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聪 周凯 +6 位作者 何浩岚 徐国红 李永红 陈丽娟 罗灿伟 蔡卫平 李凌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0期1405-1409,共5页
目的 :分析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12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HAART 1~95个月的HIV/AIDS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调查其家庭... 目的 :分析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12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HAART 1~95个月的HIV/AIDS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调查其家庭关怀度及服药依从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关怀度及各维度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HAART的HIV/AIDS患者家庭关怀度总分为(7.26±2.75)分,其中家庭关怀良好占62.5%;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6.94±1.20)分,其中依从性好占33.9%,中等及以下占66.1%;家庭关怀总分及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合作度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是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家庭关怀度是影响HIV/AIDS患者HAART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可通过鼓励患者家属与其共同面对感染HIV的事实,共同作出服药的决定,及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式,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IV 服药依从性 家庭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初始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更换原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毓芳 刘莉 +4 位作者 张仁芳 沈银忠 齐唐凯 王江蓉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对上海地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各种治疗药物更换的时间、原因及例次频率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种药物的耐受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 154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每种药物在开始使... 目的对上海地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各种治疗药物更换的时间、原因及例次频率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种药物的耐受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 154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每种药物在开始使用后的不同时间段内被更换的最常见原因以及发生更换的例次频率。结果启动ART后的3个月内更换治疗药物的原因以奈韦拉平(NVP)导致的严重皮疹、依非韦伦(EFV)导致的严重皮疹和齐多夫定(AZT)导致的中性粒细胞(ANC)<0.75×109/L为主。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因AZT导致的严重贫血、NVP导致的肝毒性更换药物的患者增多。治疗超过1年后患者更换药物的原因多集中于司他夫定(d4T)所致的外周神经损害、脂肪萎缩、血脂异常以及发生治疗失败。因各种原因更换药物共352例次,其中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为302例次(26.17%),治疗失败为50例次(4.33%)。d4T治疗满1年后因血脂异常、脂肪萎缩及治疗失败发生更换药物的例次频率逐渐增加;AZT的更换原因主要为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开始ART后的6个月内;EFV更换的例次较少;NVP更换主要原因为严重皮疹和3级以上肝毒性,在开始治疗后的1个月内发生频率较高。结论在ART过程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长短不同,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也不相同。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范围较大。不良反应仍是影响患者依从性、抗病毒疗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 治疗失败 更换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谐捷 贾卫东 +5 位作者 谭行华 岑玉文 陈新林 董永新 何丽云 蔡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498-350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102例已经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6个月的动态追踪,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免疫学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对生... 目的:初步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102例已经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6个月的动态追踪,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免疫学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高效联合抗病毒时间的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独立领域得分逐渐升高,心理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在开始抗病毒治疗7~24个月的患者得分最高,抗病毒治疗时间长短不同的组间存在差异(P<0.05);CD4+计数及Th/Ts的差异及变化对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未引起有显著性意义的变化,而在抗病毒过程中出现血液毒性及肝损害的患者在生理领域得分偏低,与未出现这两方面毒副作用的患者有不同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患者独立领域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生存质量 WHO-HIV生存质量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CD4水平不同HI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建军 王江蓉 +4 位作者 卢洪洲 郑毓芳 张仁芳 刘莉 齐唐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临床病例109份,其中CD4基线值≤200/μL组共78例,200~350/μL组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以及传播途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D4上升数值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HIV感染患者,在开始用药第1年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其长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差异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治疗结果 药疹 CD4细胞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感染HEK293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5
