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和鉴别犬瘟热病毒强、弱毒株的复合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司微 崔尚金 +1 位作者 张洪英 刘立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226,共5页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基因组全序列,选择CDV强、弱毒株间有区别保守区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P1和P4,并在该对引物跨越区域的内部设计了CDV强毒株特异性引物P2及弱毒株特异性引物P3,用引物P1/P4进行RT...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基因组全序列,选择CDV强、弱毒株间有区别保守区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P1和P4,并在该对引物跨越区域的内部设计了CDV强毒株特异性引物P2及弱毒株特异性引物P3,用引物P1/P4进行RT-PCR,然后用引物P2/P3/P4进行复合套式PCR,建立了一种能区分CDV强、弱毒株的复合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的鉴别诊断方法。应用该方法从CDV强、弱毒株的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出了大小为247bp和177bp的特异性片段,从两种病毒基因组混合物中扩增出了大小为247bp和177bp的两条特异性片段,与犬细小病毒、犬腺病毒、犬冠状病毒、狂犬病病毒、新城疫病毒的细胞培养物以及正常细胞对照组进行复合RT-nPCR扩增时均为阴性。对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采集的20份疑似CDV病料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有15份类似CDV强毒,5份类似CDV弱毒。本研究建立的复合RT-nPCR可以有效检测CDV感染,能够将强、弱毒株区分开,可用于临床快速检测、流行病学监测以及追踪疫苗免疫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复合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3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艳英 高桂生 +4 位作者 高光平 史秋梅 张贵贤 田和杰 李秋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5-20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3种检测猪瘟病毒方法的优缺点。应用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荧光抗体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3种方法,分别对30份疑似猪瘟病料中的猪瘟病毒进行检测。试验结果显示,RT-nPCR方法检出阳性样品数为11份... 本研究旨在比较3种检测猪瘟病毒方法的优缺点。应用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荧光抗体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3种方法,分别对30份疑似猪瘟病料中的猪瘟病毒进行检测。试验结果显示,RT-nPCR方法检出阳性样品数为11份,荧光抗体法为13份,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为8份;3种方法检测全为阳性8份,全为阴性17份。试验结果表明,荧光抗体检测法所需时间较短,但需要经验比较丰富人员来判定结果,且存在假阳性结果,敏感性比较差;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诊断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简便快速,且适合基层的应用,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就是敏感性较低;RT-nPCR检测法具有快速、敏感等优点,但需一定仪器设备及成熟的技术方法。RT-nPCR还能区分待检样品为疫苗毒株(弱毒)还是野毒株感染(强毒),这是其他2种方法所不可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荧光抗体法 反转录—复合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疫苗毒株和流行毒株RT-n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旭锦 朱小甫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5-341,共7页
为给临床快速鉴别诊断猪瘟提供技术依据,根据GenBank公布的CSFV全基因序列,结合猪瘟序列测定结果,针对NS5B基因区域设计2条通用外扩引物、2条通用内扩引物和1条疫苗毒株特异性内扩引物,建立一种可鉴别猪瘟疫苗毒株和流行毒株的RT-nPCR... 为给临床快速鉴别诊断猪瘟提供技术依据,根据GenBank公布的CSFV全基因序列,结合猪瘟序列测定结果,针对NS5B基因区域设计2条通用外扩引物、2条通用内扩引物和1条疫苗毒株特异性内扩引物,建立一种可鉴别猪瘟疫苗毒株和流行毒株的RT-nPCR诊断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从HCLV株扩增出2条大小分别为261bp和157bp的片段,可从Shimen、SXYL2006、GX54和SD2002等流行毒株扩增出1条261bp的片段,其他几种常见猪病毒检测均呈阴性;灵敏度试验表明,检测的cDNA质量浓度极限为3.4×10-7 pg/L;116份临床样品中有37份样品检测呈阳性,阳性率为32%;分析部分阳性病料E2基因序列也证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说明:建立的RT-nPCR鉴别诊断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直观区分猪瘟疫苗毒株和流行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转录-复合聚合链式反应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牛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4
作者 李斌 苏乾莲 +9 位作者 赵武 秦毅斌 梁家幸 何颖 梁保忠 严子斌 覃勇 韦建华 段群棚 许力匆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10期46-48,共3页
为了解广西牛群中戊型肝炎(HE)的感染状况,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对采自广西8个市牛群的粪、肝样品进行了戊型肝炎病毒(HEV)RNA检测。结果从广西6个市牛粪样品中检出HEV阳性率为19.13%(35/183),从4个市牛肝样品中检出... 为了解广西牛群中戊型肝炎(HE)的感染状况,应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对采自广西8个市牛群的粪、肝样品进行了戊型肝炎病毒(HEV)RNA检测。结果从广西6个市牛粪样品中检出HEV阳性率为19.13%(35/183),从4个市牛肝样品中检出HEV的阳性率为20%(5/25),8个市牛粪、牛肝样品中HEV的总阳性率为19.23%(40/208)。表明广西受检牛群中存在HEV感染,应重视牛HE这一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戊型肝炎病毒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人畜共患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中草药感染和传播葡萄重要病毒风险评估试验
5
作者 王忠跃 苏俊平 +2 位作者 张尊平 董雅凤 郭予元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5年第1期21-24,28,共5页
