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标志反问语气与古文标点
1
作者
方有国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5-167,共3页
将古文中无反问语气标志的反问句当作陈述句进行标点的情况时有所见 ,给正确理解文意带来负面影响。中国古典文献中的一些实例 。
关键词
无标志
反问语气
标点
文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重否定句语气强弱辨
2
作者
陈友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48,共2页
双重否定句语气强弱辨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陈友良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人教版初中教材在汉语知识短文“句式的变换”中也说...
双重否定句语气强弱辨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陈友良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人教版初中教材在汉语知识短文“句式的变换”中也说:“用双重否定句式语意更重一些,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否定句
气的作用
否定意义
否定副词
反问语气
加强
语气
副词连用
否定句式
一般肯定句
《纪念白求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都话里的语气词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景松
周维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74-79,共6页
江都话里的语气词朱景松,周维网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江都话里的语气词:(1)说明江都话语气词体系的构成;(2)描写四个特殊的语气词;(3)分析跟语气词有关的一些歧义现象。江都市位于扬州市区以东,市府所在地江都镇与扬州市中...
江都话里的语气词朱景松,周维网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江都话里的语气词:(1)说明江都话语气词体系的构成;(2)描写四个特殊的语气词;(3)分析跟语气词有关的一些歧义现象。江都市位于扬州市区以东,市府所在地江都镇与扬州市中心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5公里。市内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
词
形容词
歧义句
扬州评话
语气
词连用
反问
句
句子
疑问句
扬州市区
加强
反问语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反问句式的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6期97-101,共5页
一种反问句式的分析吴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母语干扰所引起的错误,比例逐渐下降;而在汉语习得过程中由于汉语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文化积淀而造成的错误渐渐上升。表现在理解方面,是学生对一些表达形式所蕴...
一种反问句式的分析吴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母语干扰所引起的错误,比例逐渐下降;而在汉语习得过程中由于汉语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文化积淀而造成的错误渐渐上升。表现在理解方面,是学生对一些表达形式所蕴涵的语用意义理解有误,对说话人的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
句
语用功能
说话人
表示
反问语气
现代汉语语法
语用分析
《现代汉语》
语用失误
对外汉语教学
感情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亦……乎”该如何释译
5
作者
曹伯高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7期51-51,共1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和《(论语)八则》中都有“不亦……乎”的句式。对此,同册教参第44页“重点难点集释”的说明是:“这种句式,古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因为是习惯用法.就应...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和《(论语)八则》中都有“不亦……乎”的句式。对此,同册教参第44页“重点难点集释”的说明是:“这种句式,古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因为是习惯用法.就应当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不必单独理解其中的‘亦’究竟是相当于连词.还是一个加强语气的词。‘不亦惑乎’应当译为‘不是很糊涂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亦……乎”
释译
刻舟求剑
古代寓言
《语文》
习惯用法
反问语气
古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双重否定句的形、量、态
被引量:
4
6
作者
马学东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82-84,共3页
浅析双重否定句的形、量、态马学东现代汉语的研究中,对双重否定句谈的比较少,而且一些谈及的文章多从语气、语势角度加以研究。笔者觉得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试图从语法同逻辑结合的角度做些探讨。一、什么是双重否定句什么是双重...
浅析双重否定句的形、量、态马学东现代汉语的研究中,对双重否定句谈的比较少,而且一些谈及的文章多从语气、语势角度加以研究。笔者觉得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试图从语法同逻辑结合的角度做些探讨。一、什么是双重否定句什么是双重否定句?笔者查了几十本材料,都无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否定句
否定词
否定意义
否定成分
否定联结词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
疑问代词
否定判断
反问语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诵读
被引量:
2
7
作者
洪镇涛
《课程.教材.教法》
1987年第2期44-47,共4页
文言文是古人(除个别例外)用古代通行的汉语书面语写下的文章或作品。学生学习文言文,既有语言障碍,又有时代隔膜和思想距离。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都是以教师串讲为主要方式。以为只有讲,才能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古人...
