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辨识室内颗粒污染源位置的逆拉格朗日反问题模型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腾飞
李洪珠
王树刚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
出处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2-11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808028)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师基金资助(200801411087)
-
文摘
悬浮颗粒作为室内主要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危害,获知颗粒污染源位置等相关信息将有助于有效清除或隔离颗粒污染源。提出一种再现颗粒物传播过程的逆拉格朗日(LR)法,此法将流场和颗粒受力反向后求解颗粒传播轨迹,并对边界条件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得颗粒物在被传感器探测到之前的传播轨迹得以完整复原。为运用少数几个传感器来辨识污染源,提出沿已知的空间内某时刻浓度分布云图中最大浓度边界线布置包围颗粒,逆向追踪这些颗粒到初始释放时刻,将此时的颗粒位置连接成包围圈即可界定污染源的位置。通过测试发现,以上模型可准确辨识二维空腔和三维房间内的颗粒污染源。
-
关键词
污染源辨识
颗粒物
反问题建模
逆拉格朗日法
-
Keywords
contaminant sources identification
particulate
inverse modeling
the Lagrangian-reversibility(LR) method
-
分类号
TU
[建筑科学]
-
-
题名飞机客舱地板加热功率及送风温度的反向建模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雷蕾
薛雨
-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
出处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9,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8146)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GXNSFBA198148)
-
文摘
飞机客舱的热边界条件对于营造舒适的机舱环境至关重要。为营造舱内乘客足部区域的均温达到26°C,上身的均温达到24°C的舒适性环境温度,建立一种用于设计飞机客舱地板加热功率及送风温度的反向求解模型。该模型包含3个子模型:边界对流换热量的求解模型以及边界温度与边界辐射换热量的求解模型。将反向模型应用于一个三维飞机客舱算例和一个三维空腔试验台中,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求解地板加热功率及送风温度。
-
关键词
反问题建模
热边界条件
TIKHONOV正则化
计算流体力学
-
Keywords
inverse modeling
thermal boundary condition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CFD
-
分类号
TH137.8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建筑室内热源逐时释放率的反向建模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雷蕾
王宁
陈威
薛雨
-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4-290,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8146)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7GXNSFBA19814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18XWYJ01)资助
-
文摘
室内热源逐时释放率的精准确定是营造舒适热环境的关键因素。应用响应因子方法,将热源的温度响应表示为逐时释放率与脉冲温度响应因子的卷积,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采用最小二乘优化与Tikhonov正则化相结合的策略,根据测点逐时温度建立反演室内热源逐时释放率的反问题数学模型。应用三维空腔实验台验证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反演模型根据测点逐时温度可以准确有效地确定热源的逐时释放率。
-
关键词
反问题建模
热源
逐时释放率
响应因子
TIKHONOV正则化
计算流体力学
-
Keywords
inverse modeling
heat source
temporal release rate
response factor
Tikhonov regularisation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
分类号
TU83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增强多层感知机驱动的冲击载荷重构方法
- 4
-
-
作者
冯思琪
江文松
罗哉
黄传胜
杨力
卞点
-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与仪器学院
-
出处
《计量学报》
2025年第8期1134-1143,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07057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475576,5207551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保障专项(2023YJ10)。
-
文摘
针对汽车侧向碰撞试验中应变传感器阵列稀疏引起的载荷重构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增强多层感知机驱动的载荷重构方法。分析了应变传感器阵列与冲击载荷之间载荷传递关系,建立了单激励-多源响应逆问题模型,搭建了多层感知机网络结构;采用遗传算法对网络初始权重进行优化,避免网络结构参数陷入局部寻优过程;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各层的网络权重进行迭代更新,设置了决策函数使网络结构满足最优载荷重构精度,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冲击应变信号进行滤波提取特征。设计了车门冲击载荷试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平均相对误差Emr为5.47%,验证了该方法在冲击载荷重构中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力学计量
冲击载荷
载荷重构
力学反问题建模
参数辨识
多层感知机
-
Keywords
mechanical measurement
impact load
load reconstruction
modelling of mechanical inverse problem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multi-layer perceptron
-
分类号
TB936
[一般工业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