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T-PCR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李四 陈颖 +4 位作者 徐宝梁 陈红运 林祥梅 王晶 马晓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0,共2页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实际应用中,先用基于扩增核蛋白基因的普通PCR进行筛选,再用巢式PCR进行排除和鉴定,是为快速、准确、经济的方法。
关键词 刍兽疲病毒 核酸 转录 多聚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酶切检测方法的建立、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董浩 李菲 +2 位作者 王鑫 王开 胡桂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7-189,共3页
为有效鉴别猪瘟病毒强毒株(Shimen)与弱毒疫苗株(HCLV),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囊膜糖蛋白E2基因高度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在其跨越区内部有Shimen株独有的限制性内切酶BglⅡ酶切位点,采取酶切RT-PCR产物的方法鉴别Shimen... 为有效鉴别猪瘟病毒强毒株(Shimen)与弱毒疫苗株(HCLV),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囊膜糖蛋白E2基因高度保守区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在其跨越区内部有Shimen株独有的限制性内切酶BglⅡ酶切位点,采取酶切RT-PCR产物的方法鉴别Shimen株和疫苗株,同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从Shimen株和疫苗株中均能扩增出一条大小为750bp的特异性片段,疫苗株的RT-PCR产物不能被BglⅡ酶切,Shimen株的RT-PCR产物则被酶切为大小分别为520和230bp的两条带。此方法可扩增猪瘟病毒的E2基因保守片段,对病毒RNA的最小检出量为3.96×10-4μg/mL。采用此方法检查了30例临床疑似猪瘟病料,结果3例感染猪瘟病毒强毒,21例为猪瘟弱毒疫苗株,其他为猪瘟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强毒株和疫苗株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RT-n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小甫 吴旭锦 《陕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22-24,共3页
为了建立一种适用于临床快速诊断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RT-nPCR检测方法,试验依据GenBank公开的PPRV基因序列,针对F基因设计了2对引物,经过反应成分与条件的优化等方法对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RT-nPCR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 为了建立一种适用于临床快速诊断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RT-nPCR检测方法,试验依据GenBank公开的PPRV基因序列,针对F基因设计了2对引物,经过反应成分与条件的优化等方法对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的RT-nPCR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的极限为4.362×10^-5 ng·μL^-1,羊口疮病毒、山羊痘病毒、口蹄疫病毒和蓝舌病病毒检测为阴性,临床28份样品检测结果有4份样品为阳性,阳性率14.3%。说明成功建立了一种高度特异、灵敏的检测PPRV的RT-n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刍兽疫 刍兽疫病毒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检测 F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苹果酸对大鼠转运蛋白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曾晓琮 吴军林 +3 位作者 肖春 吴清平 徐明芳 张菊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76-281,共6页
对12月龄SD大鼠给予L-苹果酸30d后,采用含有SYBR Green I的Real Time RT-PCR法,对肝脏和心脏线粒体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中的两种转运蛋白(天冬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AGC)与α-酮戊二酸苹果酸转运蛋白(OMC))以及两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 对12月龄SD大鼠给予L-苹果酸30d后,采用含有SYBR Green I的Real Time RT-PCR法,对肝脏和心脏线粒体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中的两种转运蛋白(天冬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AGC)与α-酮戊二酸苹果酸转运蛋白(OMC))以及两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基因表达进行检测,以研究L-苹果酸增强线粒体抗氧化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结果表明:苹果酸组中大鼠心肌细胞AGC、OMC、CAT、GSH-Px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25、1.39、1.12、1.01倍。苹果酸组中大鼠肝脏细胞AGC、OMC、CAT、GSH-Px的mRNA表达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组的1.33、1.02、1.25、0.94倍。由此推测,L-苹果酸可能通过促进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蛋白以及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实现提高线粒体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抗氧化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实时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5年新疆家养动物小反刍兽疫病原学监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晓艳 王文 +4 位作者 李舵 居马别克.夏拉巴依 美热木古丽.巴依待拉提 沙那瓦尔.塔西 盛卓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5期9-11,共3页
为了解新疆地区家养动物小反刍兽疫防控情况,对2014—2015年从新疆14个地州的种畜场、商品代养殖场、散养户养殖场、交易市场及屠宰场采集的羊眼鼻分泌物等3 812份样品,利用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进行了小反刍兽疫病... 为了解新疆地区家养动物小反刍兽疫防控情况,对2014—2015年从新疆14个地州的种畜场、商品代养殖场、散养户养殖场、交易市场及屠宰场采集的羊眼鼻分泌物等3 812份样品,利用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进行了小反刍兽疫病原学检测,结果未检测出病原学阳性样品。监测结果表明,新疆各地采取的小反刍兽疫防控措施行之有效,尤其是疫苗免疫对防控小反刍兽疫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刍兽疫 荧光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α7-nAChR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雷露雯 王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8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R)在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及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用针对α7-nAChRR特异性的引物进行PCR,分析α7-nAChRR在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R)在体外培养的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及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用针对α7-nAChRR特异性的引物进行PCR,分析α7-nAChRR在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可扩增出450 bp目的条带;细胞免疫荧光双标分析显示,小胶质细胞抗CD11b/c和抗α7-nAChRR染色均呈阳性。