场控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 流场控制 阀门特性 流量守恒 建模 超声速连续变马赫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的内齿轮强力车齿加工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会良 寇云飞 +1 位作者 信稳 魏冰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94,共7页
传统的车齿加工内齿轮具有加工效率高、精度高和成本低等优点,但仍然存在误差。针对车齿加工过程中伺服系统稳态误差大、速度慢以及超调量大等问题,采用前馈和微分负反馈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以降低稳态误差,从而改善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 传统的车齿加工内齿轮具有加工效率高、精度高和成本低等优点,但仍然存在误差。针对车齿加工过程中伺服系统稳态误差大、速度慢以及超调量大等问题,采用前馈和微分负反馈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以降低稳态误差,从而改善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分析车齿加工内齿轮时的运动轨迹,并对其参数进行分析。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引入前馈-微分复合控制策略后,伺服系统的跟随误差和车齿的内齿轮误差明显减小,加工精度明显提高,显著提高了伺服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和微分反馈控制 车齿内齿轮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范围高速原子力显微镜的前馈反馈混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代谢 殷伯华 +2 位作者 林云生 初明璋 韩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6-843,共8页
为了扩大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使用范围,研制了一套大范围高速AFM系统。针对大范围高速扫描时Z方向控制问题,提出了前馈反馈混合控制方法。前馈控制包括自动调平前馈和基于前一行扫描前馈,前者通过多线扫描确定样... 为了扩大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使用范围,研制了一套大范围高速AFM系统。针对大范围高速扫描时Z方向控制问题,提出了前馈反馈混合控制方法。前馈控制包括自动调平前馈和基于前一行扫描前馈,前者通过多线扫描确定样品倾斜位置,将所有扫描点的倾斜位移差用函数式表达,然后将其换算为Z向驱动电压后驱动下扫描器运动;后者利用前一行扫描高度数据作为当前行Z向扫描器驱动的参考输入。反馈控制为在普通比例-积分(PI)控制基础上改进的动态P参数PI控制,P参数设置与误差大小有关。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控制方法最大控制误差由40.17nm减小为6.01nm,误差均方根值由22.85nm减小为2.01nm,明显抑制了误差信号,提高了Z向控制效果,获得了更精确的高度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AFM) 高速扫描 Z向控制 前馈反馈混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的盾构土压平衡控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林涛 龚国芳 +1 位作者 杨华勇 侯典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726-2735,共10页
为使盾构土压平衡控制系统既有较高的土压力控制精度又能及时消除推进速度波动对土压力产生的干扰,在现有土压平衡控制系统基础上,提出基于推进速度前馈密封舱压力反馈的土压平衡控制系统。建立密封舱土压力数学模型,根据模型描述的推... 为使盾构土压平衡控制系统既有较高的土压力控制精度又能及时消除推进速度波动对土压力产生的干扰,在现有土压平衡控制系统基础上,提出基于推进速度前馈密封舱压力反馈的土压平衡控制系统。建立密封舱土压力数学模型,根据模型描述的推进速度、螺旋输送机转速和密封舱土压力之间的关系,通过推进速度前馈环节得到螺旋输送机转速相应的改变量,在推进速度波动对密封舱压力造成干扰之前进行补偿。同时,系统中的土压力反馈环节可以进一步消除其他干扰因素造成的土压力控制误差,提高系统稳态精度。利用在盾构实验台上采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验证土压力产生机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前馈-反馈土压平衡控制系统中推进速度改变后螺旋输送机马达转速的响应时间约为0.5 s,而在反馈系统中约为2.5 s,前馈反馈系统土压力控制最大相对误差为1.54%,而反馈系统为6.52%,因此证明当推进速度波动时,采用前馈反馈控制的土压平衡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掘进机 土压平衡控制 螺旋输送机 密封舱压力 推进速度 前馈-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逆的直流炉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前馈-反馈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露 刘吉臻 项丹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6,82,共8页
为改善协调控制系统在机组运行过程中的控制效果,提出了基于直流炉机组非线性模型的前馈-反馈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合理简化,建立具有一定精度且适用于控制器设计的非线性模型,再引入稳定逆理论,求取该模型的稳定逆解,利用逆系统前馈控制... 为改善协调控制系统在机组运行过程中的控制效果,提出了基于直流炉机组非线性模型的前馈-反馈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合理简化,建立具有一定精度且适用于控制器设计的非线性模型,再引入稳定逆理论,求取该模型的稳定逆解,利用逆系统前馈控制使得机组输出迅速达到设定值附近,最后设计具有多个输出变量的反馈控制器,以消除外界扰动引起的跟踪误差.在不同的静态工作点下完成状态扰动与设定值扰动的仿真实验,并与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非线性内模结构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稳定逆的前馈-反馈控制具有良好的设定值跟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炉 简化非线性模型 稳定逆 前馈-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持续扰动的线性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唐功友 高德欣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19-1521,共3页
