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具有丙烷选择性的金属有机框架用于反转选择性吸附分离丙烷/丙烯
1
作者 杨山青 王璐璐 +3 位作者 张强 李佳佳 李懿龙 胡同亮 《无机化学学报》 2025年第10期2138-2148,共11页
我们报道了一例稳定的柱层状金属有机框架Zn‑tfbdc‑dabco(tfbdc:tetrafluoroterephthalate,dabco:1,4-diazabicyclo[2.2.2]octane),其具有氟化孔环境,相较于丙烯能够优先吸附丙烷,从而实现反转选择性吸附分离丙烷/丙烯混合物。通过单组... 我们报道了一例稳定的柱层状金属有机框架Zn‑tfbdc‑dabco(tfbdc:tetrafluoroterephthalate,dabco:1,4-diazabicyclo[2.2.2]octane),其具有氟化孔环境,相较于丙烯能够优先吸附丙烷,从而实现反转选择性吸附分离丙烷/丙烯混合物。通过单组分气体吸附等温线测试、等容吸附焓计算、理想吸附溶液理论计算和穿透实验验证了Zn‑tfbdc‑dabco在丙烷/丙烯分离中的丙烷选择性吸附行为。基于分子水平的模拟研究揭示,定制的氟化网络可作为丙烷陷阱,与具有更多氢原子的丙烷形成更强的相互作用。Zn‑tfbdc‑dabco展现出反转的丙烷选择性吸附行为,兼具高吸附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以及低吸附热等优点,可作为丙烷/丙烯分离的理想吸附剂,进而实现一步纯化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丙烷/丙烯分离 反转选择性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陈南断层构造正反转及其油气成藏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侯旭波 吴智平 +1 位作者 李伟 于洪洲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9,34,共6页
济阳拗陷正反转构造存在与否一直存在争议.以东营凹陷陈南断层为例,通过地震资料及录、测井资料分析证实了陈南断层东营期末正反构造的存在,并进一步对陈南断层的反转特征、反转选择性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陈南断层... 济阳拗陷正反转构造存在与否一直存在争议.以东营凹陷陈南断层为例,通过地震资料及录、测井资料分析证实了陈南断层东营期末正反构造的存在,并进一步对陈南断层的反转特征、反转选择性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陈南断层反转区段按其走向分为3段,反转构造样式存在单一型和取直型;陈南断层反转强度因数平均为1.25,多数区段完全反转,北北西走向段反转强度最大;构造正反转对先存断层具有选择性,在相同的应力条件下,边界控盆断层优先发生反转,而反转断层是否发生取值则与先存断层倾角有关.陈南断层的反转时期与生烃高峰期的有效匹配及构造反转形成的良好圈闭环境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南断层 强度因数 反转选择性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丛神经根成像中T23D SPACE序列的技术优化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勇 肖智博 +3 位作者 秦颖 余泽平 马娟 吕富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90,共7页
目的:探讨T23D SPACE序列在腰骶丛神经根中的应用及其参数优化。方法:前瞻性招募并收集46名正常志愿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所有志愿者均行常规T23D SPACE(方法A)、优化后T23D SPACE(方法B)磁共振扫描,并比较2种方法的扫描时间,第4~5腰神... 目的:探讨T23D SPACE序列在腰骶丛神经根中的应用及其参数优化。方法:前瞻性招募并收集46名正常志愿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所有志愿者均行常规T23D SPACE(方法A)、优化后T23D SPACE(方法B)磁共振扫描,并比较2种方法的扫描时间,第4~5腰神经、第1~4骶神经、坐骨神经的神经显示情况,第5腰神经根节中、节前、节后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_(神经-肌肉)、对比度(CR)_(神经-肌肉值)。优化后T23D SPACE序列(方法B)主要优化了TR、TE、加速因子(回波链)、脂肪抑制方式、血液抑制方式、层厚等参数。结果:(1)方法A扫描时间为356 s,方法B扫描时间为229 s。(2)在神经显示评分比较中,第4、5腰神经,第1~4骶神经和坐骨神经的显示评分在2种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第5腰神经根的节中SNR值(286.842±75.822 vs 376.784±111.880)、CNR_(神经-肌肉值)(389.199±106.824 vs 522.683±159.883)、CR_(神经-肌肉值)(0.798±0.037 vs 0.830±0.038)在2种方法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第5腰神经根的节前SNR值(198.758±52.966 vs 260.378±79.631)、CNR_(神经-肌肉值)(254.720±74.904 vs344.948±112.041)、CR_(神经-肌肉值)(0.718±0.070 vs 0.762±0.056)在2种方法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第5腰神经根的节后SNR值(161.400±46.883 vs 206.849±59.706)、CNR_(神经-肌肉值)(197.684±63.776 vs 263.240±80.910)、CR_(神经-肌肉值)(0.663±0.068 vs 0.711±0.058)在2种方法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T23D SPACE序列与优化后的序列均可以显示腰骶神经,优化后扫描更快,神经显示中第5腰神经根的信噪比、对比度均比常规T23D SPACE序列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SPACE 腰骶丛神经 磁共振神经成像 时间恢复 频率选择性绝热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