结论α7-nAChRR在体外小胶质细胞中能正常表达;此可能是小胶质细胞发挥作用的分子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巨噬细胞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荧光双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叶总黄酮的体外抗炎功效评价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丹 苏宁 +3 位作者 杨丽 郑洪艳 霍彤 王昌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31-235,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方法从分子水平对蓝莓叶总黄酮的抗炎功效进行评价。方法:建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与蓝莓叶总黄酮的共培养体系,利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在不同培养时间点(0、15、30、60、120 min)白细胞介素-6(in...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方法从分子水平对蓝莓叶总黄酮的抗炎功效进行评价。方法:建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与蓝莓叶总黄酮的共培养体系,利用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在不同培养时间点(0、15、30、60、120 min)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等炎症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观察蓝莓叶总黄酮的添加对这些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蓝莓叶总黄酮在分子水平上的抗炎机理。结果:蓝莓叶总黄酮的添加能够提高抗炎因子IL-6、CXCR-2基因的表达量(P<0.05),降低促炎因子IL-8、IP-10基因的表达量(P<0.05),对CXCR-1基因的表达呈复杂型调节。结论:蓝莓叶总黄酮通过对炎症相关因子表达量产生影响,从而减弱促炎症反应,增强抗炎症反应,最终发挥抗炎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叶总黄酮 炎症因子 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T-PCR分子检测技术快速检测大蒜普通潜隐病毒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威 张匀华 +2 位作者 李学湛 高艳玲 白艳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7,共5页
根据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 virus,GCLV)的外壳蛋白区域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带毒植物的总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和PCR扩增,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的建立与优化,扩增得到长300 bp的目的片段,并将目的... 根据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arlic common latent virus,GCLV)的外壳蛋白区域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带毒植物的总R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和PCR扩增,通过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的建立与优化,扩增得到长300 bp的目的片段,并将目的片段转入大肠杆菌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GCLV相应区域的序列同源性最高达98%。并对其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验证,从而建立了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GCLV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普通潜隐病毒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主要病毒病的RT-PCR法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黄训才 邓子牛 +3 位作者 胡春华 焦徕 韩健 谢跃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276,共4页
为建立主要柑橘病毒病准确、快速的分子检测体系,在表现柑橘衰退病(CTV)、柑橘裂皮病(CEV)和柑橘碎叶病(CTLV)典型症状的病树上采叶样提取总RNA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病毒鉴定用的特异引物为CTV3对、CEV2对和CTLV1对.... 为建立主要柑橘病毒病准确、快速的分子检测体系,在表现柑橘衰退病(CTV)、柑橘裂皮病(CEV)和柑橘碎叶病(CTLV)典型症状的病树上采叶样提取总RNA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病毒鉴定用的特异引物为CTV3对、CEV2对和CTLV1对.通过不同退火温度的测试,发现所有参试引物均能在56℃退火时扩增出相应的病毒特异带,从而在保证鉴定准确性的前提下,极大地简化了鉴定程序.用建立的RT-PCR体系对云南、重庆、湖南等地有衰退病、裂皮病和碎叶病症状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体系均能对相应病毒进行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病毒病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感病毒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焕良 乔传玲 +2 位作者 陈艳 辛晓光 陈化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根据猪流感病毒M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扩增M基因684 bp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RT- PCR快速诊断猪流感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检测出H1、H3、H5和H9 4个亚型猪流感病毒标准参考株为阳性,猪副黏病毒、圆环病毒2型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检测... 根据猪流感病毒M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扩增M基因684 bp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RT- PCR快速诊断猪流感的方法,采用该方法检测出H1、H3、H5和H9 4个亚型猪流感病毒标准参考株为阳性,猪副黏病毒、圆环病毒2型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RT-PCR最少可检测到1 000 EID_(50)的病毒量核酸,可直接从猪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组织样品中检测到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诊断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D5基因在初诊Graves'病患者PBMCs中表达情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金秀平 李明 +5 位作者 赵杰 马绍杰 贾伟 陈冬 吴乃君 张秀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PDCD5 mRNA在初诊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方法半定量RT-PCR法检测53例初诊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CD5 mRNA表达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结果35例PDCD5 mRNA在GD患者PBMCs中表达呈阳性...