研究具有已知动态特性但未知初始条件的持续外界扰动作用下线性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控制问题。利用求解Riccati方程和矩阵方程推导出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给出了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性条件,并提出了最优控制律的实现算法。... 研究具有已知动态特性但未知初始条件的持续外界扰动作用下线性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控制问题。利用求解Riccati方程和矩阵方程推导出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给出了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性条件,并提出了最优控制律的实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易于实现且抑制外部持续扰动的鲁棒性优于经典反馈最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系统 持续扰动 最优控制 前馈-反馈控制 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优化的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器最优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廖瑛 周保民 +1 位作者 钟诚 曹登刚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66,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PID控制器在电动舵机系统设计中难以满足控制要求的问题,首先设计了一种规范化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然后利用混沌优化算法和共轭梯度方法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对前馈—反馈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混合优化... 为了解决传统PID控制器在电动舵机系统设计中难以满足控制要求的问题,首先设计了一种规范化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然后利用混沌优化算法和共轭梯度方法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对前馈—反馈控制器参数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混合优化算法的前馈—反馈控制器具有很好的动态和静态性能,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降低了学习参数选择的盲目性和对经验的高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反馈控制 复合控制 共轭梯度方法 混沌优化 混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扰线性离散时滞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功友 张宝琳 王海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529-1532,共4页
为研究含外界确定扰动的线性离散时滞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控制(FFOC)问题,提出了设计FFOC的逐次逼近法.首先构造了一个其解收敛于原时滞系统的无时滞系统序列,然后将离散时滞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化为求解无时滞系统最优控制序列问题,通... 为研究含外界确定扰动的线性离散时滞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控制(FFOC)问题,提出了设计FFOC的逐次逼近法.首先构造了一个其解收敛于原时滞系统的无时滞系统序列,然后将离散时滞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化为求解无时滞系统最优控制序列问题,通过截取最优控制序列解的有限项,得到系统的前馈-反馈次优控制律.仿真算例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且对外部确定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滞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 最优控制 逐次逼近法 确定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扰非线性离散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功友 张宝琳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30,共6页
利用逐次逼近法研究含外部扰动的非线性离散系统的线性二次型前馈反馈最优控制问题.首先将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两点边值问题族.其次,构造了该问题族的由精确线性项和非线性补偿项组成的解序列,并证明了解序列一致收敛到系统... 利用逐次逼近法研究含外部扰动的非线性离散系统的线性二次型前馈反馈最优控制问题.首先将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两点边值问题族.其次,构造了该问题族的由精确线性项和非线性补偿项组成的解序列,并证明了解序列一致收敛到系统的最优解.最后,通过截取最优控制序列解中非线性补偿项的有限项,得到系统的前馈反馈次优控制(FFSOC)律及设计算法.仿真算例表明,该算法容易实现,且对抑制外部扰动的鲁棒性优于经典的反馈次优控制(FS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离散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 最优控制 逐次逼近法 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波浪荷载作用下海洋平台的前馈-反馈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华军 嵇春艳 吴永宁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7-924,共8页
该文研究线性前馈 -反馈控制策略对海洋平台振动控制的有效性。线性前馈 -反馈控制只有当输入荷载为白噪声过程时 ,所实施的控制才是最优的 ,因此该文采用一白噪声过程通过滤波器来近似随机波浪力谱 ,并将海洋平台 -主动控制系统的动力... 该文研究线性前馈 -反馈控制策略对海洋平台振动控制的有效性。线性前馈 -反馈控制只有当输入荷载为白噪声过程时 ,所实施的控制才是最优的 ,因此该文采用一白噪声过程通过滤波器来近似随机波浪力谱 ,并将海洋平台 -主动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符合随机最优控制要求的增广状态空间表达形式。依据设计目标中对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的权衡 ,通过使二次型控制目标函数最小化 ,推导出了随机最优控制力的计算方法 ,从而实现了最优控制的目的。在频率域上分析了海洋平台受控后的振动响应 ,结合典型的海洋天然气生产平台算例 ,将前馈 -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TMD控制加以比较 ,总结了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振动控制 前馈-反馈控制 滤波器 随机波浪荷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th预估控制在冷带轧机液压AGC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益群 孙孟辉 +2 位作者 张伟 刘建 孙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6-39,共4页