作者 吕茂民 贾莉玮 +3 位作者 斯日古愣 杨文斌 杨姝 章金刚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建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感染HEK2 93细胞的模型 ,验证PERV在体外对人源细胞的感染性 ,并进一步研究PERV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G4 18抗性的HEK2 93细胞与猪源PK 15细胞共培养 ,6周后 ,用含有6 0 0 μg mlG4 18的选择性培养基对共... 目的 建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感染HEK2 93细胞的模型 ,验证PERV在体外对人源细胞的感染性 ,并进一步研究PERV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将G4 18抗性的HEK2 93细胞与猪源PK 15细胞共培养 ,6周后 ,用含有6 0 0 μg mlG4 18的选择性培养基对共培养细胞进行加压筛选 ,用以除去共培养体系中的PK 15细胞 ;然后应用PCR及RT PCR的方法对所制备的感染细胞模型进行系统鉴定。结果 经 6周共培养及 3周加压筛选后 ,细胞的形态、生长速度及折光性均未见明显变化 ;PCR及RT PCR鉴定表明 ,筛选后的共培养体系中已没有PK 15细胞的存在 ;PERV特异性检测方法检测显示 ,该细胞模型的DNA中已有PERV的整合且有PERV特异性mRNA的表达。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PERV感染HEK2 93细胞的模型 ,证实了PERV在体外对人源细胞具有感染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细胞模型 人源细胞 病毒安全性 异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EGFP基因在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朝晖 杨宇 +3 位作者 庄鹏辉 许杰华 马延兵 胡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3T3荧光表达细胞的数量来确定病毒的浓度;使用RV载体感染SK-N-SH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学荧光检测明确RV在SK-N-SH细胞的感染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基因转移载体RV/EGFP,确定重组病毒的浓度为8.3×106病毒颗粒/mL。在SK-N-SH细胞RV/EGFP稳定转染并有效表达。在SK-N-SH细胞EGFP的荧光表达显示RV的转移并且表达的效率达到30%以上。结论SK-N-SH细胞能被RV病毒载体有效感染,在转基因细胞株外源基因的表达长期稳定并且显示RV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基因转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反转录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巴马小型猪封闭群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存在状况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健敏 阳玉彪 +3 位作者 郭艳茹 吕茂民 郭亚芬 章金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1-393,共3页
检测分析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在中国巴马小型猪封闭群中的携带情况。根据本实验室已建立的PCR、RT_PCR检测方法,对来自于巴马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和RNA样品进行PERV核心蛋白基因(gag)、多聚... 检测分析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在中国巴马小型猪封闭群中的携带情况。根据本实验室已建立的PCR、RT_PCR检测方法,对来自于巴马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和RNA样品进行PERV核心蛋白基因(gag)、多聚酶基因(pol)及囊膜基因(env)的存在与表达进行检测;同时根据目前通用的env基因分型方法检测PERVenv_Ae、nv_Be、nv_C的存在与表达情况。所有被检样品不仅存在PERV gag、pol、env特异性DNA,而且都能够转录为RNA;所有样品同时存在PERV A、B亚型的前病毒,且有70%个体还同时存在PERV_C亚型前病毒,但仅有90%样品检测到PERV_A亚型的表达,50%检测到PERV_B亚型的表达,而所有的样品均未检测到PERV_C型的表达。巴马小型猪封闭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组中存在PERV_A、B、C 3种亚型,但仅有A、B两种亚型能够表达。PERV_A、B、C 3种亚型的同时存在,预示着巴马小型猪封闭群中存在不同亚型病毒重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小型猪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病毒亚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的代谢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龙振昼 刘华 +5 位作者 王闻文 池宏亮 陈江平 黄丽秀 卓义理 聂青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评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代谢的影响及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1例接受ART的40岁以上HIV感染者,监测治疗1年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 目的评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代谢的影响及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1例接受ART的40岁以上HIV感染者,监测治疗1年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常用代谢及相关指标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应对措施。结果 51例中老年HIV感染者接受ART后1年,患者上述检测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等脂代谢紊乱,部分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及高血压。其中,以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变化较为常见。导致代谢紊乱的疾病谱中,单一指标异常14例(27.4%),代谢综合征5例(9.8%),混合型高脂血症4例(7.8%),2项及以上指标异常但未达到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者19例(37.2%)。以上变化统计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HIV感染者接受ART后,受药物、社会、心理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反转录病毒治疗 中老年 代谢综合征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聪 周凯 +6 位作者 何浩岚 徐国红 李永红 陈丽娟 罗灿伟 蔡卫平 李凌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8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调查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6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1~109个月的PLWHA,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其希望水平,使用Logis... 