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PDCD5 mRNA在初诊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方法半定量RT-PCR法检测53例初诊G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DCD5 mRNA表达的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结果35例PDCD5 mRNA在GD患者PBMCs中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66.1%,较正常对照者(55.6%)升高;其表达水平(1.01±0.1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0.52±0.13,P<0.05),且GD患者高T3水平组PDCD5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低T3水平组(P<0.05)。结论PDCD5 mRNA在GD患者PBMC表达升高,可能与GD淋巴细胞凋亡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D5 Graves'病 凋亡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锌对蛋鸡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发弟 张军霞 +4 位作者 倪迎冬 赵茹茜 郝正里 郎侠 刘建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5-308,共4页
选用66只18周龄商品代伊莎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2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0和180 mg/kg锌(以ZnSO4.H2O形式),10周后屠宰采样。采用相对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不同锌添加水平对蛋... 选用66只18周龄商品代伊莎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2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0和180 mg/kg锌(以ZnSO4.H2O形式),10周后屠宰采样。采用相对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不同锌添加水平对蛋鸡肝脏和肾脏中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组蛋鸡肝脏中MT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和对照组(P<0.05),而试验2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1组蛋鸡肾脏MT mRNA表达丰度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而试验1、2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饲粮中添加低水平锌可显著上调蛋鸡肝脏和肾脏中MT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莎蛋鸡 金属硫蛋白 转录多聚链式反应 肝脏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蔬菜芜菁花叶病毒的RT-PCR快速检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庄木 王晓武 +2 位作者 郑文光 娄平 方智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1,共2页
利用RT PCR技术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十字花科蔬菜芜菁花叶病毒的方法。应用该方法 ,不需复杂的提取、纯化病毒RNA过程 ,直接对田间病样简单处理后进行RT PCR检测。通过获得包含该病毒CP基因的cDNA片段 。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芜菁 花叶病毒 RT-PCR快速检测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外壳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GluCl受体α亚基cDNA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延坡 吴青君 +3 位作者 刘长仲 张友军 王少丽 徐宝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4,共6页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4龄幼虫谷氨酸门控的氯离子通道(GluCl)受体cDNA全长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通过设计简并性上、下游引物扩增出小菜蛾GluCl受体α亚基基因192bp的cDNA片段,根据得到的片段序列设...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4龄幼虫谷氨酸门控的氯离子通道(GluCl)受体cDNA全长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通过设计简并性上、下游引物扩增出小菜蛾GluCl受体α亚基基因192bp的cDNA片段,根据得到的片段序列设计3′和5′特异性引物采用RACE技术进行3′和5′末端的克隆,获得了小菜蛾GluCl受体的cDNA的完整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GQ221939。该基因全长2144bp,其开放阅读框(ORF)1344bp,编码447个氨基酸。相似性分析表明:它与果蝇和赤拟谷盗的相似性均为73%,与埃及伊蚊的相似性为75%,与东亚飞蝗的相似性为79%;氨基酸分析后显示它具有GluClα亚基的典型特征,表明克隆的cDNA序列是小菜蛾GluClα亚基基因的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谷氨酸门控的氯离子通道受体 转录-多聚链式反应 RACE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境番茄种子中番茄花叶病毒的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廖富荣 郭木金 +5 位作者 林石明 陈红运 陈青 黄蓬英 吴媛 谢惠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4-128,134,共6页
利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F〉EI。ISA)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rr_PCR)方法对来自韩国的番茄种子进行种传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在该批番茄种子中检测到番茄花叶病毒(To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PCR产物测序结果表明,... 利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F〉EI。ISA)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rr_PCR)方法对来自韩国的番茄种子进行种传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在该批番茄种子中检测到番茄花叶病毒(To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PCR产物测序结果表明,ToMV特异引物(ToA/ToB)与TMV特异引物(TA/TB)扩增的片段均为ToMV的外壳蛋白(CP)基因及3’非编码区(3’-UTR),该片段与其他ToM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2%~99.9%。本研究利用重新设计合成TMV和ToMV特异引物对该批种子进行RT-PCR检测,仅ToMV特异性引物(ToMfl/ToMrl)扩增到670bp的预期片段,TMV特异引物(TMfl/TMrl)则未出现特异性扩增,表明重新设计的引物可准确区分ToMV和TMV。以上结果证实该批番茄种子仅携带To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种子 双抗夹心-联免疫吸附试验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番茄花叶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种子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3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艳英 高桂生 +4 位作者 高光平 史秋梅 张贵贤 田和杰 李秋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5-20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3种检测猪瘟病毒方法的优缺点。