作为消除成品厚差的重要手段,液压AGC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对于提高板带材的成品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采用机架后测厚仪进行反馈滞后大,系统稳定性变差,导致控制精度降低。因此,引入Smith预估控制与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相结合的办法... 作为消除成品厚差的重要手段,液压AGC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对于提高板带材的成品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采用机架后测厚仪进行反馈滞后大,系统稳定性变差,导致控制精度降低。因此,引入Smith预估控制与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控制,并以某四辊可逆冷带轧机为对象进行仿真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AGC SMITH预估控制 滞后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汽锅炉蒸汽干度的模糊前馈-反馈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黎明 周艳君 石红武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20-724,共5页
为了实现注汽锅炉蒸汽干度的高质量控制,设计了一个基于模糊逻辑的前馈-反馈干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的多步预测器对蒸汽干度进行预测,并将其预测输出作为系统反馈信号。来自水流量的前馈控制量与主回... 为了实现注汽锅炉蒸汽干度的高质量控制,设计了一个基于模糊逻辑的前馈-反馈干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Takagi-Sugeno(T-S)模糊模型的多步预测器对蒸汽干度进行预测,并将其预测输出作为系统反馈信号。来自水流量的前馈控制量与主回路控制量相乘,形成相乘型前馈-反馈控制以实现水火量的自动跟踪。同时在控制结构中引入非线性跟踪-微分器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应用结果表明,该干度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汽锅炉 干度 模糊预测控制 前馈-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前馈-反馈模糊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治 华传健 王耀南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55-15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前馈-反馈模糊控制器,并对前馈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在线自整定,对扰动的补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遗传算法的交叉操作采用了分参数交叉的新型方法,仿真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前馈-反馈模糊控制 工业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自适应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立 陶鹏业 邱铭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5-441,共7页
在前馈控制器设计思想的启发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自适应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首先把非线性过程近似为一个线性的ARX模型和一个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线性化误差模型(FNNM)组成的合成模型,把线性化误差模型的输出看作... 在前馈控制器设计思想的启发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自适应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首先把非线性过程近似为一个线性的ARX模型和一个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线性化误差模型(FNNM)组成的合成模型,把线性化误差模型的输出看作可测量的"扰动",然后再引入前馈控制器,利用被控制过程的输入、误差模型的输出、线性ARX模型输出和系统输出值之间的误差以及被控制过程的合成模型的梯度信息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调节,从而获得较好的控制结果。将提出的基于线性化误差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用于简单不可逆放热反应的连续搅拌型化学反应器CSTR中,并与传统的PID控制器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自适应前馈-反馈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相比,能得到更快、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模糊系统(FNN) 自适应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线性化误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扰线性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功友 张颖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124,48,共5页
针对具有外部持续扰动的线性系统 ,研究前馈 反馈最优控制律的设计问题。给出了最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性条件 ,并提出了最优控制律的设计算法。利用滤波器解决了前馈控制的物理不可实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 ,此算法易于实现 ,与传统的反... 针对具有外部持续扰动的线性系统 ,研究前馈 反馈最优控制律的设计问题。给出了最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性条件 ,并提出了最优控制律的设计算法。利用滤波器解决了前馈控制的物理不可实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 ,此算法易于实现 ,与传统的反馈最优控制相比对抑制外部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定常系统 持续扰动 前馈-反馈控制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随机干扰的线性离散系统前馈-反馈最优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艳东 刘尚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96-2299,共4页