目的:调查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6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1~109个月的PLWHA,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其希望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6例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为(36.2±3.89)分,3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为:采取积极行动(12.48±1.73)分,对现实与未来积极态度(11.98±1.35)分及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11.74±1.47)分。统计结果提示,自我接受程度、月收入及感染途径影响接受ART的PLWHA的希望水平。结论:接受ART的PLWHA有较高水平希望值,帮助其接受感染HIV事实、理性面对自身性行为及获取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其希望水平,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 反转录病毒治疗 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有小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囊膜基因的克隆及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健敏 吕茂民 +5 位作者 陈凤莲 谢放 潘汉世 阳玉彪 马玲 章金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25-928,共4页
目的 克隆分析中国特有小型猪来源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囊膜基因(env)。比较不同来源毒株的异同及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应用RT-PCR的方法分别从中国实验小型猪、巴马香猪及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PERV env基因,克隆... 目的 克隆分析中国特有小型猪来源的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囊膜基因(env)。比较不同来源毒株的异同及系统进化关系。方法 应用RT-PCR的方法分别从中国实验小型猪、巴马香猪及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PERV env基因,克隆入T载体后测序;随后以PCR方法对克隆PERV env基因进行分型检测;最后采用DNAsis及DNAstar软件对克隆的env基因和国外毒株env基因进行同源性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本试验所克隆的3株PERV env基因长度分别为1983bp、1986bp及1968bp,分别编码661、662和656个氨基酸,分型检测均为PERV-A亚型。同源性分析表明:国内这3个分离株env基因与国外来源于不同宿主的PERV-A、B、C亚型env基因的同源性分别在92.8~96.5%、69.4~73.4%及77.5%~80.8%之间。结论 PERV中国株的进化与A、B、C亚型分类有关,与宿主、分布地域关系不大,且PERV—A亚型与C亚型的亲源关系更近于B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囊膜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忠胜 陈涛 +2 位作者 胡家光 张鹏 李敏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5-930,共6页
背景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 背景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以及不同方案有无差别,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HAART能否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及不同HAART方案有无差别。方法选取2011—2017年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始治疗HIV和HBV双重感染者128例,合并骨质疏松和/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纳入非替诺福韦(TDF)组(38例),治疗方案不含TDF;无骨质疏松且肾功能正常患者纳入TDF组(90例),治疗方案含TDF。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基线指标[HIV核糖核酸(HIVRNA)、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CD4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计数(PLT),计算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随访指标(抗病毒治疗后3、6、9、12、18、24、30、36、42个月和48个月的FIB-4)。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和不同抗病毒治疗时间点对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TDF组年龄、AST均高于非TDF组(P<0.05)。TDF组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9、12个月的FIB-4均高于非TDF组(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非TDF组和TDF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308 3和0.435 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重复测量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3、6、9、12、18、24、30、36、42、48个月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929 4、0.492 7、0.354 0、0.371 9、0.322 8、0.256 1、0.288 1、0.272 3、0.299 6、0.278 8和0.222 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35.078,P<0.001)。结论 HAART具有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作用,含TDF方案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IV 肝硬化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LTR转录水平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序明 朱文奇 +7 位作者 陈世豪 刘洋洋 孙振 耿拓宇 宋成义 高波 秦爱建 崔恒宓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31,共5页