文言文是古人(除个别例外)用古代通行的汉语书面语写下的文章或作品。学生学习文言文,既有语言障碍,又有时代隔膜和思想距离。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都是以教师串讲为主要方式。以为只有讲,才能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古人的思想感情。殊不知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光靠听取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学好的。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必须让学生多读多练,而“读”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所说的读,主要指诵读。所谓诵读,就是出声朗读,并熟读成诵。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应当予以继承的。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诵读训练
体察
语气
语言障碍
孟尝君
反问语气
思想感情
正音正字
反问
句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标志反问语气与古文标点
1
作者
方有国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5-167,共3页
文摘
将古文中无反问语气标志的反问句当作陈述句进行标点的情况时有所见 ,给正确理解文意带来负面影响。中国古典文献中的一些实例 。
关键词
无标志
反问语气
标点
文意
Keywords
unmarked
rhetorical mood
punctuation
the me aning of the prose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重否定句语气强弱辨
2
作者
陈友良
机构
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48,共2页
文摘
双重否定句语气强弱辨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陈友良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人教版初中教材在汉语知识短文“句式的变换”中也说:“用双重否定句式语意更重一些,语...
关键词
双重否定句
气的作用
否定意义
否定副词
反问语气
加强
语气
副词连用
否定句式
一般肯定句
《纪念白求恩》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都话里的语气词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景松
周维网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74-79,共6页
文摘
江都话里的语气词朱景松,周维网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江都话里的语气词:(1)说明江都话语气词体系的构成;(2)描写四个特殊的语气词;(3)分析跟语气词有关的一些歧义现象。江都市位于扬州市区以东,市府所在地江都镇与扬州市中心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5公里。市内不...
关键词
语气
词
形容词
歧义句
扬州评话
语气
词连用
反问
句
句子
疑问句
扬州市区
加强
反问语气
分类号
H172.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反问句式的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吴平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6期97-101,共5页
文摘
一种反问句式的分析吴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母语干扰所引起的错误,比例逐渐下降;而在汉语习得过程中由于汉语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文化积淀而造成的错误渐渐上升。表现在理解方面,是学生对一些表达形式所蕴涵的语用意义理解有误,对说话人的暗...
关键词
反问
句
语用功能
说话人
表示
反问语气
现代汉语语法
语用分析
《现代汉语》
语用失误
对外汉语教学
感情色彩
分类号
H314.3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亦……乎”该如何释译
5
作者
曹伯高
机构
江苏兴化中学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7期51-51,共1页
文摘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寓言二则·刻舟求剑》和《(论语)八则》中都有“不亦……乎”的句式。对此,同册教参第44页“重点难点集释”的说明是:“这种句式,古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因为是习惯用法.就应当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不必单独理解其中的‘亦’究竟是相当于连词.还是一个加强语气的词。‘不亦惑乎’应当译为‘不是很糊涂吗?’”
关键词
“不亦……乎”
释译
刻舟求剑
古代寓言
《语文》
习惯用法
反问语气
古代汉语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双重否定句的形、量、态
被引量:
4
6
作者
马学东
机构
牡丹江大学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82-84,共3页
文摘
浅析双重否定句的形、量、态马学东现代汉语的研究中,对双重否定句谈的比较少,而且一些谈及的文章多从语气、语势角度加以研究。笔者觉得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试图从语法同逻辑结合的角度做些探讨。一、什么是双重否定句什么是双重否定句?笔者查了几十本材料,都无确...
关键词
双重否定句
否定词
否定意义
否定成分
否定联结词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
疑问代词
否定判断
反问语气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诵读
被引量:
2
7
作者
洪镇涛
机构
武汉市六中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1987年第2期44-47,共4页
文摘
文言文是古人(除个别例外)用古代通行的汉语书面语写下的文章或作品。学生学习文言文,既有语言障碍,又有时代隔膜和思想距离。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都是以教师串讲为主要方式。以为只有讲,才能使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消除时代隔膜,领会古人的思想感情。殊不知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光靠听取教师的讲解,是无法学好的。要想收到好的效果,必须让学生多读多练,而“读”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所说的读,主要指诵读。所谓诵读,就是出声朗读,并熟读成诵。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应当予以继承的。当然。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诵读训练
体察
语气
语言障碍
孟尝君
反问语气
思想感情
正音正字
反问
句
语文教学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标志反问语气与古文标点
方有国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重否定句语气强弱辨
陈友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江都话里的语气词
朱景松
周维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种反问句式的分析
吴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亦……乎”该如何释译
曹伯高
《中学语文教学》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析双重否定句的形、量、态
马学东
《求是学刊》
CSSCI
199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诵读
洪镇涛
《课程.教材.教法》
198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