为评估牛膝、紫苑等5种中草药感染和传播国内葡萄重要病毒的风险,试验以GFLV等10种葡萄病毒为毒源,将牛膝、紫苑等5种备选植物与葡萄毒源同盆栽植进行自然接种,同时采用人工摩擦接种,对两种接种方法处理的中草药分别进行RT-PCR检测。RT-... 为评估牛膝、紫苑等5种中草药感染和传播国内葡萄重要病毒的风险,试验以GFLV等10种葡萄病毒为毒源,将牛膝、紫苑等5种备选植物与葡萄毒源同盆栽植进行自然接种,同时采用人工摩擦接种,对两种接种方法处理的中草药分别进行RT-PCR检测。RT-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检测样品均无目的条带,不带所检病毒。通过以上试验结果表明,10种葡萄病毒未传播到5种中草药植株上。葡萄园中套种紫苑、牛膝、罗勒、紫苏和决明子5种中草药没有侵染和传播国内重要葡萄病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复合种植 葡萄病毒 摩擦接种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匹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MHC-I类分子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建 郭巍 +3 位作者 沈楠 孔宪刚 沈荣显 周建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14-1420,共7页
基于RT-PCR方法,扩增了用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减毒疫苗株CTL表位研究的5匹马的编码经典MHC—I类分子的大部分基因,具体包括编码肽结合区大部分区域、α3区、穿膜区及胞浆区蛋白的基因,并进行... 基于RT-PCR方法,扩增了用于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减毒疫苗株CTL表位研究的5匹马的编码经典MHC—I类分子的大部分基因,具体包括编码肽结合区大部分区域、α3区、穿膜区及胞浆区蛋白的基因,并进行了PCR产物的克隆和测序。试验马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的总RNA提取物经RT-PCR扩增,并将所得产物进行T-A克隆。从每匹马的所有克隆中,分别随机挑取鉴定为阳性重组质粒的21~23个克隆用于测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匹试验马匹各自具有3~5个等位基因,由于MHC-Ⅰ分子等位基因表达的共显性特征,可以推测马的基因组内可能存在2~3个基因座对应于这些等位基因,这与国外已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另外,不同马匹PBMC表达的MHC-Ⅰ类分子的差别水平不一致。除了6号与7号和10号马之间MHC-Ⅰ类分子的差异较大,无相同或高度相近的经典MHC-Ⅰ类分子序列外,各马匹间均表达具有1个或1个以上的相同或高度同源的对应经典的MHC-Ⅰ类分子的mRNA。以上研究结果既可作为正在开展的EIAV减毒疫苗株CTL表位研究的基础性、支持性数据,又可进一步丰富国内马的经典MHC-Ⅰ分子多态性方面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 多态性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德新 徐峥嵘 +5 位作者 王新庄 闫磊 朱小洁 薛永康 刘晓曼 张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130,共5页
为了解河南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感染情况及主要基因型,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对来自河南省14个市和不同地区的40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5 486份血清中BVDV抗原进行检... 为了解河南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感染情况及主要基因型,用商品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对来自河南省14个市和不同地区的40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共5 486份血清中BVDV抗原进行检测,同时对ELISA方法检测的97份抗原阳性样本,用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RT-PCR)进行BVDV抗原检测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A10奶牛场BVDV抗原阳性率最高,为7.8%(11/141),A11、A17奶牛场BVDV抗原阳性率最低,为0.66%(1/151)。不同牛场的BVDV抗原阳性率为0~7.8%,平均阳性率为1.77%;河南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基因型均为BVDV-1型,未发现其他基因型。提示BVDV在河南省规模化奶牛场存在,但不同地区、不同牛场的BVDV阳性率不同,主要以BVDV-1型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流行病学 联免疫吸附试验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戊型肝炎病毒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8
作者 苏乾莲 李斌 +6 位作者 赵武 秦毅斌 梁家幸 肖爱欢 段群棚 何颖 黄伟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家畜戊型肝炎病毒(HEV)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方法,并应用于广西地区家畜戊型肝炎感染调查。方法参考GenBank上4种基因型HEV核苷酸序列,应用生物软件Oligo6.0在ORF2保守区设计两对简并引物,扩增目的片段为436bp... 目的建立检测家畜戊型肝炎病毒(HEV)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nPCR)方法,并应用于广西地区家畜戊型肝炎感染调查。方法参考GenBank上4种基因型HEV核苷酸序列,应用生物软件Oligo6.0在ORF2保守区设计两对简并引物,扩增目的片段为436bp,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并对采自广西地区猪、牛和羊的肝粪样本进行HEV检测。结果检测家畜粪便样本阳性率31.49%(285/905);家畜肝脏样本阳性率18.01%(49/272)。结论所建立的RT-nPCR方法适用于家畜肝粪样本HEV检测,临床检测应用表明广西家畜存在HE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临床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群轮状病毒一步法RT-dd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徐蕾蕊 马丹 +8 位作者 魏咏新 李丹 魏海燕 刘莉 张西萌 汪琦 付溥博 赵晓娟 曾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2-297,共6页
目的:建立A群轮状病毒(rotavirus,RV)一步法反转录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ddPCR)方法。方法:筛选特异性引物探针,建立并优化一步法RT-ddPCR方法,确定特异性;制... 目的:建立A群轮状病毒(rotavirus,RV)一步法反转录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ddPCR)方法。方法:筛选特异性引物探针,建立并优化一步法RT-ddPCR方法,确定特异性;制备含A群RV目的片段的RNA标准物质,确定建立方法的检测限、准确度、重复性和复现性。A群RV阳性粪便样品梯度稀释后制作染毒液,制备人工染毒样品,分离病毒与食品基质,浓缩得到病毒悬液,提取RNA后,比较不同食品基质中一步法RT-ddPCR检测结果。结果:建立的一步法RT-ddPCR方法定量限为58000.00~5.80拷贝/μL,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准确性、灵敏度、重复性和复现性。各染毒水平下A群RV检出量和回收率在不同食品基质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建立的一步法RT-ddPCR方法可准确定量A群RV RNA,食品基质可影响一步法RT-ddPCR检测结果,通过病毒回收率可计算食品中A群RV的实际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群轮状病毒 一步法转录微滴数字聚合链式反应 定量检测 食品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