本研究以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为研究对象,分析了ALVE1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自身转录的变化规律。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TR在2日龄SPF鸡(发育早期)器官组织中转录水平高,而在35日龄SPF鸡(发育晚期)器官组织中转... 本研究以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ALVE1为研究对象,分析了ALVE1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自身转录的变化规律。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TR在2日龄SPF鸡(发育早期)器官组织中转录水平高,而在35日龄SPF鸡(发育晚期)器官组织中转录水平低。焦磷酸测序和荧光定量PCR关联分析发现,ALVE1 LTR在鸡巨噬细胞系HD11和鸡T淋巴细胞系MSB1细胞中的转录水平可能受DNA甲基化调控,去甲基化处理HD11或MSB1 24 h后,LTR转录水平显著增加。通过序列分析发现ALVE1 LTR高度保守且存在先天性免疫应答激活转录因子如NF-AT、c-JUN等。本研究揭示了ALVE1 LTR自身转录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分析ALVE1 LTR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长末端重复序列 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顾者反应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儿照顾者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聪 许志梦 +5 位作者 杜佩珊 钟海丹 罗灿伟 顾菁 蔡卫平 李凌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14-2019,共6页
目的分析照顾者反应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AIDS)患儿的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 AIDS患儿的主要照顾者,采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调查其在照顾上的反应及负担,使用Lo... 目的分析照顾者反应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AIDS)患儿的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 AIDS患儿的主要照顾者,采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调查其在照顾上的反应及负担,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照顾者反应对照顾者负担的影响。结果共入组112例接受ART AIDS患儿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1)照顾者负担总分为(31.05±17.89)分;其中轻度负担占25.9%,中等及以上占57.2%,不同特征的AIDS患儿及照顾者,其照顾者负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照顾者反应自尊得分最高(3.86±0.52),其余消极结果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经济问题维度、时间安排受打扰、健康问题、家庭支持维度;(3)照顾者反应中的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家庭支持缺乏是影响AIDS患儿照顾者负担的主要因素。结论接受ART AIDS患儿的照顾者负担较重,可能与照顾者反应包括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及缺乏家庭支持相关,因此在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过程中应重视上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顾者 艾滋病 患儿 照顾者 照顾者负担 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人喉癌细胞生长的p53基因反转录病毒重组体的构建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晓巍 曹克利 +2 位作者 刘德培 王直中 梁植权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2-256,共5页
野生型p53基因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人喉癌中存在p53基因的结构异常或表达异常。本实验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出能整合在人喉癌细胞染色体上并适宜表达的野生型p53基因反转录病毒重组体Pc... 野生型p53基因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人喉癌中存在p53基因的结构异常或表达异常。本实验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出能整合在人喉癌细胞染色体上并适宜表达的野生型p53基因反转录病毒重组体Pc53N2A。通过体外实验证明,这一重组体能够以基因替代的方式,恢复p53基因的功能,抑制人喉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喉癌 反转录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浩 李玮 +1 位作者 魏强 周永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在诱发骨质疏松症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RTI和PI引发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可能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骨质疏松 艾滋病病毒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奈韦拉平与依非韦仑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HIV-1耐药突变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铁龙 骆名其 +1 位作者 马智勇 高世成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740-742,共3页
目的比较基于奈韦拉平(NVP)和基于依非韦仑(EFV)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诱发HIV-1耐药突变发生率。方法采集12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血浆病毒RNA,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病毒。巢式PCR方法扩增H... 目的比较基于奈韦拉平(NVP)和基于依非韦仑(EFV)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诱发HIV-1耐药突变发生率。方法采集12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血浆病毒RNA,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病毒。巢式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核酸序列,行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10例患者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 ART)前检出HIV-1变异耐药,将113例c ART患者分为NVP组82例和EFV组31例。随访期(31.0±14.6)个月,总体耐药率、NRTIs耐药突变发生率,NVP组高于EFV组(分别为χ2=6.823,P=0.009和χ2=5.490,P=0.019)。Y188H/L和G190A/S变异率,NVP组亦高于EFV组(分别为χ2=4.148,P=0.042和χ2=5.076,P=0.024)。两组均未发现主要的蛋白酶抑制药耐药变异。结论部分患者c ART前已经存在HIV-1耐药变异。c ART后,NVP更易诱发HIV耐药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韦拉平 依非韦仑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突变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IV感染者的IL-21水平及其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中的动态变化(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力文 加路 +5 位作者 陈霞 郑煜煌 何艳 周华英 谌资 罗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观察在接受抗HIV治疗的中国HIV感染者队列中血白细胞介素21(IL-21)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指南标准的25例慢性HIV成年感染者纳入研究,在启动HAART的0,6,12个月时各抽取感染者的20 mL血液。