应用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荧光抗体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3种方法,分别对30份疑似猪瘟病料中的猪瘟病毒进行检测。试验结果显示,RT-nPCR方法检出阳性样品数为11份... 本研究旨在比较3种检测猪瘟病毒方法的优缺点。应用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荧光抗体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3种方法,分别对30份疑似猪瘟病料中的猪瘟病毒进行检测。试验结果显示,RT-nPCR方法检出阳性样品数为11份,荧光抗体法为13份,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为8份;3种方法检测全为阳性8份,全为阴性17份。试验结果表明,荧光抗体检测法所需时间较短,但需要经验比较丰富人员来判定结果,且存在假阳性结果,敏感性比较差;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诊断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简便快速,且适合基层的应用,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就是敏感性较低;RT-nPCR检测法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但需一定仪器设备及成熟的技术方法。RT-nPCR还能区分待检样品为疫苗毒株(弱毒)还是野毒株感染(强毒),这是其他2种方法所不可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荧光抗体法 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链式反应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宗梅 刘金朋 +2 位作者 王淑娟 邵攀峰 陈红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9-210,共2页
2008年3月,河南汝洲某肉鸡场39日龄肉鸡发生一种以拉白色稀便并伴有呼吸症状及肾脏肿大为特征的疾病。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提取病死鸡肾脏总RNA,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 2008年3月,河南汝洲某肉鸡场39日龄肉鸡发生一种以拉白色稀便并伴有呼吸症状及肾脏肿大为特征的疾病。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提取病死鸡肾脏总RNA,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为阳性,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诊断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RT-PCR) 诊断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金良 沈志强 +2 位作者 管宇 肖跃强 赵元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2期82-84,共3页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犬瘟热病毒融合蛋白F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寡聚核苷酸引物,扩增大小为337bp的目的片段,建立犬瘟热病毒F基因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很高的敏感性,可作为犬瘟热临床快速诊断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E-选择素在局部脑缺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郝延磊 蒲传强 +2 位作者 朱克 张凤英 刘洁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和E 选择素 (E selectin)在局部脑缺血炎性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尼龙线栓堵大鼠大脑中动脉 ,造成局部持续脑缺血模型 ,用RT PCR方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持续缺血后不同时间点ICAM 1和E selecti...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和E 选择素 (E selectin)在局部脑缺血炎性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尼龙线栓堵大鼠大脑中动脉 ,造成局部持续脑缺血模型 ,用RT PCR方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持续缺血后不同时间点ICAM 1和E selectinmRNA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及手术组非缺血侧大脑皮层未见ICAM 1和E selectinmRNA的表达。持续脑缺血后 1h ,手术组缺血侧大脑皮层ICAM 1和E selectinmRNA的表达量开始升高 ;缺血后 6h ,ICAM 1mRNA的上调达高峰 ,且持续至缺血后 48h。而E selectinmRNA的上调在缺血后 12h达高峰。结论 ICAM 1和E selectin参与了持续局部脑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两者协同发挥作用 ,在白细胞进入缺血区脑组织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细胞间粘附分子-1 E-选择素 转录多聚反应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同海 张永安 +1 位作者 王玉珠 陈昌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8-82,共5页
为研究DsCPV在松毛虫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松毛虫灾害的持续控制作用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建立了DsCPV的早期检测技术。依据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质型多角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从纯化的DsCPV、BmCPV... 为研究DsCPV在松毛虫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松毛虫灾害的持续控制作用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建立了DsCPV的早期检测技术。依据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质型多角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从纯化的DsCPV、BmCPV和舞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 (LdCPV)的基因组dsRNA可成功地扩增出长 6 14bp的目的片段 ,从提取的健康松毛虫幼虫肠组织的DNA、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LdNPV)基因组核酸、以及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HaCPV)基因组核酸 ,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DsCPV基因组dsRNA扩增片段的序列与BmCPV相应基因序列具有 87%的同源性 ,检测敏感度为 1pg的DsCPV基因组dsRNA。由于松毛虫与家蚕、舞毒蛾相互之间食性不同 ,而且BmCPV和LdCPV对松毛虫无感染性 ,即在松毛虫体内不会有Bm CPV病毒和LdCPV病毒的感染 ,因此该结果一方面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DsCPV与BmCPV、LdCPV存在基因同源性 ,同时也表明了依据BmCPV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DsCPV基因组核酸建立的RT PCR扩增体系 ,可以作为松毛虫种群中DsCPV的一种敏感、特异、早期、快速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体蛋白基因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松毛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