为研究具有高斯白噪声的持续外界随机扰动线性离散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对于随机干扰的处理算法,并给出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的推导过程。利用求解Riccati方程和Stein方程推导出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根据分离原理推导出随机干扰的... 为研究具有高斯白噪声的持续外界随机扰动线性离散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对于随机干扰的处理算法,并给出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的推导过程。利用求解Riccati方程和Stein方程推导出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根据分离原理推导出随机干扰的线性离散系统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通过仿真试验表明,噪声系统得到有效的改善,并在抑制外部扰动和鲁棒性方优于经典的状态反馈最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离散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 最优控制 持续扰动 高斯白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编队航行机器人的前馈加反馈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秋玲 李广文 闫建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8-1010,共3页
介绍了一种能够实现水下机器人编队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在基于跟随机和领航机间的相对运动模型上,首先设计了前馈控制器及其内部模型以补偿视为外部信号的领航机信息,然后利用反推法设计了反馈镇定控制器,同时还设计了能够观测所有误差... 介绍了一种能够实现水下机器人编队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在基于跟随机和领航机间的相对运动模型上,首先设计了前馈控制器及其内部模型以补偿视为外部信号的领航机信息,然后利用反推法设计了反馈镇定控制器,同时还设计了能够观测所有误差信号的状态观测器以实现反馈控制。算例仿真表明了应用设计的编队控制律,各个水下机器人能够较快地形成希望的编队,并按希望编队队形稳定航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此种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水下航行机器人 编队控制 前馈反馈控制 内部模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干扰下时滞系统的状态预测观测器与前馈-反馈预测控制器设计
18
作者 唐功友 贾晓波 张新荣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33-739,共7页
研究控制变量含有时滞的线性系统在外部正弦干扰下的最优减振预测控制问题。利用系统的控制向量和被控对象的预测输出向量 ,设计了 1种全维状态预测观测器。并将该状态观测器用于时滞控制系统的最优前馈 -反馈预测控制中。频域分析表明 ... 研究控制变量含有时滞的线性系统在外部正弦干扰下的最优减振预测控制问题。利用系统的控制向量和被控对象的预测输出向量 ,设计了 1种全维状态预测观测器。并将该状态观测器用于时滞控制系统的最优前馈 -反馈预测控制中。频域分析表明 ,应用该状态预测观测器可将闭环系统的时滞项移至系统闭环结构之外 ,从而其优化控制规律完全可以按无时滞系统进行设计。时域分析表明 ,设计的预测控制器对外部正弦干扰有较强的鲁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系统 正弦干扰 预测控制 状态观测器 最优控制 前馈-反馈控制 控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无模型前馈/反馈复合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小龙 吕海峰 +1 位作者 黄晋英 刘广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3-878,共6页
为了实现磁流变(MR)阻尼器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阻尼力跟踪控制,克服基于逆向动力学模型的前馈控制易受模型误差和外界干扰影响的问题,提出结构简单、实现容易的无模型前馈/反馈复合控制(MFFFFBC)方法.利用磁流变液减振器阻尼力连续可调... 为了实现磁流变(MR)阻尼器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阻尼力跟踪控制,克服基于逆向动力学模型的前馈控制易受模型误差和外界干扰影响的问题,提出结构简单、实现容易的无模型前馈/反馈复合控制(MFFFFBC)方法.利用磁流变液减振器阻尼力连续可调的特点,将磁流变阻尼器控制器前一时刻的控制量进行采样保持作为前馈控制器,以避免建立复杂的磁流变阻尼器逆向动力学模型.利用期望阻尼力与实际阻尼力之间的跟踪误差信号构建反馈控制器对前馈控制量进行实时修正,利用饱和函数对控制电压进行限幅,以避免控制电压高频振荡.试验结果表明,在MFFFFBC控制下输出电压连续光滑变化,与经典的基于Heaviside阶跃函数的控制相比,采用本研究所提出的控制策略,黏性阻尼力和摩擦阻尼力的跟踪误差分别减小了21.98%和2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动力学模型 阻尼力跟踪 无模型前馈/反馈控制(MFFFFBC) 半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操纵成像迭代学习前馈反馈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文鹏 王一帆 胡贞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4-420,共7页
由于迭代学习前馈反馈控制方法面对具有重复运动性质系统时,既能加快收敛速度又能降低收敛误差,本研究将其引入到微纳操纵成像系统来提高扫描器的跟踪精度。首先,提出了开环比例微分(Proportional differential,PD)型迭代学习结合闭环反... 由于迭代学习前馈反馈控制方法面对具有重复运动性质系统时,既能加快收敛速度又能降低收敛误差,本研究将其引入到微纳操纵成像系统来提高扫描器的跟踪精度。首先,提出了开环比例微分(Proportional differential,PD)型迭代学习结合闭环反馈PD型学习律,并给出了学习律收敛条件,同时为了降低系统运行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将传统的固定学习增益变为指数变增益。其次搭建了基于微纳操纵成像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开环迭代学习控制、闭环迭代学习控制,迭代学习前馈反馈控制最大收敛误差最低,且鲁棒性强,算法易于实现,能有效地满足扫描时轨迹跟踪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操纵成像系统 迭代学习 前馈反馈控制 收敛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