运用流式细... 目的:观察在接受抗HIV治疗的中国HIV感染者队列中血白细胞介素21(IL-21)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指南标准的25例慢性HIV成年感染者纳入研究,在启动HAART的0,6,12个月时各抽取感染者的20 mL血液。运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细胞和CD8+T细胞计数,以RT-PCR检测HIV的RNA水平,ELISA法测定IL-21的水平。结果:中国HIV感染者的IL-21水平低于正常人,在接受HAART治疗过程中逐渐升高,但未达到正常人水平。IL-21的水平和CD4+T细胞数呈正相关,但与CD8+T细胞数无关;HIV RNA的水平与CD4+T细胞数呈负相关,但与CD8+T细胞数无关。结论:IL-21与HIV免疫致病机制有一定关系,并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免疫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白介素21 CD4细胞 CD8细胞 HIV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合并HIV/HCV感染者52例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毓芳 沈银忠 +5 位作者 王江蓉 刘惜年 黄琴 徐庆年 孙洪清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仑(EFV)]的疗效。方法观察52例合并HIV/HCV感染的血友病患者在接受“d4T+3TC+... 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仑(EFV)]的疗效。方法观察52例合并HIV/HCV感染的血友病患者在接受“d4T+3TC+EFV”抗HIV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 RNA载量的变化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抗HIV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平均每月增长(7.70±4.80)个/mm^3,HIV RNA载量显示不同程度下降,50例患者的HIV RNA载量在治疗后2~7个月均低于检测水平;29例患者出现三酰甘油升高,22例出现血尿酸升高。结论“d4T+3TC+EFV”方案是合并HIV/HCV感染的血友病患者安全、有效的HAART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血友病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型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研究进展与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书堂 马玉媛 夏颖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4-1248,共5页
作者介绍了国内外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研究进展,简述了中国不同品种小型猪PERV存在情况、PERV前病毒全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细胞水平鉴定方法、感染HEK293细胞研究平台的创建、猪A3F对PERV的抑制作用研究,以及从分子遗传学上揭示... 作者介绍了国内外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ERV)研究进展,简述了中国不同品种小型猪PERV存在情况、PERV前病毒全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细胞水平鉴定方法、感染HEK293细胞研究平台的创建、猪A3F对PERV的抑制作用研究,以及从分子遗传学上揭示不同品系PERV特异性等创新性研究成果,分析了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具有PERV基因拷贝少且没有PERV-C等特异性,以及展望培育中国PERV阴性猪新品系方法等研究,以期为人类异种器官移植和生物医用材料产品安全性研发,解决小型猪PERV疾病传播危险性提供科学对策和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型猪 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 感染性克隆 异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因mgt-16反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明科 孙慧勤 +3 位作者 程晋 姜帆 粟永萍 邹仲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新基因mgt-16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简称10T1/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含小鼠新基因mgt-16的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得到mgt-16编码序列,T-A克隆后测序获得pMD18T-16质粒,与真核表... 目的构建表达小鼠新基因mgt-16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简称10T1/2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含小鼠新基因mgt-16的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得到mgt-16编码序列,T-A克隆后测序获得pMD18T-16质粒,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酶切、连接、转化,通过PCR、酶切鉴定和测序获得正确的pEGFP-N1-16载体。将pEGFP-N1-16载体中含mgt-16的片段克隆至反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通过酶切鉴定和测序获得正确的pLEGFP-N1-16反转录病毒载体。将pLEGFP-N1-16转染反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hoenix,制备携带mgt-16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小鼠间充质干细胞10T1/2后,400μg/mL 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mgt-16与EGFP融合蛋白的10T1/2细胞克隆。荧光显微镜观察MGT-16蛋白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 PCR扩增得到大小约300bp的mgt-16条带,T-A克隆后测序显示获得的mgt-16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序列相同。构建的pEGFP-N1-16载体经PCR、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构建成功,构建的反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16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观察MGT-16主要在Phoenix细胞和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质表达,核周表达水平较高。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新基因mgt-16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在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新基因mgt-16在间充质干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t-16 过表达 反转录病毒 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